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教案

2022-10-18 04:15:05 字數 4761 閱讀 8317

本講重點:當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與其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本講難點:

1.主要的資源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2. 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3.主要的環境汙染問題

考點點撥:

第一課時

一、我們周圍的環境

(一)環境的概念及分類

1.概念:指相對並相關於某項中心事物的周圍事物。

2.分類(根據人類對其影響的程度)

(二)人類與環境

1.關係: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人類活動影響了環境,反過來環境也會制約人類,作用力越大則反作用的制約力越大。

2.人類與環境關係變化歷程:

[經典例題1]讀人類社會演進和人地關係兩幅示意圖,回答問題。

(1)甲圖所示三種社會形態中,哪些屬於乙圖所示人地關係原理的範疇?

(2)在我國江南丘陵地區廣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態環境變化有哪些?

(3)列舉中國古代不利於生態平衡的農業生產活動並分析原因。

(4)影響人地關係演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解析】正確認識乙圖中人地關係模式圖,結合人類歷史不同階段生產活動分析相關問題。

【答案】(1)農業社會,工業社會。

(2)森林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加劇,生態系統變得脆弱。

(3)放火燒山,圍湖造田。古人對生態環境認識的侷限性。魏晉以來,大量人口南遷,隋唐時期江南經濟得到進一步開發,因過度開墾土地,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4)科學技術,社會生產力或生產工具,人類對人地關係的認識,人口數量

二、環境問題的產生及其特點

(一)環境問題的表現

1.環境問題的概念

指人類與環境矛盾的激化狀態,表現為矛盾雙方趨於互相對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適應,因而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甚至威脅人類生存,成為人類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2.表現

(3)生態破壞(主要是植被的破壞)

①生態系統的基礎與核心:植被

②植被破壞不僅損害乙個地區的景觀,而且引起生物多樣性受損害、環境質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這些地區的居民喪失了起碼的生存條件。

(4)全球環境變化

如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生物多樣性銳減和海洋汙染等問題。

[經典例題2]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將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空白框內(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層空洞 b.全球變暖 c.酸雨 d.森林銳減

(2)說明導致全球性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

(3)簡述減輕環境問題的主要措施。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全球性環境問題的了解。(1)人類排放氟氯烴類物質形成臭氧層空洞;人類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大量吸收紅外線長波輻射,進而導致大氣保溫效應加強全球變暖;人類燃燒礦物燃料排放酸性氣體(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形成酸雨;森林銳減是人類濫伐破壞森林所致。

(2)分析環境問題成因,一般從三個方面著手:①人口問題,②資源問題,③發展(經濟)問題。

(3)措施應與成因對照分析,然後再結合當今環境問題的熱點加以分析。

【答案】(1)自左向右依次為:a、c、b、d。

(2)人口的增長;經濟活動的增加;以及傳統發展方式下資源利用不合理、過度消耗;向環境排放的廢棄物超過了環境的自淨能力。

(3)控制人口數量;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清潔生產;加強環境保護和汙染治理;改變傳統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強國際協作。

(二)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為原因(更重要)

(1)資源的有限性與人類需求的無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

(2)短期經濟利益與長遠環境效益的矛盾

(3)區域性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矛盾

(4)個人行為和大眾利益的矛盾

(三)當代環境問題的特點

1.危害的不可預見性

環境變化是乙個規模極大、時間很長的過程,難以在實驗室中模擬。

2.過程的不可逆性

由於科學與技術的進步,人類具有了大規模干預環境的能力,使環境中經長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學、生物過程發生改變,而其中有些過程是不可逆的。

3.規模的全球性

有些環境問題是區域性的,只影響乙個流域、乙個地區,或少數國家。但有些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例如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臭氧層破壞問題、酸雨問題、生物多樣性銳減問題和海洋汙染問題等。

三、解決環境問題的基本思想

(一)一種新的環境觀

1.環境觀的概念:

人類的環境觀(也稱為自然觀,或人地關係論)是指人類在長期與環境的共存與鬥爭中逐漸認識環境而形成的,人類對與其賴以生存的環境相互關係的基本認識。

2.兩種不同的環境觀

(二)樹立可持續的發展觀

1.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中國源遠流長

2.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內涵

⑴概念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是乙個涉及經濟、社會、文化技術和自然環境的綜合概念。

⑵內涵①要發展,要滿足人類發展的需求;

②不能損害自然界支援當代人和後代人的生存能力,這就是可持續。

⑶基本思想

①鼓勵經濟增長;

②要保證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③謀求社會的全面進步。

3.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中國21世紀議程》

[經典例題3]下列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停止開採不可再生資源,為子孫積累巨大財富

b.加大加快各類可再生資源的開採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長,使人口數量維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資源開發利用時,不能危害未來人類的生活需求

【解析】結合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原則分析判斷。可持續發展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遵循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共同性原則。

【答案】d

四、水汙染及其成因

(一)地理環境的自淨能力(以天然水的自淨作用為例)

1.概念:指環境對外來物質具有一定的消納、同化能力。

2.作用:

人類自古以來,就把廢棄物排放到自然環境中,但是並未對環境造成明顯的危害。

3.自淨過程中的幾種機理(以天然水為例)

汙染物進入天然水體後,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所淨化。

4.不同水體的自淨規律——流動性強的河流比湖泊和地下水的淨化能力強。

5.自淨作用的意義:

掌握不同水體的自淨規律,充分利用水體的自淨能力,指導人類的活動。例如,合理安排生產布局,減少人工處理汙染物的費用等。以最經濟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汙染。

(二)水汙染

1.概念:在一定的時間、空間範圍內,如果汙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體,並超過其自淨能力,就會改變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質,改變水中生物群落組成,造成水質惡化、水體利用價值降低甚至喪失的現象,稱為水汙染。

2.水體富營養化——淡水水體汙染的主要問題之一

⑴汙染物:植物營養素氮、磷等

⑵形成條件:較為封閉的海灣、湖泊等水體中,由於水體的流動性差,自淨能力弱,一方面汙染物易於積累,另一方面靜水利於水生植物的繁殖,從而使水體生物群落急劇變化,水體生態系統則失去平衡,並造成嚴重的危害。

⑷富營養化的水體中,導致魚類死亡原因分析:

①藻類有毒,魚可能中毒身亡;

②表層水體的溶解氧達到過飽和狀態,分壓增高,會影響魚體迴圈系統中溶解氣體從血液中逸出而形成氣栓,阻礙血液流通而死亡;

③水體下層處於缺氧狀態,魚窒息死亡。

⑸湖泊演變成沼澤原理

[經典例題4]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橫貫在上海中部的蘇州河,西源太湖,東接黃浦江。蘇州河附近分布著機械、鍛造、紡織、造紙、印染、蓄電池、電鍍、搪瓷等百餘家大小工廠,碼頭連綿不斷,舟揖林立,這裡早已成為工業品和農副產品的集散地帶。然而隨著上海的工業化和城市化,蘇州河河床變淺了,河道變狹窄了。

在海潮和上游來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位往往會高出地面,岸壩幾度加固加高。河水的黑臭現象日益嚴重,魚類活動絕跡。多年來,上海市人民**把治理蘇州河作為建設一流城市的重要實事和標誌性工程,決心將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滿詩情畫意的觀光河。

(1)圖中a、b、c三地中汙染最嚴重的是地。試列舉該地三個主要的汙染源(除附近工廠汙染源外)。

(2)蘇州河附近的工廠向河中排入廢水,汙染了河水。請列舉蘇州河河水中所含有害人體健康的3種重金屬元素。

(3)蘇州河水域環境的生態平衡被嚴重破壞,並在短期內無法恢復.,清簡述其主要原因。

(4)目前,靠蘇州河的自淨能力為何不能使河水變清?

【解析】本題以蘇州河為例,主要考查環境汙染與治理。涉及地理、化學、政治、歷史等學科知識,綜合性很強,第(1)(3)(4)題是地理學科知識,考查水汙染原因、**以及生態平衡等方面知識。本題難度不大,是理論聯絡實際,是對所學知識的具體應用,包含了地理教學中鄉土地理方面的知識,實用性較強。

這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地地理的興趣,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於開展熱愛家鄉的素質教育,體現了高考精神。

【答案】(1)c

來自岸上和水上的人們生活廢棄物的汙染;內河運輸造成的汙染;河床底泥釋放的汙染物;大氣降水中的酸雨注入;上游和支流帶來的汙染。

(2)鎘(cd),鉻(cr)。鉛(pb),汞(hg)。

(3)蘇州河水域是乙個生態系統。由於人為因素對水域環境的嚴重汙染,影響了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生存,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與自動調節的能力,導致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恢復。

(4)①蘇州河附近的、工業廢水及生活汙水的排放量太大。②蘇州河流量較小。

3.海洋水體汙染——石油洩露

⑴汙染物:石油及石油製成品

⑵常發區域:世界的主要港灣、主要航線附近、海上油井周圍

⑶原因:近海石油的開採、加工和運輸過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範圍極廣的海洋石油汙染。其中大型和超大型油輪事故,經常引發附近海域嚴重汙染的急性事件,對海洋和附近海岸環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

《環境保護》教案

環境保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1.了解大氣汙染的定義 危害 防治措施以及大氣汙染的種類。2 了解水汙染的定義 危害 防治措施以及水汙染的種類。3 了解土壤汙染的定義 危害 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汙染的種類。二 能力目標 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調查及查閱有關保護環境的資料,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和蒐集...

環境保護教育培訓制度

第三條 培訓檔案管理要求 1 各職能部室 專案部的主管領導要重視員工培訓工作,要指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的日常管理。並根據公司的員工培訓計畫制定出實施計畫,對所在單位的員工培訓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控。2 各部門在培訓班開班之前應填寫請示報告,報公司人力資源部備案後組織實施。培訓結束後要填寫 員工內培記錄 ...

滲透環境保護教案及教育計畫

桂花雨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 姿態 迷人 至少 鄰居 成熟 完整 尤其 提前 香飄十里 等詞語 2 通過理解課文,激發對大自然植物的喜愛,養成愛護綠化,保護地球的好行為。走進大自然,感受我們身邊美好的景色,寫一篇寫景文章。4 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