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設計

2023-01-03 22:21:03 字數 5147 閱讀 3971

教學目標:

1.了解李白作品的藝術風格。

2.正確認識詩中所體現出來的不與權貴妥協的反抗精神和傷感情緒。

3.領會想象奇特和比喻、對比、誇張等修辭手法,體味李白積極浪漫主義風格。

教學難點:

體味李白積極浪漫主義風格。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詩人余光中在他的詩作《尋李白》中寫道:「酒入愁腸,七分化作月光,餘下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豪放不羈的李白寫的詩作是否都是盛世讚歌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夢遊天姥吟留別》,看看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二、作者與背景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祖藉隴西成紀(今甘肅泰安東),生於碎葉(今巴爾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歲始離川在各地漫遊。被稱為「詩仙」,代表作《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早發白帝城》等。

李白早年就有濟世的抱負,但不屑於經由科舉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而卿相。因此他漫遊全國各地,結交名流,以此廣造聲譽。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向玄宗推薦李白,玄宗於是召他到長安來。李白對這次長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給妻子的留別詩《別內赴徵》中寫道:「歸時倘佩**印,莫見蘇秦不下機。

」(如果我回家的時候佩帶著宰相的**印章,你會不會認為我太庸俗而不理睬我了?連紡機都不下

他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長安,認為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時機已經到來。但到了長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不能施展政治才幹。他不過是唐玄宗裝點門面的御用文人,但他一身傲骨,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汙,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了權貴,連玄宗也對他不滿。

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敗。

這首詩的題目一作《別東魯諸公》,作於出翰林之後。

離長安後,曾與杜甫、高適遊梁、宋、齊、魯,又在東魯家中居住過乙個時期。這時東魯的家已頗具規模,盡可在家中怡情養性,以度時光。可是李白沒有這麼做,他有乙個不安定的靈魂,他有更高更遠的追求,於是離別東魯家園,又一次踏上漫遊的旅途。

這首詩就是他告別東魯諸公時所作。

三、解題

⑴夢遊:夢中遊歷,說明內容的虛實。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夢的內容。

⑶吟:古詩體式,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形式活潑,如同散文中的隨筆,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別:說明本詩寫作目的。是臨行前留下這首詩向朋友話別的意思,不過本詩主要內容並無惜別之感,而是借題發揮,表明自己的態度和意向是真。

⑸文體知識:本詩是一首七言古詩。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古詩」又稱「古體詩」,是相對於格律嚴格的「近體詩」而言。「七言」分兩種,一種是以七字句為基礎,雜用

四、五、六、九言而構成了形式自由的長短句,這樣長短交錯,換韻自由,富於變化,也稱為「歌行體」;另一種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齊。今天所學的這首詩屬於哪一種呢?(屬於前一種,即「歌行體」)

四、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

1、放錄音,要求學生聽清字音,聽出節奏,並正音。

2、學生朗讀或默讀課文,圈點難字生詞,互相提問,解釋下列加點詞。

我欲因之夢吳越:代神遊天姥山的願望

失向來之煙霞:代神異的景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低頭;服侍

勢拔五岳掩赤城:超過

煙濤微茫信難求:的確、確實

虎鼓瑟兮鸞回車:名作動,彈奏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名作動,侍奉

雲青青兮欲雨:名作動,下雨

對此欲倒東南傾:名作狀

訇然中開:名作狀,在中間

古來萬事東流水:名作狀,向東

慄森林兮驚層巔:使動。慄,使……顫慄;驚,使……驚)

五、理清思路。

1、詩人是通過什麼方式向東魯的朋友告別的?

明確:詩人是借「夢遊天姥」及抒發夢後感慨的方式向朋友告別的。

2、學生討論課文,然後用課文原句填空。

入夢的原因:海客談瀛洲——對此欲倒東南傾。

由現實轉入夢境的過渡句是:我欲因之夢吳越。

由夢境轉入現實的過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動——失向來之煙霞。

揭示主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3、試用四字綱要來表述其遊程,要求每句綱要中都含一「夢」字。

「入夢緣由」(現實)→ 夢遊歷程(夢中) →夢中仙境(夢中)→夢中驚醒(現實)→醒後留別(現實)

這是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情節線索,我們將其用一條線連綴起來成(山形)。

板書一、入夢緣由現實天姥神奇雄峻

二、夢遊幻境

三、抒情言志蔑視權貴反抗現實

六、小結:

關於遊仙詩的**。

《夢遊天姥吟留別》是一首遊仙詩。遊仙詩是借仙境的描繪寓詩人志趣的詩歌。

晉代郭璞曾大力提倡這種詩體。「遊仙詩」的實質是「詞多慷慨,乖遠玄宗」,「坎壈詠懷,非列仙之趣也」(鍾嶸《詩品》)。繼承郭璞遊仙詩傳統的,是李白和李賀。

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把尋仙和尋求自由聯絡在一起。他是由於拒絕「摧眉折腰事權貴」,而去探訪名山仙境的。這種反抗現實的精神使李白的遊仙詩富於英雄主義,充滿陽剛之氣。

作為這首詩靈魂的,是李白的浪漫主義品格,對於人生執著而樂觀的態度。

在李賀看來,夢只是淒涼人間的對立補充:現實世界是黑暗的,神仙世界是虛無的,而時間的流逝又這樣無情,因此,人生只剩下幻滅感傷。於是,他在《夢天》中才寫彼岸世界的人俯視人間,去體會那深刻的悲哀。

七、作業布置

⑴背誦《夢遊天姥吟留別》

⑵整理文言字詞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指名背誦《夢遊天姥吟留別》

二、研習第一節

1、齊讀

2、既然題為「夢遊天姥」,為何開篇要「談瀛洲」?

明確:「煙濤微茫」的瀛洲與「雲霞明滅」的天姥同樣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

如此以瀛洲陪襯天姥,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遊天姥的念頭。

3、除了瀛洲外,此段中還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確:還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從而襯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進一步勾起了作者神遊天姥的強烈願望。

4、李白是用什麼手法表現天姥山的雄奇和高大的?

李白用誇張和幻想來寫天姥山。現實中的天姥山當然不如五岳,李白卻說「勢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更高大。連有名的天台山也好像拜倒在天姥山腳下。

李白所寫的是他幻想中的天姥山,這座天姥山是現實天姥山被誇張後的幻影。

三、研習第二節

匯入: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讓作者魂牽夢繞呢,於是便有了「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的奇妙夢境。

1、齊讀第二節

2、小組交流:或以時間為序或以地點為序,指出本段共描繪了幾幅圖景,並用l-2個詞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色。

明確:月下清麗之景——1至3句

日公升明快之景——4、5句

山中奇幻之景——6至10句

天空盛大之景——11至13句

夢醒——14、15句

3、品味重點字詞:飛、送、殷、慄、驚等

明確:「飛」「送」兩字先後運用了誇張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夢遊路上那種急切、興奮、輕快、神往的心情。「殷」「慄」「驚」分別活用為動詞、使動、使動。

4、第二段結尾又說「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這反映了李白怎樣的人生態度?

第二問。這兩句詩是說,無論夢境多麼美妙,最後夢終歸要醒來,夢中的一切頓時破滅。一方面,這反映了李白有人生如夢的消極情緒。

李白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情況下,對人生有些消極,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李白表達的是,夢破滅後,最終還是躺在枕席上。就是說,要回到現實,不能在夢中過日子。

因此,李白人生態度的基調還是積極向上的。

四、研習第三節

1、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樣的思想性格?

「別君」二字照應題目「留別」.

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滿現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貴,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同時也流露出人生如夢的虛無感傷的情緒和逃避現實的消極避世的思想。然而我們並不能因此而過多地苛責李白。

在汙濁的封建官場,該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沒了自我,沒了人格,詩人不可能改變當時的社會環境,能夠如李白這般傲岸不屈、潔身自好已經非常難能可貴了。

2、作者為什麼要花如此多的筆墨來描寫夢境呢?對表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明確:夢中仙境象徵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寫仙境的美妙是為了反襯現實的醜惡。

寫自己對神仙世界的嚮往正是為了表明對黑暗現實的厭惡。也就是說,詩歌的前後是一致的,都是在寫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只是詩歌的前半部分用夢的形式曲折地表達出來,而後半部分詩人則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3、「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表達了作者什麼情感?

「世間行樂亦如此」,這個「此」字,就應當體會為上面所表現的夢境空虛。人生也是夢一場,古往今來的名利權勢興亡榮枯,都象流水一樣空空蕩蕩流逝。

這是一種消極的世界觀,對人生的態度是虛無主義的,表達了作者歸隱山林放情山水之情。意味著作者基於他的積極的世界觀,揭發和控訴了唐明皇宮中充滿著忌才害賢的小人,簡直像個惡夢,至今心有餘悸。於是「世間行樂亦如此」這一句就應當了解為指宮廷中的快樂生活,也像惡夢一樣,只會使人心悸。

作者有了這樣的覺悟,於是就鄙棄一切,對「古來萬事」都有空虛之感。「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追求和嚮往神仙世界是為了保持一種超脫世俗的理想人格。無論是顯榮還是失意,都是清高脫俗,豪放曠達。

4、鑑賞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哪能夠低頭彎腰伺候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

流露出詩人不滿現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貴,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

這鏗鏘有力的十六個字,是詩人思想和個性的體現,詩人的思想是曲折複雜的,詩中雖有人生如夢的虛無感傷情緒和逃避現實的消極避世思想,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積極的,表現了詩人的反抗精神和豪邁氣概。這兩句是本詩的主題所在。

5、歷來詩評家都認為這兩句是全詩的「詩眼」,試結合全篇內容談談你對這種說法的理解。

明確:說這兩句詩是「詩眼」,因為它點明了這首詩的主旨。這個主旨是統帥全詩的。

這首詩的主要部分是寫夢境,寫幻想世界。這是用幻想世界的美好襯托現實世界的醜惡,用詩人在幻想世界的自由遨遊襯托他在現實世界的失意和碰壁。就是說,即使寫夢境,也是著眼於現實,為了一吐在長安三年所累積的怨憤之氣。

五、小結

本文是李白的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品,結合詩句分析,本文是如何體現浪漫主義特色的?

誇張和想象:想象豐富。通過夢境的描繪,借助仙界的出現,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詩中所寫的,是夢遊而不是真遊,卻又以現實為基礎。天姥山神仙的出現,是作者對美好世界的反映。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 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了解詩歌所表現出的詩人情懷。2 賞析李詩的藝術特色,學習詩歌的表現手法,從而領會詩歌美質。學習重難點 1.詩歌情感把握 2.表達技巧的鑑賞。學習方法 誦讀法 自主賞析 知識鏈結 1 解題 該詩的另乙個標題為 夢遊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全詩是通過記敘 夢遊天姥 ...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

夢遊天姥吟留別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通過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2 過程與方法 誦讀 討論全詩,重點鑑賞詩歌中的景物。3.情感目標 理解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遭遇和苦悶等豐富而複雜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 講解第三段夢境的內涵,進而理解詩歌的主旨。教學難點 認知詩...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

西寧市第十四中學馬繼福 教學目標 1 把握詩作者的情感和浪漫主義風格 2 背誦全詩 3 感悟作者在詩歌中抒發的情懷。教學重點 把握詩的第三段夢境的內涵,理解詩歌的主旨。教法學法 誦讀法 點撥法 教學難點 認知詩歌中景與情的關係,理解詩歌主旨 教學用具 多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匯入 中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