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2022-12-13 15:54:05 字數 5487 閱讀 6630

本單元的教育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長方體、正方體以及它們的展開圖。

2.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解決表面積計算的問題。

3.在探索長方體、正方體特徵以及它們展開圖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到的結果。

5.能主動參與觀察、操作、嘗試計算、交流等數學活動,獲得自主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和經驗,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第一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教學目標:

1. 知道長方體、正方體各部分名稱,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以及長方體、正方體之間的關係。

2. 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不同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特點的認識。

3. 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一種轉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學習,體會學科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和長方體、正方體的關係。

教學裝置:

乙個正方體紙盒、乙個長方體紙盒、直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出示實物圖。讓學生找出圖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物體。(幻燈顯示)

師:同學們請看,這些物體你們認識嗎?你能從中找出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實物嗎?

生:墨水瓶的形狀是長方體……

生匯報,教師進行分類。

說出生活中見到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物體。

師: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生:牙膏盒的形狀是長方體,骰子的形狀是正方體的。

生:……

指名發言要更多傾向於差生。

二自主**

1.認識面、頂點、稜的特徵。

指出面、稜和頂點。

師:生活中這樣的物體有很多,拿出你準備的長方體,像老師這樣摸一**有什麼感覺?

生:上面有平平的面,還有邊和尖尖的角。

師:這個平平的面我們就叫做長方體的面、面與面之間的邊叫做稜,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頂點。(也可以試著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名稱)教師板書。

拿出正方體物體:你們能指出面、稜和頂點嗎?

再讓學生指一指長方體的。

面的特徵。

師: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面?正方體有幾個面?

生:長方體有6個面、正方體有6個面。

師:你是怎麼數的?這些面有多少特徵?

(讓學生按照一定的規律來數)

生: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師:你用什麼辦法驗證你的猜測呢?(可以在小組內說一說)

生用一定的方法驗證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生:我用算的方法來驗證……

生:我用剪的方法驗證,是這樣做的……

生:我用畫的方法……

頂點、稜的特徵。

師:觀察用細棒和珠子做成的正方體和長方體。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分別用了多少根小棒、多少顆珠子?(珠子也就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頂點」,所用的小棒就相當於「稜」。)

生:正方體用了8顆珠子12根小棒,證明正方體有8個頂點,12條稜。

生:……

師:說說你是怎麼數的?它們的稜各有什麼特點呢?

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數。

整理特徵。

師:剛才我們通過觀察找到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你能把它們的特徵整理在**中嗎?

2.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係。

師:仔細觀察**,正方體和長方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生:正方體和長方體都有……,不同的地方是……

學生匯報得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認識長、寬、高。

師:相交於乙個頂點有三條稜,這三條稜的長度誰知道叫什麼名字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

師:拿出你準備的長方體,這樣放著誰能說出它的長、寬、高?如果這樣放呢?(變換不同的方向說出)

師:你們能看圖說出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嗎?

師:你能測量長方體的長、寬、高嗎?

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師:正方體的稜長有什麼特點?那正方體每條稜的長度都叫做正方體的稜長。

練一練第二題。

三鞏固新知

練一練的第三題。

師:看練一練的第三題,誰能把題讀一讀,然後回答。

生:……

師:前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公尺呢?……

生:……

總結回顧這堂課,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動手操作、展示、觀察等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長方體、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初步建立長方體、正方體和展開圖之間的關係。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活動的趣味性,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

教學難點:

長方體、正方體和展開圖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的紙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出示漂亮的大禮品盒,引發學生研究興趣)想做漂亮的禮品盒麼?打算怎樣研究?

2.出研究的方法並揭示課題:展開與摺疊

二、自主**活動之一

1.引發猜想,喚起思考:長方體、正方體展開後會得到什麼形狀的圖形?

2.學生動手操作,初步**;

(1)初步感知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

教師提出「展開」的要求:

①沿稜剪開,不能剪散

②邊剪邊想,相對的面跑到**去了?

③把相對的麵用相同的符號標出來。

教師巡堂,並與學生一起「展開」長方體和正方體。

(2)初步感知「展開」與「摺疊」的關係。

四人小組交流,教師相機(展開活動)提問:「為什麼把展開的圖形又摺疊回去呢?」

(3)請學生把長方體、正方體各種不同的形狀的展開圖展示在黑板上。

3.揭示概念,**特徵:

(1)揭示展開圖的概念:

象這樣由立體圖形展開後得到的平面圖形就叫做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

(2)**長方體、正方體展開的特徵:

觀察黑板上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有什麼特點?

引導學生感悟:

①長方體、正方體展開圖各小圖形的特點

②長方體、正方體展開圖的不唯一的特點

三、自主**活動之二

1.(出示做一做1)下面哪些圖形沿虛線對折後能圍成正方體?

(1)學生獨立思考,進行判斷。

能圍成正方體的在課本上打√,不能圍成正方體的打×。

(2)反饋、辨析。

①把你認為不能圍成正方體的找出來。說說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想象摺疊的過程)

②找出能圍成正方體的圖形。

教師提出要求:能確定哪個圖形能圍成正方體的請想象一下它是怎樣圍成的;如果無法確認能否圍成正方體的請拿出老師為大家提供的學具折一折,再想象一下。

2.出示做一做2:下面哪些圖形沿虛線摺疊後能圍成長方體?

(1)學生獨立思考判斷。

(2)小組交流。

(3)反饋、辨析。

①哪些圖形沿虛線摺疊後能圍成長方體?在腦子裡想象你是怎樣圍的。

②引發爭論:4號圖形能圍成長方體嗎?

全班動手摺疊驗證,說明理由。

③哪些圖形不能圍成長方體?說明理由。

提公升思維,深層**

由上例引發的思考:(出示3號圖形)

怎樣變一變使3號圖形能圍成長方體?

相機點撥:擺放的規律

2.出示下圖:

怎樣移動兩個小正方形可得到正方體的展開圖?

(設計意圖:由上例不能圍成長方體的圖形引發的**活動,變不能圍為能圍、變靜為動、變特殊為一般,有效啟用學生的思維。更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課後延伸,拓展**

簡單的展開與摺疊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其實這樣的方法還可以研究其它的立體圖形。相信同學們隨著課後的不斷研究一定會有了不起的發現。

5、鞏固新知

練一練的第1、2、3題。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自主探索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知道表面積的概念,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3.情感與態度:在自主解決現實問題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1.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確定長方體每乙個面的長和寬。

教學難點

1.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2.確定長方體每乙個面的長和寬。

教學**

教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可展開)、投影片、電腦動畫軟體。

學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剪刀。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一)口答填空。

1.長方體有( )個面,一般都是( ),相對的面的( )相等;

2.正方體有( )個面,它們都是( ),正方形各面的( )相等;

3.這是乙個( ),它的長( )厘公尺,寬( )厘公尺,高( )厘公尺,它的稜長之和是( )厘公尺;

4.這是乙個( ),它的稜長是( )厘公尺,它的稜長之和是( )厘公尺。

(二)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別?

教師:我們已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它們的表面都有6個面,今天就來研究它們表面的大小。(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1.教師提問:什麼叫做面積?

長方體有幾個面?正方體有幾個面?

(用手按前、後,上、下,左、右的順序摸一遍)

2.教師明確:這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3.學生兩人一組相互說一說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什麼是正方體的表面積。

4.教師板書: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學生歸納:

上下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寬作為長和寬的;

前後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高作為長和寬的;

左右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高和寬作為長和寬的。

2.教師提問:想一想,長方體的表面積如何計算?(學生討論)

老師板書:

上下面:長×寬×2

前後面:長×高×2

左右面:高×寬×2

3.練習解答。

做乙個長6厘公尺、寬5厘公尺、高4厘公尺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公尺硬紙板?

4.鞏固練習。

乙個長方體長4公尺,寬3公尺,高2.5公尺.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公尺?

教師:如此題改為同樣尺寸的無蓋塑料盒求表面積如何辦?

學生:應該少算上邊的一面。

列式:4×3+4×2.5×2+3×2.5×2

(三)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教師提問:正方體的表面積如何求嗎?

學生:稜長×稜長×6

2.試解例2。

乙個正方體紙盒,稜長3厘公尺,求它的表面積。

32×6

=9×6

=54(平方厘公尺)

答:它的表面積是54平方厘公尺。

教師:如果這個盒子沒有蓋子,做這個盒子要用多少紙板該如何列式?

長方體和正方體

1 長方體有時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其它四個面的面積 一根長96厘公尺的鐵絲圍成乙個正方體,這個正方體的稜長是 厘公尺。乙個長方體的稜長總和是80厘公尺,長10厘公尺,寬是7厘公尺。高是 厘公尺。至少需要 厘公尺長的鐵絲,才能做乙個底面周長是18厘公尺,高3厘公尺的長方體框架。乙個長方體的稜...

長方體和正方體

姓名 1.乙個長方體的長 寬 高是三個連續偶數,體積是96立方厘公尺,求它的表面積。2.乙個長方體和乙個正方體的稜長之長相等,已知長方體長 寬 高分別是6分公尺 5分公尺 25分公尺,求正方體體積。3.將表面積分別為216平方厘公尺和384平方厘公尺的兩個正方體鐵塊熔成乙個長方體,已知這個長方體的長...

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練習

一 填空題。1 乙個長方體的長是25厘公尺,寬是20厘公尺,高是18厘公尺,最大的面的長是 厘公尺,寬是 厘公尺,乙個這樣的面的面積是 平方厘公尺 最小的面長是 厘公尺,寬是 厘公尺,乙個這樣的面的面積是 平方厘公尺。2 乙個長方體的長是1公尺4分公尺,寬是5分公尺,高是5分公尺,這個長方體有 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