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文言文練習

2022-11-29 00:30:09 字數 2688 閱讀 6122

(三十二)

(一)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對「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這句話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牡丹很美,喜歡它的人當然多。

b、牡丹花豔,開的花又多,所以喜歡它的人也多。

c、牡丹是富貴象徵,所以人們喜歡它。

d、這是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風的諷刺。

2、選出譯文不正確的一項( )

a、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

c、菊之愛,陶後鮮有聞:對菊花的愛,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

d、菊,花之隱逸者也:菊花是花中的勇士。

3、下列句中,用來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德聲遠播的是( )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c、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d、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愛蓮說》是周敦頤的托物言志的名文。

b、《愛蓮說》的「說」與《捕蛇者說》的「說」不是同一種文體。

c、文章用「菊」和「牡丹」作正襯和反襯,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d、文中第一段的兩個「獨」字既表現出作者倚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又表明自己不同於陶淵明的生活態度。

(三十六)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

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1、這段文字生動地描繪了**人表演的九種聲音。依據原文,它們分別是婦人驚覺欠伸聲、其夫囈語聲、兒醒,大啼聲兒含乳啼聲、婦手拍兒口中嗚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

2、下列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婦撫兒乳袒胸** b、遙聞深巷中犬吠其一犬坐於前

c、絮絮不止止有剩骨 d、眾妙畢備吾與汝畢力平險

3、與「其夫囈語」和「婦拍而嗚之」中的「其」「之」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恐前後受其敵桓侯故使人問之

b、其真不知馬也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c、其如土石何 (陳涉)輟耕之壟上 d、其真無馬耶君將哀而生之乎

4、用「/」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婦撫兒乳,兒含乳啼

5、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2.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①自李唐來不蔓不枝

③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可愛者甚蕃

⑤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宜乎眾矣

2.選出加點詞詞義不同的一項 ( )

a.何: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

b.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可以調素琴

c.獨:晉陶淵明獨愛菊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陸草木之花蓮之愛

3.下面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

b.「香遠益清,亭亭淨植」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芳名遠播。

c.「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請漣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又不孤高自詡.

4.簡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汙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5.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話是:

6.這篇文章在寫法上乙個突出特點是:

3.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

何陋之有?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則名惟吾德馨

③談笑有鴻儒無案牘之勞形

2.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d.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3.用原文語句回答問題。

①表現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②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4.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描寫陋室的?

5選出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龍」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渲染了居室恬靜的氣氛。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表現了作者對知識分子的歌頌,對無學問之人的鄙薄。

d.「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反映了室主人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6.文中說「斯是陋室」,而結尾卻說「何陋之有」,到底這屋子陋還是不陋呢?

七年級語文下文言文總複習

七年級 下 文言文總複習練習 第一單元 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 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七年級語文專項練習文言文練習

傷仲永 1.出處 選自 臨川先生文集 2.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也被稱為王文公 是北宋政治家 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為 唐宋八大家 之一。3.內容理解 告訴我們學習和教育對於人才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4.字詞句 a.字音 環謁 ye 泯 min 然稱 chen 夫 fu b.詞...

七年級下冊文言文練習題

一 文言文 傷仲永 1 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明道中,從先人還家 不能稱前時之聞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或以錢幣乞之卒之為眾人 2 翻譯下列句子。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泯然眾人矣。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