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尺子》教學心得

2022-11-16 04:15:06 字數 1702 閱讀 4655

身上的尺子?我們身上也有尺子?是的,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的「尺子」,就看你怎麼去發現它們了!

借助尋找「身上的尺子」的機會,我嘗試了一次數學實踐活動課,並且是在戶外進行的,這是我第一次上數學實踐活動課,在數學工作室的各位老師的幫助下,我如期的開展了人生中第一次數學實踐活動課。

在課的開始,我利用「孩子們每天上學是從哪個校門進入校園的?」為話題,展開問題討論:小麗每天從學校的北門進入校門的,她從北門走到博學樓大樓大約走了100步,她很想知道從北門到博學樓到底有多遠?

我們能幫幫她嗎?在孩子們的熱情幫助下,我們有了解決問題的思路:要想知道從北門到博學樓有多遠,除了要知道大約走了多少步之外,我們還應該知道「一步有多長」,這個「一步」就是我們作為測量的乙個標準,也就是我們「身上的尺子」。

以此引出身上的其它的尺子,比如:「一拃」、「一庹」、「肩寬」、「身高」、「一腳」等。

找出了「身上的尺子」後,我們分組進行了「量一量」身上的尺,讓小組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來進行測量。量完之後由小組長進行匯報,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同樣是二年級的小朋友,為什麼量出來的資料都不一樣?第乙個孩子回答:

「因為我們的身高不同。」回答得不是很準確,讓我有些擔心,怕孩子們回答不出來這個問題。但是第二個同學的回答讓我喜出望外:

「因為我們的手大小不一樣大。」此時我就強調了「大約」的意義,我們不取最低的資料,也不取最高的資料,我們就取中間的資料,或者出現次數最多的乙個資料,在確定了每組大約的資料之後,由小組長將討論的測量標準的大約值寫在圖紙上。

此時,動物世界裡的小兔子也來參加我們的活動。它告訴我們鱷魚長6公尺,引出問題:6公尺到底有多長?

我們能不能用身上的尺子來比一比?此時就有了爭議,有人說用5個「一庹」來量,到底是不是學生說的5個「一庹」呢?接下來我們就進行了驗證,結果真的是和5個「一庹」差不多。

那是不是只能用「一庹」來比呢?孩子們回答還可以用「肩寬」來比,但是我問他們要用多少個「肩寬」來比時,孩子們都回答不出來,可能是由於此時我們還沒學過「乘法」的原因,於是我就請孩子們肩並肩站在6公尺長的皮尺那比一比,最後數出是19個同學肩並肩寬就差不多是6公尺長。

比出了鱷魚的長度之後,小兔子告訴我們動物世界裡還有很多的動物,想請我們也幫忙比一比,比如:長頸鹿,身高6公尺;鴕鳥,身高2公尺50厘公尺;企鵝,1公尺30厘公尺;鯨魚,身長26公尺;巨蟒,身長10公尺;壁虎,身長12厘公尺。利用2號任務單,孩子們展開了討論。

但是這個環節我忘記先跟孩子們說清楚,2號任務單是什麼意思,應該怎麼填,有些孩子似乎看不懂。不過在我下去迴圈指導之後,孩子們終於都弄明白了。

時間過得真快,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看著孩子們還依依不捨的樣子,我也有些欣慰。從孩子們洋溢的笑容中,我可以看得出孩子們這節課「玩」得很開心。一節數學課能像體育課一樣的上,孩子們自然會開心啦!

課後,數學工作室的老師們也對我的這堂實踐活動課進行了點評,如:在讓孩子們進行測量之前,要先說明測量方法。測量標準的圖紙,要講乙個翻乙個。

小組長在圖紙上記錄測量大約資料時,字太小,戶外沒有投影儀,看不清,應該用粗記號筆來寫,效果會好一些。小組長在分工的時候,要先分工好,誰做什麼,以免都是小組長在忙碌。小組長在匯報之前可以先讓其他同學猜猜他是用什麼方法測的。

取平均值的時候可以先讓孩子們產生爭議,再來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取平均值。任務單二上要寫清楚是估計結果,讓孩子們更明白是什麼意思。動物可以換成小動物,或者日常中可以看得見的動物,以便更好估計。

每一次的鍛鍊都是一種收穫、一種成長!我很慶幸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有著數學工作室的這麼多的前輩、老師們的幫助!我會彌補每一次體驗中的不足,也會發揮自己的優勢,讓自己成長的道路走得更長、更遠!

常見的尺子

中心小學李鳳潔 教學目標 1 知道尺子是常見的測量工具,知道尺子具有測量長度的作用。2 認識生活中幾種常見的不同型別的尺子,並了解不同型別的尺子製造的材料不同及其特性也不同,同時測量的物品使用的效果不同。3 知道尺子具有刻度線 直邊的特徵。教學過程 一 引入 同學們,我們繼續學習 我們的文具 中的另...

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教學反思

執教 范傑英 本課是四年級上冊 聲音 單元的第4課,學生將在本課,探索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產生的音高不同,振動的頻率也不同。一 按照學生的思維發展去開展教學活動 在課前,我一直想著這個個問題 是按照孩子們的思路去進行教學,還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進行教學?我在教學初始並沒有按照 的固定模式讓學生進行...

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

教學思路設計 出示鋼尺,引發學生興趣,在做中確認鋼尺能發出聲音。一 提出問題 尺子振動時就會發出聲音,但如果我們不斷地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尺子振動時發出聲音的音高會發生變化嗎?二 學生 發給每個小組 振動尺子 我能聽到和看到的 記錄單,完成表中當尺子分別伸出桌面8厘公尺 12厘公尺 16厘公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