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新課程中學生的主體性與自主學習

2022-12-03 19:36:03 字數 3145 閱讀 7591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己的學習,是主體教育思想在教學領域的反映,以弘揚學生主體性為宗旨,以構建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新型教學結構為核心,主體性是自主學習的靈魂、理論依據。

根據《標準》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卻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不僅在基本理念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教師應設計生動有趣,適合學生水平的現實情景,引導學生從數量和空間關係去觀察、比較、分析、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和實驗、推理和判斷等數學活動,不僅使學生獲得數學的知識,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原來就來自我們身邊的現實世界,是認識和解決我們生活和工作問題的有力**,同時也獲得進行數學**的切身體驗和能力。

每個學生都具有發現的潛能,由他們自己某種程度上通過組織和整理,進而重複人類數學發現的活動是可能的。數學課程應當推動這種潛能的開發,使學生通過提供足夠的資源、空間和時間,有重複人類數學發現活動過程的機會。

以下就學生主體性與自主學習的主要表現做如下闡述:

(一) 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

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就是讓學生想學、樂學。在傳統教學中,過於強調知識的傳授,傳授知識建立在對學生片面認識的基礎上,而學生只作為接受的主體,沒有形成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而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是為了培養創新型的人才,從認知領域、情感領域、技能領域的培養,達到認知掌握目標、技能達成目標、心理發展目標。因此,從教師方面,培養健全學生人格的發展和積極向上價值觀的形成,培養學生自信心、責任感、合作意識、創新意識、求實態度和科學精神,給學生提供思考、**和具體動手操作的題材,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接觸、了解、鑽研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問題,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乙個學生的數學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乙個學生的智慧型潛能。

尊重自己已有的經驗,將豐富的現實情景引入課堂,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解題策略,促進同伴間的合作與交流,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和學會生活,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從學生方面,自主學習是一種自律學習,一種主動學習,它走出強迫性學習的沼澤地,使學生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實現,不斷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歡樂與幸福,從而變信心不足為充滿信心,從而想學、樂學,使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 培養學生的獨立性

獨立性相對於依賴性,在新課程理念中,學生的學習從應依賴走向獨立。自主學習的實質就是獨立性,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靈魂。著名教學論專家江山野認為學生的「獨立性」有這麼四層意思:

第一是:每個學生都是乙個獨立的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這是教師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師只能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知識。

第二是: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客觀存在。教師要想使學生接受自己的教導,首先就要把學生當作不依自己的意志轉移的客觀存在,當作具有獨立性的人來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他們的情況、條件的要求和思想認識的發展規律。

第三是:每個學生都有一種獨立的要求。他們在學校的整個過程也就是乙個爭取獨立和日益獨立的過程。

第四是:每個學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當強的獨立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要求我們教師充分發展自己的獨立性,正確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獨立性、充分發展自己的獨立性,從而有力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研製的課程標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出發,確定哪些知識、技能是學生終身發展必悲的,同時重新界定新時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概念,並且強調學生學習與方法。北師大教授康健認為:「學習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光工作,而是變成了安身立命之本,是生命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未來社會發展太快了,不學習,生存就要受到挑戰、受到威脅,這一點不光是對孩子,對我們所有的人都很重要。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乙個人要不主動學會些什麼,他就一無所獲,不堪造就,人們可以提供乙個物體或其他什麼東西,但是人卻不能提供智力,人必須主動掌握、占有和加工智力。」因此,培養學生願意主動、獨立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自主學習」確立了:「先學後教」的原則:先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學習,解決現有發展區的問題:

然後根據自學中存在的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提高教學,解決最近發展區的問題。值得強調的是,就是在教師教的過程中,也依然要十分注重啟發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會學、善學。

(三) 充分了解學生的獨特性

「教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的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展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與能力,增強學好數學的願望和信心。關注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塑造;不僅促進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較全面的發展,而且促進每個學生相對於他自己而言是最好的發展。著名人才學家王通訊認為:

「我們過去強調共性較多,強調個性較少,對個性凸顯者往往缺乏寬容。這就有乙個轉變觀念的問題,我們應用一題最愛的心去保護孩子個性,而不能用統一模式來評價孩子個性的發展。」

注重學生個性的素質教育應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一是把學生看成乙個理性,感性和靈性的「全人」,而不是吸收、儲存知識的倉庫或者專門應付考試的機械人。

二是確認「教」是手段,「學」才是目的;教師不是教「教材」(書),而是教「學生」(人)。

三是教師應了解、尊重、欣賞並發揮學生個性由因材施教達到人盡其才。

四是通過各種教學設計與措施,使每位學生獲得成功的經驗,進而由先前成功的經驗助長學生以後不斷獲得成功。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著眼於學生終生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圍繞教學目標,精心選題,加強課堂練習,以達到掌握目標的目的。練習應分為三類:

a類,課本練習題適應基礎差的學生;b類,課本a組題,適應中等的學生;c類,補充練習,適應於優生。通過分層練習,使不同層次能學習均主動達標,體現了學生的獨特生。

(四)在學習上培養學生的合作性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要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確自己的思想,並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作為教師應關注學生主動參與、樂於**、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

總之在數學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主體,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在課堂教學中,以「活動」為主,不「鎖住」學生;以「發現」為主,不「代替」學生;以「鼓勵」為主,不「鉗制」學生,讓學生「先看、先想、先說、先練」。

新課程中學生主體性與自主學習

摘要 自主學習是主體教育思想在教學領域的反映,以弘揚學生主體性為宗旨,以構建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新型教學結構為核心,主體性是自主學習的靈魂 理論依據。重視學生的主體,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關鍵詞 培養重視主體性自主學習 中學數學課程標準 的基本理念提出了 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英語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

作者 鄧立紅 現代教師教學研究 2013年第02期 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處於一種誤區中 重教師教授,輕能力與創造性的培養。教師往往在不自覺中取代了學生的主體位置,學 幾乎等同於 聽講 抄寫 記憶 教 幾乎等同於 講解 灌注 考試 評分 課堂上學生少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處於被動學習的境地。即使基...

新課程下學生評價的不足與主體性評價原則

作者 胡鳳琴 新課程研究 基礎教育 2009年第07期 摘要 本文以基礎教育改革為背景,以主體發展為追求,了新課程背景下學生評價存在的問題,並以問題為突破口,提出實施學生主題發展的評價方式及應該注意的問題。關鍵詞 新課程主體評價思考 教育部於新世紀初年頒布的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明確提出 建立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