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2022-12-23 09:42:01 字數 2689 閱讀 9479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科學概1、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斷物體沉浮有一定的標準。

2、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的重量和體積,沉浮狀況不改變。念:

過程與方1、對物體的沉浮做出**,並用實驗驗證,做好記錄。2、學會用切分和疊加物體的方法研究沉浮變化。法:

情感、態1、認識到用實驗驗證猜想,能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概念。

度、價值觀:

教學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們的重量和體積,沉浮狀況不變。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

幫助學生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前概念。

演示實驗:水槽、大小相近的磚塊、木塊和塑料塊各一

小組實驗一:水槽、物體7種(小石塊、泡沫塊、回形針、蠟燭、帶蓋的空瓶、蘿蔔、橡皮),

實驗記錄表1

小組實驗二:水槽、蘿蔔、橡皮、小刀、回形針、木塊、實驗記錄表2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哪些物體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體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預設:在自由發言的前提下,及時抓住學生的錯誤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發認知衝突,激發**慾望。)二、探索新知

(一)觀察物體的沉浮

1、出示磚塊、木塊、水槽,**木塊、石塊的沉浮。

2、把磚塊和木塊分別輕輕放入水裡,觀察它們的沉浮情況。

(要點:提醒放物體的操作要求,確定判斷沉浮的標準。只要物體不沉入水底,即為浮,從而避免出現懸浮的概念。)

3、出示塑料塊,**其沉浮。再將其輕輕放入水中,觀察沉浮情況。(二)觀察更多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1、出示課本中的七種物體(小石塊、泡沫塊、回形針、蠟燭、帶蓋的空瓶、蘿蔔、橡皮),以小石塊為例,**其沉浮,說說你的理由,完成表1第2列「**」、「理由」的填寫。(沉用「↓」表示,浮用這個「↑」表示。)

2、學生完成表1中其他物體的「**」、「理由」的填寫。

3、出示實驗注意事項,分發實驗器材,小組實驗,記錄結果。

4、把**和實驗結果相比較,**正確的有哪些,**不正確的有哪些?5、整理自己的**理由,想一想物體的沉浮可能與什麼因素有關?(學生可能認為影響物體沉浮因素有體積大小、輕重、形狀、是否空心等。

)備註與反思

1教學過程

(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是科學研究的重要環節,也是調動學生思維的必要條件。當實驗結果與學生前概念產生衝突時,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思考。)

(三)觀察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1、演示切分方法,引導思考: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還會沉嗎?再切成四分之

一、八分之一大小,還會沉嗎?推測把它切得更小會怎樣?

蘿蔔在水中是浮的,把蘿蔔切成一半大小,還會浮嗎?再切成四分之

一、八分之一大小,還會浮嗎?推測把它們切得更小會怎樣。

(排除無關材料的干擾,用新材料新活動再次激發學生**興趣,並對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說明,為避免劃破桌面,建議墊一塊小木板或硬紙板),2、學生完成表2「**」、「理由」這兩列。

3、領器材,學生實驗,記錄實驗結果並思考其中的原因。

(注:橡皮和蘿蔔不能無限度的切小,因為一旦切分的過小,會出現浮在水面上的情況,這是水的表面張力的原因,這不利於教學,會改變活動**的方向。)4、組織交流,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改變了什麼因素?

物體的沉浮情況有沒有發生改變?通過以上實驗,我們可以得到什麼結論?(同一種材料的物體,把它們的體積變小,在水中的沉浮狀態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補充:這裡也可以用質量來概括,即同一種材料的物體,把它們的質量減輕,在水中的沉浮狀態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5、整理小刀、蘿蔔和橡皮,出示回形針和木塊,引導思考:

一枚回形針在水中是沉的,把兩枚回形針穿在一起,還是沉的嗎?把更多的回形針穿在一起,放入水裡,是沉還是浮?

一塊木塊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膠帶把兩塊木塊粘在一起,放入水裡,還是浮的嗎?如果把三塊、四塊甚至更多的木塊粘在一起,它們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6、提供材料回形針10枚,木塊3塊,學生實驗。

7、組織交流,概括:同一種材料的物體,把它們的體積變大,在水中的沉浮狀態也不會發生改變的。8、小結:

把剛才切分和疊加這兩個實驗聯絡在一起,我們得到了什麼結論?學生記錄在實驗報告單上。(由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們的體積和質量,在水中的沉浮不發生改變的。

)三、總結回應,拓展延伸。1、引導學生對本課進行總結。2、課前老師用什麼方法把乙個原本浮的塑料塊沉在水底,同學們可以用浮在水面的小瓶回去自己研究。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本節課的總結,了解學生對以前認識的修正情況,同時能引發新的矛盾和問題,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進行下面的談究。布置的這個拓展作業,即與開課前後照應,又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慾望,為後面的學習鋪路搭橋。

)備註與反思

2板書設計: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猜測:體積大小、輕重、形狀、材料切分體積

驗證:同一種材料改變在水中的沉浮不變。疊加輕重

反思:教材分析: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是教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沉和浮單元中的起始課,是一典型的實驗**課。教材分為三個部分:一、觀察物體的沉浮;二、觀察更多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三、觀察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教材從糾正學生的錯誤前概念開始,通過一步一步地探索,讓學生逐步明白現象背後的原因,認識到事物的規律。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日常生活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對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已有一定的認知和解釋,但還比較浮淺和模糊,甚至會出現錯誤。學生很容易把沉浮的原因歸結為物體的輕重和大小,鑑於此,教材安排了同一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們的重量和體積,沉浮狀況不變的內容,從而糾正學生一些錯誤的前概念。3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課前活動 1 比較啤酒蓋和塑料球誰重誰輕。用左右手掂量,找五個人,不要提早說出來 師 請剛剛五位同學說說小鐵蓋和塑料球誰重誰輕啊?生 塑料球重,小鐵蓋輕。2 鐵和塑料到底誰重呢?師 那平時鐵和塑料到底誰重點呢?生 鐵。師 那剛才我們不是比較過塑料球比小鐵蓋重嗎?生 它們大小不一樣。師 如果它們大小一...

物體在水中是浮還是沉教學反思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大象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第五單元第一課教學反思 吳勝賢2013年4月 在本次教學中,我首先從學生熟悉的現象出發,把學生 拉 進熟知的生活情景中,極大地引發學生 的慾望,讓學生感覺到 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從而大大增加了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和 問題 解決問題的慾望,然後讓學...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教學體會

最近執教了三下科學沉和浮單元的第一課時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覺得對這一課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課前準備和教學該課的過程中,把感受頗深的兩點記錄了下來。事件一 為了使自己對實驗結果有清晰的認識,我預先做了紙片在水中是沉還是浮的實驗,辦公室有電腦列印紙,我就近取材就用了。在我的認識中,紙片放在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