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學與哲學思想研究啟蒙

2022-10-16 13:48:10 字數 4039 閱讀 8574

作者:顏晨廣.

2023年編

道教陳摶學派與北宋理學

摘要此計畫承本人道家主幹說之理論,乃繼魏晉道家易學之闡述後,進一步就北宋理學中道家思想所扮演的理論地位做一分析。陳摶乃北宋具開創性地位的道教人物,因其先天圖、無極圖等圖式直接影響北宋五子之周敦頤與邵雍,使其思想在北宋理學的理論開創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先導作用。而原始道家思想也因其道教思想的中介,匯入北宋理學的思想體系中。

北宋理學在攸關道家思想的承繼中,道教人物扮演著極重要的地位。因此欲離析出理學中道家思想的相關問題,不得不正視客觀的學術傳承歷史,因此有必要就陳摶的道教思想影響北宋理學的情形做一分析。

結果與討論:仔細分析陳摶道教思想在北宋理學的影響後發現,若欲就整體北宋理學來分析出與陳摶思想聯絡的內涵,將顯得零散許多。因此在實際進行分析研究時,我們改採關鍵性的研究方式,亦即將範圍縮小,針對直接受陳摶思想影響的周敦頤與邵雍二子進行分析。

如此,雖使原來的論題縮小,不過卻也更深入的離析出陳摶道教思想具體透過周、邵二子而影響北宋理學的情形。這樣的分析結果,讓我們在同時兼顧客觀學術傳承歷史以及內在理論影響二層面下,離析出道家思想在理學發展的初始階段所具有的地位,而此正為現今學界尚未注意到的。

關鍵詞:陳摶周敦頤邵雍無極圖太極圖說通書皇極經世

陳摶乃北宋具開創性地位的道教人物,因其先天圖、無極圖等圖式直接影響北宋五子之周敦頤與邵雍,使其思想在北宋理學的理論開創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先導作用。而原始道家思想也因其道教思想的中介,匯入北宋理學的思想體系中。北宋理學在攸關道家思想的承繼中,道教人物扮演著極重要的地位。

因此欲離析出理學中道家思想的相關問題,不得不正視客觀的學術傳承歷史,因此有必要就陳摶的道教思想影響北宋理學的情形做一分析。在深入研究陳摶道教思想與北宋理學之聯絡後,發現在北宋五子中,邵雍和周敦頤在直接受了陳摶著作的影響後,其思想內涵已然相當程度的形塑了北宋理學的理論特徵。關於陳摶思想,據現今學界研究,無極圖、龍圖、先天太極圖三圖式,以及《正易心法》為其思想較為可靠之文獻依據。

而北宋五子中,周敦頤之太極圖一般認為即源自陳摶無極圖;邵雍的先天之易學更是陳摶先天太極圖以及其「數」的思想之承繼。以下即透過和陳摶較有明確思想淵源的周敦頤和邵雍,以呈現北宋理學和陳摶道教思想之間相當深刻的理論關係。(一) 陳摶與周敦頤思想之聯絡周敦頤主要著作有〈太極圖說〉、〈通書〉以及〈易說〉。

〈太極圖說〉乃是〈太極圖〉之說解,而後者從南宋以來,即公認是源於陳摶〈無極圖〉。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雖是自己的創解,不過仔細與陳摶的〈無極圖〉加以比較,仍可看出周氏受〈無極圖〉思想影響的部分。至於〈通書〉,則在儒家思想的主軸中,同樣涵蘊與〈太極圖說〉相通的思想旨趣。

以下即分幾點說名二家之間的思想聯絡:

1. 無極之說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提出「無極而太極」之論,並言「太極,本無極也」。顯然,無極為太極之本,然其意義為何?細審此圖以及《說》之內容,雖具有宇宙生成的理論,不過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人得其秀以出,且最為靈秀,聖人則定之以中正仁義以為人極。

依此看,此論述宇宙生成之模型,實又涵蘊解釋人性價值**之本體意涵。因此「原始反終」一語表明,無極除了作為宇宙創生之根源,並且同時是人性價值的**以及價值依歸的終極面向。前者是萬物生成最終仍是歸返無極,後者則表現在復返無極成為人性修養的終極方向。

這樣的思想內涵,離不開陳摶無極圖中「練神還虛」以及「復歸無極」的內丹修煉最終階段。陳摶思想雖在道教追求長生的修煉脈絡中,不過其將道教煉丹3之理論轉為人內在身心之修煉,實已具有人性價值之意義。

2. 陰陽消長之說

陳摶認為天地萬物皆蘊含相互對待消長之陰陽二面,此如《正易心法》中所言「萬物負陰而抱陽,何適而非陰陽也」。而其〈先天太極圖〉,象陰陽二氣環抱之形,更是用以表陰陽二氣消長之過程。陳摶此圖雖亦承自《周易參同契》,並以〈繫辭〉中「一陰一陽之謂道」為其理論源頭,此陰陽消長之說卻首先深刻的影響了濂溪的〈太極圖說〉。

〈說〉雲:「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又言「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以及「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陰陽二氣源於太極之動而靜,此二氣之交衝消長成就萬物。

此外〈通書〉中亦言及「水陰根陽,火陽根陰;五行陰陽,陰陽太極。」此陰陽對待消長之說顯然亦受道教煉丹說之影響。陰陽二氣消長之論點,不但影響北宋理學之宇宙論,並且進一步成為解釋人性善惡的價值模式之一。

3. 主靜的修養論

陳摶〈無極圖〉中,承自老莊的虛靜之說而講求心意集中、虛靜內凝的內丹修煉觀,同時亦影響了周敦頤修養論。〈太極圖〉中言「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濂溪自注「主靜」乃「無慾故靜」。「主靜」之說顯然是老莊道家之論,而陳摶正是直接影響者。

4. 黃老政治哲學

黃老政治思想講求君道無為而臣道有為。君王效法天道之無私化成萬物,一秉公心而不循己意,一任百官分職各憑其能以司其職。此等上法天道無為之政治哲學,陳摶《正易心法》以之釋《易》:

「一者,數之宗本也。凡物之理,無所宗本則亂;有宗本焉則不當用,用則復亂矣……如君無為而臣有為,如顯者尊而能者使。」

濂溪〈通書〉亦闡明此等思想:「天道行而萬物順,聖德修而萬民化。大順大化,不見其跡,莫知其然之謂神。

故天下之眾,本在一人。道豈遠乎哉!術豈多乎哉!

」治天下之關鍵繫於君王能否順承天道而為,若然,則萬民順化而不自知,此實黃老政治思想的核心。

濂溪之學在無極之說、陰陽消長之論、主靜修養論以及黃老無為之政治思想諸方面可見陳摶之影響,而此等思想內涵乃進一步透過二程而成為北宋理學的理論內涵之一,此是陳摶之學起導北宋理學的關鍵之處。

(二) 陳摶與邵雍思想之聯絡

陳摶思想對北宋理學的影響中,若言周敦頤主要在易學象的方面受其影響,則邵雍是在數的方面。陳摶言其學直契伏羲之學,重心法與體悟,此正深刻影響邵雍先天心學的展開。而就邵雍《皇極經世》書中所闡釋的易學思想分析,其與陳摶思思想間的聯絡,蓋有以下數點:

1. 陰陽消長

陳摶關於陰陽對待消長的思想已如前述,而如同周敦頤,邵雍於此亦有所承繼。〈觀物外篇〉中雲:「陽不能自立,必得陰而後立,故陽以陰為基。

陰不能自見,必待陽而後見,故陰以陽為唱」說明陰陽之間相互依恃對待。除了相互對待,邵雍還以為陰陽二者相互生息:其言「陰伏陽而形質生,陽伏陰而性情生。

是以陽生陰,陰生陽。」陰中含陽以及陽中含陰之陰陽相互滲透,演化成陰陽相生的關係。

邵雍還進一步將陰陽消長的形上思想,落實至經驗界以解釋人世的盛衰興廢。如〈四道吟〉雲:「天道有消長,地道有險夷,人道有興廢,物道有盛衰」,以天道層面陰陽二氣的消長來說明人世的興衰,正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的道家思維,由此看出邵雍透過陳摶陰陽觀的中介,直契道家形上思想。

2. 天道自然

陳摶以為,《易經》八卦所呈展的天地變化之道,是天道自然如此。而伏羲正是純然客觀的以八卦象此自然之道。《正易心法》雲:

「太初者,氣之始,是為幹;太初者,形之始,是為坤。皆本之自然無所假合也。」幹、坤二卦所代表的天地初始,正是代表天道自然的演化,是為「理之自然」。

陳摶天道自然的思想,上承老莊道論,直接影響邵雍的易學思想。邵雍繼承陳摶天道自然的易道思想,認為天地變化、陰陽消長乃自然而然。而象天地變化的「數」,以及「數」之間的推演,亦全然出自此自然之道。

其〈天意吟〉曰:「天意無他只自然,自然之外更無天」正顯現出天道自然觀;而《觀物外篇》中所云:「天圓而地方。

圓之數起一而積六,方之數起一而積八,變之則起一而積十二也……自然之道也」則表明「數」的推演以象天地之變,亦是出乎自然。邵雍的天道自然觀直承陳摶道家思想,而在北宋理學的形上理論中起了一定的影響。

3. 虛靜之心性論

陳摶在修煉工夫上重視虛靜,此亦影響了邵雍的心性思想。《觀物外篇》中雲:「心當如止水則定,定則靜,靜則明。

」又言「心一而不分,則能應萬物,此君子所以虛心而不動也。」皆敘及虛靜在心性修養上的重要性。從濂溪與邵雍在主靜方面所受到的道家影響,道家在北宋理學發展中所扮演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

(三) 結論

在深入研究後發現,集中於討論周敦頤與邵雍二子所受陳摶思想的影響,較能清楚呈現北宋理學經由道教的中介而受到道家思想影響的情形。這雖與我們原來的計畫有些出入,卻也令我們發現北宋理學的形成,道教與道家思想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先秦到宋代儒學傳統中的自然知識

一、中文摘要

由於儒學是主導傳統中國最主要的文化之一,從主要文化會與包括自然知識在內的文化各個面向發生關連來看,本研究將擺脫過去認為儒學阻礙了科學發展的簡化看法,試圖回到儒學傳統中,通過儒學的經典作品《論語》、《孟子》與《易經》,來分析先秦時期建立的自然知識與道德倫理行為間的關係,為儒學與科學(自然知識)間關係的演變,補上早期發展的一章。

如何在化學教學中運用哲學思想

摘要 哲學思想應用於化學教學中,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會優化學生的思維方式,這一思想的遷移提高將會對人生道路的選擇產生巨大的指導作用。關鍵詞 哲學滲透化學教學啟發指導 哲學來自於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規律提煉,因而中學化學中固然滲透了哲學較多精髓部分,如何將此抽象的學科知識綜合 分解 滲透於教學中,並...

《2023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生態哲學思想

作者 郭峰 文教資料 2011年第23期 摘要 馬克思的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包含豐富的環境哲學思想,他通過對於自然 人和社會的考察,深刻地闡述了與這三者有關的問題,其深刻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為我們當前的環境治理提供了莫大的指導。關鍵詞 生態問題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 當...

西方主體性哲學思想歷史演變軌跡探析

作者 張玉華 管理觀察 2009年第05期 摘要 西方近代主體性哲學在古希臘哲學中已經萌芽,但那時哲學關注的不是 人 而是外部世界統一性的始基。主體性哲學是到了近代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人的自身價值不斷提高而被提出來的,隨著笛卡爾的 我思故我在 的提出,主體性原則成為了哲學第一原則,人的主體性開始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