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2022-12-22 09:24:05 字數 4500 閱讀 1043

☆教學基本資訊

課題作者及工作單位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組16*青山不老

於歡浙江省長興縣第七小學☆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新課程標準》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標,強調教育要體現人文性、實踐性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式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具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我將此作為自己教學的指導思想,將此理念貫穿滲透在自己本節課的教學中,來制定教學方法。

教學中主要讓學生通過自讀來學習課文,從而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梁衡用清新的筆觸為我們描繪了一位山野老農,面對自然條

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蹟般地創造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於後代。

課文語言簡練、生動,借助比喻、擬人等表現方式,將山溝裡綠樹成蔭、枝繁葉茂、

錯落有致的形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展示的還有老農為創造這片綠洲所付出的千辛萬苦,也從乙個側面表明了老農的勇敢和所創造的巨大生態價值。

☆學情分析

1.經過本組前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同學們已充分基本感受到我們腳下所踩的那塊土地是多麼重要,尤其在學了西雅圖的《這篇土地是神聖的》之後,大家更是體會到自己與土地之間的生生相惜。所以,同學們對本課中老人的創舉是可以理解的。

2.本班學生思想都比較健康,因此在學習了本課之後,自然會被老人的此舉所感染,加入到愛綠護綠的活動中來。3.

孩子們的朗讀、感悟能力比較薄弱,因此在本課教學中將加大力度訓練孩子們的閱讀感悟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1)識「炕、虐、踞、淤」,理解「肆虐、風雨同舟、三番五次、歸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輝」的意思。(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2.過程和方法目標:

(1)能通過閱讀引發思考,敢於質疑。

(2)能夠利用導讀解決疑難,培養略讀課文的閱讀方法。(3)能夠運用寫作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穫,並從中獲得感悟。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通過閱讀捕捉文章中的重要資訊,解決疑難。2.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

1.**我國晉西北地區土地沙化的課件資料,引導學生暢談感受。

預設學生行為

一、**課件,暢課文

2.匯入:滋養我們黃種人的土地是肥沃的,這

學生暢談觀後感受

們將跟隨記者梁衡走訪一位晉西北的農民,在課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感受故事中的酸甜苦辣。(板書課題)

1.預設(1)不理解的詞語

1.明確自讀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試著畫出你認為比較難理解詞句。

什麼是會老的呢?文中作者所要拜訪的就是一位老人,這是乙個怎樣的老人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找出答案。

過渡:老人果真如同學們剛剛所說的那樣嗎?讓我

肆虐——任意殘殺和破壞。盤踞——非法佔據。

歸宿——人或事物的最終著落。文中指老奇蹟——想像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預設(2):不理解的意思

為什麼作者說「青山是不會老的」?速讀課文,畫出描寫老人的詞句2、初談印象(指名回答,隨機板書。)預設:瘦小、讓人同情、敬佩、偉大

在暢談聲中拉近學生與文字間的距離

談感受,深情匯入片土地孕育了一代代勤勞樸素的中國農民。今天我

在明確要求中初讀文字,讓學生解決了疑難的字詞,並對課文的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初步感受老人那雖瘦小卻令人敬佩的偉大形象。

二、自讀課文,提出質疑,初談老人印象

2.質疑過渡: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那人生命的終結地。

1.老人的第一印象

們走近老人,拜訪這位護林使者。1.老人人生的酸楚

過渡:誰來說數這個老人給你留下的第一印象?

2.感受老人的壯舉

三、深入課文,重

過渡:這樣的老人在中國的晉西北還有很多,

①外表:旱煙瘦小②年齡:65——81③居住環境:孤獨2.感受老人的與眾不同①「十五年如一日」的執著

②「8條溝、七條帶、3700畝」的頑強③用瘦小的身軀扛起來乙個奇蹟預設感受:我彷彿看到了一層層的樹經歷了一次次的泥沙的侵襲,一層層的梯就是他們與泥沙抗爭的有力證明。老人鐵鍬下的孩子,就像這老人一樣頑強而永不言棄。

3.感受老人的悲情

找讀第二自然段,感受環境的惡劣:肆虐、盤踞、險惡

體會到了老人此時說話時的心情。

有了初讀的鋪墊,學生在細讀文字中自然而然能得到情感的昇華。既為老人所生活的環境感到同情,又為老人與自然地抗爭肅然起敬。

識老人,感受老人可僅憑這一點,不會讓作家寫成這篇文章。那麼這壯舉

位老人身上到底有怎樣與眾不同的故事呢?

3.感受老人的悲情

①回歸生命的悲情:這個老人和他的孩子們生活在怎樣的境遇裡?

②提公升:人類與險惡環境抗爭,書寫下的是一段輝煌!而輝煌背後又有誰知?

1.過渡:人死了就化成一抔黃土,今天的老人已是81歲高齡,我們不知道他還能栽植多少樹木?

播下多少希望?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青山將永遠銘記老人的豐功偉績,萬里綠樹長城已經鐫刻下他的名字。學到這兒,你知道作者為什麼說「青山是不會老的」嗎?

你能把體會寫下來嗎?

四、照應前面,總結課堂,領悟「青山不老」

2.小結並指導朗讀: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為寶貴的東西──與環境作鬥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這就是「另一種東西」,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

帶著這份感動,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這句話。

3.總結課堂:你們說得都很好,這就是我們對課文中「青山不老」又乙個新的認識。

同學們,只要有千千萬萬的人具有老人這樣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這青山會老嗎?讀最後一句話。

1.學生動筆練習,寫下自己對「青山不老」的理解。

2.交流學生的感悟,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用之前學生提到的不理解的句子進行小結,(出示句子讓學生朗讀)從而解決問題。

預設——

(1)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2)作為乙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在動筆的過程中,學生對老人的豐功偉績有了全面地梳理,真切地體會出作者以「青山不老」為題的良苦用心。

☆板書設計

主機板書:青山不老

晉西北肆虐盤踞險惡山川共存日月同輝

老人瘦小偉大☆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評價標準

評價專案

優(★★★★)

良(★★★)

中(★★)態度一般表現平平

較差(★)

不能或不完全能參與活動過程

評價結果

活動過程行為評價學習技能性評價認知水平評價

積極熱情主動有較強的積極熱情但欠主動地協協作意識作

能獨立、

學習過程表述文字條理

字和流利語言闡述學習過程表述文字條理一般

清晰但語言欠佳

過程能創造性地重新組合、整合或分析比較素材,寫出有原創性的感悟文章

能重新組合、整合或分

析比較素材,寫出有一感悟文章沒有自己的見定觀點和認識的感悟文解章

對學習主題認識欠佳

創新能力評價有待努力未理解

☆教學反思

《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脈絡清晰,重點突出,即通過了解老人創造的奇蹟,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感受老人與青山共存的精神。回顧課中比較有效的策略主要有這麼幾個:

一、「提示」引路,課堂結構求簡。

這一課的提示是「默讀課文,想一想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創造的;聯絡課文內容,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說『青山是不會老的』。」教者利用這一課的提示開始了學習的流程,讓略讀課文的教學做到簡約而豐滿。

二、利用文字,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由於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故在學習時,整個課堂以大問題「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來統領,整節課就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且層層深入。先找找課文中描寫青山的語段,想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在15年如一日的植樹中,老人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理解這一句時,我先與學生算了一筆帳,一畝約667平方公尺,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公尺,你能想象老人種了多大面積的樹林嗎?這3700畝林網,足足有48100間我們的教室。

從直觀上讓理解了老人的不老的奇蹟。然後再通過多層次的朗讀,層層深入。

三、巧設鋪墊,難點突破水到渠成

這篇課文的難點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從老人創造的奇蹟到老人身上所體現的精神,來體會老人「不老」的精神。在課前理解「老」的基礎上,教者再設計了乙個過渡性的問題,即老人在15年的種樹歲月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挫折,並以排比句的句式呈現,「老人15年如一日地種樹,面對一切困難與痛苦,他不改初衷。當五位志同道合的老人相繼離世時,他繼續種樹;當風雨同舟一生的老伴過世時,他仍在種樹;當唯一的女兒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清福時,他還是選擇種樹;」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學生馬上能理解老人身上執著的精神,緊接著追問老人為什麼要如此執著地種樹,通過默讀相關的語段,學生也能快速地理解老人身上的保護家園,造福他人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在此基礎上,說說為什麼青山是不會老的,就水到渠成了。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

鄂前旗實驗小學郭巨集芳 青山不老 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脈絡清晰,重點突出,即通過了解老人創造的奇蹟,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感受老人與青山共存的精神。課上完了,我結合自己的教學設計談談自己的想法。一 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我緊緊抓住統領課文的三個問題 1 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2 這樣的奇蹟是在怎樣的...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

三道營中心小學劉麗玲 青山不老 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脈絡清晰,重點突出,即通過了解老人創造的奇蹟,理解青山不老的含義,感受老人與青山共存的精神。課上完了,我來反思一下自己這節課的得與失。一 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我設計了許多小的問題,讓學生明白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樣的奇蹟在怎樣的環境下創造的,進而...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

沙后河中心小學白茹 一位山野老農,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蹟般地創造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了後代。1 課前,我讓同學們查詢我國晉西北地區沙化現象,使學生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同時,我也準備一些有關資料以及音像資料。2 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