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獻學試題

2022-10-22 08:00:04 字數 3799 閱讀 8519

試題一一、填空題(每空1分,計20分)

1,文獻一詞最初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二是指

2,據載,孔子在整理「五經」(即方面貢獻很大,也為後世文獻整理樹立了典範。

3,西漢_______和父子在文獻學方面的突出貢獻是遍校群書,編纂目錄學著作《別錄》和《七略》。

4,西晉之時,汲郡有著名的文獻發掘事件,出土了戰國時期的竹簡若干,其所得竹簡文獻一般稱

5,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獻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

6,文獻學上所謂「三通」是指杜佑的鄭樵的和的《文獻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為錢大昕、王鳴盛和趙翼,分別著有十七史商榷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金文則指時期刻於其上的文字。

9指蒐集兩種以上文獻,按一定理念和體例編校並冠以乙個總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發現始自________年,綿延整個20世紀,為中國現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試題一一、填空

1,典籍;賢人或者賢人的言論2,《詩》;《書》;《禮》;《易》;《春秋》 3,劉向;瀏歆 4,汲冢周書 5,《金剛經》 6,《通典》;《通志》;馬端臨 7,廿二史考異;廿二史札記 8,青銅器;商周 9,總集 10,1899

二、名詞解釋(每個4分,計20分)

1,汗青;2,輯佚;3,四分法;4,線裝;5,索引

二、名詞解釋

1,竹簡剖開成片後,為防蛀和便於書寫,需用火烤幹其水分,謂之「殺青」,亦稱「汗青」。

2,文獻學之輯佚,是指將散見於現存圖書文獻中的散佚、亡佚文獻的殘篇散句等各種佚存之文字逐一摘錄,按一定的方法原則加工後編輯成冊(篇),使之集中復現流傳的文獻整理活動,或以此為手段的研究方法。

3,四分法指關於典籍文獻的四部分類法。起源於魏晉之際,初步成熟於東晉時期。唐初修《隋書·經籍志》,繼承前代,正式確立經、史、子、集名稱,概括各類書籍性質內容。

4,線裝書為紙書的一種裝式,在前後各加一張護頁,連同正文用線裝訂在一起,不包書背。線裝克服了以前各種裝幀的缺點,因而最終成為古代圖書裝幀的主流。線裝書約出現於宋代,至明代中葉以後成為主流。

5,索引,古今又稱玉鍵、針線、韻檢、通檢、備檢、引得等。最先出現於明代。「索引」一詞,原從日語引進,一度依據英文index譯為「引得」。現通行和規範術語為「索引」。

試題二一、填空題(每空1分,計20分)

1,2023年頒布的中國國家標準《文獻著錄總則》規定「文獻」為「記錄有的一切載體」。《中國大百科全書》則界定「文獻」為「記錄有和的一切載體」。

2,秦始皇三十四年的事件對先秦文獻的流傳產生了很大的破壞。

3,東漢晚期,經學大家遍注群經,對文獻整理作出了重要貢獻。

4,明代官方編纂了一部我國古代規模最大的類書,即

5,清代考據學的鼎盛時期為時期,有惠棟為代表的吳派,戴震為代表的和汪中、焦循為代表的揚州學派等。

6,近現代學者中,被稱為「甲骨四大家」的是郭沫若和董作賓。

7,我國文獻傳抄的歷史大致經歷了由甲骨時代到時代時代、縑帛時代時代再到當今電子時代。

8,古代集部文獻的主要型別可分為和兩大類。

9,我國古代目錄分類主要有四分法和六分法,《漢書·藝文志》繼承《七略》,採用的是正式確立的標誌是《隋書·經籍志》。

10,嚴復於《天演論》「譯例言」中稱譯事有三難

二、名詞解釋(每題4分,計20分)

1,類書;2,善本;3,訛、脫、衍、倒,;4,偽書;5,理校

試題二一、填空

1,知識;知識;資訊 2,焚書 3,鄭玄 4,永樂大典 5,乾嘉;皖派 6,羅振玉;王國維 7,金石;竹木(簡牘);紙張(紙質) 8,總集;別集 9,六分法;四分法 10,信;達;雅

二、名詞解釋

1,類書為古代分類式資料彙編的工具書,多採輯文獻中有關典故史實、名物制度、詩文詞語等方面資料,分門別類編排,每一門類下又可分若干子目,供讀書寫作時查閱、徵引。類書蒐集資料廣泛,內容豐富,被成為中國古代之百科全書。古代類書還可為科舉考試之參考資料。

2,善本即珍貴難得的古籍刻本、寫本,其具有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藝術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價值。原本或接近原本的版本屬於善本,經過名家精校的版本均可視為善本。

3,訛也稱誤,為文獻中最常見的錯誤現象。文獻在傳抄或刻印過程中脫漏一字或數字稱為脫文,也稱奪文或闕文。原稿所無而傳抄或出版過程中誤增的文字稱為衍文,亦稱衍字、羨字。

倒指文獻在流傳過程中產生文字前後次序顛倒錯亂的現象。

4,文獻學上的偽書是指那些作者不真、年代不實以及內容造假的古典文獻。

5,理校即推理式校勘,是校勘的重要的補充方法。當文獻材料存在明顯錯誤,而又缺乏足夠資料可供比勘時,可採用推理之法加以合理改正。

試題三一、填空題(每空1分,計20分)

1,我國第一部著錄甲骨文的著作是劉鶚的

2,現存最早的文學總集是南朝主編的

3,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類書是曹丕組織人編纂的皇覽 。

4,古籍校勘的主要方法有對校、本校

5,西漢劉歆撰成的目錄學著作是 ,南宋陳振孫的目錄學著作是

6,古人讀書首先要對語句如何停頓做出判斷,這項工作稱為

7,常用工具書中,字典以講解為主,詞典以訓釋為主。

8,古代版本主要有和兩種。

9,古代避諱分和兩種,而以前者為嚴格和普遍。

10,敦煌學研究大致分為三大部分敦煌史地和

11,中國古典目錄學著作的顛峰之作當為清代總主編)等編纂的總目提要》。

12,四分法中,一般不便歸入其他三類的文獻均歸入_______部。

二、名詞解釋(每個4分,計20分)

1,別集; 2,政書; 3,十通; 4,影印本; 5、蝴蝶裝

三、簡述題(每題10分,計20分)

1,試簡要說明叢書和類書的區別。

2,試簡要介紹古籍校勘的主要方法。

四,闡述題(本題10分)

試以一部你所熟悉的古代文學作品為例談談其版本系統及流變過程。

試題三一、填空

1,鐵雲藏龜 2,蕭統;文選(昭明文選) 3,皇覽 4,理校;他校 5,七略 ,直齋書錄解題 6.句讀 7,字形;字義、詞義 8,刻本;寫本 9,官諱;私諱 10,敦煌文獻;敦煌藝術 11,紀昀(紀曉嵐);四庫全書 12,子

二、名詞解釋

1,別集為蒐集乙個作家全部或部分作品之著作。劉向整理群書已有別集,當時有集之實而無集之名。東漢以後,別集漸多,其名稱亦繁多。

2,政書是專門記載各類典章制度的工具書。

3,唐杜佑所撰的《通典》;南宋鄭樵的《通志》;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乾隆年間編撰《續通典》《續通志》《續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通考》,清末民初劉錦藻《續皇朝文獻考》。

4、影印本指採用照像製版等工藝使原書或原稿得以再現的複製本。有石印本、膠印本等。影印本能保持文獻原貌,出版成本相對亦較低。但影印本的價值主要依賴其所依據的原本價值。

5,簡稱「蝶裝」,從唐五代開始出現,宋元時期流行。方法是將雕版印刷的每張版葉,從版心中縫線反折,有字的一面向里,對齊,然後逐葉用漿糊把中縫線一邊粘連在用以作書面的厚紙上,閱讀的時候,字對字的兩面展開就像蝴蝶的雙翅一樣,因此叫「蝴蝶裝」。

三、簡述題

1,類書是從群書中零散摘抄資料分類編排,而叢書則是彙編各種獨立完整的單本書為一套出版物,其單本書仍然保持完整或相對完整,不似類書那樣被分拆成片斷。

2,傳統的校讎方法有四種,即對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這四種校讎方法,是史學家陳垣總結前人和自己的校讎經驗概括出來的,得到校讎學界的公認,被稱作「四種基本校法」。

四、闡述題

可以《詩經》、《楚辭》、《莊子》、《史記》、《漢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聊齋志異》、《紅樓夢》,也可以是其它作品,只要線索清晰,觀點正確即可。

試題四一、填空題(每空1分,計20分)

1,古典文獻學最主要包括與_______三方面內容。

2,西漢大歷史家司馬遷著《史記》時,採取「厥協異傳,整齊殊語」之作法,對古典文獻進行考辨整理。

中國古典文獻學參考書目

李士彪柘人的日誌 張舜徽 中國文獻學 鄭州 中州書畫社,1982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洪湛侯 中國文獻學新編 杭州 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孫欽善 中國古文獻學史 北京 中華書局,1994。杜澤遜 文獻學概要 北京 中華書局,2001。黃永年 古文獻學四講 廈門 鷺江出版社,2003。...

複試科目考試大綱 544中國古典文獻學知識

浙江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複試科目 考試大綱 一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 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二 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 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 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三 試卷內容與題型結構 考試的內容比例及題型 名詞解釋題 概念題 ...

中國文獻學

第一部分 課程簡介 1 課程代號 2 課程名稱 中國文獻學 3 課程英文名稱 documentics of china 4 周講課時數 2 5 學分數 2 6 主講教師姓名 鄭建明教授教育部圖書館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7 教師所在院系 資訊管理系 8 課程簡介 中國文獻學 以文獻學學科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