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問題研討

2022-12-05 13:57:07 字數 959 閱讀 8531

第乙個問題討論:

根據學生已經具備的「數的大小」知識基礎得到的,學生在學前,對於5以內數的大小幾乎都知道,所以很多學生的潛在思維是先「數數」,然後迅速判斷數的大小,再得出「多少」的結論。學生的這種思維,與教材的編排順序明顯不同----因為教材是在認識了「1-5」後,再安排的「比大小」,而且是以「比多少」的知識為基礎的。

《新課標》中強調體驗學習的重要性。體驗就是指學生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應用,從而發現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只有用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數學,才能牢固的掌握數學,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因此我引導學生有組織有目的的操作,嘗試各種比較的擺法。在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方法,通過觀察感悟「多」「少」「同樣多」,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第二個問題討論:

在教學中抓住數學內容本身的特點,利用數學的內在魅力引導學生去聯想發現,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創設學生探索問題的空間,架設起學生在數學與生活的橋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競爭意識。

一、因趣釋疑,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創設學生探索問題的空間。

三、結合實際,架設起數學與生活問題的橋梁

四、採用多種形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競爭意識

第三個問題研討:

針對上述問題,我認為課後作業要分層完成,分層批閱。學習成績總是與練習密切關注的。要提高數學「學困生」的學習成績,我們應該密切關注他們的課後作業。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3個小組:基礎組、發展組和**組。學困生屬於基礎組,練習只做基礎題,如有學有餘力的可以選做發展題和**題。

作業分層的本質就在於避免「學困生」與「優等生」在同一跑道線上競爭的現象出現,從而減小學困生的心理壓力的作用,一步一步的建立自信心,達到轉化的效果。我們的分組不是永久不變,根據平時的作業,進步的給於公升組,退步的要降組,並且給於一定的精神獎勵。達到有意識的加強學生競爭意識的作用.

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學到不同的數學,完成不同的作業。

我的主題研討

教育技術讓教師從視覺 聽覺等方面為學生營造乙個學習的環境,有了豐富多彩的輸入,學生更喜歡這樣的課堂了。主題研討三教學 與資源利用 平時上課經常運用投影儀 幻燈機 展示台等多 課件,給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發現將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於語文教學中,能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語文...

課堂提問應注意的問題課題研討

小學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要注意的問題 課題研討 明村小學 2012 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要注意的問題 王菁發言材料 通過近一年來的調查研究,反思實踐我認為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 提問要突出課文重點,有層次感 在設計課堂提問時,首先要深入鑽研教材,準確把握教材。應根據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學目的 要...

「問題導學」研討課體會

聽了六節研討課,我最大的收穫是教師 導讀 導思 的意識增強了,教學中更注重讓學生交流,用說來表述自己的思維 尤其是後幾節課 但由於教師開放意識的不夠,使得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仍是教師有形或無形的引導下的轉變,仍然擺脫不了教師牽著走的痕跡。下面我將結合幾節課,談一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