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的核心

2022-12-27 04:27:05 字數 1750 閱讀 3647

中醫理論的核心包括三個方面: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天人合一。如果不明「陰陽」的真實意義,這三個方面也就都無從論起了。

現在的中醫教材對這個核心和「陰陽」的解釋全都牽強附會。如:上為「陽」,下為「陰」;表為「陽」,裡為「陰」;把器質說成是「陰」,把功能說成是「陽」。

像這樣用所謂「樸素的唯物主義」理論來解釋,那麼,「陰陽」在臨床辨證論治方面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和作用。而且,在教材中對於「真陰真陽」的概念絕少論及,所以,「真陰真陽」與「陰邪陽邪」的概念就極易混淆,在大學裡講解「陰陽」的章節和課時極少,早已完全失去了中醫原有的精髓,都只是在皮肉上做文章。國康源中藥油與**針灸就是以這三個中心為理論基礎!

整體觀念 —— 在中醫理論的核心中排在第一位,因為「陰陽」乃是一氣,人的全身沒有一處沒有「陰陽」,除非人死了,「陰陽」是一時也不會分開的。這一點,前文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如果說把五臟六腑以及它們的關係看成是乙個密不可分的整體,這是依照經脈和解剖的理論所進行的解釋,這樣的解釋也是正確的,但卻是排在「陰陽」理論之下,已經屬於次一等的解釋了,如果依照這個次一等的理論去學習,即使學出來也不會是高手。

如果把臟腑的功能按照西醫的理論進行解釋,即使條目是中醫的,也不能稱之為純粹中醫的「整體觀念」了。而且,如果連「陰陽」都沒有搞懂,談論「邪正」又有什麼意義呢。

辨證論治 —— 是在領悟了「整體觀念」的基礎上所進行的靈活運用。現代中醫將辨證論治作為中醫理論的核心,這種看法是不妥當的,這是在臟腑關係的基礎上所作出的結論,而沒有上公升到「陰陽」的高度來看問題,這是不懂「陰陽」所造成的。其實道理很簡單,辨證論治的「證」指的就是「陰陽」得證候,而不是指症狀。

在綱目的分類方式中,「證」屬於綱,「症」屬於目。比如:陰盛陽虛屬於證,而無神、聲低、少氣、畏寒等屬於症。

所謂「辨證論治」就是「綱舉目張」的道理。如果不懂「陰陽」,那麼,「辨證論治」豈不就成了「辨症論治」了嗎?現代中醫基本上都屬於後者,拘泥於成方而不知變通,用某方治好了某病,於是就一門深入,成了擅長治某病的專家,卻不會**其它的疾病,這與擅長分科的西醫沒有什麼差別。

而真正的中醫是不分科的,沒聽說華佗、張仲景、孫思邈、陳修園等著名醫學家是哪一科的專家。所以,只知辨症而不知辨證,這就是現在醫(學)院中「明醫沒幾個,專家任扒拉」的原因。這就是為何先用**針灸調理臟腑,用中藥油歸經的原因。

天人合一 —— 是中醫思辨和修養的最高境界。現代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基礎理論》教材已經基本將其刪除了,只剩下前兩個作為理論核心,這是乙個非常可悲的事情。孔子在《大學》中說: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意思是:

要想達到智慧型的頂點就必須懂得如何將世界萬物分門別類到頂點。如果將世界萬物分門別類到了頂點,就可以達到智慧型的頂點。所謂「格物」,是通過努力學習知識,竭力**自己的本性,才能夠將自然的道理與人身的道理結合並統一。

進一步說,就是不被紛亂障眼的事物和慾望所蒙蔽,能夠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無形的本質。比如:通過對自然界中四季的寒熱變化的觀察和分析進而領悟到人身「陰陽」的變化,並將這個道理運用到自身道德的修養和身體的修煉上,最後體悟到自身的「陰陽」與天地的「陰陽」交感互動,這才是真正體會到「陰陽」。

如果懂得了「陰陽」的變化規律,辨證論治就易如反掌。

在《論語》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孔子說:「沒有人知道我呀!」子貢問道:

「為什麼沒有人知道您呢?」孔子說:「我不怨恨天,不責備人,學習一些平常的知識,卻透徹了解了很高的道理。

知道我的,只有天吧!」(《論語》14.35)

但是,道理不是說出來的,而是通過在社會和對自身的刻苦實踐得來的。理論上說得容易,而對「陰陽」體會的內容卻是實實在在的。希望學者讀到此處,應該努力學習反省才是,切不可以此學說來炫耀

自己,更不可據此而指責他人。

中醫理論中醫基礎知識 調整陰陽

1.損其有餘 損其有餘,適應於陰邪或陽邪過盛有餘的病證,臨床即可採用 損其有餘 的方法治之。如陽熱亢盛的實熱證,應 治熱以寒 即用 熱者寒之 的方法,以清瀉其陽熱 陰寒內盛的實寒證,則應 治寒以熱 即用 寒者熱之 的方法,以溫散其陰寒。在陰陽偏盛的病變中,一方的偏盛,可導致另一方的不足,陰寒偏盛易於...

中醫理論中醫基礎知識五臟之肺

肺居於胸腔,左右各一,其位最高,覆蓋著五臟六腑,因此有 華蓋 之稱。因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受邪侵,故又有 嬌臟 之稱。肺在五行中屬金,與大腸相表裡。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 主氣 司呼吸 肺主氣,是指肺有主持人體之氣的功能。包括主呼吸之氣和主一身之氣兩個方面。1 主呼吸之氣 是指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

中醫理論中醫基礎知識 太過不及與平氣

太過不及。太過,即運氣盛而有餘 不及,即運氣衰而不足。甲 丙 戊 庚 壬為五陽幹。凡陽幹之年,均屬運氣有餘,為太過 乙 丁 己 辛 癸為五陰乾。凡陰乾之年,均屬運氣不足,為不及。如,甲己同為土運,凡逢六甲年,即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均為土運太過 凡逢六己年,即己巳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