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級上冊生物教案

2022-10-23 20:21:06 字數 3705 閱讀 8412

(生物教案北師八年級上)

第1節動物運動的方式

教學目標

1、說出動物運動的主要方式;

2、說明動物運動方式與其生活環境的適應;

3、學會利用各種**收集資料的方法;

4、觀察動物的不同運動方式,提高觀察生物運動現象的能力。

教學重點

不同環境中動物的運動方式。

教學難點

1、如何理解運動方式與環境相一致;

2、如何理解運動的意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方法

觀察、討論、思考、練習

板書設計

第1節動物運動的方式

一、動物的運動方式

1、水中運動的方式:游泳為主 (漂浮)

2、陸地運動的方式:行走爬行奔跑跳躍

3、空中運動的方式:飛行為主 (滑翔)

二、動物運動的方式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

三、動物運動的意義

1、有利於個體生存

2、有利於種族繁衍

學生學校情況

學生來自農村,動物的運動方式有不少直接經驗,本節只要稍加說明就可以了。

教學過程

「動物在水中的運動方式」的教學事先布置學生收集和整理有關動物運動方式的資料。教學時,先以學生獲得的資料為基礎,依據教材上的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動物的運動方式,不必評價正確與否。當學生對動物的運動方式作出的體的分類後,要及時地匯入水生動物的運動方式的教學。

一方面,通過列舉典型的例項幫助學生認識水生動物的運動方式;另一方面,通過相應的模擬使學生認識到每種運動都需要一定的動力。最後,引導學生認識游泳是水中動物運動的主要方式,並啟發他們思考水對水中動物運動的影響。

「動物在陸地上的運動方式」的教學先鼓勵學生描述常見動物的運動方式,然後就活動問題展開討論。有條件時可利用多**提供資料學習。無論是陸生動物的哪種運動方式,都要注重引導學生認識完成運動的器官、運動特點及其與生活環境相的適應。

「動物在空中的運動方式」的教學以列舉鳥類、昆蟲和蝙蝠等例項為主,引導學生將有關的感性材料上公升到理性認識,尤其是運動方式與其生活環境的適應,以及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適應。

課堂作業 (講評) p9思考與練習1、2、3題

(12)草履蟲——游泳烏賊——游泳野鴨——游泳、行走、飛行游蛇——游泳、爬行青蛙——游泳、跳躍蝗蟲——爬行、跳躍、飛行(3)裁判員用眼觀察,如果運動員的兩腿出現騰空現象,就判其為犯規。

布置作業 《伴你學生物》

預習作業

教學反思

通過安排學生收集有關動物運動方式資料的活動,培養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方法;並通過對現有資料的討論,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勇於參與班級活動,積極合作

第2節動物運動的形成

教學目標

1、觀察長骨的結構,辨認骨的基本結構;

2、**骨的成分,解釋骨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3、說出人體骨骼和骨骼肌的組成,描述人體軀體運動的發生;

4、根據骨的成分知識,自覺養成坐、立、行的正確姿勢。

教學重點

1、長骨結構與功能的適應;

2、骨的成分和特性;

3、軀體運動的形成。

教學難點

1、骨的結構和成分與其功能的關係;

2、軀體運動的形成。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方法

探索、討論、閱讀

板書設計

第2節動物運動的形成

一、骨1、活動「解剖觀察哺乳動物的長骨」

2、活動「**骨的成分和特性」

二、骨鏈結——關節

活動「體驗人體關節的運動方向」

三、骨骼

1、中軸骨

2、四肢骨

四、骨骼肌

五、軀體運動的形成

學生學校情況

學校的實驗器材有限,沒辦法每個人擁有一套,只能幾人共用,這正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學生來自農村,對生物的感性認識多,特別是對家禽家畜,更是不陌生。第一課時以活動「解剖觀察哺乳動物的長骨」為主,則由學生自帶動物的長骨,通過課堂實驗,一起動手來認識骨的結構;再以活動「**骨的成分和特性」 為主,認識骨的成分。因此,組織好學生的觀察實驗和**實驗,是骨教學的基本保證。

此外,應教會****骨折後的急救,特別是要保護骨膜。要重視聯絡青少年和老年人的運動保健知識。

第二課時關節——結合關節的剖面模式圖和演示材料的觀察,學生容易辨認關節的結構,活動「體驗關節轉動方向」有助於學生領會關節結構的牢固性和靈活性。骨骼——借助於有關的**和模型,幫助學生識別部分骨的名稱。骨骼肌——借助於有關的**和模型,力爭讓學生觀察到各部分的形態和部位,理解肌器官的結構和功能。

然後,利用有關掛圖引導學生識別人體骨骼肌的三大肌群。

第三課時課前組織學生製作伸肘和屈肘模型,教學時動員學生表演:右臂裸露而自然下垂;手中抓握石塊;開始緩慢屈肘時,手掌將石塊托起,直至屈肘90度。同學注意觀察和記錄完成每一步動作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收縮變化,進而引導屈肘運動的原理,再將物理槓桿的工作原理與屈肘運動的原理加以比較。

課堂作業 (講評)p20思考與練習1、2、3題

(12)骨幹由骨密質構成,管狀結構——輕而結實,彈性強 (3)骨組織中的有機物較多,彈性大而硬度小,更容易變形。

布置作業 《伴你學生物》

預習作業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較多,學生的自我體驗得到滿足,對自己身體有一定的認識。

第十六章動物的行為

第1節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

一、教學目標

1、闡述動物的行為對動物個體生存和種族繁衍的意義;

2、舉例說明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的區別;

3、利用圖書館或網路資源查詢有關動物行為的資料。

二、教學策略

1、本節知識結構:

動物行為的概念

動物行為的分類: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

2、本節教學重點:區分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

3、本節教學難點:分析渦蟲研究的資料,概括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的特徵。

課時安排:1課時。

㈠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課件演示:多****不同動物的各種行為的錄影:雄鷹盤旋之中突然俯衝捕食野兔,兩隻雄性角鬥,小鳥築巢等精彩畫面。

㈡合作交流,解讀**:

1、動物行為研究示例:渦蟲的行為實驗中,作出的假設是什麼?實驗中實驗者的控制因素是什麼?你能**實驗的結果嗎?

點撥:實驗者作出的假設是渦蟲喜歡生活在黑暗無光的環境中。實驗的控制因素是光照。

2、活動:對研究渦蟲的行為實驗進行討論。

討論:實驗中,渦蟲的行為中對強光的反應有什麼不同?產生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麼?步驟1中反應是舒展身體。步驟4中反應是收縮身體,是後天學習來的行為。

3、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

點撥:先天性行為也稱為本能行為,是和其他行為一同通過遺傳、自然選擇進化而來的,後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後,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經驗等建立起來的一些行為。

議一議:舉出生活中你所知道的動物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並說說對動物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有什麼作用?

點撥:動物的行為得它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

㈢靈活運用,鞏固提高

例1人工包頭的野馬從不懂得去水坑飲水到會去水坑飲水,說明野馬具備了什麼能力?

例2資料分析:①年幼的黑猩猩能夠通過觀察和模仿自己的媽媽,學習生存的本領,利用一塊地衣從石縫中汲取水液,還能學會利用一根沾水樹枝,從洞穴中取出白蟻作為食物。②大山雀偷飲牛奶。

③成年黑猩猩會從樹上摘下寬大的樹葉當傘用。可以拿到高處的食品。

試分析並與同學交流一下:年幼的黑猩猩、成年黑猩猩、大山雀的學習能力有什麼不同?這說明什麼問題?

人教版語文8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案

學習目標 學習內容 第一課 三峽 課文背景介紹 三峽 是北朝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寫,三峽選自酈道元 水經注 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描寫了長江三峽 瞿塘峽 巫峽和西陵峽。山陡水急的險峻形勢,在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色。全文描寫隨物賦形,動靜相生,情景交融,情隨景遷,簡潔精練,生動傳神。酈道元 約470 ...

八年級上冊生物 社會行為 教案

第三節社會行為 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了解動物的社會行為的概念 2 理解並記住社會行為的特徵 3 了解群體中資訊交流的方式 能力目標 1 學會用觀察法研究一種常見小動物的行為,了解群體中的資訊交流2 說出動物的社會行為在人類生產生活的應用情感目標 1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認識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教案全集

2013 2014學年第一學期生物 學教案鄧磊 2013 2014學年第一學期生物 學教案吳學川 第一章動物的主要類群 第一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知道水螅和渦蟲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理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幾種動物的了解,學會總結一類動物的主要特徵,培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