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體上的「尺」

2022-11-21 11:18:04 字數 1546 閱讀 3362

1. 認識「身體尺」。

這一部分,讓學生認識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一腳,知道各有多長。在教學厘公尺時,已經量過一拃的長度。教學公尺的時候,已經量過一庹的長度。

而一腳的長度和一步的長度,大多數學生還沒有量過。

問學生:你的一拃、一步大約各是多少厘公尺?一庹大約比1公尺多多少厘公尺?

一腳大約長多少厘公尺?學生如果還記得自己一拃、一庹的長度,可以直接填在教科書的**裡。如果已經遺忘,可以再量一次,並記錄下來。

至於一步的長度和一腳的長度,以前沒有量過,需要測量才能知道。教材利用圖畫,示範了量一腳長的方法:可以在乙隻腳的腳尖和腳跟處各做乙個記號,測量兩個記號之間的長度,就能得到一腳的長。

把自己一拃、一步、一庹、一腳的長度記錄在教科書裡,是儲存資料,這些長度在一段時間內是穩定的。可以用來估計物體的長度。

在初步認識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一腳以後,安排學生用一拃、一步、一腳去測量1公尺,了解1公尺大約是自己幾拃的長度、幾步的長度、幾腳的長度。設計這些活動有兩點目的:一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一拃、一步、一腳,以後測量物體長度時,知道滿幾拃或滿幾腳就是1公尺;二是初步體會利用拃、步、腳測量長度的方法,沿著物體直的邊,連續地一拃一拃、一步一步、一腳一腳測量。

教材把一拃、一步、一庹、一腳稱為身體上的「尺」,其寓意就是一拃、一步、一庹、一腳能像尺那樣很方便地測量物體的長度。

2. 用「身體尺」量。

這一部分,用一拃、一腳、一步或一庹測量教室裡、校園裡一些較長物體的長度。例如,課桌面的長、黑板的長、籃球場的長等。並對這些測量產生某些體會。

首先,要根據測量的物件,選擇比較適當的「尺」。如果被測量的物體不長,可以用拃或腳來量;如果被測量的物體較長,可以用步或庹來量。如果測量地面上的長度,一般用腳或步來量比較方便:

如果被測量的物體的位置稍高,一般用拃或庹來量。以測量課桌面的長、黑板的長、教室地面的長等為例,引導學生選擇適當的「尺」。顯然一拃一拃地量課桌面的長,一庹一庹地量黑板的長,一步一步或一腳一腳地量地面的長,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否則,用庹測量課桌面的長,結果是不到1庹;用拃或庹量地面的長,會很累。

其次,各個人的一拃、一腳、一步或一庹的長度不盡相同,因此測量同乙個長度的量數不完全相同。例如,測量黑板的長,有人正好3庹,有人3庹多一些,有人3庹少一些,黑板的長大約3庹是比較合理的答案。這正體現了用「身體尺」量長度是一種估計,與物體的實際長度會有些誤差。

另外,「拃」「腳」「步」「庹」都可以當作單位,直接表達物體的長度。例如,黑板長大約3庹、課桌面長大約6拃等,不必再換算成公尺或厘公尺為單位的長度。因為換算有時比較麻煩,有時會超出學生已有的知識與能力。

3. 回顧用身體尺測量長度的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課程標準把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作為課程培養目標之一。因為數學活動經驗是人們學習數學、運用數學所需要的資源,也是學生從數學學習中應該得到的收穫。數學活動經驗蘊含在數學活動過程之中,一般要通過回顧和反思的活動才能提取。

在本次實踐活動即將結束時,要求學生「回顧測量的過程」,說說「有哪些收穫和體會」,這就在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有些收穫與體會是大多數學生的共識,例如,用「身體尺」量長度很方便、很有效,得到的是物體的大致長度,不太精確等。數學活動經驗還包括個人的、有個性化特點的收穫與體會,應該受到尊重和保護。

大班數學活動 身體上的單雙數

活動目標 1 通過圈畫數數活動學習區分單雙數。2 能正確判斷 區分單雙數。活動準備 1 十張,1 10的數字卡一套,筆一支。2 箱子乙個,小布袋若干。裡面各種物品,數量1 10 不等 活動過程 一 匯入 遊戲 猜玩具 小朋友很喜歡玩玩具,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玩個猜玩具的遊戲,請你們每人抓一小把玩具,數...

我們身上的尺

課題我們身上的 尺 教學內容 二上第68 69頁 教學目標1 使學生經歷測量 比較和交流等實踐活動,了解自己身體上的 尺 會測量並知道各 身體尺 的長度,能靈活選用合適的 身體尺 測量出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長度。2 使學生經歷運用 身體尺 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感受 身體尺 方便 快捷的特點 經歷運用不同...

我們的身體教學反思

篇一 呵護我們的身體教學反思 呵護我們的身體 教學反思 執教 范傑英 教學中,以日常鍛鍊為例,讓學生從區域性的聯絡 骨骼 關節 肌肉 到呼吸器官 血液迴圈器官 消化器官整體的聯絡,將本單元的學習內容綜合了起來,有效複習了單元知識,同時,也更好的讓學生建立起以系統的觀點關注自己的身體,在此基礎上,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