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期末試題分析

2022-12-18 03:00:03 字數 1997 閱讀 6071

榆林十中高三年級2014--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

歷史期末試題(第12次)分析

1、試卷呈現形式

本次考試在題型和題量上,選擇題25個,主觀題3個(26題25分,27題12分乙個,選做題15分四選一。)從題型上符合高考題的安排。文字題為主,圖表題選擇第9題、第14題、第18題,示意圖題選擇第2題。

有效考察學生提取資訊的能力,符合高考命題取向。近幾年此類題型高考12個題中一般1至2個。既豐富版面,又聯絡生活,使試卷鮮活。

26題以一組記錄改革的史料呈現,閱讀量不是很大也符合新課標的要求。27題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又有些似曾相識燕歸來。世界地圖再熟悉不過,可稍稍有些不同。

慢慢的研究才出端倪。示意圖的形式方便學生審題,與2023年高考卷題型對應。疑問:

逆向選擇題是否偏多。在25道選擇中,有六道逆向選擇題如2題、3題、5題、8題、16題、17題。

2、試卷考查內容

這套試卷知識覆蓋率較高,體現教材又高於教材。本套試卷較好的安排了中古、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的時空比例,又兼顧政治史、經濟史、思想文化史的橫向比例。尤其強調的是歷史常識類題,此類題是學生必備的歷史素養,高考近幾年沒出題不代表以後會迴避,第25題的出現,對歷史教師以及學生都是一種提示。

此類知識要在教學中有所滲透。適度創新引領教學關注知識的現實意義與教育價值。「大視角,小切口」如27題兩幅地圖比較。

地圖天天都見考出新意。從生活中發現大歷史,原來現中國流行地圖是利瑪竇功勞,為什麼引發深思。還有哪些日常事務也有其歷史的原因。

教材過關,能力才是有源之水。同時為了避免形成一種誤區「課本不重要,反正也不考上面的」,命制了第6題,若課本熟識,通過「浙籍名人」直接選出答案。第5題材料複雜,但實際考得就是「商業革命的含義」。

原始資料比較多,從原著中擷取材料,符合高考的新情景,更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如6題宋代材料、19題「達爾文演化論分析」均來自於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20題密爾《代議制**》的理解。增加試卷難度,提供準備史料的角度。

3、設問的形式

選擇題主要包括 「據此可知,作者認為」【強調作者的觀點而不是考生】;「材料不能說明、理解不正確的是」【逆向選擇題關鍵乙個字「不」】;「材料評價的人物是」【人物題】;「 上表主要反映了」【強調**中資訊,而且必須是**能得出的資訊】;「這種布票使用反映了當時」【強調的是「時間」】;「實質問題是」【強調實質本質等深層內容】;「 表述最恰當的是」【其他不一定錯誤,強調乙個「最」】等關鍵詞。這幾種設問的形式與高考的設問相吻合。主觀題中主要考查「歸納概括」;「歷史背景」;「特點」;「談談看法認識」;「識圖題」;「影響、評價題」;「比較題」;「背景、原因、目的題」;「歷史、現實意義題」等設問形式,也與高考題的設問是相吻合的。

哪種設問失分較多,強化訓練。查漏重於看分,這是我們在改卷、講評試卷過程中特別注意的問題。

4、本次考試的試題價值

本次考試乙個重要方面就是檢查反饋與導向。考查學生提取資訊能力。如27題整個題必須要關注關鍵詞語利瑪竇來「華」的「入鄉隨俗」。

看到了「華」很容易得出結論第一小問是考「中國的位置變化」;「入鄉隨俗」是到中國「隨中國的俗」,第二小題就不難得出答案。這是命題角度的限定。教師和學生都會有意識的關注題目資訊,尋找命題意圖。

這就是導向。找「漏」重於「看分」。廊坊高三歷史期末卷給了師生一次找「漏」機會。

「這次考試題基礎與能力並重,考生得高分不易。」但給出了得高分的途徑與角度。認真研究本學校試卷得失分情況,有利於下一步教學。

分數不是很高,但題目出的不偏,而是有深度,有廣度,準備不充分就是有難度。現在高三基本都處於一輪複習過程中或剛剛結束,還沒有系統的準備各種題型及解題對策。知識的遷移、綜合概括、規範答題能力顯得不足。

高三年級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歷史試卷為高三學生下一步的複習提供了依據。對二輪複習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複習建議: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萬變不離其宗,教材知識掌握。其他版本教材也可拿來當做史料,充分的利用。

2.把知識要點化、線索化、概括化、綜合化。針對重點題型,強化訓練。限時訓練,穩紮穩打。且答題要規範化。

3. 歷史複習要與時政相結合,「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

期末歷史試卷分析

2007 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 桑鎮二中彭保衛 2008年元月23日 2007 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 總體上本次歷史試卷,注重基礎,重視應用,凸顯能力。以課標為準繩,學科的重點內容為核心。以基礎立意轉向基礎 能力並舉,穩中求進,突出創新精神和現實實踐能力的培養,把握了教學的改革方向,...

期末歷史質量分析

2012 2013八年級第二期末考試歷史質量分析 孫忠倫一 試題特點 1 嚴格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本卷中所考查的知識點均來自於教材中的主幹知識,來自於課程標準中對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2 有利於推進新課程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3 注重從學生的...

期末高二歷史試題

六安市2011 2012第二學期 一 選擇題 每題2分,共50分 1 論語 曰 學而優則仕。宋真宗在 勸學詩 中說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這反映出封建教育的本質目的是 a 提高臣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情操 b 傳承儒家學說等傳統文化 c 鼓勵臣民通過學習實現人生理想 d 為統治階級培養德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