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粘連性腸梗阻的治療

2022-10-15 06:27:02 字數 1254 閱讀 7396

粘連性腸梗阻是各類腸梗阻中最常見的一種。其形成的原因較複雜,腹腔內粘連是直接**,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 。先天性因素約佔粘連性腸梗阻**的2%~3%,1:

胚發肓異常,如卵黃管退化不全、美克不憩室和腸扭轉不良形成的粘連。2:胎糞性腹膜炎形成的粘連。

後天性因素佔腹腔粘連的絕大多數,常見的原因有剖腹手術、創傷、感染、出血、異物、腫瘤、放射損傷等。其中以手術因素最常見,大宗病例統計,80%以上的粘連性腸梗阻為剖腹手術所致,其中闌尾和盆腔手術後發生率最高,腸道手術次之。上腹部手術發生率較低。

下面重點討論術後粘連性腸梗阻的**。

腸梗阻主要是小腸梗阻和大腸梗阻。小腸梗阻的保守**傳統方法為禁食水、胃腸減壓、液體**、中醫中藥**等。上世紀30年代國外開展了長導管減壓,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近年來應用上消化道內鏡將長導管經幽門、十二指腸送至小腸梗阻近端進行減壓**,對術後粘連性腸梗阻有獨特療效。

這是因為梗阻近端的引流減輕了梗阻腸管的擴張和水腫,有利於腸梗阻的緩解,因而避免了開腹手術及反覆開腹手術造成的粘連,降低了**率。除了長導管減壓外,近年來生長抑素類似物在**小腸梗阻中有重要作用,由於生長抑素類似物(如:奧曲肽)可以抑制胃酸分泌、減少胰酶分泌、抑制胃泌素、血管活性肽、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腸蠕動,減少內臟和門靜脈血流。

所以生長抑素能增加腸吸收、減少腸腔內液體瀦留,減輕腸管擴張、炎症,促進腸管再通。大腸梗阻大多為癌性梗阻,粘連性梗阻少見。由於大腸一旦發生梗阻即形成一閉合性腸袢,易致壞死、穿孔。

故多以急診手術為主。右側大腸梗阻可行梗阻病變一期切除吻合,左側可行造瘻、金屬支架、大腸次全切除等。

保守**無效的腸梗阻當然需要手術**。剖腹手術引發腸粘連無可非議,但並不是所有剖腹手術均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粘連腸梗阻的發生與腹腔汙染程度、腹腔正常解剖位置改變關係密切。腹部手術後早期粘連一般在2週後完全角成,2~6週多為炎性粘連,所以對於早期的術後粘連性腸梗阻手術**方法是:

2周以內可以通過鈍性游離分解腸粘連;而對於2~6周形成的粘連需3個月演化為膜性粘連或瘢痕性粘連,這也是粘連的最終演化形式。膜性粘連很容易通過剪刀分離,而瘢痕性粘邊由於較堅韌,界限不清,分離時注意保護腸管、避免損傷腸壁,對於瘢痕範圍較大者可,無法分離時可行腸切除吻合術。對於廣泛性粘連應先鬆解與腹壁的粘連,再鬆解腸袢間的粘連。

若腸袢間的粘連不引起梗阻可不予處理,分離不必要的粘連只能增加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機會。若腸袢與腹膜粘連應注重保護腸袢,與繫膜粘連則應注重保護繫膜。在松能過程中,若有副損傷應立即修復,切不可擱置而待後處理,以免遺漏。

壁層腹膜與腸漿膜損傷可不予處理。若腸袢損傷面或漿膜粗糙而過大可用相鄰腸袢與之相貼,縫合掩蓋,避免留下間隙。

粘連性腸梗阻

術後腸粘連是大部分患者單擔心的事之一,但是有時在出現一些症狀時,我們並不能及時的發現這是腸粘連,甚至有可能會誤認為這是正常的術後現象。那麼術後腸粘連的症狀都有哪些呢?一 術後腸粘連的症狀最初表現為腹部不適和隱痛腹部手術 1 2 週內,患者覺得腹部有陣發性隱痛或不適。二 反覆性嘔吐其特點是無論進食還是...

腹部手術後粘連性腸梗阻57例的護理體會

護理園地中國醫學創新 第 卷第 期 總第 期 年 盧清麗 摘要 目的 腹部手術後粘連性腸梗阻的護理方法與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 年 月一 年 月 例粘連性腸梗阻護理方法和效果。結果 本組經保守 痊癒 例 手術 痊癒 例 其中腸絞窄 例,壞死穿孔 例。無死亡病例。結論 有效的護理能提高腹部手術後粘連性...

術後早期炎性腸梗阻14例診治體會

腹部手術後早期腸梗阻並不少見,其發生率可達10 腹部手術後早期腸梗阻約90 是由粘連引起。但術後早期炎性腸梗阻往往不被人們所認識,此類腸梗阻有其特殊性,處理方法也和其他腸梗阻截然不同,因此提高對術後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認識。採取正確的處理方法,會減少病人的痛苦和某些嚴重的併發症。本組14例術後早期炎性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