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工作進展報告

2022-10-27 22:36:11 字數 4740 閱讀 2579

一、總體概況

上海大學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院校,2023年金屬材料工程及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兩個本科專業進入卓越試點專業,2023年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電子資訊工程、通訊工程及電腦科學與技術,三個工程碩士專業,分別是:機械工程、電子與通訊工程及軟體工程,三個工學博士專業,分別是:通訊與資訊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及機械工程等進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試點專業。

上海大學依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的指導方針,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按照教育部有關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我校卓越計畫的實施和人才的培養策略、學生的分流和管理、教師的考評及相應的激勵和檢查評估等。各試點院系依據各自的專業特色,充分利用以我校辦學特色,依託各相關的校級、市級、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及大學生創新實驗中心、校內外實踐實習基地、工程教育實踐中心等,制定了本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方案,保證了實施卓越計畫的各階段安排。

學校要求各試點專業在制定卓越工程人才培養方案要樹立「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未來的卓越工程師為目標,組織實施工程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和實踐,攻堅破難,著力在教學機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進行改革和探索,營造創新教育的環境與氛圍,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具備工程設計、製造、控制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與創新意識和工程應用能力,能在工程領域內從事裝置製造,技術開發、應用研究、執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尤其培養服務於上海的高階工程技術人才。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隸屬於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該學院是一所集機、電、測、控一體為特色的多學科交叉學院。學院所轄的工程訓練中心是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國家「863」機械人產業化基地、教育部省部共建自動化製造裝備及驅動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以及學院與電子、汽車、輕工、冶金、機械等行業的企業界有良好的工程技術合作基礎為工程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校內外基地。該專業培養具備從事機械及機電一體化產品的開發、設計、製造、控制,以及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內從事裝置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執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階工程技術人才。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隸屬於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該專業長期以來緊密結合國家經濟和科技發展,發揮上海作為我國先進製造業中心的地理優勢,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該專業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上海市現代冶金與材料製備實驗室」,***「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實驗基地,2023年所在研究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該專業通過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和上海市教育高地ii期和iii期的建設,利用多年積累的「產、學、研」基地和科研資源的優勢,圍繞「以培養實踐動手能力強的高素質工程師型技術人才為基礎,注重培育拔尖的研究型人才」的本科培養目標,不斷提高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完善專業建設與教學體系的改革,加強本科生綜合實踐、實訓以及創新能力,在課程建設、綜合性實驗平台的建設、人才的培養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上海大學金屬材料學科自身的特色。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隸屬於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其所屬學科為上海市重點學科,並獲得「211工程」和上海市重點學科資助。遵循面向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立足無機非金屬材料二級學科的辦學思路,注重學科發展與企業需求結合,基礎研究與應用實踐結合,在保持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特色和優勢的同時,不斷培養出新的學科生長點,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以先進陶瓷材料為支撐同時包含其它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特色優勢專業。

通訊工程專業和電子資訊工程專業隸屬於上海大學通訊與資訊工程學院的二個本科專業,一直按電子通訊類專業進行培養。學院具有「資訊與通訊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二個國家一級學科專業,「資訊與通訊工程」學科是上海市第三期重點建設學科專業,具有國家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特種光纖與光接入網實驗室」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科技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該兩卓越試點專業在試點階段,本著集中優勢、集中精力、加大培養力度、保證培養質量的基本原則,擬將本科工程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定為培養通訊、電子資訊現場工程師後備人才。

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隸屬於上海大學計算機工程與科學學院。該專業涵蓋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3個二級學科,涉及計算機硬體、軟體和應用諸多方面,並同計算機軟體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資訊與通訊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專業有緊密的聯絡。學院以培養具有紮實的電腦科學理論基礎、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從事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研製開發等工作的高階科技人才為目標,實現學科領域內本科、碩士、博士各級各類人才培養的全覆蓋。

上海大學按照教育部關於工程教學改革的願景,積極探索並逐步落實工程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總結過去工科類專業教學經驗,調研國外先進的工程教育理論,探尋我校工程教育工作途徑,針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明確卓越計畫人才培養方向,使我校相關專業的教學改革、教學建設、教學管理在整體水平上再上乙個新台階。

我校的「卓越計畫」旨在培養造就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型別工程技術人才。我校卓越計畫實施的指導思想是以提高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強實踐(尤其是工程實踐環節),力求針對性和系統性的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環節相互協同。

通過建設工程實踐基地與提公升現有學校實驗室資源相結合的手段,開設出真正能夠驗證教學內容、啟發學生**實際問題的實驗、實踐課程,加強學生基礎方法應用能力的培養。深化企業合作、建立聯合培養基地,為學生創造更多到工程一線學習、實習的機會,滿足「卓越試點專業班」的「3+1」教學要求。

上海大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通過「本科碩士博士」一體化的培養模式,形成由「卓越的工程師」 「優秀科技人員」 「拔尖科技人才」的人才梯隊培養。

上海大學卓越計畫第一批金屬材料工程及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兩個本科專業自2023年起在在校生中招收,其中,2008級37人,已全部畢業,走向工作崗位或深造;2009級43人,進入企業學習中的專項課程設計、專業實習及畢業設計階段;2023年金屬材料工程及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與通訊工程、電子資訊工程專業,列入學校卓越專項班招生;2023年所有卓越計畫試點專業列入學校卓越專項班招生。

目前我校列入卓越計畫培養的學生(含碩士、博士)714名,部分試點專業37人,已全部畢業,走向工作崗位或深造,同時我校碩士、博士類卓越計畫結合專業碩士等的培養,進一步探索高層次工程人才的培養模式和途徑。

二、組織管理

我校成立了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為組長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成員包括教務處、人事處、財務處、學工處等部門負責人及相關教學院(系)分管院長、試點專業帶頭人等,負責試點專業重大改革事項的決策與指導。

教務處具體負責試點工作的策劃、執行協調與評價,並針對「卓越計畫」進行教學管理、制度修訂(計畫、執行、條件建設、效果評價等)和教**行的組織。

各試點專業所在學院成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指導委員會」,成員包括試點專業院系領導、有多年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以及合作企業高管與高工,具體負責領導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的學習、宣傳,制訂試點專業的具體實施方案(培養目標研究、培養標準制定、組織模式構建和執行機制改革等)。

上海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建立了全新的教學組織管理體系,成立了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班(管理班子)。在進行教學管理組織方式上,採用國外先進的工程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建立由授課教師、教務管理人員、企業高層及學生代表共同組成的教學管理督導組,及時跟蹤國內外機械工程學科最新的發展動向,掌握企業對機械工程人才的知識結構需求變化情況,每月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方案進行討論,總結教學經驗,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教學方案和教學方法。組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教學組織管理體系

如我校通訊工程和電子資訊工程專業,由唐翔千專項教育**2023年簽署協議與上海大學合作,為保證通訊和電子資訊工程專業卓越計畫培養方案的實施,由唐翔千專項教育**聯合上海大學組建上海大學翔英學院,創新機制培養卓越工程師,並單項捐贈3000萬元人民幣予上海大學建翔英資訊大樓,並資助1000萬作為翔英學院的開辦費,同時每年根據需要還要進行資助,用於設立獎學金、獎教金、高層次人才引進,以及實驗室建設等。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以專業教研室教師為核心組成金屬材料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秘書組。秘書組一月一次工作會議。匯報卓越計畫實施情況,總結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布置下階段的任務,討論經費使用情況。

三、政策措施

為保障我校「卓越人才培養計畫」工作順利開展,提高卓越人才的培養質量,依據教育部實施卓越計畫的相關檔案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訂《上海大學「卓越人才培養計畫」實施辦法(試行)》(見附件)。

「辦法」對各專業卓越計畫的組織機構與職責,具體組織、實施,學生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國際化培養,考核與評價,保障與激勵等作了具體要求。

「辦法」要求各「卓越計畫」試點專業需遵循卓越人才培養規律,結合我校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服務面向和辦學優勢與特色等,制訂各層次、各領域的「卓越計畫」人才培養實施方案,包括本科、碩士、博士階段培養目標與要求、教學計畫及課程體系與架構、培養模式與總體方案、實習基地建設及與企業、科研院所、**等實際部門的培養計畫等。

「辦法」要求各「卓越計畫」試點專業依據學校的「卓越計畫」培養標準,開展課程及教學體系的改革,遵循各行業整合和創新特徵,以強化實踐、創新等能力為核心,重構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加強跨專業、跨學科的複合型人才培養。著力推動基於問題、基於專案的學習,注重企業等實際部門課程的建設,開展基於企業等實際部門實際案例的多種研究性學習。

「辦法」要求各「卓越計畫」試點專業應建立「因材施教、分流培養、能進能出」的學生流動管理機制。

「辦法」將依據國家「卓越計畫」指導意見及我校「卓越計畫」有關實施要求,制訂我校「卓越計畫」的考核評價標準體系。並對「卓越計畫」不同的實施階段進行相應的檢查、評估,考核結果納入學校的教育質量考評體系,確保我校卓越人才的培養質量。

學校在許多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以便推進本專業卓越計畫工作。2023年學校從「085」學科內涵建設中批劃了專門的建設費用作為卓越工程師培養專項經費,主要用於學生創新實驗計畫和企業工程實踐聯合培養,聘請校外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來校教學或指導學生實踐,選派教師到企業進行工程實踐能力培訓,支援教師和管理人員對工程教育改革專案進行研究以及日常教**行支出等。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我校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概況 2010年9月,西安工業大學啟動校級 卓越計畫 遴選了測控技術與儀器 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 軟體工程等3個專業進行本科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試點,大力推進工程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生工程意識 工程素養和工程能力的培養,並隨後向教育部自願提出加入卓越計畫的申請,2011年1...

上海大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工作總結

上海大學首批試點專業進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以來,認真學習教育部關於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的願景,積極探索工程教育的新方法 新思路,在總結過去工科類專業教學經驗的基礎上,調研國內外先進的工程教育理論,找出目前我校有關專業工程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明確教學工作的努力方...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實習報告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企業學習階段實習實踐報告 報告名稱企業安全生產教育與思想道德修養實踐學院電氣資訊學院 專業自動化班級學生姓名 學習企業 企業指導教師 學校指導教師 完成日期 2014年7月10日撰寫要求 一 本報告要求在第20周完成撰寫。正文應包括三個部分,即 1 入企前安全教育學習報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