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 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

2023-01-01 20:03:03 字數 4942 閱讀 2255

高三語文複習講座(40)

「評價」和「鑑賞」一樣,本身是一件相當複雜的事,這裡只能從高考對乙個高中畢業生的要求的角度來談論這個問題。

一、什麼是文章的思想內容

文章的思想內容,歸納起來說,主要是指兩點:一是文章所運用的全部材料,二是作者運用這些材料所表達觀點、見解、主張、感受和思想傾向。

材料是文章思想內容的主體。沒有材料,就沒文章可言。一般說來,在議論性文章中,作者所用的全部論據,包括事實論據、事理論據以及證引的各種文獻資料,都是材料。

在說明性的文章中,作者所介紹的事物和引用來說明事理的文字,也是材料。在敘述性的文章中,作者所敘之事件、所寫之景物等,也是材料。

作者憑藉材料所表達的觀點、見解、主張、態度等,是文章思想內容的核心、靈魂。材料與觀點的和諧統一,構成了文章的思想內容。

二、什麼是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

高考所說的評價思想內容,主要指下列三點:

1.評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

在文章中,作者的觀點態度是要靠材料來證實或表述的。因此,評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是評價思想內容的乙個重點。從試題來看,有要求說明文中的材料表達什麼觀點的,有要求說明作者提出某種觀點的依據的,也有要求概括材料本身的要點的。

2023年社科文閱讀第18題:「以下不屬於作者否定『飛廉銅馬』一名時所用證據的一項是」,便屬於評述材料作用的試題。

評述材料在文中的作用,要堅持觀點和材料一致性的原則。從操作層面說,首先要準確理解材料本身的含意,同時要分析作者是在什麼情況下運用這些材料的,分析運用這些材料的前後作者說了哪些話。

2.評述作者提出某種觀點態度的原因

譬如2023年全國卷第27題: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寫到看見玉簪花開,「先是一驚,隨即悵然」。

(1)作者為什麼吃驚?

(2)聯絡全文看,作者為什麼悵然?

又如2023年全國卷第22題:「第三段中,作者說:『玻璃門根本是門 。』請聯絡『門』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這樣說的原因。

這類試題實際上是要求對文章各部分內容之間作用因果關係的分析,透過「結果「去尋求相應的原因。

3.評述文章的主旨

本項不要求考生作直接評述,而是放在綜合賞析題中,要求考生判斷評述的正誤。

我們在這一部分的三個小標題中都用「評述」二字卻不用「評價」二字,這是因為這一方面的試題注重的是「評述」。就答題來說,也是以「述」為主,以「評」為輔的,所以考生對「評價文章思想內容」的試題不必畏懼,因為它本身並不難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評價。

三、評價思想內容應注意的問題

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應注意下列三點:

1.要整體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2.要堅持觀點和材料一致的原則。

3.要從作品實際出發,不解「以偏概全」,也不能「拔高」。

[例]魯迅不應離我們遠去

楊曾憲有人說,魯迅正在離我們遠去,周作人正在向我們走來。我卻並不以為然。我是31年前讀的魯迅,1年前讀的周作人,中間隔了30年。

但魯迅仍然離我很近,周作人仍然離我很遠。乙個人,在他的青年時代,首先讀的是魯迅還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對他的一生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乙個時代,是提倡魯迅還是周作人,我想,對於今後整整一代人也會產生很不同的影響。對今日中國青年,今日中國知識分子來說,更需要的還是魯迅,而不是周作人。

周作人與魯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這不僅是從文學史角度的評價,而且是就他們對中國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意義而言的。魯迅,不僅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員驍將,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靈魂的重鑄者;魯迅所批判的不僅是那一種制度那乙個階段那一派文化現象,而且是在幾千年封建文化「醬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籠」扭曲中霉變畸形的民族靈魂。

魯迅積其一生之力鑄造國人的靈魂。他自己了成為我們民族的不朽靈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發言人,也曾是傳統倫理文化的批判者。

但很快,新文化只淪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傳統士大夫心態用沖淡的白話語言去嫻熟地把玩起中國的器物文化來。悠悠5千年,中國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樂衣食居行,隨手拈來就是文化,就是文明。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學」的青年哪能玩過周作人呢?

玩物喪志,周作人最終幾乎是自願地出賣自己的靈魂成為民族的罪人並不偶然。如此乙個周作人如何能與魯迅相比呢?

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擺在地攤上大暢其銷,因為它好讀——茶餘飯後,躺在沙發上,借周作人之筆觸,摩挲一些小擺設品位一些小感觸體驗一下昨日的民族風情,未必不是一件樂事。何況今日玩風甚盛,有閒者甚眾呢?而魯迅是不能躺著讀的,重讀魯迅,我仍然時時如針芒在背,為自己的靈魂所承受著拷問。

中國知識分子都應經受魯迅的拷問——因為魯迅本人已經千百遍地拷問自己。傳統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層積澱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難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卻是妨害我們民族進取現代文明的痼疾。

乙個民族具有庸人氣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國人自卑自負又**的阿q精神。德國在普魯士時代曾經是庸人氣息瀰漫的民族,但經過包括馬克思在內的一代代思想家哲學家的批判,經過貝多芬這樣偉大的藝術家的陶鑄,百年過後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的創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魯迅作為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的當代意義正於此。

雖然今日中國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據說已經到了可以說「不」的時代,但從器物文明建設上處處散發出來的暴發戶氣息中,從種種時髦的學術論爭和學術命題所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與自傲文化心理中,我們仍然可以清晰地嗅出阿q主義的味道——今日之新國粹主義不正在國學熱國故熱中瘋長麼?如果我們不能在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培育出剛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謙的民族精神,最終,精神的貧乏將使中華民族難以真正崛起。

當然,我並不排拒周作人。今日中國畢竟處於歌舞昇平的時期,有些人欣賞周作人也很正常。但不能以此排拒甚至貶低魯迅。。在魯迅的偉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遠是一抔黃土。

要評價本文的思想內容,首先要弄清楚魯迅為什麼「不應離我們遠去」,作者為什麼要提出「魯迅不應離我們遠去」的看法;再逐段把握其主要內容,如「周作人與魯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魯迅是不能躺著讀的」等等。沒有對全文主要內容的把握,是不可能有正確的評價的。

再說具體評述。

在本文的第三段,作者舉德國由乙個「庸人氣息瀰漫的民族」主為「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創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這個例子,其目的是什麼?作者在引這則材料之前指出,傳統文化在民族心理深層積澱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妨礙我們民族進取現代文明的痼疾,「乙個民族具有庸人氣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國人自卑自負又**的阿q精神」,這就是說,我們要改變「某些劣根性」,要批判「阿q精神」。引有這則材料之後又說:

「魯迅作為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的意義正在於此。」還有其他的話。根據這樣的分析就可以認定運用這個例子的目的是:

今天,重鑄國民靈魂的任務還遠沒有完成,我們仍然需要用魯迅精神批判阿q精神。

再說評價作者的觀點。在第一段,作者提出這樣的觀點:「乙個人,在他的青年時代,首先讀的是魯迅還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對他的一生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作者提出這個觀點的目的是什麼呢?在該段中,作者先簡要敘述自己的閱讀經歷,然後說道:「但魯迅仍然離我很近,周作人仍然離我很遠。

」這樣說,既是對「有人說」的否定,又是提出上述觀點的依據。後面又說:「乙個時代,是提倡供魯迅還是周作人,我想,對於今後整整一代人也會產生很不同的影響「這實際上說明青年時代樹立正確閱讀觀、接受怎樣的人生影響的重要性,也是對上述觀點的發揮。

再結合後文的內容,就可以對作者提出這一觀點的目的作出這樣的評價:闡明了青年朝代樹立正確的閱讀觀的重要性,也暗示了乙個時代所提倡的閱讀觀所具有的人生導向作用。

作者在文章末段說「我並不排拒周作人」,這也是乙個觀點,對此讀者可自行評述。

依據觀點和材料相統一的原則來評述材料的作用和作者的觀點,便是一種價值判斷了。

四、典型題分析

1.請參見第38講「典型題分析」第1題。

2.第三段中,作者說:「玻璃門根本不是門。」請聯絡「門」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這樣說的原因。

這是2023年全國卷的第22題。解答本題,首先要弄清「門」在文中的主要含意。文章首段說門內「隱藏何等樣的奧秘」。

第三段又進而說,「一扇門的象徵和奧秘在於它那隱秘的性質,」門的意義就是把隱藏在它內部的事物加的掩蓋,給心兒造成懸念。而「玻璃門」是完全透明的,不具有「隱秘的性質」,不解掩蓋藏在它內部的事物,也不解給心兒造成懸念,所以「玻璃門根本不是門」。依據這樣的分析,本題答案是:

因為門的意義就是把隱藏在它內部的加以掩蓋,給心兒造成懸念;而玻璃門是透明的,做不到這些。或:因為玻璃門是透明的,毫無隱秘可言,而一扇門的象徵和奧秘在於它那隱秘的性質。

五、練習與答案

(一)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題。

寂寞丹青路

王舒 小時候,最恨的是毛筆,最怕的是父親。

畫畫,對於童年的我來說,是一種最可怕的刑罰。做美術教訓的父親,年輕時,也做過一段時間的畫家夢,可是,癱瘓的祖母,多病的母親讓他的夢碎了。於是,他便將他的圓夢之夢寄託在我的身上。

一套《永樂宮壁畫》,不知勾了多少遍,一本《吳昌碩畫輯》,不知臨了多少回。那時,最怕父親說的一句話就是「臨畫去」。

直到今天,孩子們在童年該會的遊戲,我一樣也不會。因為,那時在我做完一天功課之後,能去做的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臨畫去」。

臨著臨著,畫畫已漸漸成為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父親督促少了,自己用功勤了。

揹著父親,偷偷摸摸參加了一次什麼大賽。雖然繳了一筆很可觀的參賽費,但那一等獎的獲獎證書事拿到了我手裡的時候,那份瘋狂啊!十幾年的辛苦,終於沒有辜負我。

當我目光炯炯地把證書送給父親時,父親的臉上,只在剎那問掠過一絲欣喜,然後,便是好一陣子沉默。好久之後,才嘆了一口氣,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也許,是我錯了,不該讓你走這條路。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父親的滿目蒼涼。

當時的我,根本沒有的理解父親的話,父親也再沒有和我談過畫,對於我的畫,也沒有再評價一字。

那時,我真覺得自己在藝術上頗具天才,早晚必定成名。於是乎,在飄飄然中五年的光陰,轉眼即逝了。

喚醒我春秋大夢的,是梁畸先生。記得那次,在和平文化館一次筆會之後,送梁老回家。路上梁老對我說:

「畫,其實也是道,是修身之道,也是寂寞之道,與名利毫無關係。在一般人眼裡,只有名人字畫才是字畫。其實,名人和字畫是兩碼事,為名而畫失真情,無真情哪有真趣,無情無趣哪兒能叫畫,你說呢?

」從那時起的十年裡,我再也沒有出過一次風頭。我閉門讀書,廢寢忘食,竭盡心力去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臨畫去。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說,「最恨的是毛筆,最怕的是父親」。

(1)作者為什麼最恨毛筆?

答:因為

高考語文複習現代文閱讀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

評價 和 鑑賞 一樣,本身是一件相當複雜的事,這裡只能從高考對乙個高中畢業生的要求的角度來談論這個問題。一 什麼是文章的思想內容 文章的思想內容,歸納起來說,主要是指兩點 一是文章所運用的全部材料,二是作者運用這些材料所表達觀點 見解 主張 感受和思想傾向。材料是文章思想內容的主體。沒有材料,就沒文...

現代文閱讀專項複習之內容概括

一 考點闡釋 所謂事件,即文章的情節,是指文章中用於表現人物性格發展變化的事情。它既是生活片斷的有機剪輯,又是文章中矛盾衝突發生 展開 發展的過程。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尖銳緊張的矛盾衝突最能凸顯人物的性格 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人物性格的變化發展又往往是在情節的推進中逐步完成的。所以把握情節,能為人物形...

古詩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1.2010 遼寧高考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後面問題。雨 陳與義 瀟瀟十日雨,穩送祝融 歸。燕子經年夢,梧桐昨暮非。一涼恩到骨,四壁 事多違。袞袞繁華地 西風吹客衣。注 陳與義 1090 1138 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人。這首詩作於政和八年 1118 當時作者正閒居京城等候授職。祝融 火神,這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