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2023-01-03 22:09:04 字數 5002 閱讀 8984

大約三四年前,我在經歷了一番「跳槽」的折騰之後,重新回到課堂。面對曾經的出發點和眼前的停泊地,我有一種束手無策的感覺。而恰在這個時候,一位褲管挽得高高的農民,給了我睿者的指引:

那是乙個細雨的午後,這位農民父親打著土布的雨傘來找他的孩子。這是一堂尋常的語文課,課開始僅有五分鐘。我說:

「有什麼急事,你把孩子叫走吧!」那位父親連連搖頭:「不,讓他聽完這堂課我再帶他走。

」於是,這堂課有了一位特殊的聽眾——一位打著土布雨傘站在教室外邊滴雨簷下的父親;於是,這堂課我上得特別投入,就像一位高超的琴師,在五十多名學生的心弦上撥弄了一曲……

從此,我踏進課堂的第乙個念頭就是:這堂課是我也是學生乃至學生家長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我和我的學生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當為這堂課的平庸蒼白而慚愧,也不應當為這堂課的碌碌無為而悔恨;

從此,我走下講台的第乙個問題就是:今天這堂課,學生收穫了沒有,我收穫了沒有;課的哪乙個環節處理得特棒,哪乙個環節還有待提高……

——是的,通常而言,教師的職業感受總是以「苦」為先。但當我們意識到生命的蠟燭在「照亮」學生的同時,也應「照亮」自己,乃至「照亮」社會時,我們是不是應該投入到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尋求一種生命的意義、追求的樂趣呢?正如葉瀾先生所言

:「課堂教學應被看作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

據以上述體會,我認為,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從「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的前提出發,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應列入以下三項重要內容:

一、課堂是否有師生全部身心的投入

一位語文教師執教《庖丁解牛》時,學生提出有幾句話難以理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為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這位老師立即在黑板上寫下王國維的三句話來模擬:「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第一境界,可和「所見無非牛者」相比;「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是第二境界,可和「未嘗見全牛也」相比;「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斕珊處。」——是第三境界,可和「官知止而神欲行」相比。

——其實,課堂教學何嘗不需要我們師生「官知止而神欲行」呢!

教師職業是「以精神振奮精神,以氣質影響氣質,以人格塑造人格」的職業。其職業特點,呼喚著教師對教育,尤其是對課堂的全身心投入——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個性,投入熱情……也可以說,是投入整個的生命。如果乙個教師耐不住寂寞,眼睛盯著窗外,總想跳槽幹些什麼,專業思想不穩固;如果乙個教師不安於清貧,白天講著「不為五斗公尺折腰」的典故,晚上卻幹起「摧眉折腰事金錢」的有償家教,把骨格都丟了;如果乙個教師抱殘守缺、不思進取,教案是「老指令碼」,上課是「山海經」,腳踩西瓜皮,滑到**是**……那他是不可能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的。

教師必須要把「職業」看作「事業」,把課堂視為人生活動的乙個重要場所,才能有生命力的輻射。

同樣,作為既是教育物件,又是學習主體的學生,也應當把課堂學習看作人生的一段重要經歷。這是承前啟後的一段經歷,這是打下基礎的一段經歷,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段經歷。在終身教育已在全球範圍內確立的今天,「學會求知」也好,「學會做人」也好,「學會做事」也好,「學會交往」也好,作為學生,主動發展、全面發展的主陣地還是在課堂。

因此,教師要啟發帶動學生心無旁騖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在課堂的藍色海洋裡,如雪白浪花般地自由奔湧。

讓我們用敬佩的眼光來看看成都市石室中學李鎮西老師以《心靈飛翔的時刻》②為題論述的「最近一節普通的語文課」吧!——「窗外,銀杏樹金色的葉子在寒風中頑強地燃燒著自己最後的生命;室內,我在給學生朗讀路遙的中篇**《在困難的日子裡》,我和同學們的心靈正和路遙高潔的靈魂一起激盪。此刻,教室裡瀰散著一種寧靜、溫馨而又崇高的氣氛,每個人彷彿都可以聽見其他人心臟的跳動。

是的,我們胸膛裡的熱血正和著主人公青春的激情而洶湧澎湃……」

可以想見,師生在課堂上進入的是怎樣乙個境界:用「蕩胸生層雲,決眥鳥歸林」來作比,或許並不過分。我想,彼時彼地彼情彼景,教師心裡是不會想著職稱問題,學生胸中是不會裝著午餐排骨的!

值得指出的是,課堂教學中的教師應有雙重人格。首先,他是自然人,具有自然人人格,和所有自然人一樣,有屬於他自己的能夠反映現實生活的情緒、情感、意志、觀念和行為、以及表現這一切的個性化的表情、語言和動作。其次,他不是一般的自然人,他同時又是教育文化的載體,除了自然人人格成份外,還必須包括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以及教育目的,作為其重要內容。

因此,教師在全身心投入課堂的同時,也要適時調控自己,修正自己,讓自己處在比平時更充實,更豐富,更準確,更深刻,更自信的高狀態中,處在「忘我」的境地。

二、課堂是否有師生情感世界的融通

兩千多年前,孔子明確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認為對於任何學問和事業,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強調非認知因素「好」和「樂」對於「知」的重要作用。

夏丐尊先生在《愛的教育》譯者序言中更說過一番發人深思的話:「學校教育到了現在,真空虛極了。單從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馬燈似的更變迎合,而於教育的生命的某物,未有聞有人培養顧及。

好像掘池,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於池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麼?就是情,就是愛。

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也罷,總逃不了乙個空虛。」

確實是這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發生了很大變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受到金錢和權力的衝擊,永恆的話題如戀愛、婚姻、家庭、事業等也越來越多地受到物質的影響。作為社會的一分子,當代中學生在這樣的乙個大環境下,需要交流,需要溝通,需要理解,需要喧洩,需要慰藉,他們把課堂作為情感通道,把老師和同學作為訴求物件,是順理成章的事。面對生情百態,是弘揚,是容納,還是抵制;是倡導,是允許,還是反對;是歌頌,是激勵,還是鞭撻;是讚許,是預設,還否定;是熱情,是溫和,還是冷淡;是褒貶,是勸勉,還是告誡……教師總要有乙個傾向性,總要有鮮明的感**彩。

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在師生精神世界的情感領域力求融通,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筆者執教日本作家慄良平的短篇**《一碗陽春麵》,在讓學生把握了**的情節、人物和環境三要素後,讓他們結合自身實際談一談,文中哪些句子最感人。有學生說:「我覺得母子三人前三次吃麵時的外貌描寫最感人。

三次,母親穿的都是那件不合時令的斜格仔短大衣,這大衣到後來就褪了色。而兩個孩子開始都穿著嶄新的運動服,第三次的時候,弟弟穿起了哥哥的舊衣物。這說明母親愛孩子,孩子後來也能體諒母親。

我大年夜也穿新衣服,可我從沒注意媽媽的穿著,今年我要用零用錢給她買新衣。」又有學生說:「我覺得這一篇文章每一句都讓人感動,我要把它原原本本地念給爸爸聽。

因為……因為他下崗了。爸爸下崗了,一夜之間與我和媽媽之間有了一道無形的屏障,我感到爸爸的眼裡充滿了怨恨,我擔心爸爸這個大男人的精神會崩潰。我想讀完這篇文章後對他說,下崗是暫時的,希望是永存的。

不管怎樣,我和媽媽總在他的身邊,他一定能找到新的工作的!」最後一位同學說:「文中淳兒在作文中說:

長在**後,想開一家日本第一的麵館,也要對顧客說,努力吧,祝你幸福,謝謝。我也許將來不會開麵館,但我一定會向我認識的人說這幾句話:努力吧。

祝你幸福。謝謝。我還會說:

好人一生平安。」對於學生的感想,我不斷肯定,及**價。對於第一位學生,我說:

「我為你母親感到驕傲!」對於第二位同學,我說:「是的,形式上的下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下崗。

堅信你爸爸會在你的鼓勵下正視現實,迎難而上,面對挑戰,尋找機遇,開闢出一條光明大道的。」對於最後一位學生,我這樣作結:「好人一生平安,這話說得好。

文中母子三人,老闆夫婦,麵館的所有顧客都稱得上是好人。我們祝他們一生平安。同時,也希望大家都做這樣的好人,希望我們自己也一生平安。

我提議,我們來唱一首歌,歌名就叫——《好人一生平安》。我們祝福天下所有的好人一生平安!」課堂裡每個人都自發起立,動情高歌。

課後,有人評價說:「這一環節,頗見執教者的匠心。這既是對前段所學內容的鞏固,又是對本文所含內涵的昇華。

一篇外民族的**,在這裡被賦予了對於學生個體各不相同的現實意義。這種遷移,已非能力的遷移,而是情感的遷移,思想的遷移。」而我個人的體會是:

由於我一貫重視情感意志在學生發展中的作用,重視學生訴求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學生在這堂課上向我也向同學敞開了心扉,這是難能可貴的事情。這是他(們)對自我的信任,對老師的信任,對同學的信任,也是對課堂的信任。

值得指出的是,師生情感世界的融通有賴於傳統師生關係的變革,即,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成為能夠幫助學生在自學的道路上迅速前進,教會學生對付大量資訊的嚮導或顧問,甚至進一步,成為學生中的「乙個」,參與學生的共同活動,徵得大家的贊同,而不是自作權威,高高在上,機械傳遞知識的簡單工具。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把準學生的脈博,進入學生的內心,和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撞擊和生髮,課堂才能有「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教學效果。

三、課堂是否有師生創造能力的發揮

我們的教育太多「標準化」的統治了!且不說「標準化」的考試,就是本應煥發出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也讓《教參》一類「標準化」的東西來了個五花大綁,循規蹈矩,亦步亦趨。一次聽人上《皇帝的新裝》,老師問,你如何評價文中的皇帝?

學生答,知錯不改。老師說,不對!又答,堅持錯誤。

不對!錯誤到底。不對!

頑固到底。不對!頑固不化。

這下對了!教師來了個大大的板書:頑固不化。

——這哪是啟發式教學?分明是乙個「逼供信」!這個老師自個兒可真有些頑固不化!!

又讀阿城的《閒話閒說——中國世俗與中國**》,讀到這麼一段:「我向來煩『中學生作文選』。記得高一時老師問全班若寫一座樓當如何下筆,兩三個之後叫我起來,我說從樓頂寫起吧。

哪料老師聞言大怒,說其他同學都從一樓開始寫,先打好基礎,是正確的寫法,你從樓頂開始,豈不是空中樓閣!我那時還不懂得領異標新,只是覺得無可無不可。後來在香港看一座樓從頂建起,很高興地瞧了乙個鐘頭。

」讀罷啞然。

由此想到另乙個真實的教學片斷——「花為什麼會開?」有一天,幼兒園的老師這樣問她面前的小朋友。第一位小朋友說:

「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陽。」第二位小朋友說:「她一伸懶腰,就把花骨朵頂開了!

」第三位小朋友說:「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誰穿得最漂亮。」第四位小朋友說:

「她想看看,小朋友會不會把它摘走。」第五位小朋友說:「她也長耳朵,她想聽小朋友唱歌。

」突然,第六位小朋友問了老師一句:「老師,您說呢?」老師想了想說:

「花特別懂事,她知道小朋友們都喜歡她,就仰起它的小臉,笑了!」聽到這兒,孩子們全看著老師笑了。那笑臉比花更好看。

只有老師知道,她原來的答案是:「花開了,是因為春天來了。」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堂教學應該體現語文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程理念,致力於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 審美能力和 能力。教學目標 1 目標明確 具體 2 定位準確,符合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 3 突出教學重...

漫窪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連兒灣學區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實驗研究 學校教學內容評價專案 評價內容 1.體現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 態度和價值觀的整合,體現教師角色的轉換。2.教學目標設計明確 恰當 具體,有層次,有梯度,可操作,符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凸顯學段 課型特點。3....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精編

一 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設計要體現知識和能力 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2.根據教材 課程標準,從學生實際出發,制定教學目標。3.內容具體 表述清晰 便於操作。4.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一 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設計要體現知識和能力 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