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辯證法整理未刪減版

2022-10-15 02:21:03 字數 5338 閱讀 4663

1,科學和技術的含義,特徵及而這相互關係?

科學,是人類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以及獲得這種知識體.63系的活動的總體。特徵:

解釋性和預見性,精確性,可驗證性,可錯性和可變性,系統性,主體際性,區別於經驗知識、區域性知識、個人知識、宗教知識。

技術,改造世界的知識體系及其物化載體、改造活動和社會建制。

特徵: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 ,主體要素和客體要素的統一 ,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統一, 潛在形態到顯示形態的過程。

二者之間存在著一系列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性質功能:科學提供精神財富,技術提供物質財富。

(2)問題結構:科學研究「是什麼」的問題,以知識單元為結構;技術研究「怎麼做」的問題,以操作單元為結構。

(3)研究過程和方法:科學由特殊到普遍,採用分析的方法;技術由普遍到特殊,採用整合的方法。

(4)目標:科學追求唯一的知識;技術追求多元化形式。

(5)評價標準:科學採用真理性標準;技術則是功利性和效用性標準。

(6)勞動特點:科學勞動存在不確定性,個體性強;技術勞動確定性強,協作性強。

(7)社會價值:科學主要是認知價值,技術主要是生產價值和軍事價值。

其次,二者又是緊密聯絡的:技術是科學的基礎,為科學發展提供手段和經驗材料,是檢驗科學的重要手段;科學對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新技術的發明往往依賴於某個科學原理,科學成為技術的先導,而技術則是科學原理的有目的的應用,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再次,二者有相互轉化的趨勢:科學正逐步技術化,科學越來越依賴於技術的發展;技術在不斷科學化,技術是科學的物化,發源於科學;科學與技術日益一體化,一些研究同時兼備科學和技術的特點。

2.現代新技術革命有什麼主要特徵?

3.人類歷史上有幾種自然觀?什麼是正確的人工自然觀?

原始宗教的自然觀,古代樸素的自然觀(西元前 7 世紀—前 5 世紀) 中世紀神學自然觀(公元 5 世紀—15 世紀) 近代形上學的自然觀(16—18 世紀末) 辨證唯物主義自然觀(18 世紀末—19 世紀末)

人工自然是指人通過勞動實踐進行改造後的自然物質系統。人工自然觀是人類對人工自然的總的看法。正確的人工自然觀就是要充分認識人的能動性和受動性之間辯證統一的關係,在順應自然的基礎上改變自然。

人具有能動性,能進行自覺主動的實踐活動來改變自然。同時作為主體的人又有受動性,在實踐活動中必須受到作為客體的自然規律和自然條件的制約。只有遵從客觀規律、利用客觀規律,人類才能更好的改造自然

4.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有人主張以人為中心,有人主張非人類中心主義,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考察人與自然關係的歷史發展和當代現實,要求把自然和人類作為社會生態的整體系統加以對待,要求人們在與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不僅注意到自然變化及人與自然關係變化的近期結果,而且要注意到它的長遠結果;不僅注意對人有利的變化,更要注意對人不利的變化;它要求人們改變過去單純強調以自然為征服改造物件,試圖主宰和統治自然的種種觀念(主張以人為中心),制止無節制向自然索取的傾向,樹立人與自然協調共生的新觀念,把人類活動限制宰一定歷史階段生態環境容許的限度內。有如下基本觀點:

人與自然的物件性關係是能動性和受動性的統一;(人與自然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宰認識和改變自然的時間過程中,人不能以純粹自我規定的活動來實現自己的主觀願望,不能對人所具有的能動性濫加發揮;人在自然界能獲得多大的自由,並不單純取決於人的能動性的發揮程度,同時也取決於人的受動性的認識程度和控制能力。)

人改造自然是人的內在尺度與自然外在尺度的統一;(人的內在尺度的形成,首先要以對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為基礎,但不僅僅限於此,還凝結了人的創造的本質力量,可以通過改變客觀外部物件的形式,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創造出自己需要的人工自然界。總之,人的活動既要符合主體需要,又要符合客觀自然規律,實現二者統一。)

人類既是自然的征服者、消費者,又是自然的調控者和協同進化者。(人與自然的互動作用,表現為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在人與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兩者都必須對這種相互作用發生特定的進化變化。

兩者通過相互依賴的合作關係,通過相互之間的適應性選擇和制約,在人類建設自己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也要維護地球健全的生態系統,不斷提高生態系統維持生命的能力。)

答案二:

「人類中心論」西方現代化的精神支柱。其根本特徵是,在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始終堅信人是中心、是主宰,自然界只是被用來為人類服務的物件。人類對於自然界,只有控制、利用、索取和改造的權利,卻沒有任何責任和義務。

如果有的話,那也是為了人類的利益,或者說從人類的利益出發,如何使其更多更好地為人類提供一切可利用的東西。只有人才是價值的主體,也是價值的裁判者,自然界是沒有價值的,其價值是以人的需要為前提的。。

西方學者對人類中心主義進行了豐富的論證,表現為兩種型別——強人類中心主義和弱人類中心主義。

強人類中心主義認為非人類的物種和自然界的事物只對它們「感覺好」有價值,而「感覺好」是人類願望的體觀。而弱人類中心主義確信非人類和自然界事物均能滿足「熟慮的好」。「熟慮好」表明了基於周到考慮上的人類願望或需要,與合理生存的世界觀、明智的形上學、科學理論、美學價值和道德理念相和諧。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非人類中心主義」則認為自然界是主體,人類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不能超越自然界而存在,人類必須遵從自然界的規律。非人類中心主義認為並非只有人類才具有內在價值,動物、植物、物種,甚至河流、岩石、生態系統及自然本身都具有內在價值,它們也是道德共同體的組成部分和成員,是否具有理性和具有某些生物學特徵並不能成為「有資格獲得道德關懷」的必要條件,生物、物種在道德地位上是平等的,人類中心主義表現出人類這一物種的偏見,是物種歧視主義和人類沙文主義。非人類中心主義主張把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也納入倫理調整的範圍,

但是,非人類中心主義尤其是生態中心主義在處理現實世界中兩大重要關係時,強調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問題,而忽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這兩大關係是相互聯絡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影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的更深層次的因素,雖然其影響是間接的,但卻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非人類中心主義看到了人與生物、物種、自然之間的不平等,卻未深入思考隱藏在這一不平等背後的恰恰是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不管非人類中心主義者是否願意接受這樣乙個事實:當他們在強調要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平等時,卻忽略了現實世界存在著嚴重的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現象。

在客觀效果上,當他們強調要關注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問題時,卻把人們的視線從貧困問題、社會公正問題以及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問題上轉移出去。因此,在國際上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對於非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應是不同的,發展中國家對其反應冷淡,因為它不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此外,這種理論從純「自然主義」的觀點來考察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完全否認人的主體性,勢必陷入認識論上的誤區,這也是其理論上的缺陷所在。

可持續發展倫理觀與人類中心主義、非人類中心主義倫理觀既有聯絡又有區別。在這三大現代環境倫理學流派中,人類中心主義與非人類中心主義主要表現為在「人與自然之間倫理關係」問題上的對立,非人類中心主義與可持續發展倫理觀主要表現在「受人與自然關係影響的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認知上的區別,後者強調「人際公平」。儘管可持續發展倫理觀被生態中心主義者批評為人類中心主義或者被人類中心主義者引為同道,但可持續發展倫理觀與人類中心主義在「人與自然之間倫理關係」上,是否承認自然本身具有內在價值是其認知上的分水嶺,可持續發展倫理觀承認其他生物、物種、自然和生態系統具有內在價值。

因此,可持續發展倫理觀是一種新型的環境倫理觀,它既超越了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也是對非人類中心主義的揚棄。

可持續發展倫理觀認為,影響當代環境問題的兩大重要關係,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前者對環境的影響雖然是間接的,但它是更為深刻的社會因素,處理好前者的關係對處理後者的關係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處理好兩大重要關係,應立足於「可持續發展」概念,這一概念所表述的是這樣的一種發展觀,即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發展。

這一發展觀所追求的是促進人類之間的和諧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它具備三個基本特徵:維持全面的生活質量,維持對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避免持續的環境損害。

因此,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可持續性、經濟可持續性、社會可持續性,它具有多元的指標體系。不僅包括經濟的、社會的,也包括生態環境的;不僅包括物質的、技術層面的,也包括制度和文化價值層面的。

可持續發展倫理觀強調公平概念,這一概念既包括代內公平,又重視代際公平。就代內公平而言,可持續發展倫理觀認為人類貧富對立所顯示出的不公正、不正義、不平等,是導致當今環境危機的深層根源,並強調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發展具有優先重要性,指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解決環境問題上應承擔共同但有差別的責任。因為,當代的生態危機主要是由發達國家對全球資源的過度占有和消耗所造成的,起源於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及欠發達國家在生態資源上的掠奪,從而造**為的不平等。

因此,發達國家既要承擔相應的歷史責任,也要承擔更多的現實義務,包括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濟、技術援助。就代際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在代際分配問題上應實現代際共享,避免「生態赤字」。因為,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人類所有成員,包括上一代、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們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權使用並受益於地球,又是受託人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們作為地球的受託管理人,對子孫後代負有道德義務。因此,我們無權透支子孫後代的自然資源,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

此外,可持續發展倫理觀還要求我們必須徹底改變人們的行為模式,提倡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自然觀、消費方式、生活方式,以「理性生態經濟人」的行為模式替代傳統市場經濟倫理塑造的「理性經濟人」模式。

5.觀察方法應該堅持哪些原則?為什麼人有時做不到?

(1)要堅持客觀性,採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要夾帶個人的偏見。(2)要有目的、有計畫、系統地收集資料,不能僅憑個別偶發的行為,便對學生的心理作出判斷。(3)在運用觀察法所收集的證據不足或把握性不大的情況廠,應借助其他心理測量方法加以彌補或印證。

(4)要掌握觀察技巧,按照一定的程式、方式進行觀察,隨時做好觀察記錄,定期整理觀察資料。

6.有人說技術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的出發點都是錯誤的,應該如何評價這種觀點?

技術悲觀主義懷疑和否定技術的積極作用,認為技術的發展必然會給人類帶來災難。而技術樂觀主義則將技術理想化、神聖化,視技術進步為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和根本動力。兩者關係對立統一,既有區別也有聯絡。

兩種思想雖具有片面性和侷限性,但是對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卻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為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建立提供了依據。

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人類社會是乙個由諸多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要素構成的複雜系統,任何問題的出現,都不是單一要素所能獨立完成的。技術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都把技術作為社會發展的惟一決定性力量,淡化了或忽視了其他深層社會因素對技術發展的影響。我們應該從技術的主體,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社會的需求和目的等方面來綜合把握技術與人類社會發展關係的問題。

7.結合自己的專業分析論述如何進行科學技術的研究?

(1)以研究方向為指導,大量收集國內外相關情報資料和研究成果,並形成學科前沿問題綜述報告。

(3)根據科學選題的需要性原則、創造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和可行性原則對問題進行進行可行性研究,並形成可行性研究報告。

(4)對研究課題目標函式與約束條件進行比較研究,提出研究方案,建立模型,並對方案和模型進行系統評估。

(5)確定主要技術思路(線索),**研究中可能出現的主客觀困難和條件問題,準備備選方案。(6)比較擇優,最後決策,結合實際,對多種備選方案進行優化抉擇。

自然辯證法

論亨利的科學方 在歷史的長河裡,有無數多的科學家做出了偉大發現和發明,其中,約瑟夫 亨利也算是一位。亨利是美國十九世紀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和卓越的科學領導人,終生獻身於科學事業,歷時長達半個多世紀。在大部分科學技術史書本中,亨利幾乎是名不見經傳的,我們看到的是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麥克斯韋預言並證實了...

自然辯證法

第四章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知識的構成 1.如何理解科學的本質 客觀真實性 科學知識的客觀真理性,在於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所有的科學知識都堅持用物質世界自身來解釋物質世界,不承認超自然的 神秘的東西。科學事實 科學定律 科學假說 科學理論無一例外的都是以科學實踐為基礎,要經受科學實踐的反覆...

自然辯證法感悟

學習 自然辯證法 的感悟 朱凱工程系機制專公升本二班 2011701189通過 自然辯證法 學習以及 教育 和影片,感到學了很多科學知識,如宇宙起源,宇宙大 哲學,轉殖,時間與空間,相對論。特別是 宇宙起源和宇宙大 影片時,我對宇宙有進一步了解,而且還開啟我的思維,我本來認為乙個事物會有乙個答案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