文言文實詞的解釋

2022-10-12 05:30:03 字數 5344 閱讀 7875

高考常見 120個實詞

目錄1.愛

2.安3.被

4.倍5.本

6.鄙7.兵

8.病9.察

10.朝

11.曾

12.乘

13.誠

14.除

15.辭

16.從

17.殆

18.當

19.道

20得21度

22非23復

24負25蓋

26故1、愛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師說》

譯:因為愛自己的孩子,所以找好老師來教他。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阿房宮賦》

譯:秦朝統治者喜歡繁華奢侈,別人也顧念自己的家啊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 《齊桓晉文之事》

譯:齊國雖然狹小,但我何必(也沒有)吝惜到捨不得一頭牛的地步呢。

4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 《愛蓮說》

5古之遺愛也(恩惠)

譯:古人留下的恩惠

6愛而不見 , 搔首躑躅(隱蔽,躲藏) 《詩經靜女》

【少女故意躲在城角,「愛而不見」,男子急得坐立不安,「搔首蜘躕」】

推導提示:

「愛」在古代常有「吝嗇,捨不得」的意義,「捨不得」自然就會「喜歡」並加以「愛護」。由「喜歡」可推出「親愛的,心愛的」(如「愛女」)

2、安1風雨不動安如山(安穩)

2何故置某於安閒之地。(安全)

譯:為什麼把我放在安全清閒的地方

3然後得一夕安寢(安逸)

譯:然後得到一夜的安穩睡眠

4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安撫,撫慰)

譯:就應當安慰他們,與他們結盟友好

5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安置、安放)

譯:離山十里有王平在那裡安置營地

6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

譯:將軍您迎順曹操,想要得到乙個什麼歸宿呢?

想要那裡的歸宿呢)

7衣食所安(養生)

8既來之,則安之(使……安)

推導提示:

「安」的本義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會感到「舒服、安逸」;後又用於使動義「使安」

,由此又可推出「奉養」「安撫、安慰」等義。

3、被1禹,湯被之矣 (蒙受,遭受)

譯:禹、湯這樣的賢君也曾遭受過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表示被動) 《赤壁之戰》

譯:誠信而被懷疑,忠誠而被毀謗,能沒有怨恨嗎

3將軍身被堅執銳, (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史記陳涉世家》

4被發行吟澤畔 (通「披」披散屈原列傳》

譯:披頭散髮,在江畔邊走邊吟詠

5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 (被子楊修之死》

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帳中睡覺的時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6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 (覆蓋登泰山記》

推導提示:

「被」的本義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蓋」在身上取暖的嗎?由「覆蓋」義引申出「遭受」等義,「穿」不也是把衣服「覆蓋」在身上嗎?

4、倍 1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背",背叛,違背) 《鴻門宴》

譯:希望你詳細向項王說明,我是不敢背叛項王的恩德的

2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一倍,加倍)

譯:你的兵力是敵人的五倍就要主動攻擊敵人;是敵人兩倍就要分割敵軍,各個擊破

3焉用亡鄰以倍鄭 (增加) 《燭之武退秦師》

4每逢佳節倍思親 (越發、更加)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推導提示:

「加倍」是後起常用義,「倍」的原義是「反」,即「背向、揹著」,故而又可引申為「違背」

,這一義項意義與「背」同。

5、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 (草本的根或莖幹)

譯:大凡種植樹木的特點是:樹根要舒展

2蓋亦反其本矣 (根本。基礎)——《齊桓晉文之事》

譯:是返回到根本上來吧

3本在冀州之南 (本來,原來)——《愚公移山》

4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鈔錄 (版本,稿本)

譯:現在儲存著它的底稿,不忍心扔掉

5是無難,別具本間章 (臣子給皇帝的奏章或書信)

譯:這沒有什麼困難的,我另外準備了乙份奏章

6若止印三二本 (量詞,書冊的計量單位)《活版》

7此之謂失其本心 (天賦的善心)——《齊桓晉文之事》

8本末倒置 (樹根,樹梢,引申為主次,先後等)

9抑本其成敗之跡 (推究本源、考查)——《伶官傳序》

推導提示: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詞語「根本」)比喻為「基礎、本原」之義;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虛化而為「本來、原來」之義。

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邊界地方)——《勸學》

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庸俗,淺陋,鄙俗)——《廉頗藺相如列傳》

3鄙人不知忌諱。(鄙人,複合詞,自稱的謙辭)

4孔子鄙其小器(輕視)

推導提示:

「鄙」原義為「邊邑」,邊境自然環境「鄙陋」,故有「鄙陋」之義,「鄙陋」自然會受到「輕視」

;後也常用作自謙之詞,如「鄙人」。

7、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兵器,軍械)——《過秦論》

2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士兵,軍隊)——《廉頗藺相如列傳》

3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戰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殺人)——《信陵君竊符救趙》

5贏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 (兵符,複合詞,古代調兵用的憑證)—《信陵君竊符救趙》

推導提示:

「兵」的本義為「兵器、**」。引申為「持兵器的人,士兵、軍隊」「軍事、戰爭」當然跟兵器**有關。由「戰爭、軍事」義引申出「侵略」「戰略,戰術」等義。

8、病 1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疾病)

2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點)

4範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擔心,憂慮)

5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損害)

6今人乃以儉相詬病(責備、羞辱)

推導提示:

「病」原義為「重病」,取其比喻義為「缺點、毛病」;得了重病就會感到「困苦」並為之「擔心、憂慮」。

9、察1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仔細看,觀察)

2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詳審)

3雖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潔白的樣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則無魚(精明)

推導提示:

「察」本義為「觀察、仔細**」,這樣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變得「清楚、明白」。

10、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早晨)

2相如每朝時,常稱病(朝見,朝拜)

3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朝見,朝拜)

4於是入朝見威王(朝廷)

5兩朝開濟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聽朝(朝政)

7坐南朝北(對、向)

推導提示:

「朝」本義為「早晨」,讀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見君主,故有「朝見」之義;由「朝見」而有「朝廷、朝代」之義;「朝見」其使動義即為「使朝見」。

11、曾

1曾不能毀山之一毛(用作加強語氣,有時相當於"連----都----"或"竟"、竟然")

2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經)

3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竟然)

4是高、曾時為一戶(與自己隔兩代的親屬)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推導提示:隔兩代的親屬叫「曾」;後借為「增」義。虛化為「曾經」(念céng)。

12、乘chéng

1乘犢車,從吏卒(駕車,坐車,騎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著,憑藉)

3自京師乘風雪(冒著)

4比至陳,車六七百乘,(shèng量詞,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顧兮(登上)

6以乘韋先,牛二十犒師(shèng四)

推導提示:

「乘」本義是「駕車、乘車」;由這一意義引申出「乘船」之義;「乘車」必先「登」車,故有此義;上了車,人與車相接,故有「連線」義;人上了車,人便有了「憑藉」。做名詞時指「兵車」,後又作量詞以計算車馬,一「乘」計有一車四馬,故又有「四」之義。

13、誠

1帝感其誠(真心真意)

2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實在,的確)

3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果真,如果)

推導提示:

「誠」本義是指「真心,不詭詐」,故引申出「真實的」;進一步虛化為副詞「實在,的確」

「果真」等義。

14、除

1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台階)

2為漢家除殘去穢(清除,去掉)

3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清除,去掉)

4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

5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拜官授職)

6扶輦下除(門屏之間)

推導提示:

「除」本義為「台階」。又特指「宮殿上的台階」;「任命、授職、不正是在「宮殿上的台階」下進行的嗎?「台階」要經常打掃,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義;歲月「去掉」

,則是歲月「流逝、過去」了。

15、辭

1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言詞,言語)

2皆好辭而以賦見稱(文詞,文學)

3動以朝廷為辭(藉口)

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推辭)

5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告別,辭別)

6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古代的一種文體)

7大禮不辭小讓(講究,計較)

8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辭令,應酬的言辭)

9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辭謝,婉言道歉)

10近者奉辭伐罪(命令)

推導提示:

「辭」在古代有兩種基本義(寫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為一般的「話、言辭」。

既是「話」,一種可能成為「藉口」,落下「口實」;一種則因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辭」,也就自然成為「一種文體」(如「楚辭」)

16、從

1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跟隨,隨從)

2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聽從,順從)

3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向……學習)

4樊噲從良坐(依傍)

5從此道至吾軍(由,自)

6弟走從軍阿姨死(參與)

7其從如雲(隨從的人)

8欲不可從(放縱)

9公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zòng次於最親的親屬,堂房親屬)

10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通"縱"。東西為橫,南北為縱。合縱:戰國時期六國聯合反對秦國策略)

11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從事,官名)

12可以便宜從事,何必稟我(辦事)

13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從容,舒緩,不急迫)

推導提示:

「從」的本義是「跟隨」,引申出「歸順」、「參與」、「隨從」等義。「追趕」正是緊緊「跟隨」敵人的形象。「隨從」乃是較親密之人,引申出「次於最親的人」也是順理成章。

文言文實詞答案

高三語文文言文實詞答案 第一課時答案 1 中間 古義是 中間夾雜 今義是 當中 2 絕境 古義為 與外界隔絕之地 今義為 沒有出路的境地 3 宣言 古義為 公開揚言 今義為 表示政見的公告 4 烈士 古義是 有節操 有抱負的男子 今義指 為革命而犧牲的人 5 犧牲 古義指 作祭祀的牲畜 今義指 為正...

文言文實詞推斷學案

文言文專題複習瞻前顧後,合理推求 文言實詞詞義推斷 複習目標 1.文言文實詞詞義的幾種推斷方法。2.能結合具體語境,根據上下文準確推測實詞詞義。一 解釋加點的詞語,推斷的方法。一 1 豐則貴糴,歉則賤糶 2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 3 撫軍亦厚賚成名 我的推斷方法是 二 1 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高考必備文言文實詞

得1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 得到,獲得,與 失 相對 2古人之觀於天地 山川 草木 蟲魚 鳥獸,往往有得 心得,收穫 3未得與項羽相見 能夠 4吾得兄事之 應該 5所識窮乏者我歟 通 德 感恩 6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得無 莫非,豈不是 7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得意 8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具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