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知識總結上冊

2022-12-31 15:54:04 字數 2851 閱讀 4061

一、長方體掌握的基礎知識點:

1、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頂點,長方體有8個頂點;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稜,長方體有12條稜,相對的四條稜相等;長方體相交於同一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它的長、寬、高,把12條稜分為三組,有四條長、四條寬、四條高,三條稜長互為直角。

①長方體的稜長總和=(長+寬+高)×4,②長方體的稜長總和長×4+寬×4+高×4③長方體的稜長總和÷4=長+寬+高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上下、左右、前後兩個面分別相等。

3、長方體也有可能相對的兩個面是正方形,那麼它其餘四個面是相等的長方形。

二、正方體掌握的基礎知識點:

1、正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正方體也有12條稜,它們的長度都相等,有8個頂點。

2、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3、正方體的稜長總和=稜長×12,正方體稜長總和÷12=稜長

三、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知識:

1、長方體或者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面積單位有平方公尺、平方分公尺和平方厘公尺,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1平方公尺=100平方分公尺,1平方公尺=10000平方厘公尺,1平方分公尺=100平方厘公尺,面積單位還有公頃、平方千公尺,1公頃=10000平方公尺,1平方千公尺=100公頃,1平方千公尺=1000000平方公尺。

3、在長方體當中,上、下面的面積=長×寬;前後面的面積=長×高;左右面的面積=寬×高

4、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底面的面積,叫做它們的底面積。底面積指長方體或正方體下面的面積。長方體的底面積=長×寬;正方體的底面積=稜長×稜長

5、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沒有缺面的時候用公式: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缺乙個面或兩個面時候的用公式: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寬×2+長×高×2+寬×高×2;理解時候用公式:

長方體的表面積用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寬+長×高+長×高+寬×高+寬×高

6、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稜長×6

7、正方體的乙個面的面積=稜長×稜長

8、表面積相等的正方體,體積也相等;體積相等的正方體,表面積也相等;長方體的表面積相等,體積不一定相等;長方體的體積相等,表面積不一定相等。

9、長方體或正方體拼一次減少兩個面,切一次增加兩個面。

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知識:

1、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公尺、立方分公尺、立方公尺。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1立方公尺=1000立方分公尺,1立方分公尺=1000立方厘公尺,1立方公尺=1000000立方厘公尺

3、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4、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v=aaa

5、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也可以用底面積s和高h的乘積求得,即:v=sh

6、容積單位有公升和毫公升,1公升=1立方分公尺,1毫公升=1立方厘公尺,1公升=1000毫公升

7、長方體削最大的正方體,以長方體最短的稜長為正方體的稜長。長方體的體積-正方體的體積=剩下的體積。

9、一般物體的容積小於它的體積,必須是同一物體,不能說是容積小於體積。

10、把乙個物體裡的水倒入到另乙個物體裡,水的體積不變;把乙個裝有水的容器橫放豎放,它裡面水的體積不變。

10、把乙個物體放到盛有水的長方體或正方體中,水公升高的體積就是這個物體的體積。

五、其他相關長方體、正方體的知識

1、長度單位有公尺、分公尺、厘公尺、公釐,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1公尺=10分公尺;1分公尺=10厘公尺;1厘公尺=10公釐;1公尺=100厘公尺;1公尺=1000公釐;1分公尺=100公釐;長度單位還有千公尺,也叫公里,1千公尺=1000公尺。

2、正方體的稜長擴大幾倍,表面積就擴大幾倍的平方,體積就擴大幾倍的立方。

3、①稜長是1厘公尺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公尺,表面積是6平方厘公尺。②稜長是1分公尺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公尺,表面積是6平方分公尺③稜長是1公尺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公尺,表面積是6平方公尺。

4、把兩個一樣的長方體拼在一起,要想拼成的表面積最大,把最小的面拼在一起;要想拼成的表面積最小,把最大的面拼在一起。但體積始終不變

六、解方程的相關知識:

1、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①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者減去同乙個數,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②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乙個不為0的數,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

2、利用加減乘除之間的關係解方程:

加法:加數+加數=和,和-乙個加數=另乙個加數。

減法:被減數-減數= 差,差+減數=被減數,被減數-差=減數

乘法:因數×因數=積,積÷乙個因數=另乙個因數

除法:被除數÷除數=商,商×除數=被除數,被除數÷商=除數

3、分數乘法表示的意義:

①分數乘整數的意義,也就是整數在乘號的後面用「個」來說,要把乘號後面的整數放在前面,如4/5×5=表示的意義是5個4/5相加是多少?

②乙個數乘分數的意義,也就是分數在乘號的後面用「的」來說,如6×4/5=表示的意義是6的4/5是多少?4/5×3/4=表示的意義是4/5的3/4是多少

4、找單位「1」的方法:

①「的」的幾分之幾或「的」的幾倍前面的量為單位「1」②「是」後為單位「1」③把乙個量平均分成幾份,這個量為單位「1」。4與比「誰」「誰」就是單位「1」

5、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整數和分母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能約分的要先約分,整數和分母相約分。

6、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相乘,分子和分母相約分。

7、分數與分數相乘的計算方法同樣適用於分數和整數相乘。

8、乙個數乘比1大的數,所得的結果比這個數大;乙個數乘比1小的數(0除外),所得的結果比這個數小;乙個數乘等於1的數,所得的結果等於這個數。

9、找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數量關係的方法

單位「1」的量×幾分之幾(或幾倍)=和單位「1」有關的量;和單位「1」有關的量÷幾分之幾(或幾倍)=單位「1」的量;和單位「1」有關的量÷單位「1」的量=幾分之幾(或幾倍)

六年級總結上

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六年級數學教學工作,在一學期的實際教學中,我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 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畫 有組織 有步驟地開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如下總結 一 認真備課 備課時,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

六年級知識點總結上

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一部分 分數乘法 1 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1 分數與整數相乘 分子與整數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不變。整數和分母約分 2 分數與分數相乘 用分子相乘的積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積做分母。3 為了計算簡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注意 當帶分數進行乘法計算時,要先把帶分數化成假...

知識總結六年級上冊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分數乘法 一 分數乘法的意義 1 分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例如 5表示求5個的和是多少?2 分數乘分數是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例如 表示求的四分之一是多少。二 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1 分數與整數相乘 分子與整數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