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良好師生關係的確立

2022-11-11 20:12:03 字數 4373 閱讀 1763

【摘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

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為培養未來人才的教師,其知識結構的狀況和道德水準的高下,愈來愈成為受關注的焦點。「為人師表」成為新時期師風師德建設的重點和基礎,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更是重中之重。

在新的歷史時期,公眾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而學生們對自己的老師又有什麼樣的要求呢?

【關鍵詞】師風師德建設教師心理素質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勞永逸。對乙個教師而言,最大的挑戰就在於處理與學生的矛盾——轉化後進生。先進和後進是在乙個特定的環境中相比較才顯示出來的,即使集中全校最優秀的學生組成的班級也同樣有後進生。

這就迫切需要老師擁有最大的寬容與毅力。研究並幫助後進生進行積極的歸因訓練;關注並幫助後進生完善知識結構;保護並引導後進生的自尊心。越得不到重視的學生越會做出一些引人注意的舉動,做不出正面的積極的舉動就做出一些離經叛道的事。

「愛莫大於心死。」絕不能用一些激烈的言行使得學生泯滅了爭取上進的願望。魏書生說過:

「要珍惜學生心靈中閃光的東西,以他們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

教師的作用在於「教育」學生,教會學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學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人生進取精神,「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殺

1身成仁」、「捨生取義」的高尚氣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義、誠、達、禮等一些優秀的人格層面,這就是做人的根本。正如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孫奇逄所說,教人讀書,首先要使受教育者「為端人,為正士,在家則家重,在國則國重,所謂添乙個喪元氣進士,不如添乙個守本分平民」。但是,關鍵還在於教師本身是否具備這些品質。

學生對老師的信奉程度是同其受益程度成正比例的。西漢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揚雄指出:「務學不如務求師。

師者,人之模範也。」教師只有處處要以大局為重,克服個人主義,自覺遵守憲法和社會公德守則,遵守校紀校規,以模範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學生遵規守紀。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現行的各項方針政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條文,強化法制觀念,在學法的同時,要懂法、守法、**,以身作則;在學生中宣傳政策和法律條文時,就會受到雙重的教育效應。

教師要教育學生懂得當代社交的一般常識,講究精神文明和社會公德,注意禮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教師要成為追求真才實學的榜樣。教師不能滿足於先學於學生,而且要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

隨著形勢的發展,高科技突飛猛進,讓人感覺到一停止學習,就會落伍。當今的時代,人們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獲得生存的社會位置。教師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種勤奮學習的能力,還要把這種學習能力無私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師德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

2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但是教師的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範、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範、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準則。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因此,可以說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小學教師**發表

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師愛」。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但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

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

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

教師的心理素質是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開放意識。教師要從書齋、教室、學校走出來,結束那種自我封閉、自我滿足、自我欣賞、自我陶醉的狀態;立足崗位,立足國情和當地實際。通過各種資訊傳遞方式,把視野多角度地擴充套件到外部世界;用辯證唯物論的觀點觀察、分析、認識問題,把握國內外教育改革的動態。

要從頭腦想著應試題,心裡盼著高公升學率的禁錮中掙脫出來。與舊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觀念、人才觀念、素質觀念、教學方法等劃清界限。尋找自我素質結構定位,並積極建立素質教育

3的新模式。在參加目前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實踐的同時,看到素質教育呈現的未來前景。乙個有作為的教師,能夠**未來教師的形象,研究未來教師的素質結構和教師的型別,從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構築21世紀教師素質結構,以此作為不懈追求的奮鬥目標。

其次坦誠地接受學生的挑戰。在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中,雖然教師擔任教授角色而學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師與學生是可以互相促進、共同增益的。教師作用於學生,而學生又可以能動地反作用於教師。

這就是雙方教學相長的規律。明確提出這一規律的《學記》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而《學記》的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與其**的教學活動經驗為依據的。這在《論語》中頗多記載:

學生批評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認為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當著**巫馬期欣然承認自己的過錯:「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學生子路、冉求、『樊遲經常與孔子爭執,但他們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頗為器重他們,將之都培養成出類拔萃的英才.在教學中認真接受學生的意見;使教師不斷提高,這也是荀子的觀點。他指出,為師者應「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決不能諛者親,諫爭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他自己就是「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謅諛我者,吾賊也。

」教師要虛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學生提出的正確的批評性或肯定性意見;拒絕謅諛奉承的言行,教師在教學中應虛心向後輩與學生學習,而後來者居上;學生也可能超過老師,這就是「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韓愈說過「**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師生之間存在著「道」的雙向交流。

清代教育家張履祥甚至認為學生如果不聽從教師的教導,那麼教師不應完全怪罪學生,而應過來從自己教學方面來

4尋找原因,他說:」子弟教不從,必是教之不盡其道。為父兄師長者;但應反求諸己;未可全責子弟也」由此聯想到保羅弗雷爾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的一段令國際教育界人士頗為欣賞的論述:

「在解放教育的實踐中,教育工作者作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須『死去』,以便作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誕生』。同時,他還必須向受教育者建議:他應作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

」再次要能包容學生的過失。子曰:「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教師先於學生學習了大量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理論和豐富的科技知識,而後成為教師的;教師教育的物件,相對地是一些年紀輕,閱歷少,知識欠缺的人。指導學生「學會做人」,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成為乙個有公民意識的人,乙個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乙個有愛國主義思想和中國國格的人,乙個真善美的人。指導學生「學會做事」,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在勞動中創造價值,在與人合作中學會生存和發展的本領。

指導學生「學會學習」,通過導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會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抓住問題的關鍵,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絡,促進知識和技能的遷移。

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李叔同先生的為師之道。

他就是把學生當做人來看的,當做平等的人,堪與尊敬的人。而不是把學生當做下級,當做可以隨意訓斥的無知小兒。時下某些老師可能做不到這一點。

他們往往自以為尊貴無比,維護師道尊嚴,不顧學生的顏面。其實這種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語道:

「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師對學生不要體罰,

5不要訓斥,不要高高在上,而應該像李叔同先生那樣,做乙個和氣的人,乙個嚴謹的人,乙個值得尊敬的人,乙個堪為師範的人。學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強烈的。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

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悅耳」。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而這一切都基於教師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師要優化自身形象,從樹立「以德立教、率先垂範、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入手,把外樹形象與內強素質結合起來,以良好的師風師德感召和薰陶學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師在行為、氣質、素養甚至儀表上都應提高文明程度,特別要培養對學生的愛心;教師還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服務意識,創造出尊重、信任、寬容、友愛的新型的師生關係。

6論良好師生關係的確立

新鄭市孟莊鎮孟莊完全小學

趙智慧型二零一二年四月

7師德徵文

新課改呼喚良好師生關係

齊市三十中學李昌智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提倡師生互動方式的改革。為此,我們在教學中逐漸擺脫課堂上的教師權威地位,讓教師走入學生中間,與學生溝通 合作 對話,構建健康 和諧的師生交流方式。好的師生關係給人如沐春風之感,對學生才會有更多的感召力,學生積極學習的情感會促使學生...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係

作者 董書超 人氣 回覆 14 1 發表時間 2011 10 31 23 33 19 摘要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影響教育的效果。此文主要從給學生足夠的尊重 相信他們 師生之間互相交流 對學生愛憎分明,嚴格要求 了解學生的需要,並予以適當的滿足,適當誇大學生...

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要求教師要尊重和信任學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成功的慾望。教師是教育者,學生是被教育者。但這並不意味著教師的工切都是正確的,學生必須服從。在人格上,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教師也要尊重和信任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能用簡單的 家長式 方式對待學生。對於學生應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