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體就是電源

2022-12-23 03:21:05 字數 2787 閱讀 2995

我的身體就是電源——科學家嘗試利用人體內部能量發電

心臟起搏器、植入式耳蝸、血糖監測儀……醫學的進步使得人類健康越來越依賴於各種電子裝置。科學家還在嘗試多種可植入電子裝置的研製和開發,比如大腦刺激器,有的能夠阻斷飢餓訊號,具有**功能;有的可**帕金森氏症或者慢性疼痛。另外還有一些感測器,可用於檢測癌症或心臟病發作時肌體發出的警告訊號。

不過,所有這些植入式裝置都有乙個缺陷:雖然它們的輸出功率都很小,大約不過10微瓦或者幾毫瓦,但是一旦電量耗盡,周期性地更換電池不僅麻煩而且也相當不現實。比如,心臟病人不得不每隔幾年就得重新接受一次手術更換起搏器電池,每次費用多達2萬美元。

為此,研究人員試圖找到一種一勞永逸的方法,那就是利用人體內部能量來為這些醫療裝置供電。這當然不是什麼神秘的超自然力,而是將身體內部儲存的化學能、身體釋放出來的熱能或者肌肉脈動產生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研究人員希望,未來的醫療裝置可以良性「寄生」在人體內,在需要的時候從人體內部能量中「偷取」一點點來維持正常運轉。

人體內有「1000節aa電池」

葡萄糖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是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也是人體活動所需能量的重要**。人體每天攝入的食物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000節aa電池,因此對於植入式醫療裝置而言,人體內的葡萄糖無疑是最充足的能量**。

2023年,日本東北大學教授西澤松彥領導的研究小組新開發出了一種利用血液中的糖分發電的燃料電池。電池的電極上塗有分解血液中葡萄糖的酶,葡萄糖分解後,電子在電池兩極之間移動,從而產生電流。利用人民幣1分硬幣大小的電極,研究人員得到了相當於0.

2毫瓦的電量。這樣的生物電池可為植入糖尿病患者體內的測定血糖值的裝置或者心臟起搏器提供充足電量。

到目前為止,大部分在實驗室中研製出來的植入式生物燃料電池都是使用酶作為催化劑,加快反應過程,同時也產生更多電能。這種電池的缺點在於,酶往往在幾個小時後就會自動分解,從而嚴重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為此,研究人員也嘗試採用從溫泉細菌中提取的更為持久的酶來進行催化。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大學的電化學專家甚至將酶裝進薄膜「口袋」中,但是在「外衣」的保護下,酶的生命也僅延長到了兩天,因此酶燃料電池走向實用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玩的就是心跳

2023年12月,英國工貿部宣布啟動一項開發體內微型發電機的計畫,投資額高達百萬英鎊。該項目的設計工作大部分由南安普敦大學附屬的一家公司負責。該公司已經研製出了一套原型,大小約是預期裝置的5倍,並已在實驗室中開始測試。

公司首席執行官羅伊?弗里蘭表示,他們分別從心跳以及肢體運動兩個方面來研發這種利用人體動能發電的裝置,但出於商業考慮,他不肯透露有關發電機工作原理的具體細節。

這個研究專案的帶頭人、英國桌聯(zarlink)半導體公司商業開發部經理馬丁?麥克休說,他們的最終目標是製造乙個直徑6公釐、長20或30公釐的發電裝置,大小與菸頭相當,輸出功率達到100微瓦—150微瓦,可以驅動心臟起搏器或者生物感測器,並希望這樣的裝置能夠在5年內上市銷售。

另一種將動能轉化為電能的方法是利用壓電效應。壓電敏感元件受到外力作用時就會產生電流,但由於材料的脆弱性以及輸出功率有限,其開發前景並不被看好。

不過,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這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並於2023年4月公布了他們研製出奈米發電機的訊息。發電機的基座上垂直密布著無數根直徑只有40奈米的氧化鋅電線,電線頂端覆蓋著一塊導電板,即使嚮導

電板施加很小的壓力,氧化鋅電線也很容易發生彎曲,從而產生電流。

研究小組負責人王中林表示,氧化鋅導線長短不一,只有不到1%%的導線能夠接觸到導電板並參與發電。到目前為止,這款奈米發電機的輸出電量只能達到幾皮瓦(1皮瓦=百億分之一瓦),隨著製作工藝的改進,其效率還將大幅提高。他相信,在兩到3年內,他們就能夠開發出具有實用價值的發電裝置。

他希望將來能夠借助人體血管搏動或者肌肉運動產生的微小壓力來形成電流,甚至還可以將這種奈米級的發電機植入胸腔,在不與心臟器官接觸的情況下,將心跳產生的動能轉化為電能。**溫差也能發電

人體能量會以熱的形式大量散失,即使只是坐著閱讀一篇文章,散失的熱量也有100瓦,運動越激烈,熱量散失也就越多。其中部分熱能———確切來說,就是**與空氣的溫差,或者身體不同部位的溫差———可以使電子移動起來,由此產生電流。日本精工手錶公司就曾研製出一款不需要電池的手錶,依靠從手腕**吸收幾微瓦熱量自行運轉,但其外形笨重、**昂貴,再加上人體周身**溫差只能產生很小的電壓,輸出功率難以達到實際應用水平,因此精工公司至今也沒有將這款手錶投入商業生產。

美國加州的熱力生命能量公司主要生產工業用溫差發電系統。該公司目前也在研製能夠在只有幾攝氏度溫差環境下工作的發電機,這與人體**溫差原理大致相當。公司首席技術官英葛?

斯塔克說,將1000臺這樣的發電機組合在一起,就能夠提高能量輸出。該公司已經研製成功的原型系統可以在5攝氏度溫差條件下發電100微瓦,足以驅動乙個心臟起搏器或者生物感測器。

美國北卡三角州國際研究院採用奈米材料製成1立方厘公尺大小的發電裝置,可以在0.9攝氏度溫差範圍內,輸出144微瓦電量,考慮到能量損失,最終輸出電量也達到了67微瓦,足以維持心臟起搏器正常工作。由於使用了熱電半導體薄膜,這種裝置還有進一步小型化的潛力。

當然,如何在提高裝置耐用性、可靠性的同時降低成本,仍然是研究人員亟待解決的課題。研究小組負責人拉瑪?文卡塔蘇布拉曼尼安相信,如果成本可以大幅下降,利用這種薄膜技術最終可以研製成輸出功率足以滿足手機或者ipod**器需要的熱電貼片。

他說,人體大約有20%%—30%%的熱量是從手掌和頸部散失的,如果貼片的大小可以覆蓋手掌或頸部面積的1/10,並將所散失熱量的1%%轉化為電能,這塊貼片也能輸出10毫瓦—20毫瓦電量,可以為充電電池補足3次電力。

目前,科學家已經開發出好幾套人體內部能量提取系統原型。未來幾年後,很多微型醫療裝置可能就完全不再需要電池了。也許將來某一天,手機、*****器等小型可攜式電器也能夠直接依靠人體「充電」,真正實現「即插即用」,甚至以我們的身體作為發電媒介,在握手的時候就能夠通過彼此攜帶的微型電腦自動交換電子名片。

10我的身體

活動目標 一 知識目標 認識自己的五官,自己的身體。二 能力目標 了解自己各部分器官作用。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身體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初步感受身體有殘疾人的生活不便,需要大家幫助和關心。活動重點 認識身體的各部分器官,感受自己身體的基本特徵。活動難點 用各種方式表示自己的...

《了解我的身體》反思

綠波小學宋紅 在設計 了解我的身體 一課時,我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懂得愛護自己的身體,並且悅納自己,珍愛自己的生命。讓教育回歸生活,重視生活的教育價值,關注兒童正在進行的現實生活。二年級的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階段,同時他們對自己的身體也有了懵懂的認識,但是了解並不具體,加之現在傳...

關於做自己的作文 我就是我

我不是鳳凰,沒有輪迴生死的涅盤。但我會追求屬於自己的燭光,哪怕不惜生命 題記 鮮花,掌聲,明亮的聚光燈與羨慕的眼神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很熟悉。但這一切並不屬於我,因為我的角色只是這一切的見證者,見證著哥哥的成功,見證著他的輝煌。哥,祝賀你,又拿了冠軍。在一家四口人一起出遊時,我總是站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