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閱讀課與「沉悶」說拜拜 如何提高閱讀課效果

2022-12-17 23:24:06 字數 3152 閱讀 4867

我曾對我校學生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發現有37.8℅的學生表示不喜歡上語文閱讀課。追朔原因,普遍都認為,課堂較沉悶,吸引性不強,上起來比較累。

而教師也覺得上閱讀課往往「效率低、費時多」。教師在台上講得口乾舌燥,學生在台下聽得筋疲力盡,學習效率低下,學生素質不高。那麼,如何打破閱讀課堂的沉悶狀態呢?

筆者認為應當培養學生自主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一.啟用學生自主參與的熱情

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如何,熱情與否,是決定其學習水平和效果的乙個重要因素。因此,教師要著眼於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讓每乙個學生主動、愉快地獲取知識和技能。而在閱讀教學中,可著重採用動感啟用和情感啟用法來達到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目的。

(一)動感啟用。

動感啟用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學生認知活動的規律,創設動態情景,啟用學生思維,使學生在親自參與中感受樂趣。如在教學《爬山虎的腳》一課時,對「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這一問題時,我並沒有作過多的分析和講解,而是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用簡筆畫把爬山虎的腳和它爬的過程畫出來,接著讓學生上講台以黑板為牆,學生的手為爬山虎的腳演示爬山虎的腳不斷地往上爬的過程。

學生通過有趣地畫和演,直觀地理解了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和如何往上爬的,從而輕易地突破了課文的教學難點。

(二)情感啟用。

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師生的情感交流,善於誘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並啟發學生將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善於在課文與學生中間架起一座情感的橋梁,引導學生去挖掘課文的感人之處,去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以知促情,知情交融,必定會促進教與學。

例如,在教第七冊語文園地三的日積月累的《雨中的樹林》時,我先讓學生合上眼睛,然後在**輕快**的同時,老師以「導遊」的身份帶他們去雨中的樹林參觀。學生一邊聽一邊

想象景象去領略雨中的樹林的迷人景色,深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學生學得趣味盎然,印象深刻。二.激勵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乙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少年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顯得特別強烈。「自我有效感」就是學生作為一名發現者、探索者,在完成學習任務時的自信心的具體表現。

它與學習成績顯著相關,也是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乙個重要的動機變數。因而,教師要重視學生自信心的樹立和培養,讓學生擁有自我價值實現感。(一)給學生充分表現的機會。

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盡可能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如朗讀、表演、複述等,以便他們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增強學生學好語文的信心。例如:

在上一年級上冊《四季》這一課時,我針對本班學生比較喜歡朗讀和表現慾較強的特點,設了「合作**,美讀課文」這一教學環節,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自讀、小組合作讀、表演讀。學生讀得興趣盎然,從「要我讀」變成了「我要讀」、「我想讀」、「我愛讀」,在讀中感受,讀中領悟。從而達到了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的情感目標,

(二)給學生樹立示範性榜樣。

一般來說,讓學生觀察同學優秀的作業,能夠增加一些學生的自我奮進感,而讓自尊心較強的學生觀察到同水平學生優秀的作業時,也會增強他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同時,對於那些成功的學生來說,在獲得成功肯定的過程中自我價值實現感會不斷增強。樹立示範性榜樣的形式很多,例如:

為了增強班中膽子小的同學大膽舉手發言的信心,我常給這一群的學生製造發言機會,並對敢於發言的學生大加肯定和賞識。無疑給其他膽小的同學增強了信心,變得自信、積極起來,課堂也比以往活躍多了。三.激增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往往是自學方法不當的緣故。那麼,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指點迷津。

(一)倡導學生自定預習方式。

教師應針對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指導他們自主選擇預習方式。如教《鳥的天堂》一文,我給學生提供了幾種預習方式:

1.「基礎型」,即根據導讀要求,借助字典正確讀準字音,正確、流利地讀課文,並了解課文大意。

2.「作業型」,引導學生按照導讀、預習、課後思考題的要求,帶著問題邊讀邊想,自讀、自找、自練。

3.「自能型」,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在自讀中提出不懂的問題。這三種預習法,能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為學生營建了自由、寬鬆、深究的學習環境,使他們積極發揮自己的潛能。

(二)鼓勵學生自主尋找資料。

在教學課前或課後,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用多種渠道去查詢有關課文的資料,從而擴大學生的課外知識面。如教《長城》之前,我要求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去查閱有關長城的歷史知識、故事傳說或**資料。上課時,有了這個基礎,學生學習起來更主動、更輕鬆,更容易地理解課文內容。

與此同時,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擴充套件了學生的知識面。

四.提公升教師巧設問題的技能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問題,無疑是喚起學生求知慾,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的一條有效途徑。提高教師的設問水平是很有必要的,那麼怎樣才能恰如其分地設計問題呢?

(一)抓住課題,設計富有吸引力的問題。

課文題目是一篇課文內容的高度濃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題目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有的則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圍繞題目設計幾個富有吸引力的問題,可激發學生對課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的**慾望。

如教《蟋蟀的住宅》一文,教師問:蟋蟀的住宅是怎麼樣的,有哪些特點?蟋蟀又是怎樣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喚起了學生的**慾望,認真閱讀課文,尋找正確答案。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了

鋪墊。(二)抓住重點,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

學習一篇課文,如果設計的問題過多,缺乏針對性,不僅事倍功半,而且學生的潛在能力也得不到釋放。所以,教師應該抓住每篇課文的重點,設計有啟發性、有思維價值和容量的問題。如《巨人的花園》一文,在講到巨人看著小男孩的眼神,心裡感到火辣辣的這情節,教師適時地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巨人為什麼心裡感到火辣辣的?他心裡在想什麼?他明白了什麼?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抓住那些含義深刻、表達精練的關鍵詞句,設計出富有想象力的問題,這不但加深學生對課文思想內容的體會,還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鍛鍊。如教《去年的樹》一課,講到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我便根據這個情節提問:

鳥兒這時候想說什麼?它此時的心情如何呢?既能拓寬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真是一舉多得!

針對以上的觀點筆者做了乙個試驗。把以上的教學方法實施到閱讀課堂教學中去,乙個學期後進行抽樣問卷調查,發現不太喜歡上語文閱讀課的學生比例只有6.2℅。

學生普遍反映課堂趣味性更濃了,上課不再感到沉悶,越來越喜歡上閱讀課了。而教師上課也感到輕鬆多了,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提高。總而言之,教師要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就必須重視學生的自主參與,精心定製教學方法、設計問題,耐心指點,引導學生自學思考,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熱情,使閱讀課真真正正地與「沉悶」說拜拜。

談如何上好閱讀課

比如初中英語第二冊第38課,這節課主要是描述乙個瑞典搖滾樂隊的演唱會,那麼這節課的匯入話題,我們就可以選取與 有關的話題,我想這個話題是學生比較願意談論的。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興奮狀態的達到,並不是只選取乙個好的話題就可以達到的,這只是有了乙個好的開始,我們老師需要對學生的談論作出引導,並且利用有效地...

通過Jigsaw reading,讓閱讀課更輕鬆

作者 譚載仙 東方教育 2014年第04期 摘要 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特別是新一輪初中英語課本的改革後閱讀分量加重了.閱讀能力與興趣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為了讓學生在閱讀課堂中既能理解提高興趣又能拓展能力.本文就通過jigsaw reading來讓閱讀變得輕鬆來達到提高興趣拓展能力的目的.關鍵...

如何上好一堂語文閱讀課

一 課堂上必須有情感。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孩子們課堂上度過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都是由我們教師的手來翻閱,我們的語文課堂究竟應該如何去翻閱孩子的生命。1 立足教材,提倡讀中感悟。語文這門學科不像其它科目,它必須立足於教材。每一篇文章涵蓋的知識面很廣,可以說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可開挖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