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夢說課

2022-11-01 16:54:07 字數 4712 閱讀 1478

一、說教材

1、 本課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

《蒲公英的夢》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社s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以「人與自然」為主題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科學童話寫的是在城市的街心公園,一棵蒲公英開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惡劣環境的困擾,渴望生活在美麗的環境中,後來在夢中實現了她的願望。教育人們增強環保意識,保護我們的家園。

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1-6自然段寫了蒲公英開花前的擔心,7-10自然段寫了蒲公英開花時的遭遇,第11自然段寫了蒲公英的美好的夢。結尾耐人尋味:

因為不快樂的日子,才做了乙個如此快樂的夢。夢不是現實,但是有希望,有夢想,就會努力把它變為現實。這是蒲公英的願望,更是我們人類保護環境,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的殷切希望。

根據課文內容特點,結合本單元「初步了解文章敘述順序,更好的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任務

知識與能力目標:1、理解詞句的意思,積累詞語2、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1 、多種形式的朗讀為主線,加深課文的理解, 2、運用不同的方法,體會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學習,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激發學生保護大自然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

教學難點 1、一二課時的任務分配與銜接。如何合理安排兩課時的內容,把理解詞語環節融入課文的理解,渾然一體,教學提高課堂效率?2、情感目標的細化。

激發環保意識並不難,難在如何引起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知道我們到底能為保護環境做些什麼?把空洞的口號落實為實際的行動。

為了突破教學難點一,採取以下措施優化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一)活化教材資源

眾所周知,教材是學生學習的第一資源,我們每位教師都在用教材,那麼怎樣將教材用「活」是我們研究的切入點。

1、 活用教材內容,重設課時結構。

以往教學的第一課時,通常內容設定為掃除字詞障礙,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順序,把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留在第二課時。這樣,課時任務分配不平均。我們突破教學常規,把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表達的情感貫穿兩課時的始終,讓理解詞語、概括主要內容、理清文章敘述順序融入環節之中,始終為教學主線服務。

第一課時教學任務:1、掃清字詞障礙。2、會用自己的話概括主要內容,了解文章寫作順序。

3、抓住重點詞語、句子體會蒲公英做夢的美好心情及現實中的遭遇,對比中引起情感共鳴。第二課時教學任務:1、回顧舊知,學習9、10自然段,體會蒲公英的美好願望,結合現實認識環保的重要。

2、使學生知道我們到底能為保護環境做些什麼。讀寫結合,給蒲公英寫一封信,表達自己的感受。

2、 巧用檢查預習,變字詞教學為理解閱讀感悟服務。

巧設情境提問題(具體有以下兩個環節)

上課伊始,教師開門見山。一邊板書「夢」,一邊用詩一樣的語言敘述,把學生帶進童話般的夢幻世界:你看,如血的夕陽映照著樹林,樹葉亮晶晶的發著光,如詩如畫。

多美的夢啊!首先,請學生用「夢」擴詞,由這個「夢」字,你想到了哪些詞?接著,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再現故事情境問題是學生創新意識的萌芽。

有了課前預習的學生,圍繞筍芽兒的「成長」提出學生自己認為最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筍芽兒是怎樣鑽出地面的?教師抓住「問題」,圍繞重點生髮開去。

眾所周知,識字教學作為低年教學重點,如果「重點不重,必有後患」。我們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歸類識字,逐步培養學生的獨立識字的能力。並在寫字中,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書寫規律,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把識字、寫字擺在了突出的位置,相信有了時間的保證、指導的保證、練習的保證,識字教學的實效性便凸現出來。

3、 巧改教學順序,美好的與悲慘的境遇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揭示人物內心世界。

在原有教材內容基礎上,恰到好處的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與延伸,使教材內容更加豐滿,達到了用好教材、超越教材,拓寬課程資源的境界。

二、重視學生資源

學生是教育的物件,更是教育的資源。

1、學生的經驗是一種資源,是教學的起點。

2、學生的興趣是一種資源,是教學的突破口。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先讓學生到大自然中找一找春天。聞一聞美麗的鮮花,摸一摸小樹的綠葉,瞧一瞧可愛的花苞。這一「先學後教」的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潮,興趣得以點燃;學生已有的經驗、既有的知識被充分挖掘。

於是他們蒐集的資料成為了教學的素材;他們的學習情況也使教師改變了原來傳統的教法,調整了教學思路。師生雙方教與學的互動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學生的差異也是一種資源,是教學的無形資產。來自學生的不同的思維,不同的資訊會相互碰撞和補充,形成新的認識和感悟,使學習更深入、更透徹。

教學中依靠這些蘊涵豐富的學生資源進行教學的探索,為教學所用。從而使得學生這種資源得以再生,讓它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總之,智慧型的教師在對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時,始終是基於生本、憑藉文字、體現人本,最終實現課程資源開發的實效性、拓展性、人文性的統一。

(如果說教材分析是理性的認識,課程資源開發是理性的昇華,那麼,我的同伴萬晶老師所帶來的「課件、教具及其他資源展示」就是將理性完美過渡到感性的過程。有請萬晶老師——)

二難:情感目標的細化。激發環保意識並不難,難在如何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方法:走進人物內心世界。

創設「情」場。

(匯入)科學童話的情境之中。

導情入境。

以讀促思解問題

在備課中,我們發現學生通過預習和初讀課文後,容易理解到筍芽兒成長與環境和他人的關心有關。可是,其成長的內因卻是本課的難點。因此一問題為切入點,筍芽是怎樣鑽出地面的,展開有層次的讀文。

第一層面:默讀

給學生乙個默默讀書的「場」,乙個默默品味的「場」,營造乙個「靜靜學習的場」。 學生獨立默讀課文後小組交流讀懂了什麼。通過自讀感悟,把自己與文字接觸後的最本原的,沒有受到過任何影響的初知層面的感受談出來。

第二層面:演讀:

運用聯絡想象的比較讀,設身處地的角色讀等多種方法,真正作到以讀激情。邊讀邊交流,哪些詞、句比較喜歡,比較欣賞,說出自己對角色理解層面的解讀。老師春天般溫暖評價語言走進孩子的心靈,找到好孩子的感覺。

有了這種感覺,學生才敢於交流、平等真誠的對話,實現真正的自我超越。從而體會到筍芽兒成長的外部原因,春雨姑娘的呼喚、春雷公公的鼓勵和筍芽媽媽的關心。

第三層面:品讀

把學生帶入課文,使我在課文中,課文也在我心中。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逐步體會筍芽兒在成長中奮發向上的內在力量。

運用注重觀察的模仿讀,抓住小筍芽「一鑽,一挺,探出頭」等體現生長的動詞,讓學生帶著感覺聽一聽、讀一讀、演一演、評一評。適時的電教手段再現筍芽兒成長的真實畫面,及時突破了難點和北方孩子認識上的盲點。學生從朗讀中,從畫面中,從鼓勵中,心靈被震撼,被感動!

是因為大家的關心,是因為筍芽兒經受了風雨、不怕困難,是因為學生的內心受到震撼,逐漸將課文內涵延伸到自己身上,產生勇於面對困難、積極向上的內在力量。通過有層次的朗讀,層層深入,步步遞進,把學生的感悟推入到更深入的層面。

第四層面:引讀

引讀課文最後一段,想象筍芽兒的心理,進入昇華情感的展開層面。教師深情地扮演竹媽媽與孩子對話。他們興高采烈地開始了表演讀、引伸讀。

給學生帶上筍芽兒的頭飾,他們躍躍欲試,完全沉浸其中,自然妙語如珠。

通過與文字親密接觸,學生在情感和文字裡走幾個來回,使文字潛在的含義、教師所理解的含義和學生所能接受的含義這三者之間有機的融通。

流程四:拓展延伸展問題

此時,引導學生跳出文字,以讀者的身份審視文字,與文字進行多向對話,我們設計了課上練說。可以是敬佩筍芽兒的,可以感謝竹媽媽、春雨姑娘、雷公公的,感悟更深的也可以感謝生活中幫助過自己的親人、老師、朋友的,還可能告誡自己要像筍芽學習的,孩子們的情感就是在這樣的練說、練表達中各抒己見,內心被激盪,被推動,被不斷昇華。

為了把學習引向課外,也為下節課埋下伏筆,我們設計了課下練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我們可以設計這樣三種不同的課外作業,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生就在這樣的作業中。

將口語表達、書面練筆相結合,將課內研讀、課外延展想相結合。正所謂:「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總之,一節好課不能人云亦云,需要老師獨具慧眼的學會添減,需要老師們集體智慧型的碰撞交流,需要和學生課堂生成的亮點結合。教師無論怎麼教,都應該帶著學生身臨其境,自主學習,和文字傾心交流。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課堂也發生了這樣的轉變:

變「唯一有解」為「多元解讀」, 變「單一目標」為「多維目標」, 變「學習層面」為「發展層面」,變「波瀾不驚」為「春色滿園」。正是在這樣的轉變中,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提公升。

在教學過程中強調「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的滲透。讓學生通過品讀、感悟來理解課文,讓學生在學習中積累詞句,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真正上成有語文味道的語文課。

二、說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基於這理念,本設計力求為學生創設個性化的閱讀空間,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體驗與課文展開零距離對話,體現在閱讀實踐中自讀、自疑、自悟、互評、合作、探索的學習過程。

2、「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這一《語言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本課教學力求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設計多層次、多角度的讀書活動,讓學生真正的與文字對話,與文字交流,並在交流中產生成就感,使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對話,成為自主閱讀後的深層次需求。

三、說教學流程

流程三:

四、說小課題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

談「蒲公英的夢」的課堂細節的有效性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教學本身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而課堂學習是學生生命歷程的生成過程。本節課的教學安排力圖讓學生通過朗讀的方法走進文字,在理解文字的基礎上將自己勃發的思想感情再通過朗讀表現出來。為了達成目標,我對教學進行了精心的設計,並在課堂實踐中得以充分的展現。

《蒲公英的夢》評課稿

本單元以 初步了解文章敘述順序,更好的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為訓練重點,也是本堂課的重點訓練專案,同時這篇課文的另乙個重點就是增強環保意識,在教學中秦老師以 二條線為主 設定很多細小的環節都是為突破這兩個重點服務的 一 突破 初步了解文章敘述順序,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的重點。1 問題設定,突出重點...

《蒲公英的夢》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實施了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品讀 感悟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習中積累詞句,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真正成為有語文味道的語文課。一 拋開以往以分析課文為主,老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而是採取了以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為主線,引導學生抓住有關語句品讀 感悟。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所要...

教學反思參考1 蒲公英的夢

採取齊讀 部分學生讀 個別學生感情朗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朗讀,把學生帶到文章所表達的情景中去,讓學生 愁眉苦臉 震耳欲聾 幾個重點詞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通過感情朗讀來理解課文,以讀貫穿整節課,層層進入蒲公英的感情世界,從而對蒲公英產生深切的同情。本課的教學我抓住 夢中的蒲公英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