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完整文化與破碎文化

2022-11-17 03:48:05 字數 1382 閱讀 6926

完整與破碎似乎總是對立的,完整是事物完好而整備的狀態;而破碎則是完美的狀態被破壞甚至被踐踏之後的狀態,這兩種狀態本身即是對立,本身就帶有著相互之間的矛盾。

顯而易見的,人們對於完整狀態的喜愛是遠遠超過破碎狀態的,這一點從古典建築的發展歷程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看出來,如西方古典建築的柱式林立,屋頂齊整,形成的風格厚重大氣,如希臘式、羅馬式、拜占廷式、哥德式、巴洛克式等等都體現著一種完整的極致。同樣的中國古代的木製建築的斗拱飛簷亦是成一體系,不同的形式製造出不同的藝術效果,或輕靈,或樸實,或威嚴。顯得輕靈而不輕佻,樸實而不機械,威嚴而不呆板。

細細想來,從單體建築的形式、秩序到整個建築群的排布與等級的區分都嚴正規範,其所保持的完整性稱得上滴水不漏。且古典主義建築最共同的乙個特點,是在當代新建的房屋中有意識地保持歷史上流傳的古典建築形式和風格特徵,在前代基礎上繼續發揚其完整性。人們潛意識裡對完整的追求可見一斑。

然而誰又能說不喜歡斷樹殘根,枯枝萎葉,不喜歡古寺鏽鐘,破門頹牆,不喜歡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階傾斜玉欄折裂,不喜歡雲冷星隕月缺根竭莖衰柳敗花殘呢?我甚至喜歡看人痛哭失聲,喜歡聽人狂聲怒吼,喜歡人酒後失態吐出一些埋在心底發酵的往事,喜歡看乙個單相思的人於心愛者的新婚之夜在雨中持傘默立。因為只有這樣的時刻,那些原本隱藏在完整的保護殼下的真實與美麗才會無所遮攔的表達出來,人們經歷的辛酸和苦難,以及那些難以觸懷的心事和情緒,是他生命中最深的印記和最珍愛的儲藏。

只有等他破碎的時候,他才會放出這些幽居已久的鴿子,並且啟窗露出自己最真實的容顏。

對於建築與空間的分析亦是如此,當完整轉化為完備,完備轉化為定式時,我們需要一種力量去打破它,去分析它,正如密斯·凡德羅說:「在我們的建築中使用已往時代的形式是沒有出路的。即使有最高的藝術才能,這樣去做也要失敗。

」格羅皮烏斯說:「我們不能再無盡無休地復古了。建築不前進,就要死亡。

」我們需要分析,需要打破,而事物在不同層級結構上仍具備著不同意義上的完整性,若想獲得隱含的完整性,必須通過資訊與能量的作用,破壞原先的層級結構,從而得到隱含的、可以被人理解的、新的完整性。這同時亦是符合格式塔的,我們需要把事物作為整體去分析,而後去推進到綜合的層次上,進行有機的統一。

即便是作為初學者,我也已從這種分析中得到好處,如我在建構作業中,先將原型龍捲風進行破碎拆解,分析特點,而後以另一種形式(方塊堆疊)體現出來,讓它有了另一種形式的完整特點。是誰說過:一朵花的美麗,就在於她的綻放。

而綻放其實正是花心的破碎,一朵花的意義,在於她的果實,而結果其實正是花朵的整合。同樣的,由完整到破碎再到完整的設計過程就如同由種子到破而成花再到結果一樣,自然而流暢,使我們的設計靈感不竭。

在空間的創造過程中,甚至空間自身的特點中,完整文化與破碎文化發揮的作用遠不是對立那麼簡單,他們的相輔相成構成了這個世界最嚴格的秩序與最絢麗的狂放,而處於之間的平衡,或許就是藝術,處於其間的空間,便是建築吧。正如《齊物論》中南郭子綦所嘆:「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鹹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建築文化的回歸與提公升

隨著現代建築的飛速發展,城市和建築的構成 概念 及其問題的主體性 附和性將發生根本的的改變。其中的開拓自然資源在人居生活中的應用 挖掘現代科技在城市與建築的綠色環境要因的理念和方法成為當今的生態設計的必由之路。中國的城市建築生態化問題研究的科學工作者,在不斷尋求新的理念和方法,加強有關方面的知識積累...

文化與文化景觀

單元分析 文化與每乙個人都有密切不可分的聯絡,但是高中學生並不一定能夠從理性上了解什麼是文化,而增加理性知識是教學的目標之一。本單元的主要內容為 文化源地 某種文化事物或文化現象在什麼地方出現,文化生態 某種文化事物或文化現象的產生與地理環境是什麼關係 文化景觀 某種文化事物或現象在產生之後是怎樣擴...

文化自性與文化自覺

2012 12 18 08 39 54 中國文化報檢視評論進入光明網bbs 手機看新聞有10人參與 1840年之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失去以往作為天下中心和文明典範的自我定位。落後挨打的恥辱,救亡圖強的壓力,迫使幾代中國知識精英不斷進行自我反思和批判,其激進思路從技 器物與技術 不如人到制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