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修訂說明培訓講稿整理

2022-12-17 21:06:06 字數 4425 閱讀 9135

目錄:1. 王林:完善教學內容的過程性,進一步體現教學課程內容核心。

2. 陳春聖:認數和計算單元的修訂說明

3. 黃為良:統計與概率、圖形與幾何修訂說明

4. 侯正海:解決問題的策略修訂說明

王林:完善教學內容的過程性,進一步體現教學課程內容核心

蘇教版教材的整體印象:實、新、細、活。

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

本次調整的主要變化:開本大了,單元少了,體例變了,內容結構發生了變化,更加重要的是**的變化。

一、完善知識結構,體現數學本質。

1.注重體現乃至突出課程內容的實質。如統計圖取消箭頭,保持一致性;幾何部分從體到面,再到線點。

2.在循序漸進、螺旋上公升的前提下適當合併內容單薄的單元。

3.加強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

二、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豐盈數學教學過程。

1.按照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如「平行」,將「在同一平面內」改變為「像這樣」。

2.豐富適切的素材以引發學生動機。

3.加強概念教學展開過程。

4.加強直觀和操作活動。

5.適當降低學習難度。如「時間單位」教學後移,一年級不再教學了;「時、分、秒」集中移動到二下;「24時計時法」和「年月日」合併到三下。

五下「找規律」部分刪除「圖形的覆蓋規律」策略,降低了難度。

三、積極探索嘗試,推進課程建設。

1.「綜合與實踐」突出活動,適當加強綜合性、實踐性。

2.增設「動手做」,培養實踐能力。

3.加強數學活動,數學學習的回顧與反思,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

4.調整探索規律的要求與內容。用專題活動形式代替「找規律」單元,加強活動,加強規律的表示與交流,重在探索規律過程的展開,不在應用規律,減輕學生負擔。

5.加強數學思想的滲透。

6.關注過程性評價。

7.發揮算盤在認識萬以內數和多位數中的作用。

陳春聖:認數和計算單元的修訂說明

一、認數部分的主要修訂內容

【整數部分】

1.調整編排結構。

(1)整合千以內數和萬以內數的認識。

(2)調整認數學習結構。

原來先學習數的組成,接著學習讀寫。現在先學習數數,之後安排寫數,這樣比較系統完整,便於理解數字上的意義。

2.重視數數,加強對數的感悟。

(1)體會數是數出來的。

(2)經歷由量到數的抽象過程,認識每個數的意義。

(3)在過程中認識數量單位和數字的意義。

3.合理安排用算盤表示數。

4.加強數形結合,發展學生的數感。

【分數部分】

1.引導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強化對分數的感知和感悟。重新修訂三下認識乙個整體的積分之一內容。

2.增加實踐活動,體會分數間的關係。

【小數的認識】

讓學生充分感知,理解小數的意義。

二、計算部分的主要修訂

1.適當調整計算的單元和內容結構。

2.加強算理的理解。如兩位數乘一位數,有餘數除法的教學,小數除法的理解等。

3.以多樣、有效的活動展開演算法探索。

(1)直觀思考(2)操作探索

(3)遷移應用(4)多法綜合

(5)分析思考(6)合理推算

4.重視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1)估算要有問題的情境。

(2)選擇適當的單位。包括計量單位和計算單位。

(3)選擇合適的方法估算。

5.重視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

(1)注意引導概括計算方法。

(2)以層次合理的練習提公升能力。

(3)以靈活的方法感受演算法的合理、簡介。

黃為良:統計與概率、圖形與幾何修訂說明

【統計與概率】

一、這部分內容是本輪教材修訂中調整幅度最大的內容。

1.課標關鍵詞由「統計概念」修訂為「資料分析觀念」。

2.「統計與概率」是小單元整合的重點領域。

3.知識容量有所減少,難度有所降低。

(1)第一學段不教正式圖表。

(2)「平均數」由第一學段移到第二學段。

(3)「中位數」、「眾數」移到第三學段。

(4)不要求對「可能性」進行定量表達。

二、第一學段側重引導學生了解統計活動過程,積累初步的統計活動經驗。

1.回答有些問題時,需要收集和整理資料。

2.收集資料的方法有調查、實驗和測量。

3.記錄和呈現資料的方法有文字、符號、圖形、**等。

4.整理資料的方法有分類、彙總、分組和排序。

5.分析資料的方法:極值資料、特定資料、分布情況。

6.從不同範圍獲得資料存在的關聯。

三、第二學段側重引導學生依據問題背景選擇呈現資料的方式和分析資料的角度,進一步增強資料分析觀念。

1.在相同的問題背景中認識和應用統計圖表。

2.通過一些有趣的統計活動,不斷加深對資料分析價值的體驗。

3.從關注個別資料逐步過渡到關注一組資料的整體,不斷提高資料分析的水平。

4.從「資料本身能夠說明什麼」逐步過渡到「基於資料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推斷」。

5.呈現資料的方式是多樣的,也是可以選擇的。

6.由扶到放,逐步提高開展實際調查的能力。

四、認識「可能性」的重點是感受簡單的隨機現象。

1.研究的物件僅限簡單隨機事件。

2.事件的隨機性主要體現在三個環節:

(1)事件生髮前無法確定;

(2)可以列舉出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但是無法確定每次發生的結果;

(3)已經發生的結果不影響隨後發生的結果。

3.判斷可能性大小的前提,是清楚地知道可能性的結果種數。

(1)避免把生活概念混同與數學概念;

(2)要把學生的生活經驗昇華為數學理解。

4.實際摸球、摸牌活動是為了驗證此前的判斷,並滲透資料的隨機性。

【圖形與幾何】

一、呈現更加清晰的數學活動線索,為形成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創造條件。

1.通過「找邊數相同的圖形」引出對多邊形的初步認識。

2.重新設計引入周長概念的問題情境。

原來是「游泳池」,要從游泳池上找到乙個面,人為設定了障礙。修改成「書籤」,由某種物體某個面一周邊線的長,到量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到自己找樹葉,想辦法測量樹葉的周長。

3.聯絡圖形的運動認識平角、周角以及各種角的大小關係。通過動態演示,關係更加清晰。

4.充分考慮知識經驗,安排多邊形的教學線索。

(1)三角形的認識注意細微區別,關注學生已有經驗。

(2)平行四邊形的教學處理與三角形相似。

(3)梯形的教學有些差異。首先從某個面上抽象出圖形;接下來畫梯形,感受並明確梯形的特徵;給出標準圖形,揭示概念。

5.重新設計三角形三邊關係的教學過程,努力突破教學難點。

原來的小棒長度由10、6、5、4改成8、4、5、2。

原來設計可能帶來的影響:

(1)學生的思維限制在兩短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不容易得出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誤差明顯,選10、6、4,經常有學生說可以拼成三角形。

調整後:

(1)任意選擇三根小棒,能圍成乙個三角形嗎?

(2)任選兩根和第三根相比,有什麼發現?

(3)任意畫乙個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

二、調整內容次序,優化內容結構。

1.初步認識多邊形之後,安排平行四邊形的認識。

2.先教學垂直,再教學平行,突出數學抽象和合情推理。將「在同一平面內」刪了,改成「像這樣」,符合小學數學「階段性」要求的準確把握。

3.先探求三角形內角和,再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更加深入感受分類標準的合理性。

4.重新整合觀察物體教學。

5.重新整合「平移、旋轉和軸對稱」。

三、在測量、估計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悟數學思想。

1.通過分割與拼補,計算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

2.通過不同策略估計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3.增加估計環節,進一步豐富圓周率的認識過程。

四、強化動手實踐,在感興趣的活動中發現和提出問題。

例如:1.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不同的角度;2.把平行四邊形分成完全一樣的兩個部分。3.畫曲線(直和曲可以互相轉化,關鍵在哪兒,產生探索的慾望。)

侯正海:解決問題的策略修訂說明

一、解決問題的策略修訂的幾個問題

(一)關於「解決問題問題的策略」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內在地傳達思考:

1.從解決問題策略本身的含義來看,包括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內涵比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加豐富。

2.小學階段解決問題策略是可教的,並且需要將策略的「無意識掌握」提公升為「有意識運用」。

3.找到了達成課程目標的「中間地帶」。

(二)重新規劃「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的教學內容

1.重視基本策略在解決問題當中的奠基作用。

2.凸顯常用策略的數學思想方法。

3.關注解決問題策略的選擇和靈活運用。

(三)注意將解決問題的策略與其他實際問題的教學有機結合。

1.結合教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應用策略。如「連乘」安排在策略後。

2.在具體的某個策略教學中,有意識地讓學生將各種策略體現出來。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上冊教學計畫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畫 一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方面 1 數與代數 1 認 讀 寫20以內的數,會用2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知道2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2 認識數0,體會0的含義,知道0在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應用。3 認識符號 和 的含義,能夠用符號獲詞語描述20以內數...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教材分析

數學教材分析 全冊教材安排 數與代數領域 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無論從課時還是從內容份量上看,都仍然是小學數學教學 的重要內容,這方面內容也是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之一,教材共安排7個單元,分為五個部分。1.數的認識 第 9單元 倍數和因數 教學倍數與因數的含義,2 5和 3的倍數的特徵,素數和合數,奇數...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材分析

石硐小學五年級 1 班 徐來貴 一 教學內容 一 數與代數 數的認識 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第四單元 認識分數 第六單元 分數的基本性質 數的運算 第八單元 分數加法和減法 式與方程 第一單元 方程 探索規律 第五單元 找規律 解決問題 第九單元 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 空間與圖形 圖形的認識 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