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案 鄂教版

2022-12-24 23:00:06 字數 5034 閱讀 5143

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計畫

1、學情分析: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體驗生活,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收穫,能樂納自己並能真誠地對待別人,是這一學期道德與法治課內的要求,也是學生在學習生活上必須形成的態度。在過去的一年裡,學生們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在行為習慣和情感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們面對的孩子在不久的將來,必須自己面對周邊人,適應生活,融入社會。

而人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真誠,人在社會生存之道在於誠信,所以我們教師有責任培養一群真實的社會人。課堂上,教師的態度要真誠,語言要真實。讓學生在學校裡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

2、教材編排特點:

二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分四個主題單元,共計13課,分別是《 我們生活的好地方》、《愛護我們的家園》《我進步,我快樂》《火熱的夏天》。 第一單元《我們生活的好地方》 共3課,以學生成長中的變化、感受為主,讓學生體會父母的不易,感受父母的愛,並學會付出自己的愛。第二單元《愛護我們的家園》指導學生在值日中學會責任,學會愛護課桌椅,為班級爭光彩。

本單元以兒童的班級生活為主線,把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為規範教育有機整合,使學生在學校生活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逐步加深對自己的,對集體的認識,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三單元《我進步,我快樂》側重於學生科學思想的發展,讓學生學聰明,會思考,會研究,並且在生活中發現科學現象。創造性的學習,玩出新花樣。

第四單元《火熱的夏天》認識自己的家鄉,認識國旗,並且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祖國。

3、教法設想與措施

按照新課標所編寫的教科書,實現教科書功能上的轉變。以往的教科書只被當作單向傳輸資訊的載體和工具。教科書載負著某些知識、資訊,學生學習教科書就是被動地接納這些知識、資訊,有時為了應付考試還要死記硬背地將它們納入自己的記憶中。

新課標要求教科書實現的功能是「啟用」,是要成為一種「活性因子」,它主要功能是要能提高、增強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建構的機能——「造血機能」。斯普朗格說:「教育的目的並非傳授或接納已有的東西,而是從人的生命深處喚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識,將人的生命感、創造力、價值感喚醒」。

1、直接學習為主,並逐漸向間接學習過渡的多種學習方式結合。 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於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2、支援隨機進入教學,充分利用插圖,**對照,邊看邊說邊想, 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於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

3、引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在教材設計的活動框架指導下所展開的教學活動具有生成性的特點,要求教師隨時根據學生活動演進和學習需要的情況,調整教學指導。

4、在生活背景和情感體驗支撐下滲透規範教育,並結合學校大隊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4、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學資源的開發本冊教材各主題單元均選擇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師生具體地參與的活動題材,為師生在活動中進行二次開發留有空間。如交流各自的假期生活,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歡度國慶節和中秋節,結合自己的生活,設計秋天的保健和創意活動等等,課本中選擇設計了基礎的活動程式框架,具有開放的特點,從而使教材成為師生開展活動的指導,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考慮將實施中具體而微的自然、人文資源和經濟、文化背景,以及師生的經驗和興趣等等納入課程資源體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2、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活動體悟學習

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教學中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範體系或德育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於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將從生活中分離出的,分散在小學各學科中零碎而離散的知識、規範、技能「還原」,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集成為學習主題。因此教學過程中,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直接講授和知識學習,而是以兒童為中心的自主活動和體悟學習,教師是活動的支持者、組織者和啟發者。

第一單元我們生活的好地方

1、好山好水好地方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我國地形地貌的基本特點及不同地區自然環境的特徵。

2.感受祖國山水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中國地形圖、歌曲《黃土高坡》錄音帶。

2.學生課前蒐集反映我國不同地區自然環境特點的**、文字資料、歌曲或文章。

活動過程

一、看圖猜地名

1.教師出示各地的自然風光**,如:雪域高原、沙漠戈壁、草原、水鄉、沙灘等。

2.引導學生欣賞後回答問題。

(1)猜猜這些**可能拍自祖國的什麼地方,為什麼?

(2)這些地方有什麼特點?

(3)根據它的特點,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如:椰林海韻……

3.學生匯報,教師小結評價。

4.教師:遼闊的平原土地肥沃,江南水鄉河流交織、風景秀麗,請大家想想我們家鄉的自然環境有哪些特點?

二、家鄉的風景,家鄉的美

1.學生交流展示能反映家鄉自然環境的**、文字資料,概括家鄉的環境特點。

2.引導學生利用蒐集到的**、文字資料製作「家鄉自然環境名片」。要求名片要反映家鄉的地理環境特點。

3.展示成果,評價鼓勵。把名片貼上在黑板上,組織學生分組上台欣賞,評選最滿意設計獎。最後由獲獎的學生上台介紹自己的作品。

三、資料匯報

1.教師(出示中國地形圖):課前請大家蒐集能反映各地方自然環境特點的**、文字資料,下面請大家把它貼到地形圖上。

2.學生自由將**、文字資料貼到中國地形圖上。

3.欣賞、點評。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點評:**貼得是否恰當;為什麼貼在這裡;理由是什麼。

4.在討論的基礎上調整中國地形圖上的**、文字資料。

5.教師:我國地形的特點複雜多樣,從這張圖上你能找出我國地形的型別嗎?

四、分析祖國地形特點

1.找出地形的型別。如:橘紅色代表海拔3千公尺以上的高原、綠色代表海拔為0~500公尺的平原和丘陵、黃色代表海拔為500~3000公尺的高原,等等。

2.說說各種地形的特點。讓學生仔細觀察地形圖,總結我國地形的基本特點。如:

河流多自西向東流;西邊的多是山脈,地勢高;東邊的是丘陵、平原,地勢相對較低;等等。說說他們去過地方的地形。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補充一些資訊。

下面的資訊可供教師參考。

我國地形、地貌多樣,型別齊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無不典型壯觀。地形分布的規律是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自西而東,逐級下降。

平原少,山地多,陸地高度差別懸殊。山地和高原多集中於西部地區。中國與尼泊爾接界處的珠穆朗瑪峰 ,是世界最高峰。

五、從文學、藝術的角度感受地形的美與奇

1.教師:剛才的活動讓大家感受到了祖國秀美的風光和複雜多樣的自然環境。我們的祖國就是這麼美麗。

生長在這麼美的地方,你們有什麼感受呢?(學生回答)正是這份喜悅讓藝術家們放聲歌唱。下面我們聽一首歌。

2.**《黃土高坡》。教師引導:這首歌曲描述了哪種地形?

(學生回答)還有很多藝術作品反映了我國複雜多樣的自然環境。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課前,老師請大家搜尋一些這樣的藝術作品。

現在,我們開展交流活動。

3.教師提出活動建議:學生自由組合選擇喜歡的方式參與活動。

(1)唱一唱反映我國不同地區自然環境特點的歌曲。如《山路十八彎》《青藏高原》《我是草原小騎手》《趕海的小姑娘》《瀏陽河》《夢裡水鄉》《天堂》等。

(2)讀一讀描寫我國各地自然景色的文章。如《桂林山水》《美麗的小興安嶺》《草原》等。

(3)畫一畫各地的自然景色。

2 家鄉的名片

主題目標

1.知道當地的各種特產,了解當地豐富的資源,嘗試用當地的特產製作一些小飾品,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2.知道當地的特色小吃,嘗試製作一種特色小吃,培養動手動腦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教科書分析

本主題由「家鄉的物產」「特色小吃味道好」兩個主題活動,三個頁面組成。

在「家鄉的物產」的第乙個頁面中,通過**展示了不同地區的各種特產,如:煤、茶葉、農作物、甘蔗等,這只是各地特產的示例,教師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引導學生了解當地豐富的物產資源。第二個頁面給大家呈現了孩子們討論當地特產的場景,還展示了許多用當地特產製作的小玩具,目的在於提示教師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引導學生聯絡當地的實際情況,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製作有趣的裝飾品,從而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家鄉的特產,激發對家鄉的熱愛。

「特色小吃味道好」這個頁面給大家展示了當地的一些特色小吃,如臭豆腐、熱乾麵等,這些小吃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做小吃,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

本主題的教學要充分聯絡當地實際情況,以教材為依託,真正地活用教材,同時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做好調查。

活動安排:

【一、家鄉的物產】

活動準備

1.教師課前蒐集當地的特產,用當地特產製作成各種小飾品,並用布袋子裝好。

2.學生課前準備當地的特產以及製作小飾品所需要的材料。

活動過程

1.遊戲——猜猜看。

(1)教師出示課前準備的布袋子:這個袋子裡裝了很多寶貝,大家猜猜看,裡面裝的是什麼?

(2)請學生上來摸一摸,猜一猜。

2.教師向學生展示袋子裡的物品,邊展示,邊示範介紹。

3.大家知道我們這兒還有哪些特產?請學生自由介紹當地的特產,教師適當進行補充。

4.小結要點:我們生活的地方,物產很豐富。

5.教師出示用當地特產製作的各種裝飾品,如:椰殼做的盒子、橘皮做的小橘燈、蘆葦編的小動物等。這些裝飾品好看嗎?這可是用我們這兒的特產做成的,你也來試試吧。

6.比一比,看誰做得好:學生動手用自己帶來的特產製作小飾品,教師相機進行指導。

7.評一評:將學生製作好的小飾品擺放在講台上,全班學生一起來評議,選出自己最喜歡的小飾品。

活動要求

教師課前蒐集的當地特產和用特產製作成的小飾品,要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既要常見,又要有地方特色。

活動準備

1.師生課前共同調查當地的特色小吃及其做法。

2.學生分組,各組商量製作什麼小吃並了解它的做法,準備製作材料。

3.教師了解學生的製作情況,幫助學生準備製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教師匯入:我們生活的地方不僅風光秀美,還有很多著名的特色小吃,很多人都慕名前來品嚐。

2.教師提問:通過課前調查,你知道我們家鄉有哪些小吃嗎?

3.遊戲——**車。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人每次介紹一種家鄉小吃,依次傳遞,不能重複,看哪個小組知道的家鄉小吃最多。

4.教師提問:在這麼多的特色小吃中,你最喜歡的小吃是什麼?

5.指名學生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特色小吃,學生相互交流。

6.學做特色小吃:今天我們也來辦個「小吃一條街」。

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案備課鄂教版

第一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 1 好山好水好地方 2 富饒的地方 3 我們生活的地方變了樣 第二單元愛護我們的家園 4 我喜歡美好的環境 5 節約水和電 6 愛惜每一張紙 第三單元我進步,我快樂 7 我比以前做得好 8 向別人學習 9 和誠實交朋友 10 每天進步一點點 第四單元火熱的夏天 11 夏天到了...

鄂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下冊教案設計全集

第一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 1 好山好水好地方 教學目標 1 感受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2 感受家鄉的美景給人們帶來的歡樂,及其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3 了解家鄉的名勝古蹟以及它們的故事。教學準備 師生課前共同調查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美麗的自然風光,並蒐集自己生...

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1 暑假中的一天 教學目標 1 回顧自己的生活,學會從不同的事件中認識每一天的意義。2 學會點評自己的假期生活。3 體會快樂可以由自己創造,並能創造快樂。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假期生活狀態,啟發學生反思假期生活的質量,鼓勵學生學會調控自己的生活。教學難點 學會自己創造快樂。課時安排 2課時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