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手法一

2022-10-17 20:00:08 字數 6273 閱讀 3160

一、修辭修辭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1.掌握並學會運用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對引用、對比、借代、反語也應有所了解。

2.能簡要分析修辭方法在具體語言環境裡的表達效果的作用。

二、應掌握的幾種修辭方法

1.比喻

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種型別:明喻、暗喻和借喻。

2、 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作用: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3、 誇張: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4.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5.對偶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美感。

     對偶的種類有三種;正對、反對、串對、

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正對)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反對)

6.反覆為了強調某個意慧思,某種感情,有意重複某個詞語或句子。反覆的種類:連續反覆和間隔反覆。連續反覆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覆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7.設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8.反問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9.引用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10.借代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替整體。

11.反語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按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常用修辭手法及其運用舉例

深圳市布吉中學王澤中

(請大家一定妥善保管,今後不再重複印發,初三也同樣有用)

《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辨析、運用的修辭格(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反覆、對偶、設問、反問等八種,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當然,教材中還出現的修辭格有借代、引用、反語等。 這裡,我現在給大家講解並一一舉例。

1、比喻: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

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種型別: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由三部分構成: (1)、本體, (2)、喻體, (3)、比喻詞。(比喻和擬人最大的不同在於比喻含有喻體,擬人則沒有。)

a、明喻,特點:甲像乙, 常見比喻詞: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例句:

a1、曉明跑得如離弦的箭。

a2、幸福像花兒一樣。

a3、這初秋之夜如一襲藕花色的紗衫,飄起淡淡的哀愁。

a4、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此句把「白雪」 比作「梨花」。

a5、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a6、日岀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a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a8、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b、暗喻,特點:甲是乙,暗喻沒有比喻詞,比喻詞有:是、成為等。例句:

b1、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b2、孩子是祖國的花朵。

b3、美感的記憶,是人生最可珍的產業,認識美的本能是上帝給我們進天堂的一把秘鑰。

b4、玩累了的女兒就是貪睡的小貓,習慣性地躺在了外面的小床上。

c、借喻,特點:甲代乙,不出現主體,無比喻詞出現。例句:

c1、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c2、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老舍《濟南的冬天》)

c3、看吧,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將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翠摔成塵霧和碎末。(本體是巨浪喻體是翡翠,這句話還用了擬人)

c4、我似乎打了乙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魯迅《故鄉》)以「厚障壁」來比喻「我」和閏土之間形成的感情距離。

c5、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一旦把它們消滅乾淨,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歐仁·鮑狄埃《國際歌》)

2、擬人: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作用: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例句:a、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春》 朱自清)

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杜甫)

c、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 朱自清)

3、誇張: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誇張或縮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分三種:

(1)擴大誇張: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誇大。例句:

a、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b、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c、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d、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誇張)

e、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縮小誇張:事物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例句: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地。

(3)超前誇張: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例句:

她還沒有端酒杯,就醉了。

4、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三個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例句:

a、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b、心靈是一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一切;心靈是一片寧靜的湖水,偶爾也會泛起陣陣漣漪;心靈是一塊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乙個繽紛的世界。

c、春天用母親般溫暖的懷抱把世間萬物叫醒;春天用父親般的大手扶持著萬物生長;春天用少女般的笑臉讓世人感受美麗;春天用兒童般的天真讓我們感受心靈的呼喚。

d、為了我的爸爸,為了我的媽媽,為了我的親人,我一等要好好學習。

5、對偶: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美感。如:

a、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b、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只對偶,不對仗。)

c、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自嘲》, 既對偶,又對仗。)

對偶的種類:

第一,正對:從事物的兩個角度、兩個側面說明同一事理,在內容上相互補充。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補或相襯的對偶叫做正對。例如: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

第二,反對:上下文的意義相反或者相對。例如:

滿招損,謙受益。

革命家赤膽忠心,雖死猶生;野心家禍國殃民,生不如死。

第三,串對:上下文意思上相關聯(承接、連貫、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這叫做串對。例如: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對偶從形式上可分為兩種。

第一,嚴式對偶:要求上下兩句字數相等,結構相同,詞性相對,平仄相對,不能重複用字。例如: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第二,寬式對偶:對嚴式對偶的五條要求只要有一部分達到,不那麼嚴格。例如:

我常想:楊柳婀娜多姿,可謂嫵媚極了,桃李絢爛多彩,可謂鮮豔極了

6、反覆:為了強調某個意思,某種感情,有意重複某個詞語或句子。反覆的種類:連續反覆和間隔反覆。連續反覆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覆中間有其他的詞語。如:

a、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連續反覆)

b、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乙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乙個國。(間隔反覆)

7、設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簡單記為「有問有答」。

a、陶淵明的《飲酒》一詩中有一句話「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b、你問我為什麼能達到這種境界?是因為我心中沒有俗念。

8、反問: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重語氣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人們可以從反問句中領會到表達者的真意。反問也叫激問、反詰、詰問。如:

a、聲音是不太好聽,有點沙啞,有點毛毛刺刺的。可是公開教學課難道是上台表演嗎?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樹林子裡讀他喜歡的課文嗎?

京京心理難受極了。(黃蓓佳《心聲》) 用集中反問或連續反問,表達激動的感情,以增強文章感染力。

b、池水漣漪,鶯花亂飛,誰能說它不美呢?(其實人人都要說它美)

c、你上課老是搗亂課堂紀律,我難道不能說你嗎?(其實是可以說你的)

9、引用: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

引用現成的話(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作用: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分兩種:

a、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明顯標誌是有引號(單引或雙引)。

b、暗引(間接引用),沒有引號,只知道大意,但不清楚原句。

例句: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10、借代: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替整體。如:

①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②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

③具體代抽象,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④工具代本體。例如:

a、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b、多喝點墨水,有什麼了不起?

⑤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乙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11、反語: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按說反話的方式加強

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如:

a、(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其實並不標緻)

b、中國留學生會館的門房裡有幾本書買,有時還值得去一轉;倘在上午,裡面的幾間洋房。裡倒也還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鬥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

(精通時事:這是諷刺的說法,他們精通的時事其實是一些無聊的事。)

c、日本報紙上很斥責他的不遜,愛國青年也憤然,然而暗地裡卻早受了他的影響了。(愛國青年:指當時日本一些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而狂妄自大,盲目忠君,思想狹隘的青年稱他們為「愛國青年」有諷刺意味)

特別強調:

這些修辭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同學們請注意: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數情況下,「像」、「好象」、「彷彿」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不是比喻:

(1)表示比較的。如:

a、他長得很像他哥哥。

b、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句中奶奶的形象,是同乙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的比較。

c、他還是像過去一樣喜歡打桌球。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2)表示推測、揣度的。如:

a、他剛才好像出去了。

b、小麗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這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測,是為了加強語氣,說明估計的準確性。

c、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兒見過。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測、判斷,不是比喻。

(3)表示例舉。如:

a、本次考試很多同學的進步很大,像張昊、李疏桐等等

b、「你騙誰,像你這樣的大官會沒有錢?」句中用「像」字表示把(方志敏)作為例子,說明凡是當官的就一定有錢。

(4)表示想象。如:

a、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b、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產生的聯想。

c、雞……咯咯地叫著,用嘴啄著木板,好像說:「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雞的「咯咯叫」、「啄木板」,聯想到是對小主人的說話。

(5)表示說明。

a、獵人微笑著說:「在大森林裡,你不能像個客人,得像個主人……」句中用「像」來直接闡述某一道理。

b、狼狗連忙半閉著眼睛,說:「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句中用「像」來指出某種情況。

高考修辭手法

高考修辭手法複習一覽表 修辭格比喻借代 概念比喻即打比方。指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便用一事物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手法。借代是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修辭方式,這種修辭方式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和事物。比擬是把甲事物模擬乙事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包括把物當作人來寫 擬人 把人當作物來寫 擬物...

說明方法和修辭手法

3 誇張 作用 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4 誇張 作用 加強語勢 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 表達效果 5 反問 作用 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6 對偶 作用 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

各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9 渲染烘托 渲染,是指作者通過對人物的外形 行為 心理 語言或事件 環境 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揮灑鋪陳,集中描寫,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質特點,用以加深主題的一種表現手法。襯托是指不直接地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繪,使其形象突出。這種寫法除了利用反差對比使主要形象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