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掘苗族生態文化,打造時代個性佳文

2022-11-20 05:18:02 字數 4273 閱讀 9782

內容提要:新課程指出:學校要積極開發校本課程資源作為課程的有益補充。

筆者所在學校地處貴州丹寨,苗族民間生態文化資源極為豐厚,我們從踐行新課程理念出發,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身邊苗族民間生態文化,積極組織學生對其進行收集整理、發掘提煉、深化運用,給學生創造的真正走進生活,體驗生活,領悟生活的舞台,使其情動於衷,屬文有感而發,發之能感人。其文符合時代發展之需,符合培養時代個性學生之理,保護了文化,傳承發展了民族生態文化,將教學、文化、實踐、傳承融為一體,讓作文教學真正的扎根在生活生命的沃土上,定會令其根深葉茂,同時也為周邊學校老師提供了參考範例。

關鍵詞: 苗族生態文化作文資源開掘提煉運用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在「表達與交流」中明確指出學生必須「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角度地積累和運用寫作素材。」那麼,我們在實際作文教學中如何創造性的有見地的貫徹這一理念呢。從理念內涵和外延出發,即是要求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多角度的個性化創造性的觀察思考生活,讓我們的學習主體善於體驗多彩生活,真正經歷和擁有獨到的情感體驗。

也是對老師的解讀理解要求,是乙個教學的主方向。其次也是要求老師的作文教學應該將教學理念真正落實到學習主體上面:師生須真正走進現實生活,體驗經歷身邊的人事物,深入去思考,去開掘去提煉生活。

尤其是我們身邊濃郁而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做到深入而淺出。師生站到文化的高度去思考,去開掘,去提煉,並將之融入文章,使文章真正富有生命氣息,讓文章真正地站起來。

在貴州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丹寨籍的學生,由於歷史、經濟、教育等原因,對歷史民族文化的沉澱不夠,文化素養不高。因此,學生在寫作時往往會感到無從下筆,或是筆下文章單調枯燥、無病呻吟、千人一面等問題頗為突出。鑑於此,筆者認為,造成此現狀是由於師生沒有真正將作文與生活文化真正對接起來,而是將生活文化與作文割裂開來。

具體表現為師生不關注生活文化,尤其是身邊的生活與文化,不重視學生的生活的體驗思考,對作文資源的開掘不夠,學生沒有充足的寫作資源。為此,我們應該從大語文的角度出發,本著生活即是語文,將身邊生活融入語文,積極開掘身邊的生活資源為作文所用,而我省地處中國大西南的貴州山區,擁有著豐富燦爛的民族生態文化資源, 17個世居少數民族,經過漫長的生存和發展歷史,積澱了豐厚而獨具個性的民族生態文化,至今仍以民風、民俗、民情的原生態形式完好地儲存和沿襲著,絢麗多姿的 「 文化千島 」 ,少數民族中的民族生態文化豐厚。如果我們將民族民間豐富的生態文化開掘出來作為作文寫作的豐厚底蘊,並以此為範例再將學生的生活積累思考引向歷史、引向文化、引向當代,那麼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解決當前貴州少數民族地區學生作文難的現狀,同時也可以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個性化的寫作,培養學生傳承民族民間優秀文化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引導收集整理民族生態文化,深入體驗思考民族生態文化

貴州省又稱為「百節之鄉」,其中的禮俗、戲劇、手工藝、民族服飾、舞蹈、**、美術、宗教祭祀、苗族歷史等都富有豐厚的文化底蘊。而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收集整理大語文素材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踐行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新課程精神,古今中外名家寫作無一不是關注身邊的生活,關注民生的。要想讓學生徹底擺脫作文靠抄套改,素材靠生搬硬套的現狀,就必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

因為我省少數民族生態文化豐厚,而這些文化就在我們學生的身邊。例如貴州少數民族的祭祀、禮俗、手工藝等等都是少數民族學生家裡發生的事實,學生可謂是親眼所觀,親耳所聞,親身所感。如果我們引導得法,鼓勵學生去關注身邊這些淳樸的原汁原味的文化,並且積極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那麼我們將能夠從平凡樸素的生活中獵獲到珍珠。

就拿丹寨縣的「錦雞舞」這個非物質性文化遺產來說,學生絕大多是來自於鄉村,從小就受到錦雞舞的薰陶,不僅會唱會跳,還知道其起源,從其起源中還可以了解到自身民族的歷史變遷以及其文化演變等等。我們積極引導學生以一種全新的文化的眼光來重新審視我們身邊這些淳樸的文化,鼓勵引導學生利用自身的天時地利人和去積極收集整理,去走訪老人,去了解每個村寨的歷史文化,全方位的採集這些魅力的歷史文化。可以採取做筆記記錄,影象拍攝,錄音,實物收集等等手段來收集民族生態文化。

在收集的過程中就是體驗,就是感悟,就是構思,就是感化,就是提煉。深入理解追溯這些民族民間文化的發祥,其中所蘊含的民族的心理、發展、歷史等所包含的民族因素,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我們就會發現這些民族生態文化是乙個新大陸,乙個新的有待開發的世界。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師生積極深入了解思考,體驗思考,收集整理身邊的民族生態文化,師生將占有了豐富的第一手寫作資源,為寫作打下了堅實的生活文化基礎。

二、師生合作提煉民族民間文化,深入開掘個性作文資源

師生經過了第一階段的收集整理民族生態文化,我們已經初步窺見民族生態文化的門徑,也初步領悟了民族生態文化的豐厚和個性。那麼,占有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源材料,接下來就應該是師生合作進一步篩選整合民族生態文化,深入開掘適合作文教學的資源。民族生態文化可謂包羅永珍,但是說到要篩選適合學生實際的資源,師生必須對收集到的雜亂的民族文化進行認真推敲,仔細研究,將資料進行分類整合,然後進行篩選。

對此,我們可以採取研究性學習的小課題方式進行合作分工篩選整合,例如:教師可以將其以小課題形式來展開,把乙個大的民族文化劃分為幾個小類別。師生須經過認真籌畫,明確進度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的責任人,明確每個階段的目標,在老師負責的總課題組統籌下,進行分工合作。

例如貴州民族生態文化可以分為禮俗、**、繪畫、民間體育、民間舞蹈、民間絕活、民間戲曲以及苗族祭祀等等,那麼我們可以根據這些來進行小組課題的分類負責,教師則隨時關注每個組的進度,對學生遇到的難題進行引導,對偏離方向的小組進行把握調整指導。整合開掘提煉不是簡單的解讀聯絡,而是深入解析每一類民族民間文化背後的挖掘,不僅要找到民族文化背後的內涵,這些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形成的,文化外化為怎麼的形式。而且要找到民族民間文化與學生寫作資源的契合點。

例如丹寨苗的「蠟染」,它既是手工藝也是服飾,那麼我們在整合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寫作資源中的文化開掘,而不是簡單的舉例子描述,是整合也是在解讀資源,是尋找契合點,也是在開掘出新的文化生命,苗族的蠟染是一部活的歷史,是一部穿在身上的歷史,是時刻都在進化改進的歷史,更是血淚史,也是新時代的變奏曲,我們就可以從解讀感悟苗族蠟染來解讀文化,而文化正是作文所需。經過深刻解讀和整合了的民族民間文化,然後進行資源開掘,讓民族民間文化直接為我們作文教學所用。

三、引民族文化活水入文,鑄就文化個性佳文

第三步就是如何引導學生進行運用的問題了,對於老師來說是題材,是文化,是思想,是哲思。但是對於學生來說更多的是解讀感悟和運用,這是一度奠基創作,二度提公升創作即是寫作運用,三度熔煉創作則是民族民間文化與寫作的完美融合。第三步屬於材料與話題寫作對接,有了豐厚的民族民間文化積累,那麼第三步要做的就是找到寫作話題與材料的契合點。

這一步需要老師進行引導與示範。例如苗族服飾歷史可以與文化名人的屈原的服飾對接,從而挖掘提煉出富有文化內涵的思想素材來,就可以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史進行對接。

第一,師生合作**找到素材與觀點的契合點。即素材要能為觀點服務,能證明自己的觀點,這是前提。然後將素材加以整合,通過增刪補的方式提煉出來,將不能集中反映觀點的素材剔除,將有機部分適當增加,適當將細節補全等。

也可以根據不同型別的素材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從時間變化上拓展內涵;2、從空間變化上拓展內涵;3、從心理感受上拓展內涵。

第二,材料與觀點有機融合。即根據觀點對材料進行分析深入挖掘聯絡拓展。例如對觀點為「細節」的材料可以這樣分析挖掘聯絡拓展:

細節是乙個民族得以立足於民族之林之根,苗族服飾被稱為穿在身上的歷史,那是因為苗族同胞極盡細節之能,將本民族的點點滴滴的酸甜苦辣鹹都融入了服飾之中,服飾不僅僅是用來禦寒與裝飾的,更是彰顯乙個民族來漫長歷史變遷中的生動體現,沒有細節的點滴沉澱,哪來如今的豐厚的生活與多彩的未來。你看那苗衣上乙隻只栩栩如生的蝴蝶繡,不正是苗族同胞逐夢的生動體現嗎,不正是苗族同胞幸福生活的詮釋嗎,不正是苗族同胞展翅走向未來的象徵嗎?

第三,觀點與材料的提煉深化。即材料與觀點對接之後的最後一步,根據觀點與材料進行再次深化提煉。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所提煉的角度與方式以及與觀點要吻合恰當。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深化提煉:1、概括提煉法,即對上述材料與觀點分析進行概括提煉。2、聯絡拓展提煉法,即對已論證分析的後的觀點再次進行聯絡拓展,使文更加具有深度,更加凝練,更令讀者信服。

3、因果提煉法,即對上述分析論證中指出其因果關係,道出其關鍵本質。4、詩詞名句,名言警句提煉法,即借用詩詞名句或者名言警句對其進行提煉。因為這些詩詞名句和名言警句極盡精煉,頗具說服力,用這些句子對自己的論證加以提煉無疑可以錦上添花。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但是光是發現還不夠,我們必須要真正去深入接觸,去體驗,去經歷,去收集,去整合,去提煉,這些身邊優秀的民族生態文化才能真正的被發掘出來,才能真正為我們所認知,從而才能真正融入我們的生活,滲透到我們的生命中,才能融入我們的思想,才能變成我們其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寫作起來才能信手拈來。這不僅僅是對學生而言是好事,對於教學教師而言更是一種專業的提公升的途徑和教學理念的轉變提公升,對於民族文化的挖掘傳承,開發也是大有裨益的。只有做到這些我們的作文才會真正的站起來,成果生活,生命中的鮮活個體,才能讓作文稱為我們教育的一道風景。

生態校園禮儀文化的研究

生態校園禮儀文化的研究 尊師禮儀計畫 教師 紀玉蘭 禮儀 是指禮節和儀表,它是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一種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對乙個人來說,禮儀是乙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文化修養 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乙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乙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式 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禮儀教育 是對學生進行行為道德規範 人...

生態文化建設觀後感

生態文化建設觀後感三 3 班張一今天我們 了關於國家未來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資源能源建設,企業事業向一體化 高階化 國際化的發展目標,社會 四有 建設,以及深入推動行政 經濟 社會等領域改革創新協調發展的宣傳片。其中生態文明建設給我很大的啟發,看後了解了許多不為很多人知道的生態文明方面的知識,生態文明...

長陽生態文化旅遊擦亮土家名片

2014年12月04日 八百里清江美如畫,三百里長陽是畫廊 地處武陵山區的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不僅有長江出三峽後第一大支流 清江橫貫東西,還有436條河流穿越千山,不僅有19萬年前古 長陽人 的生活遺跡,還有4000多年前古代巴人開疆拓土和土家人生生不息留下的神秘文化。近年來,長陽充分挖掘生態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