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

2022-03-30 08:42:16 字數 3142 閱讀 1062

強化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勢在必行

建立科學的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框架

隨著商業銀行經營規模不斷擴張、經營範圍不斷拓展、金融產品日趨複雜,操作風險發生的機率越來越大。尤其是隨著近期國內一系列金融大案的頻繁**,操作風險受到普遍關注。對於國內商業銀行來說,建立科學合理的操作風險管理框架,提公升自身全面風險管理水平,迎接國際化挑戰是當務之急。

因此,對操作風險管理核心技術及其實施路徑進行深入剖析也就變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操作風險管理的核心技術

一般來說,乙個科學合理的操作風險管理框架應該包括:戰略、組織、流程、基礎設施、環境等幾方面。通過對多家國際活躍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框架及相關理論研究的深入分析,可以發現操作風險管理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

自我評估、資料收集、資本計算三項。

1、自我評估。自我評估是操作風險的第一道防線,主要包括流程梳理與評估、關鍵風險指標確立、評估報告等內容。自我評估的目的是找出與目標、業務有關的重大風險並進行分類和排序;明確風險責任人;對風險、剩餘風險的影響及可能性進行評價;根據設計及操作對內部控制進行評價;找出並記錄相應的改進措施並為此分配時間和責任人;向董事會及高階管理層進行報告,並向有關部門提供相關的評估資訊。

自我評估是乙個動態持續的協調反饋過程。隨著時間的不斷演變,業務部門需要將風險評估與損失/突發事件及重要指標資料進行比較,找出業務環境的變化並確認相應風險及控制措施。

(1)流程梳理與評估。流程梳理是自我評估的關鍵步驟。流程梳理的主要目標是讓每位員工都知道:

幹什麼、怎麼幹,即流程的風險點是什麼、如何監測和控制、潛在缺陷及改進措施、誰來負責、誰來檢查、如何報告等。通過梳理,明確了工作流程的具體環節、操作方式、規章制度和面臨風險。

(2)確立關鍵風險指標。流程梳理的結果是產生了一些關鍵指標。這些關鍵指標是對業務活動和控制環境進行監控的指標體系,主要有關鍵業績指標(kpi)和關鍵控制指標(kci)。

(3)評估報告。操作風險管理過程中,必須建立有效的報告機制。自我評估的工具和結果主要是一些制度檔案、檢查**、以及一些直觀圖表、分數等級等。

(4)監督協調機制。自我評估是以業務部門為主,各相關部門積極參與的一項工作,需要建立相應的監督協調機制來保證自我評估的真實有效。

2、資料收集。資料是風險量化的前提,只有高質量的資料才能得出可靠的量化分析結果。否則只能是垃圾進,垃圾出。

與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相比,操作風險的資料散落在各個業務條線和部門,收集難度相對較大,而且資料普遍偏少。

目前應用於操作風險計量分析的資料主要包括:內部損失資料、外部損失資料、情景分析資料、自我評估資料、關鍵風險指標資料以及風險緩釋資料。

3、資本計算。資本配置是操作風險的第二道防線。巴塞爾委員會所提出的基本指標法和標準法都將總收入作為操作風險暴露的指標,但是總收入與操作風險暴露之間不一定存在對應關係。

因此,普遍認為這兩種方法對風險並不敏感,不能反映真實的操作風險水平。而對於高階計量法,人們也未能對目前存在的眾多方法達成共識,最終巴塞爾委員會放棄了徵詢意見稿中的做法。不再具體規定用於操作風險計量和計算監管資本所需的具體方法和統計分布假設。

但要求銀行必須表明所採用的方法考慮了潛在嚴重的概率分布"尾部"損失事件。

目前,損失分布法是較常見的操作風險高階計量法,不過在具體實施中還存在許多技術難題,如對各項操作風險損失之間相關係數的確定等。所以,目前對於操作風險資本金的最終確定都要結合多種方法的結果並根據對自身實際的評估進行調整。

對國內商業銀行的啟示

1、重視流程梳理,降服細節中的魔鬼。"流程標準化"是加強內部控制、確保制度落實的基礎。對於國內商業銀行來說,加強流程梳理是重中之重。

只有通過梳理流程,將各個部門職責貫穿起來,強調部門在流程中的職責,才能為實現"流程銀行"和進行全面風險管理奠定基礎。流程梳理中,要強調以事實為依據,強化量化標準,做好自我評估資料、關鍵風險指標資料的收集工作,建立資料基礎。一要對流程中的重要環節設定各種記錄要求,將操作事實定量化,有跡可循;二要將定量化的記錄整理成資料,為風險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三要在流程梳理的過程中建立相應的監督協調機制。

2、確立關鍵風險指標,建立預警機制。關鍵操作風險指標是對操作風險評估和監測的重要工具,用來表示操作風險或風險框架的變動,不僅可以起到預警作用,而且通過對某一特定程式的一系列關鍵風險指標的分析,還會揭示出指標在過去的變動情況是否與專家的風險評估結果相一致。各商業銀行要在流程梳理的過程中積極確立關鍵風險指標。

確立關鍵風險指標時要注意,指標必須具有風險敏感性,能快速反映損失組合變動,而且容易識別,並在業務環境下容易理解。另外,風險指標要有參考係,要設定最低限度,超過限度時管理層要採取相應措施。

3、規範資料採集標準,提早建立操作風險損失資料庫。操作風險損失資料庫是實施高階計量法的基礎。根據統一標準,對損失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建立操作風險損失資料庫,是一項非常必要的基礎性工作。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對業務條線以及損失事件型別的劃分比較混亂,不利於資料的統一和共享。各銀行應積極按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所提供的業務條線和損失事件型別劃分方法,加強對8條業務條線和7種損失事件型別所確定的56個具體專案的跟蹤監測,提前做好風險損失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共享,為先進操作風險管理方法的使用以及操作風險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好基礎性工作。

4、根據自身實際,積極穩妥地推進操作風險管理程序。操作風險計量是操作風險管理的乙個重要核心。由於目前尚無國際同業公認的成熟計量方法,國內商業銀行可以先將工作重點放在前兩個技術環節上,即在加強自我評估和資料收集的同時,進行相應的計量模型研究。

時機成熟時,將定性分析、風險指標、損失資料與計量模型相結合,建立用於資本配置的模型。這也是許多國際活躍銀行的普遍做法。另外,新資本協議中提到,對於符合一定條件的銀行可以就部分業務使用高階計量法,對於其餘業務使用基本指標法或標準法。

因此,各銀行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選擇計量操作風險的方法。

5、加強資訊化建設,積極引進或開發操作風險管理系統。積極引進或開發基於操作風險管理系統是提高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儘管目前國際上關於操作風險的計量方法並不成熟,但許多銀行、諮詢公司和專業軟體公司還是推出了一些操作風險管理系統,較常見的有摩根大通的horizon系統、algo公司的opvantage系統、comit公司的oprisksuite系統、sas公司的操作風險管理系統等。

引進這些管理系統需要注意系統設計是否符合銀行自身的業務特點,系統所採用模型技術的權威性、可驗證性以及可擴充套件性等。另外,各銀行也可通過外包或聘請諮詢公司等方式,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量身定做操作風險管理系統。但無論採用何種方式,都需要始終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的思想,充分考慮操作風險管理與市場風險管理、信用風險管理之間的關係,注意各種風險管理系統的整合性。

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測定與管理

摘要目前銀行操作風險尚無乙個準確的統一定義,關於操作風險的測定框架一般包括基本指標法 標準法和高階計量法,而關於操作風險的管理機制通常包含兩種 內部控制機制 以度量法為基礎的經濟資本補償機制。這些為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測定與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鑑。關鍵詞操作風險測定框架管理機制商業銀行 1 操作風險...

商業銀行櫃面操作風險管理分析

作者 劉懷敏 中國工業年鑑 2014年第02期 摘要 本文介紹了國內外商業銀行櫃面業務操作風險管理的現狀,結合工作實際,總結出商業銀行櫃面業務實務操作中各類業務的風險點,詳細分析了商業銀行櫃面業務操作風險產生的原因,從商業銀行基層營業網點業務管理層面出發,提出控制商業銀行櫃面操作風險的具體防範措施。...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研究

作者 陳韌 科學與財富 2016年第24期 摘要 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接二連三的發生世界範圍內的一系列有關商業銀行操作風險問題帶來的虧損事件,因而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問題越來越受到管理學者的關注。一些比較大的銀行機構和金融監管機構也開始慢慢意識到這一點,於是他們就把銀行內部的管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