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

2022-11-29 06:57:05 字數 4344 閱讀 5411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框架體系

風險就是損失的不可確定性。風險是影響金融行為的基礎要素(michel crouhy, 2005)。銀行風險就指由於幾個明確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利益損失。

(joel bessis, 1997)

在銀行業,風險是個多維立方體, 主要包括:1. 信用風險2.

流動性風險3.利率風險4.市場風險5.

匯率風險6.主權風險,通常還有法律風險(jorion, 2001)。相對銀行而言,信用風險是由交易對手違約所造成的既有損失,也是最古老,最重要的銀行風險之一。

信用風險取決於交易對手,取決於巨集觀經濟波動。相對於現有的技術而言,信用的評級、度量和對沖仍然是金融界商討的熱點。

對商業銀行而言,資本金充足率低,負債率高,同時對外發放巨量資產,使用巨大的槓桿率經營風險是極為平常的業務操作。經營銀行就是經營風險。建立風險識別、檢測、度量控制的體系,調整改變銀行的風險和收益是銀行安生立命的根本。

在數學金融和金融工程迅速發展的當代,借助計算機技術的協助,信用風險的度量,尤其是衍生產品金融風險度量和專業管理受益匪淺。相對而言,金融風險的控制也可以使用結構化的三個步驟進行總結:建模、評估與對沖(thomas r.

beileki, marek rutkowski, credit risk: modeling, valuation, and hedging, 2001)。

風險評估與對沖固然重要,但在商業銀行的實際運用中顯然會遇到許多的問題和困難,同時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各地商業銀行的實踐基礎顯然存在詫異。在實證中,評級方式的選取,評級方式如何調整,表外業務的定價(mtm),風轉換係數(ccf)的選取、預期損失(el)、預期損失概率(pd)、在險資產價值(var)、風險資本調節收益(raroc)的計算,如何將風險暴露敞口進行最有效的對沖,如何使用最低的toc(total own cost)在短時間內建立有效的計算機風險管理體系,顯然成為乙個將長期困擾商業銀行的重大問題。大陸實施巴賽爾協議的最後期限逐漸臨近,在短時期內採取正確的信貸框架,並建立正確的的自動化管理體系也是幫助各家商行在最大程度上節約成本,在銀行的盈利性與穩健性之間找到平衡點的重要參考依據。

本文並非專注於某乙個模型的使用或模型比較,或是對某一種評級體系的實證比較,而是結合國內外學術文獻和銀行實務,提出了乙個評級、度量和對沖(rating, measurement and hedging)的信貸風險整合管理框架(integrated credit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的觀點。考慮到中國國情,尤其是國內商業銀行的巨大交易量和經濟總量,無法想象銀行可以在建立整套的評級、度量和對沖體系的同時,使用簡單、低效的手工方式完成以上資料的合併與分析。為幫助商業銀行盡快完善整合風險框架自動化,提供針對信用風險計算機實施模型文獻相對較少的情況,本文還對建立自動化計算模型、框架與專案管理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1、理論界研究綜述

edward i. alterman和 anthony saunders 對信用風險度量近20年的戲劇化發展作了如下的總結。

1. 倒閉風險結構的的全球化。2.

各商行傾慕與高質量、大客戶所帶來的不協調性。3. 日益惡化的貸款邊際利率競爭。

4. 抵質押物市場價值的減少。和 5.

飛速增長的表外金融產品(包括金融衍生品)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違約風險。(edward i. altman and anthony saunders,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developments over the last 20 years, 1996)

在學術上和業務實務上,隨著巨集觀經濟的改變、融資方式的進化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的作用下,與之相對應的發展則有:1. 銀行注重於開發一套全新的,更為成熟風險評級和早期預警體系2.

不再僅僅專注於單一貸款、**等組合的信貸風險分析,而是將主要精力著重於開發信用集中風險(組合風險 – portfolio risk/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即所謂的整合信用風險體系。3. 開發信用風險定價模型,如 raroc (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 models)。

4. 開發表外業務的信用風險度量模型。(edward i.

altman and anthony saunders,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developments over the last 20 years, 1996)。5.

在度量的基礎上切分風險額度並風險予以轉移和緩釋(michel crouhy, dan galai, robert mark, risk management, 2005)。

2、信用評級

在信用風險的的度量史上,信用風險度量分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所謂的「銀行專家」評級體系,對單一的企業貸款進行信用風險主管評估,評估的主要標準可概括為「4c」,即 (borrow』s character(reputation), capital(leverage), capacity(volatility of earnings and collateral),根據sommerville 和 taffler 在2023年的研究,由於銀行對欠發達國家(ldcs)的過度悲觀見解和信用評級體系的建立,國外發達國家已基本擯棄了專家評級體系。

第二階段是基於財務指標的信用評級體系。財務信用評級體系源於jbf(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於2023年發布的二條單項國際模型條款(1984,2號協議和1988,補充條款),根據altman和narayanan在2023年的研究,國際模型已在超過25個國家得到應用。多元信用評級體系得到4種方**支援。

probability 模型 2. logit 模型3. probit模型4.

discriminant analysis模型。在以上4個模型中,altman, haldeman 和 narayanan 參考logit analysis模型並開發了zeta模型。zeta模型通過7個變數解釋了公司會計和市場變數間線性關係,而lawrence,smith和rhoades使用 logit 模型**房貸,並發現還款歷史和違約之間存在重要關係。

martin(1977),west(1985) 和 plat(1991) 研究發現 logit模型在**破產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多元模型存有3個缺陷:1.

多元模型採用會計簿記值,受到會計準則的制約,無法反映短期內或年報外的快速振盪情況。2.現實世界的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於線性模型,多元模型無法根據引數精確預估企業的實際狀況。

3. logit 模型過於理論化。altman (1997)提出了 mda (multiple discriminant analysis),mda模型依據會計和市場變數,找出二者之間的線性關係並尋求二個確定的結果:

倒閉或不倒閉。mda線性模型基於經驗法,按照經驗找出最易於導致倒閉的引數變數。mda有2個缺點:

1. 在理論上不支援槓桿化融資的公司資料分析。2.

由於資料基於動態資料,無法**公司動態,也無法捕捉正迅速倒閉的公司。

第三階段,是學術界清楚看到基於財務指標的評級體系的眾多缺點後提出的改進型模型。black-scholes, merton, hull (1973)提出了 opf (option pricing models)。black-scholes-merton模型主要假設是:

乙個公司的破產可能性主要依賴於公司的期初資產價值(a),包括公司負債(d)的依存度和市場對該公司的波動(σ)影響,公司權益可視作該公司資產的期權。black-scholes-merton在商業上很快得到了應用,現有的例項就是 kmv模型。學術界對opf主要爭議在於:

1, 使用公司****作為公司資產價值的代表未必合適, 2. 對於乙個尚未公開上市,無法披露公共資料的公司來說,opf的有效性還有待商榷。緊接著,jonkhart(1979)提出基於比較零風險公司**和有風險公司**到期結構的收益浮動觀點,並受到的學術理論的大力支援。

iben 和 litterman(1989)對此理論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和補充。比較到期日結構的收益浮動理論通過零風險和風險**的現值和遠期利率推算市場預期價值和違約時間,但是該理論受到以下假設限制:1.

利率固定2. 交易費用有限3. 不考慮**期權**成本和沉沒成本 4.

必須得到債券的收益率曲線或者可以從票息現金流中得到收益曲線。隨後,altman(1988,1989)發明了市場違約模型,asquith, mullins和 wolff(1989)提出了期限方**。這些理論都基於moody/s&p的債券歷史違約記錄和債券自有的到期時間。

經過研究,mcallister和mingo(1994)發現,如需使用市場違約模型,普通的金融機構需要至少2萬至3萬的基礎債券資料,顯然,在實務腫,金融機構難以採集如此眾多的標本資料並通過模型進行實際運算。

第四階段,最新的神經網路分析理論迴避了為**變數的關聯係數,並將其作為額外變數加入到非線性違約**函式中,並用來分析非線性信用風險。同時,神經網路模型的批評者主要認為,神經網路建立缺乏牢固的理論支援,且隱藏關聯係數的方**尚未得到最終證明。根據altman 1995)年的研究,神經網路和線性結構分析沒有實際區別。

我國與美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比較分析

中國的信用評級體系不如美國完善。雖然中國的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也對借款人在支付能力 支付意願 抵押物狀況和信貸契約限制等方面進行審查,但中國沒有專門的信用評級機構,而且中國的商業銀行並不像美國的商業銀行那樣對借款人發行的債券評級,只對借款人評級。3 參與風險管理的部門以及它們的權力和責任不同美國商...

全球金融危機下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

摘要 商業銀行信貸的重要關鍵因素就是對信用風險的管理與控制,這與銀行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本文在介紹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傳統策略的基礎上,對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現有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對當前商業銀行在信用風險管理的改革作進一步的 關鍵詞 商業銀行 信用風險 管理 中圖分類號 f830....

第二節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外部成因分析

上一節分析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內部成因。目前,真正的風險來自 銀行內部,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內控管理體制 組織結構缺陷和員工素質較低是信 用風險形成的重要原因。除了內部因素外,銀行外部環境對國有商業銀行信用風 險的影響也不容忽視。1 央行監管與銀行信用風險 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和央行監管是有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