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創新和嘗試 教育

2022-11-13 00:24:02 字數 3821 閱讀 4580

一、西方經濟學課程教改的背景

(一)學科特點

西方經濟學是經濟類、管理類專業的基礎性課程,一般在本科低年級開設,其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經濟學整體結構和基本理論的認識,

西方經濟學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創新和嘗試

一、西方經濟學課程教改的背景

(一)學科特點

西方經濟學是經濟類、管理類專業的基礎性課程,一般在本科低年級開設,其主要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經濟學整體結構和基本理論的認識,並通過學習理論知識讓學生對基本經濟現象有比較透徹的理解,同時,它還是進一步學習經濟管理類其他專業課的基礎。

從現實的教學來看,學生對經濟學有較大的興趣,但在學習中普遍反映理論與現實之間存在較大差距,並存在對學科理論理解的障礙。西方經濟學提供給學生大量的概念和理論模型,通過大量的圖形和數理實證分析以及經濟學特有的概念去理解整個西方經濟學原理,在學科特點上既具有自然科學邏輯上的嚴密性,又具有社會科學思維上的開放性,其概念、原理、分析方法等都比較抽象和難懂,並且西方經濟學是對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許多理論與我國的國情和歷史背景相差很大,因此學生很難將所學理論與我國的經濟實踐較好地結合起來。

西方經濟學課程的名字也具有中國特色,因為在其它國家均沒有這種提法,在我國則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時由人大、北大、清華等幾個學校的一些經濟學教授提議命名的,而在此之前稱之為「資產階級經濟學說批判」。如果從其名稱的確立開始算起,那麼西方經濟學在中國已有三十年的歷史了。

在西方國家的大學裡,這門課的名字叫做「經濟學」或「經濟學原理」,或者把這門課分成「微觀經濟學」與「巨集觀經濟學」,再早些的時候則稱為「政治經濟學」,其內容經過近兩百年(從2023年穆勒的《政治經濟學原理》算起)的演化,理論體系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我國大學中開設的西方經濟學課程中,其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與西方國家大學中的此門課程大致相同,所以這門課程的特點可以說是個完全的「舶來品」,然而這一特徵並不影響我們的使用,因為現代經濟學「科學主義」的特點使得歐美國家的經濟學幾乎成了類似於數學、物理學的「科學」,而經濟學基礎理論的創新難度之大也使得西方國家幾乎壟斷了這一學科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只好採取「拿來主義」,用來借鑑並指導我國的市場化改革,並成為大學中最基本的經濟學教科書。

(二)教材使用現狀

目前在中國的大學裡採用的經濟學教科書大致有以下三類:

第一類,採用西方原版或翻譯版的教材,如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範里安的《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曼昆的《巨集觀經濟學》等,此類為完全西方的版本,主要在少數重點大學裡使用;

第二類,中國自己出版的教材,在大學中使用比較廣泛的如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宋承先的《現代西方經濟學》,尹伯成的《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等,內容體系與上述第一類基本相同,如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就是對薩繆爾森《經濟學》的改編,不同之處在於進行了整理,更加符合中國人的閱讀和理解習慣,並加上了適當的評論,但理論體系和內容與國外大學中的經濟學教材基本相同;

第三類,國內一些學者所編的其他教材,內容或簡或繁,或難或易,這類教材基本上算是對前兩類教材的乙個補充,在內容上或偏重點不同,或完善若干理論,或增加相關案例等。

以上所舉的三類教材的共同點在於:它們實際上都是第一類,三類實為一類,這一類就是「西方的經濟學」。

(三)當前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學習「西方的經濟學」並沒有什麼不好,實際上它是我們經濟學教學的必經之路。由於我國經濟學學科發展不夠成熟,所以只好採用西方的經濟學理論,這可以使我們更加地了解西方世界,也有利於快速地趕上西方國家理論經濟學的發展水平。但這一課程也有著自己本身嚴重的缺陷,對於課程教學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西方國家自己也承認,目前的經濟學只是「科學主義」的,卻難以說是一門科學,在西方尚有大量不能應用於實踐的理論,如邊際定價理論等,是純粹的黑板經濟學,更何況是在與西方發展模式、發展水平相差很大的中國;

第二,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脫離實際,發展得越來越精深複雜(如高微、高巨集),而實用價值卻不斷下降,理論經濟學的發展與教學內容似乎純粹是為了培養「經濟科學家」,而「經濟科學家」的任務就是為了理論而理論;

第三,從具有實用價值的理論來看,這些理論名副其實,具有鮮明的「西方」特色,而缺乏中國特點,雖然這一點得到了補充與完善,如一些教材中加入了若干中國經濟發展案例,但整體上說仍是「西方」為主,「中國」為輔。

西方經濟學是一門奇怪的學科,它是社會科學,但又披著科學的外衣;它對中國的發展非常重要,偏偏前面又加有「西方」兩個字;中國經濟創造了三十年奇蹟,卻又沒有自己的經濟學,這是目前經濟學理論體系與教學內容設計面臨的乙個重要挑戰。

三十年前,改革剛剛開始,一切都在試探;二十年前,中國經濟的元素企業還很弱小;十年前,中國經濟已經較為強大,但仍在wto門外徘徊;現在,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世界矚目;十年後,人們**它將形成乙個超級大國的雛形,那麼,十年後、二十年後,我們大學裡的學生拿的是什麼教材呢?還是「西方」經濟學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那麼我們未來的經濟學教材應該是什麼樣子?主要給學生講授哪些理論和知識?這就是本文所要**的內容,也是我們現在教改的重要任務。

二、教學體系的改革

以《西方經濟學》高鴻業第四版為參考,對原有教材內容進行修改和整理,主要進行的工作是對原有理論部分加以闡述,內容進行調集成並,使基本理論得以保留,仍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並結合中國經濟發展特點對相關內容進行補充,使之符合中國經濟學教學需求,增加中國經濟理論和實踐等內容。通過這樣的調整,使經濟學理論體系更完善、更符合中國經濟發展實際、更易於理解,以此為指導思想,可以把整個經濟學體系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

第一,總論部分。包括經濟學發展史、發展現狀、經濟學流派等。

第二,微觀部分。在現有基礎上可以分為五個部分:基本原理與分析工具;消費、生產與分配;微觀經濟市場理論;一般均衡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第三,巨集觀部分。根據現有內容分成五個部分:巨集觀經濟核算(即國民收入核算);巨集觀經濟模型;巨集觀經濟政策;巨集觀經濟現象;國際經濟部分。

第四,中國經濟部分。包括中國經濟發展史、中國經濟理論與實踐、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等。

新教學體系與原有教學體系相比,增加了或增大了「總論部分」和「中國經濟部分」的比重,目的是對經濟學體系作更全面地了解和增加對中國經濟理論與實踐的闡述。經過課程教學體系的重新梳理後,課程名稱可以調整為《經濟學》或《經濟學原理》。

三、教學內容的改革

以下列出主要內容綱要,重要的各節列出,其餘細節省略。

第一篇總論部分。包括第一章經濟學說史;第二章發展現狀;第三章經濟學流派。

第二篇微觀部分。包括第四章基本原理與分析工具(第一節需求與供給,第二節彈性理論,第三節均衡分析、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動態分析,第四節邊際分析方法,第五節博弈論);第五章消費、生產與分配(第一節消費理論,第二節生產理論,第三節分配理論);第六章微觀經濟市場(第一節完全競爭市場,第二節完全壟斷市場,第三節壟斷競爭市場,第四節寡頭市場);第七章一般均衡論與福利經濟學;第八章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第三篇巨集觀部分。包括第九章巨集觀經濟核算(即國民收入核算);第十章巨集觀經濟模型(第一節凱恩斯的ni-ae模型,第二節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的is-lm模型,第三節產品、貨幣與勞動力市場的ad-as模型);第十一章巨集觀經濟政策(第一節巨集觀經濟政策理論分析,第二節巨集觀經濟政策實踐操作);第十二章巨集觀經濟現象(第一節通貨膨脹與失業,第二節經濟週期,第三節經濟增長);第十三章國際經濟部分(第一節is-lm-bp模型分析,第二節國際**的基本知識,第三節國際金融的基本知識,第四節國際經濟協調或國際經濟組織)。

第四篇中國經濟部分。包括第十四章中國經濟發展史;第十五章中國經濟理論貢獻;第十六章中國經濟改革與實踐。

上述四篇結構安排,基本固定,但每篇中各章安排,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適當調整,每章中的各節的內容也可以再進行調整,如「博弈論」可以放到「微觀經濟市場」中闡述。在新教學內容裡面,有些需要進行較大改寫,如「消費、生產與分配」、「巨集觀經濟模型」;有些需要新寫,也即資料整理部分,如「經濟學流派」、「中國經濟改革與實踐」;有些內容基本不變,只是調整一下順序,如「微觀經濟市場」、「一般均衡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巨集觀經濟政策」、「巨集觀經濟現象」等。

西方經濟學教學心得

作者 王雷 經濟研究導刊 2010年第06期 摘要 針對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特點,結合學習西方經濟學應該避免的誤區,針對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特點與課堂教學中所遇到的主要問題,提出了諸多改進西方經濟學教學的想法,尤其是獨創性地提出了應該注意西方經濟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關鍵詞 西方經濟學 教學 方法 研究 ...

西方經濟學課程期末複習答疑

本課程採用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時作業,平時作業成績佔學期總成績的20 終結性考核即期末考試,期末考試成績佔學期總成績的80 沒有完成平時作業者不能取得本課程的終結性考核資格或本課程的學分。本課程的命題依據是 廣播電視大學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大綱 文字教材 梁小民編著...

《西方經濟學》考試內容與考試方法的思考

摘要 作為經管類專業基礎課的 西方經濟學 在考核時,往往側重於對學生記憶力 對教材內容 對學生試卷成績的考核。在對其考核內容和方法進行改革時,應注重考核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通過多樣的考核手段和統一的考核標準,全面考查學生的整體素質。關鍵詞 考試內容考試方法改革 考試是教學過程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