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的檢查評估與指導

2022-11-28 12:51:05 字數 3185 閱讀 6452

2.每位教師要有強化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責任意識,有職責有義務抓好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站在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高度,樹立高標準育人觀,把培養小學生的良好書寫習慣當成自己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項常規任務去認真完成。力求做到:

用自己良好的書寫習慣影響學生,紮實有效培養學生正確坐姿及握筆的好習慣。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是乙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也是磨練學生意志、性格、品質的過程。對此,教師只有從自身,從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嚴、從實、從點滴抓起,抓住小學生寫字的最佳時期,才能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3. 在教室布置上,我們將給學生更多的表現、創造的空間,布置學生「創新園地」,並增加適合學生閱讀的兒童讀物,給學生提供精神食糧,為創新提供必要的知識。

課堂教學

1.課前情況:教師都能在課前做好教學準備,教師有教學設計,多數教師書寫的教學設計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結構合理,並且有重難點,有的教師課前製作了掛圖、**、也有的老師準備了多**課件,總之,在課前,老師的工作量還是很大的,絕大多數老師在教材、教師用書上,進行再次備課,進行圈、點、勾畫以及注有知識呈現、教學活動等。

2.課堂情況:

通過這次檢查評估,我們深感課堂教學已經出現了可喜的變化:學生的知識面廣了,學得活了,學習興趣濃了,課堂開放了,教師與學生的親和力增加了,教師們努力將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教學方式滲透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充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教學體現「自主化」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這不僅僅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種理念,更應當採取適當的方式,促使學生表現出這種學習的"自主性"。在檢查聽課中感受到,教師在教學中都能注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堅持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先"。即讓學生先看、先想、先說、先練,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學好知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課堂教學體現「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我們很多老師組織的教學活動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其實是源於生活且無處不在的。數學的學習建立在日常的生活情景之中,學習了數學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體驗生活。東陽小學的李成娟老師在教學《公釐的認識》時,指導孩子們在直尺上找到一公釐,在生活中仔細感受一公釐的長度(一分硬幣的厚度、磁卡的厚度等),孩子們真真切切在生活中應用經歷了一公釐的體驗與認識。

三、課堂教學體現「活動化」

存在的問題:

1.只教知識。很遺憾的看到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只重視知識目標,忽略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

課堂上,教師不能遵循教材呈現的知識體系,不遵循孩子的認知規律,只是擷取其中的知識點,把問題的情景與運用部分捨去,過分追求純粹的數學知識點,不符合課改的理念。

2.滿堂問答。發現不少教師在課堂上採用簡單的問答式,一節課上,一問一答,低年級齊聲高呼,氣氛顯得很熱烈,表面上看是師生互動,實際上教師用提問的方式「灌」,學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見解,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重複,師生、生生沒有真正的動起來。

3.無效合作。有一種感受,不論是否存在合作的機會,是否有合作的價值,我們的教師就組織同桌或小組合作,一節課反覆合作,討論時,沒有經過獨立的思考,學生各說各的,對問題討論的不深不透,我認為是無效合作。

指導:一是準備策略,就是怎樣備課。

鑽研教材、駕馭教材。不能全面系統地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難以開展有效的**活動。我想,原來的,備課主要是從教師的講而不是從學生活動的角度備課。

我認為應該從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來備課。這堂課有哪幾個環節,怎樣安排學生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又怎樣指導,怎樣與學生互動,在活動中怎樣進行評估和調控等等應該是教師著重考慮的問題。而且不僅需要事先備課,還要學會事後備課,就是進行教學反思。

大量的資料表明,很多特級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進行了大量的教學反思。怎樣把課前備課和課後反思相結合,是我們要進行研究的問題,這也是乙個創新。

二是實施的策略,就是怎樣上課。

現在大部分的孩子並不適應於老師的全權講授,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廣泛。老師所講的並不一定聽進去了,而只有通過他們自己的內在動力去接受新的知識。所以就要求現在的教師要講究上課的策略。

首先教師要教會學生爬坡。每節數學課,都要向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新知識。新舊知識之間,都存在著乙個知識的坡度。

很多老師在課堂上往往把這個「坡」鏟得平平的,例題之前要加過渡題,解答過渡題所用知識,老師又先給複習一遍,結果是學生不需要多少思考,在不知不覺中就「爬」到「坡」上了。事實上,解題方法是老師告訴的,結論是老師給找的,下次碰到這樣的題說不定做不出,教學效率顯然不高。所以我們要讓學生自己「爬坡」,讓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其次教師需要組織學生圍繞教學內容切實展開探索活動。新的數學課程以人的發展為本,提倡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組織他們主動探索相關內容,發現相應的數學規律或者結論。課堂上很多的教師唯恐學生聽不明白,講解不厭其煩。

結果是話說得太多,滔滔不絕,反而使重點不突出。教師常常把乙個完整的問題,分解得很碎,問題乙個接乙個,實際上干擾了學生的有始有終的思維,把教師的思路強加給學生。教師的話有時多到密不容針的程度,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思路走,而沒有可能心平氣和的思考本課提出的問題。

提高課堂效率,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在有效的探索活動,教師就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維時間和空間,必須給學生以支援、幫助與指導,組織學生在觀察、討論、交流等活動過程中實實在在地體驗數學內容、數學思想,發現數學的結論和方法。在學生討論,看書或動手操作,一定要給予足夠的時間,使之真正能「到位」,達到預定目的,不能擺形式,走過場.。有很多教師經常用討論的方法,但怎樣討論,討論有幾種,怎樣安排,也都是應該研究的。

這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比如說,有的討論是放在課堂上進行,還是有的分組進行,或者說有的討論是激發學生大容量思考呢?

第三是評價策略,包括對學生的評估和對課堂教學的評估。

教育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的教學應該為學生的學習服務,課堂的語言評價也應該為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服務。恰當的運用數學教學中的語言評價也是一種能力,一門藝術。其

一、利用課堂語言評價,建立支援性課堂氛圍。其

二、利用課堂語言評價,讓學生學會傾聽、解讀、交流。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傾聽、解讀、交流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加強這方面方面的訓練。這是集中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進行有效教學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其三,利用課堂語言評價,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注重利用課堂語言評價獲取知識。可是往往新知一旦得出就馬上進入練習階段,很少有教師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進行反思。

反思知識是通過何種方式、何種途徑獲得,能為學生積累諸多學習方法打下厚實的基礎。

總之,要在「實」上下功夫:教學要有效真實、雙基要紮實、手段要樸實、效果要充實、底蘊要厚實。要在落實雙基的同時讓學生經歷過程,學會方法,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價值觀,達到三維目標的統一。

課堂教學評估研究與實踐

王偉遼西技師學院遼寧阜新 123000 摘要 課堂教學是主要的教學模式。科學地對教師課堂教學評估,不但能夠使院校教學質量得到保證和持續發展,也提高了整體教師的職業素質,有利於新教法的推廣和院校激勵機制的建立。評估標準雖各有千秋,但突出特點是關鍵。評估結果使教師教學能力得到排序,從而成為院校對教師業務...

課堂教學應變案例與指導

課堂教學應變案例與指導 讀後感 本書的宗旨是 認識複雜多變的課堂教學,領略豐富多彩的教學智慧型,為教師支招,幫教師解圍,向教學獻計,讓課堂精彩。一 什麼是教學應變?當教學出現變故時,教師要學會應變技能,教學應變技能是教師的必備技能,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教學變故分為內容性變故,紀律性變故,環境性...

課堂教學的閱讀指導

摘要 有效閱讀的基本途徑是理解文章基本思想,同時,不同的文體有著不同的閱讀目的。議 的閱讀目的是作者的觀點和形式多樣的論證方法 的閱讀目的是把握人物形象和獨具一格的描寫手法 說明文的閱讀目的是能抓住說明物件的特徵,說明順序及語言的特點。不同的閱讀目的才能構成有效的閱讀,那麼如何把閱讀目的貫穿於整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