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2022-12-25 21:09:03 字數 4493 閱讀 8021

於丹:教育孩子,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文化學者於丹表示:「雖然每天都有人在推銷著各種各樣的『成功學』,但面對成長中的孩子,我認為,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成長是什麼?是價值底線。成功是什麼?

是大家追求的錦上添花。」于丹說,「培養孩子擁有完整的知識結構、健全的人格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會讓孩子獲得全面的成長,而不是只關注標準答案,只關心考試分數。」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該如何正確看待成功與成長?無論學校還是家庭,最該教給孩子的是什麼?一起來看看於丹老師的發言吧,或許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對於成長中的孩子,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儘管這個世界每天都在叫囂著成功學,可是面對成長中的孩子,我要說: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成長和成功之間是個什麼樣的關聯?成功的基本含義是目標達成,強調的是結果,而成長強調的是過程;成功是一種外在的社會考量,成長是一種內在的生命指標;成功有時候需要很多的外在機遇,是片段性的,但成長是終身的,是一種心態和一種狀態。

我們今天強調速成的成功學太多,關於循序漸進的成長說得太少,強調人發展的規模太大,但是對於規則強調不足。

關於幸福教育,我們已經給孩子承諾了太多,但是關於苦難教育明顯不足,鼓勵孩子要大有作為的雄心夢想太多,但是有所不為、價值底線的建設也還是不足。

針對這幾多幾少,我想跟大家來談一談關乎教育人才和整個社會的問題。

教育的本質是用來成全人的

在我看來,教育的本質就是用來成全人的。它是成全、培養一些人格健全的人,讓人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

今天,大家的專業知識都已經如此發達,但是我們的常識被忽略了。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時候,可以因為一己需求,去搶奪方向盤擊打司機嗎?這個社會需要什麼,我們需要的是常識與價值底線的默契。

成長是什麼?是價值底線。成功是什麼?

是大家追求的錦上添花。所謂人格健全的人,首先應該有完整的知識結構,這裡的完整的知識結構指的是常識,指的是乙個人身體和心理狀態的健康,指對公共規則的默契堅守,指乙個人有科學素養,起碼他不會被偽命題綁架。

乙個人有藝術愛好,不一定要考級,但是在他乙個人寂寞失意的時候,他可以安慰和撫慰自己,這就叫完整的知識結構。

此外,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慾,也是成長中必備的。在我大概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一直堅持給本科一年級上課,因為我要給孩子們一些習慣。我跟他們講,在一所中學裡,課堂上的標準答案越多說明你們的素質越高;但是在大學裡,標準答案越少,每個人都能夠說出自己的內容,才叫乙個集體的素質。

好的學校是鼓勵提問的,這種提問會帶來一種真正的創新開拓的意識。當然創新中更挑戰人格的,就是那樣一種勇敢的、無所畏懼的、充滿誠意的探索能力。

教育是做什麼的?教育是作為乙個體系,給社會一種鼓勵性的人格方向,在這個方向上叫做成長。

第乙個問題,健全的人格養成。

什麼是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講的是整個日月執行,沒有人監督它,它還能這麼做,所以真君子要學習自律。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上有各種物種,人有自己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環境,彼此之間要有將心比心的擔待和原諒。所以天行健就是向蒼天學自律,地勢坤就是向大地學厚道,對自己嚴點,對他人寬點,這個人就叫頂天立地了。

第二個問題是科學的思維方式。

我們總說人有侷限性,能夠不被思維所限,不被格局所製,就真正走出來了。不要對孩子說,除了學習別的閒書都別看、別的閒事都別管,在今天這個時代,沒有一件事是跟我們生命不相關的閒事。

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生命修復能力

儘管所有的家長和老師都祝福我們的孩子無傷**過一生,但是我們都知道,真正的傷痛來臨時,你是躲不掉的,而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生命修復能力。

小學階段,要加強孩子的公益教育

在小學階段,要更多加強他們的公益教育,讓小學生像上語文課、數學課那樣,去上勞動課、義工課。告訴孩子,不是你學習,家裡面所有人都要忍著你的脾氣,都要跟著你的時間表。人只要在這個世界上,都要為別人服務,這是乙個生態鏈,讓孩子越小懂得這點越好。

並不是說小學、中學的時候先供著他,等到上大學以後再讓他明白這些,那就晚了。小學的時候不為人付出,怎麼能有尊嚴感?小孩子在為別人做事時,當大人謝謝乙個小孩子時,他們都想著他是乙個大人,是乙個獨立世界。

所以小學要拿出來做義工課的時間,孩子也會通過個人體驗理解大人掙錢不容易。

中學階段,要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

今天這個媒介環境,讓孩子們競爭的年齡提前了、戀愛的年齡提前了、各式各樣的思考都提前了。他的挫折已經提前了,你還不去教他怎麼面對挫折,這對孩子負責嗎?

要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作為乙個成熟的人格,人應該是做什麼行為都能夠為自己買單的。

孔子曾經說,「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意思是說,人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見識是看別人做事看出來的,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後悔。

孔子跟自己的學生說,想出去做官掙錢是嗎?告訴你,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說話少落埋怨,做事少後悔,你就知道怎麼在社會上當官做人了。

別讓孩子總抱著那些虛妄的夢想,學學這種底線。就算是這麼小心,其實人還是會犯錯,犯錯沒關係,只有犯錯時才知道有沒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魯哀公問孔子,你這麼多學生,誰算好學者,誰學明白了?孔子說顏回,為什麼?他舉了顏回在犯錯時的兩個態度。

第一不遷怒,我錯了就是我的責任,不遷怒他人,既不怨天也不尤人,不找任何藉口,這叫不遷怒;第二不二過,相同的錯誤,這輩子不允許自己犯第二次,犯了一回錯,下回別犯錯了,這就叫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第二點,我希望每個孩子不要總把自己複製成偶像,不要把自己做成別人的盜版,而是要讓每個人看見自己最好的樣子。

而這個最好的人格是需要被鼓勵的。鼓勵乙個孩子去發現自己,是為了他在未來學會自律。當乙個人越自律、越有自尊,在社會上自由的程度相應也會越高。

如果不自律呢?別人總對你指指點點,這就是他律,他律不管用還有法律。究竟放棄自律他律,直到法律剝奪你的自由,還是加強自律,提公升自尊,而贏得自由,大家自己判斷。

家庭教育要從行為示範做起

告訴孩子,學習不是一切,而且學是為你自己好,不能因為你學習了,全家人都欠著你。

有句話說,三流的家長做保姆,二流的家長做教練,一流的家長做榜樣。

什麼叫一流的家長做榜樣?家長有家長的工作,孩子有孩子的學習,大家各幹各的事情,家長要告訴孩子,我的工作沒有麻煩你,那你的學習我也不會替你操過多的心,你在學校有什麼委屈是你的人際關係,我不會替你去找老師,我也會處理好我的人際關係,這就叫做榜樣。

做榜樣不一定要拿出你個人所有時間,甚至犧牲自我去陪伴孩子。在這裡跟大家講幾家過去傳世家族裡面的家教門風。

從曾國藩先生的家訓開始。

人在少年的時候,最經不得的就是順境,人在中年經不得的是閒境,而在晚年才最怕逆境。想想看,小時候順風順水,全世界都慣著你,這個孩子就沒有人格的歷練,而到了中年也是閒著。其實,忙也是一種資格,說明你有價值,倘若乙個人中年時沒有因為忙碌而積累資源,那少年時過得太潤就是人生一大不幸。

這個事既要告訴學生,也要告訴家長,不要老說再苦不能苦孩子,人這一輩子吃的苦都是有定數的,孩子現在不吃苦,難道讓他老的時候吃苦嗎?

曾國藩先生說,我看乙個大戶人家日後會不會衰落,只看他家子弟三件事:第一,是不是每天早起床;第二,是不是能夠幹家務活;第三,是不是愛讀書。人能早起床,這是乙個天地之約,是修身,幹家務活是齊家,念書是乙個人的明智。

這樣的人才有出息。

大家經常說,我家孩子幹活早起可能不行,但讀書肯定讀得多。可是我們的孩子真的是讀書人嗎?現在的孩子有些是為了考試而讀書,並不是他自己真的喜歡念書。

我們評價現在的孩子是不是讀書人,其實有乙個非常簡單的標準,如果你把讀書當成一種學習方式,那還不能說你是乙個讀書人。只有乙個人把讀書當做一種生活方式,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讀書人。所以,只有孩子平時把讀書當做一種休閒樂趣,他跟書才能結緣。

那怎麼才能讓孩子愛上讀書呢?我覺得要允許孩子讀閒書,所有的虛擬和真實、藝術和哲學,這一切都沒有邊界。鼓勵孩子愛讀閒書,總比不讀書好吧。

北京四中原校長劉長銘有一句話說,要做眼裡揉得下沙子的教育家。對待孩子成長,眼裡得能容沙子。得做眼裡揉得下沙子的家長和老師,這些既是家教,也是學校教育的宗旨。

再說說林則徐的家訓。

他特別強調眼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他會教孩子看天地,見眾生,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林則徐這一門都非常有出息,因為他不給他們留錢,林則徐說我的子孫要是如我,我還留錢幹什麼,他們本來很賢德,自己已經有志向,錢多了損其志;我的子孫如果連我都不如,我留錢幹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我們做老師、做家長、做基礎教育的人,能帶給孩子最大的財富,就是畢生的習慣,如果讓他知道要學會靠自己,那他一輩子會受教無窮的。

大家都熟悉《少年中國說》,就是梁啟超先生留下的。

梁啟超他們家很厲害,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他們家九個孩子個頂個出息,學的專業也都不重複。他們並不是重複父親,而是讓孩子成為自己。

梁啟超先生說不要做填鴨教育,他主張父母要跟子女做朋友。他給九個孩子一共寫過五百多封家書。他說,做家長的人要有趣味,養出來的孩子才有趣味。

老師家長可以想想這句話,我們自己是個有趣的人嗎?

梁啟超先生還說過,通達、健強的人生觀,是保持樂觀的第一要訣,這是一條家訓,也是一種價值觀。

我想,教育是給自己對文化的相信,再用這種相信去教化別人。我們的心定了,未來就亂不到**去,我們給學生一些非標準答案,世界就不會綁架大家的判斷。老師跟家長們有溝通,家校形成乙個穩定的價值判斷,我們的孩子就有最後的港灣,能夠助力成長,是世界最大的功德。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

劉墉是我很欣賞的一位作家,他還是一位畫家和演講家。同時,他還養育出了一對優秀的子女。看他寫的文章,你會感覺到一種溫暖和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文中提到 不重形式,重內容,這必然是時代的趨勢。許多年輕朋友,問我怎麼把文章寫好,我總是這樣回答。這是個重效率的時代,你能用三百字講清楚的事,何必用六百字去說?你...

讀《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有感

最近,讀了一本講述一批優秀人才成長故事的教育專著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這批優秀人才,外表看上去平凡普通,成長過程也很平常,但他們最終卻成功了。他們的成功更多的來自於他們自身的不懈努力,來自於學校與老師以及家庭恰當的教育。這本書不僅將改變我和廣大讀者對教育的看法,更重要的是,也許將會改變許許多多孩子的命...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讀後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從事教育事業的過程中,我感到的不只是責任,我在工作中的收穫也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凌志軍先生把 成長 一書結論歸納為 我們既然無法改變教育,那就改變對教育的看法 而我時常會問自己 在國家大的教育背景下,我如何通過教育端正學生對教育的看法?怎麼能把 e學生 的精髓傳授給我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