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能力研究

2023-01-01 21:42:04 字數 3999 閱讀 6849

1.什麼是過程?

答: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者相互作用的活動。

2.什麼是過程質量?

答:過程質量是人、機、料、法、環、檢、記對產品起作用的綜合結果。

3.什麼是受控狀態?

答:當乙個過程只有普通原因起作用,而沒有特殊(異常)原因起作用時,過程就在一定範圍內正常波動,處於統計控制狀態,叫做受控狀態。

4.什麼是過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

答:過程處於受控狀態下的實際加工能力。

5控制圖上的上下控制界限起什麼作用?

答:區分正常波動和異常波動。

6.什麼是變差?

答:變差是變異的程度,可用標準差來表示。

7.什麼是過程固有變數?

答:過程固有變差是僅由普通原因(隨機因素)產生的那部分過程變差,用表示,可用來估計,是平均極差,是控制圖係數,是短期過程標準差。

8.什麼是過程總變差?

答:過程總變差是由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所產生的總變差,用所有樣本的標準差s來估計

式中——樣本單值讀數, —— 樣本值的平均值,n —— 樣本個數,

s —— 樣本的標準差, —— 過程總變差。

9.過程能力如何用資料表示?

答:過程能力一般用6(6倍的過程固有變差)表示。

mance, pp)

10.什麼是過程效能(process perfor?

答:過程效能是過程長期執行中的實際加工能力,這時不考慮過程是否受控(因為長期的數

據分布很難保證是正態分佈),所以過程效能也被稱為「長期過程能力」,一般用長期過程標

準差的6倍表示,是長期樣本計算出的標準差。

11.研究過程能力,為什麼還要研究過程效能6?

答:因為很多波動原因在短期觀察中可能不會出現或很少出現,而長期收集到的資料就會反映出各種波動源的影響,找到這些波動源對提高產品質量是有很大好處的。

如果乙個過程能長期保持穩定,可不對其進行過程效能研究。

對乙個能滿足規範要求且是可**的長期有不穩定波形的過程,必須對其進行過程效能研究。

12.什麼是過程能力指數(process capability index,cp值)?

答:過程能力指數是單位過程能力的公差,即過程能力滿足公差要求的程度

式中—— 公差上限, —— 公差下限,

當子組容量n=5時, =2.326 式中——平均極差,

當過程分布中心和公差中心重合(無偏)且有雙向公差時,

或 式中s ——是樣本的標準偏差,當測量資料較多時,如n≥50,可用樣本標準偏差s來代替過程總變差。

當過程分布中心向公差中心右方偏移或只給出公差上限時,

或式中——公差上限; ——總平均數;s ——標準偏差。

當過程分布中心向公差中心左方偏移或只給出公差下限時,

或13.服務業或非定量工作過程能力指數如何計算?

答:1)當質量指標越小越好時,

如打字一次校對差錯率允許為3‰,實際是2‰,則cp1.5

2)當質量指標越大越好時

cp=工作實際達到的質量水平/工作要求的質量標準

如鑄件清砂合格率,質量標準要求的合格率是100%,實際達到96%,

則cp===0.96

14.過程能力判斷的常用準則是什麼?

答:15 .ppm代表什麼?

答:ppm是每百萬零件的不合格品數

16.過程能力指數與過程的不合格品率的對應關係

答:17.偏移係數k、cp值、不合格品率p的關係

答:18.初次過程能力確定的目的是什麼?

答:1)了解過程能力狀況,看其能否滿足質量要求;

2)為經濟合理的過程設計和質量檢驗提供依據。

19.正常工作中為什麼要測定cp值?

答:1)為了了解過程能力的變化情況;

2)對過程能力不足的工序採取措施,進行cp值公升級;

3)保持cp值在1.67左右,控制工序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

20.初次過程能力研究的時機如何介定?

答:初次過程能力研究在正式提交生產件批准(ppap)之前的試生產中進行。

21.過程能力研究人員一般包括哪些人員?其主要職責是什麼?

答:1)操作者負責按工藝規定進行零件加工,對加工質量自檢作出記錄,並學會使用控制圖;

2)質檢員負責按檢驗指導書進行檢驗並按要求記錄檢驗資料;

3)車間管理人員負責工序要素人、機、料、法、環、檢、記的安排與協調;

4)質管人員負責設計、選擇提供過程能力研究所需**工具、對使用有效量檢具進行監督,對使用控制圖進行指導;

5)工藝人員負責解決生產加工過程中的技術問題,進行cp值計算,並將其調控在充分、合適範圍之內。

22.過程能力研究計畫是指哪些內容,舉例說明?

答:23. cp值公升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數學分析:cp==, s=

引入偏移量和偏移係數k,令 m是公差中心,m=

k= 是資料分布中心,總平均數

cpk=(1-k)cp=(1-)

要提公升cpk,減少資料分布中心的偏移係數k和偏移量是關鍵,減少標準偏差也很重要。

2)如何減少偏移量?

①根據檢驗資料找出資料偏移規律,對公差中心來講看是偏大還是偏小,可適當調整裝置、夾具、刀具,改善加工定位情況;

②請操作者操作加工的資料要緊靠公差中心;

③採用精度能滿足要求的量檢具。

3)如何減少標準偏差s?

①改進工藝,採用新工藝、優化工藝引數;

②更新或改進裝置、工裝、提高其精度;

③注意進貨材質的穩定性,儘量減少因材質引起的質量波動;

④對操作者進行技術培訓;

⑤採用控制圖,及時發現異常並採取措施;

⑥貫徹工序質量三檢制;

⑦注意裝置工裝、工件的清潔、改善工作環境。

的計算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1 當資料分布中心向公差中心m(m=)右方偏移或只給出公差上限tu時。

cpk= , k= ,

==②當資料分布中心向公差中心m(m=)左方偏移或只給出公差下限tl時,

cpk===

25.管理圖的功用是什麼?

答:圖主要用來分析尺寸平均值的變化。

r圖主要用來分析加工誤差的變化。

26.如何確定管理圖的控制界限?

①求總平均數

=或 (是每小組的平均數)

或式中:——頻數最大那一組的組中值 h——組距

w=(a+b)-(c+d)

2 求平均極差:

極差r是每組(一般n=5,即5個資料一小組)最大值x大減最小值x小 r=x大—x小

=③圖控制界:

1)中心線l中=

2)上界 l上=(n=5時)

3)下界 l下=(n=5時)

④r圖控制界:

1)中心線l中=

2)上界 l上=(n=5時)

27.怎樣畫管理圖?

①橫座標為小組號(可註明取樣時間)

縱座標為尺寸(或其他質量特性數)

②用實線畫出中心線,用虛線畫出上下界和公差上下限,**右端註明l中、l上、l下、tu、tl。

③測取資料,填入記錄表,算出每5個資料的平均數和極差r。

④打點子:把每小組的平均數、極差r點到管理圖上,用「·」,極差用「×」作點子,同一組的、r點子要畫的上下對應,點與點用實線連起來,上下界外的點子圈起來。

28.怎樣求平均不合格品率()?

答: =

29.如何確定不合格品數管理圖的控制界限?

答:①中心線l中=n=n(子樣數n乘以平均不合格品率即平均不合格品數)

②上界l上= n+ 3·

③下界l下= n-3·

30.怎樣畫不合格品數管理圖(pn圖)?

答:①橫座標為子樣組號(可註明取樣時間)

縱座標為不合格品數。

②用實線畫出中心線,用虛線畫出上下界線,右端註明l中、l上、l下

③每一組均取子樣n個,檢驗其不合格品數pn,將取樣時間,子樣數n和不合格品數pn填入資料記錄表

④打點子:把每個子樣組的不合格品數pn點打在pn管理圖上,把每個點子用實線連起來,上下界外的點子圈起來,發現異常就要找出原因,制定對策措施,使工程越來越穩定。

研究過程報告

本專案研究過程從2010念月至2010年11月。歷時十個月,共作了六個實驗,兩次問卷調查。研究過程中採用了針對性實驗與廣泛性調查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以期結果能從個別反映到普遍,確保調查研究的全面性。在每個實驗中都進行變因分析,盡可能排除干擾因素對實驗結果產生的影響,確保實驗的準確性。下面是詳細的研究實...

SPC與過程能力管理程序

版本 版次 b 1 生效日期 2014 09 3 檔案編號 ml qp 27 1.目的 通過正確使用統計技術,發現本公司生產作業過程和產品的潛在趨勢和趨勢,以便能達 到早期預防或及時提出糾正措施並得以及時改善的目的。2.範圍 2.1 涵蓋整個產品實現過程及涉及的原材料 外加工品及半成品,成品。2.2...

過程能力確認控制程式

1.目的 對過程能力實施確認,確保過程結果符合策劃的要求。2.範圍 適用於本公司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確認,也適用於對過程預防不合格能力的確認。3.職責 生產部 負責歸口管理過程能力確認及過程裝置的認可。人力資源部 負責人員資格的鑑定。4.程式 4.1 當過程不能由後續的監視和測量加以驗證,致使問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