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4楊氏太極拳85式圖示

2022-10-14 06:36:05 字數 5041 閱讀 6360

楊式傳統太極拳八十五式

楊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乙個流派。這派太極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楊碌禪(1799-1872)及其子楊健侯(1839-1917)、其孫楊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陳式老架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創編的。

楊式太極拳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輕靈沉著兼而有之;練法上由鬆入柔,剛柔相濟,形成獨特的風格。

由於楊式太極拳姿勢開展,平正樸實,練法簡易 ,因此它深受廣大群眾熱愛,開展得最為廣泛。

楊式太極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學者可根據不同年齡、性別、體力條件,以及不同的要求,採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適當調整運動量。因此,它既適於體力較好者用來增強體質,又適用於體弱者作為療病和保健的手段。

關於圖譜的幾點說明

1.楊式太極拳**有動作分解圖244幅和附圖7幅.共計251幅,其中有76幅是按照楊澄甫生前拳照摹繪的.其餘是根據需要而添繪成楊澄甫體型的。今將按楊澄甫原照所描之圖的圖號列出.以便讀者參考:3、6、9、1l、14、17、22; 24、28、33、35、37、41、 43、 49、 53、56、60、74、78、81、 82、85的側面圖,87、90、92、93、96、103、105、109、111、 112,115、118、121、124的側面圖,127、130、133、135、 139、142、143、146、153、156,160的側面圖,163的側面圖,169的正面圖,172、175、 179、181、184、187、189、195、 199、202、206、207、209、212、214、217、218、220、223、 227、228、230、232、 238、241、244。

2.為了便利讀者查對拳式的方向,把圖照中姿勢的方向約定為:面向讀者等於向南,背向讀者等於向北,面向讀者右面等於向東,面向讀者的左面等於向西。當讀者練習純熟後,可以根據場地形狀任選方向,不—定要把預備式從面南站立開始。

3.圖中所有帶有實線或虛線的箭頭,均表示手或腳的動作趨向,所有圖中的箭頭,均表示由本圖過渡到下一圖的動作趨向。凡動作較簡單、用文字即可能說明的,即不再在圖中表示其動作趨向和繪箭頭,可參看文字和後一圖就可明了。

4.帶有實線的箭頭表示右手或右腳的動作趨向,帶有虛線的箭頭表示左手或左腳的動作趨向。

5 .為了表示動作趨向的空間,帶有虛實線的箭頭大致上按透視原理繪製:近讀者的一面為粗、大,遠讀者的一面為細、小。

6.由於太極拳中腳的動作也較細緻,為了表明腳與地面的關係,在腳旁繪上陰影,以資區別。(參閱下圖,第一表示全腳著地,第二腳旁無陰影者表示全腳離地,第三表示腳跟著地,第四表示腳尖著地)

楊式傳統太極拳八十五式拳譜

第一式預備式第十五式抱虎歸山

第二式起勢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第三式攬雀尾第十七式左右倒攆猴

第四式單鞭第十八式斜飛式

第五式提手上勢第十九式提手上勢

第六式白鶴亮翅第二十式白鶴亮翅

第七式左摟膝拗步第二十一式左摟膝拗步

第八式手揮琵琶第二十二式海底針

第九式左右摟膝拗步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十式手揮琵琶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十一式左摟膝拗步第二十五式進步搬攔捶

第十二式進步搬攔捶第二十六式上步攬雀尾

第十三式如封似閉第二十七式單鞭

第十四式十字手第二十八式雲手

mdash;————————

第二十九式單鞭第五十六式單鞭

第三十式高探馬第五十七式下勢

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腳第五十八式金雞獨立

第三十二式轉身蹬腳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攆猴

第三十三式左右摟膝拗步第六十式斜飛式

第三十四式進步栽捶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勢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第六十二式白鶴亮翅,

第三十六式進步搬攔捶第六十三式左摟膝拗步

第三十七式右蹬腳第六十四式海底針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式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式第六十六式轉身白蛇吐信

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腳第六十七式搬攔捶

第四十一式雙峰貫耳第六十八式攬雀尾

第四十二式左蹬腳第六十九式單鞭

第四十三式轉身右蹬腳第七十式雲手

第四十四式進步搬攔捶第七十一式單鞭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閉第七十二式高探馬帶穿掌

第四十六式十字手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第四十七式抱虎歸山第七十四式進步指襠捶

第四十八式斜單鞭第七十五式上步攬雀尾

第四十九式野馬分鬃第七十六式單鞭

第五十式攬雀尾第七十七式下勢

第五十—式單鞭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五十三式攬雀尾第八十式轉身擺蓮

第五十四式單鞭第八十一式彎弓射虎

第五十五式雲手第八十二式進步搬攔捶

mdash

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閉第八十五式收勢

第八十四式十字手

第一式預備式

兩足左右開立,距離同肩寬,腳尖皆朝前;身體自然直立;兩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視。 (圖 1)

要點1.要求「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尾閭中正」、「含胸拔背」。在這幾個主要要求下, 放鬆全身,做到「立身中正安舒」,並貫串於整套動作之中。這幾點要求,為太極拳所有動作的共同要點,鍛鍊時須刻刻記住,在後文的要點中不再一一重述,而僅提醒某一動作容易違反其中某一要求。

例如,攬雀尾中的擠式和按式,初學者往往身體容易前俯或後仰,因此就在要點中及時提出,而其他共同要點雖未提及,但仍然要注意。

2.兩臂下垂,肩關節要放鬆;手指自然微屈。

3.精神要自然提起;心要靜,不要有絲毫雜念。

4.預備式中的要點大都是整套動作的要點,所以該式是一切動作的基礎,初學者尤當注意。

第二式起勢

動作一:兩臂徐***平舉至高與肩平,兩掌相距同肩寬,掌心皆朝下。(圖2)

動作二:兩肘下沉,自然地帶動兩掌徐徐向下按至胯前,手指仍朝前,掌心仍朝下;眼向前平視 。(圖3)

要點1.在兩臂未舉之前.應仔細檢查一下預備式是否合乎要求,然後開始做起勢動作。這時,思想要領先.要集中在每個動作的動向上,也就是要做到《十三勢行功心解》所要求的「先在心,後在身」。例如在做該式兩臂前平舉時,先要意識到怎樣舉,然後隨著徐徐舉起;即使是重複的或已很熟練的動作,也必須這樣做,否則,內外動作容易散亂。

2.練習太極拳時。自起勢至收勢,每個動作都要求「沉肩墜肘」(詳見《太極拳十要》一文)。 如該式兩臂前舉和兩掌下按時,兩肩不可聳起、緊張或用力.必須鬆開下沉。

兩臂前舉時兩肘不可挺直,須有微屈下墜之意 。兩肘下沉帶動兩掌下按時,「墜肘」固然很明顯,即使在兩掌已下按到兩胯前時,仍然要求「墜肘」。在這點上,初學者往往較難理解:

認為肘部既已垂在下面,終不能把肘「墜」於兩掌的下面去。其實,在這種姿勢上(後面動作中也有類似情況,如摟膝拗步中摟膝之手等),對「墜肘」應該這樣來理解:就是兩肘須微屈,使小臂向前微彎.這樣,肘尖露出,與地面成垂直線,仍然可達到「墜肘」的要求;而如果兩小臂也垂直,就失掉「墜肘」之意了。

3.要做到坐腕。所謂坐腕,就是把掌根下沉.手指節微微上翹,但不可用力翹起,必須自然, 這樣才能把勁貫至掌根,手指也有所感覺。能坐腕,才能「形於手指」。

4.太極拳從起勢到收勢,所有前後動作之間必須連線,不可停斷,要求速度均勻,綿綿不斷, 一氣呵成。例如.該式兩掌前舉至高與肩平時即下落,其間不可有停頓現象,亦即每一動作到定點時,必須做到「似停非停 」。

5.練習此拳套用掌時,五指要自然舒展,不可用力張開,也不可鬆懈、彎曲,掌心要微呈凹形 。

第三式攬雀尾

(一)左右掤式

動作一:右腳尖外撇45度,身體同時右轉45度。隨轉體時,重心漸漸移於右腿,右腿屈膝微蹲, 左腳經右踝內側向右提。

同時,右掌隨轉體自下經腹前而上,在右胸前向右向裡向左抹轉一小圈,掌心朝下;左手也同時經腹前向右弧形抄至右掌下方.隨抄隨著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右面上方;兩掌相對如抱球狀,右肘稍墜;略低於腕.兩臂呈弧形 。眼隨轉體平視轉移,眼神稍先於右臂到達,並要顧及右臂。(圖4 -5)

動作二:右腿繼續漸漸下蹲,左腳向左前邁出一步,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漸漸移向左腿而至全腳踏實,腳尖斜朝西南,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當左腳前邁時,身體稍向左轉,當左腳跟一經著地,身體即漸漸右轉。

同時,左肘稍屈,以左小臂向左上弧形掤出,左掌高與肩平,腕微裡屈,掌心斜朝右面上方;右掌向前而右弧形下採至高與胯齊,掌心朝下,手指朝前,坐腕,指節微向上翻。眼向前平視,眼神要關及兩掌左右分開(圖6)。動作

一、二為左掤 ,動作

三、四為右掤。

動作三: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左腿,身體微左轉,右腳經左踝內側弧形向前提起。隨轉體時,左肘向左後方微下撤,自然帶動左掌下移於左胸前,隨下移隨著臂內旋使掌心漸漸翻朝右面下方;右掌同時向左弧形抄至腹前,隨抄隨著臂外旋使掌心翻朝左面上方,與左掌成抱球狀,兩臂均呈弧形。

眼神略顧左臂後撤,即漸漸轉向右臂前方平視。(圖7)

動作四:右腳向右(西)邁出,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漸漸移向右腳而至全部踏實,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時身體微向右轉。隨著轉體,右小臂同時向右(西)上掤,右掌高與肩平,肘稍低於掌;左掌隨右臂向前推出。

眼向前平視,眼神要顧及右小臂前棚。(圖8—9和圖9的正面圖)

注:關於動作說明中的臂外旋或臂內旋的詳細動作.在這裡作一下說明,後文不再重述。臂外旋 ,如以右手心朝里(圖乙)為例,就是把拇指的一側向掌背 (或拳背)一面旋轉,使手心轉朝外,亦即使小臂的橈骨離開尺骨而向「外旋」轉(如由圖乙向外旋轉而成圖甲);臂內旋,就是把拇指一側向掌心(或拳心)一面旋轉,使手心轉朝里, 亦即使橈骨圍繞尺骨「內旋」而交叉在尺骨的上面(如由圖甲向內旋轉而成圖乙)。

要點1.身體左右轉動時要以腰為軸,身體仍須正直,後面所有轉體動作都必須這樣做。

2.身、手、足等方面的動作都須柔緩,速度均勻。

3.身、手、足等方面的動作在文字敘述中雖有先後,但必須同時開始和同時完成,要做到協調一致。所以《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

4.《十三勢行功心解》要求「邁步如貓行」。因此.凡步邁出都必須輕靈。例如該式右腳向右邁出,應以坐實之左腿漸漸下蹲來控制著邁出的右腿向前徐徐伸邁,才不致笨重。

這也是「分清虛實」在步法上的一種表現 。

5.凡弓步,弓腿之膝不可超出腳尖;蹬腿的腳掌和腳跟要全部著地,腿也不可蹬得挺直。凡弓步,以弓腿為實。蹬腿為虛;一般以弓腿負擔體重十分之七,蹬腿負擔十分之三。膝要與腳尖方向一致。

6.右臂前掤須與肩平,不可偏高或偏低;掤出時肩關節不可前探;不可過於前棚,要以上體直立前移而右膝蓋不超出腳尖為度,同時身體不可前撲。

7.重心前移時,腿、腹、胸、手須不先不後地一致前去,自然「上下相隨」,變動過程中也要保持「立身中正」。

楊氏太極拳簡介

楊氏太極拳式是太極拳中的乙個流派。它由第一代宗師楊露禪及其子楊班侯 楊健侯,其孫少侯 楊澄甫祖孫三代人懷著為人類造福的理想,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苦心鑽研在不違背武術本能的基礎上,保留了技擊與攻防內容,創造了一套緩慢柔和 式式均勻 姿勢舒展 勁在內涵 形象優美的動作,並具有淳樸 獨特 新穎 別緻的特色...

楊氏太極拳知識

名詞解釋 一 楊式太極拳27式精編拳譜口訣 1.起勢 2.攬雀尾 掤捋擠按 3.單鞭 4.提手上勢 5.白鶴亮翅 6.左右摟膝拗步 7.手揮琵琶 8.左右倒攆猴 9.斜飛式 10.海底針 11.扇通背 12.翻身白蛇吐信 13.右蹬腳 14.左打虎式 15.轉身雙峰貫耳 16.左分腳 17.左右野馬...

如何練習楊氏太極拳雲手

楊式太極拳雲手在楊式十六式 二十四式 四十八式 八十八式,及楊式傳統八十五式等套路中均是乙個典型的 有代表性的式子,它充分體現了楊式太極拳舒展大方 中正圓滿 動作和順 輕靈沉著,以及練習上由鬆入柔 剛柔相濟的風格特點。在做楊式太極拳雲手時,要求立身中正,虛靈頂勁,沉肩垂肘,以腰為軸,步隨身換,點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