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小學數學錯例輔導

2022-10-11 20:21:03 字數 5109 閱讀 5807

浙江省紹興縣華舍實驗學校錢建軍 312033

摘要:思想並不總是必須完全沿著相同思路進行,可以向相反方向運動[1]。所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一般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正向的,一種是反面的。

在學生出錯訂正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引導學生去理解正確的想法。至於為什麼錯?學生到底解答了什麼問題?

學生的出錯有哪些合理因素?等這些問題經常被我們所忽視。那麼「如何讓學生錯得明明白白?

」本文擬從實踐的角度做出一些解釋。

關鍵字: 出錯,分析錯因,教育價值,理解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意思是知道是怎麼樣的,還要知道為什麼是那樣的。用在我們教學中,我們的理解有時不夠全面。我們總是讓學生知道「這樣是對的」,並且努力讓學生明白為什麼那樣是對的。

行話講,那就叫「有意義的學習」。但如果我們只認識對的,或者總是用對的去否定錯的,而不能分析錯在**,那並不是對知識的全面理解。

比方說曾經有這樣一道題目:三個人一起住店。房錢30塊。

每個人掏10塊。老闆收30。後來老闆覺得收的貴了。

就找回去他們5塊錢。讓服務員送過去。服務員私心一起。

於是乙個人只給了1塊錢。自己拿了兩塊錢。也就是說,這三個住店的人乙個人只花了9塊錢。

3乘9等於27塊錢。加上服務員兜裡的2塊錢。是29塊錢,那麼少的一塊錢哪去了呢?

我們如果不能指出錯在**,那就說明我們對問題的理解並不完整。(事實上30減去服務員扣下的2塊後,3個人花的總錢數不是27,而是28)

某年小生畢業考試有一道題:小a上山平均每小時行20千公尺,原路返回下山每小時行30千公尺,整一趟他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公尺?

(20+30)/2=25(千公尺)這樣解題的學生高達95%以上。

老師這樣講解:求平均速度需要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這裡可以假設上山總路程為60千公尺,那麼上山時間為60/20=3小時,下山時間為60/30=2小時,總時間為2+3=5小時,總路程為60+60=120千公尺,所以整趟平均速度是120/(2+3)=24千公尺。

我們也可以把上山一趟看作單位「1」,那麼上山時間為1/20,同理下山時間為1/30,那麼平均速度為(1+1)/(1/20+1/30)=24千公尺,整個講解還配合了畫圖理解,可謂明明白白。

對於老師來說是講清楚了,但是整個講解始終在說明應該那樣去做,那樣是對的,並沒有說明(20+30)/2=25(千公尺),錯在**?教師教得清楚,但學生學的困惑也由此產生。惑至少有兩點:

為什麼不能用平均數相加除以個數的方法?為什麼要假設60,假設單位「1」?這兩個問題沒解決,任何的訂正都是治標不治本,錯的還將繼續錯。

根據有關對兒童思維水平的研究發現,他們不容易把握事物的本質,容易被一些形式的東西所影響。有些常見的事例也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比如一次某父親問女兒,在盤子裡先放了2個梨,後來又放了3個梨,一共放了幾個梨?

女兒的第一反應是,我們幼兒園老師沒有讓我們放梨,我們放的是蘋果。在上述求平均數一題,如果不加深入分析,學生容易把「移多補少」,「先合再分」當成理解平均數的一種直觀形式,並把這種直觀形式簡單地移植到其它求平均數的問題中去。那麼如何破解這個問題?

我想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引導學生進行思辨。如(20+30)/2=25(千公尺),20+30可以表示什麼意思?一次1小時平均每小時行20千公尺,一次1小時平均每小時行30千公尺,除以2,說明共行了2小時(上山1小時,下山1小時),那麼這樣看來,上山只行了20千公尺,下山行了30千公尺,路程不一樣,這與題目中原路返回的意思想矛盾。

只有明白了這樣解答的錯誤原因以後再去研究正確的解答,才會打消學生心頭的疑慮,從而有效地接納老師後續的指導。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不必迴避學生的錯誤。相反地,要把學生的錯解當成可利用的教學資源,通過分析錯因,讓學生錯得明明白白,以利於他們對正確知識的有效建構。這個過程好比是乙個人得了病,體內產生了病毒,要尋求**。

錯因好比是病毒,講解正確解答思路好比是給人體進補,我們治病的過程最好是先給他「祛除毒病」而不是先「進補」。因為如果體內毒素不除,往往又會舊病**。但是,我們很多時候為了講效率,抓進度,往往是一味地在給學生「進補」,所以學生自然常做常錯。

倘若學生明確了錯誤之所在,並且還善於分析為什麼錯的道理,那麼從一定程度講,他已經產生了某些抗體。當然,有些錯因很明顯,很直接,沒有多少思維含量:比如把數字看錯了,教師只需要做些提醒;有些是根本不懂題目意思瞎矇一通,教師要像上新課那樣對其進行點撥或教給他正確的思路。

需要錯因分析、深入究錯的物件是那些似懂非懂的問題,教師要善於找出學生思維中的合理成份,針對錯誤表現,讓學生說明為什麼錯的原因。

其實,從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來看,學生也是需要有錯因分析的。以筆者記錄自己教學中例項為證

某日,一位女生拿著作業本找到我(作業題見右圖),

很疑惑地對我說:「老師,我這樣做**錯了?」

師:你是怎麼想的?(學生把思路講述了一遍)。

師:為什麼想到左右兩邊要乘以5/4,

生:因為左邊是除以4/5,那麼只要乘以4/5就可以抵消掉了。

師:你是先算哪一步?

生:先算後面的乘法,**不對了?

師:那麼如果是6÷4×4你覺得要先算哪一步?

生:噢,我懂了,我是把計算順序弄錯了

師:你知道為什麼不能先算4×4了嗎?

生:知道了。

學生開心地離開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有究錯的意識。在我們日常教學中,可能是出於某種原因(或意志力不強,學生不能持續這種意識,或生性膽小,不敢與人交流)學生主動問詢老師的並不十分普遍。所以,如果有學生對學習有疑問,並能勇敢的提出來,不管提得是對是錯,教師首先得肯定他們的這種勇氣,這是對學生獨立思考結果的一種尊重與呵護。

然後,教師開始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分析條件,查詢錯因,直至學生真正明了,這裡我們也並不排除教師進行直接講授。再看整個過程,如果只是簡單地以「改對了」去衡量學生的認知,那就會存在一些變數:有些學生用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係進行訂正(也即用被除數等於除數乘以商的方法),那麼他們就很難發現「計算順序」這一問題的真正結症。

如果知道了問題的結症,我們再設計(右圖)的對比練習,效果會更好。

還有乙個例子:學校的美術興趣組有70人,美術興趣組的人數比**興趣組的人數多25%。**興趣組有多少人?(某日作業題)

學生列式:70×(1-25%)

在分析中,學生提出這樣是不對的,這道題目應該是70÷(1+25%)=56人,這裡先看標準量,**興趣組是單位「1」的量,單位「1」不知道,用除法,比它多25%,所以要1+25%。這時教師問錯解的學生,而他只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教師講道:

剛才的同學只解釋了70÷(1+25%)正確的理由,還沒有指出70×(1-25%)錯誤的原因。誰會?有學生發言:

如果照70×(1-25%)算的話,算出來的人數會有小數了,有半個人了。我們知道,如果用這種方式來判斷解題的正誤,那顯然是站不住腳的。此時,我覺得若想真正解釋錯因,恐怕得讓他們好好思考幾分鐘。

經過討論後,學生終於明白:我們已經知道美術興趣組的人數比**興趣組的人數多25%,通過畫圖,倒過來說**興趣小組人數比美術組的人數少20%, 相當於美術組的80%,

而70×(1-25%)=70×75%,意思就變成了**小組人數等於美術小組人數(70)的75%,所以錯了。

在講解的過程中,講的人自信堅定,聽的人神情專注。通過對錯因的深入追究,學生的思維顯得嚴謹又有條理,他們的面部神情由迷茫轉為了釋然,講解的同學更是有些微微的驕傲。連帶著,學生還發現了另一種解答,**組的人數等於70×80%,大家都表示理解。

在本題中,錯解的學生顯然不是出於粗心,而是對知識的不理解,通過錯因分析則可較好地幫他補上一課。所以筆者以為錯因分析還至少有兩種教育價值:一是知識學習上的深入,他可以提高優等生的思維水平,(通常是指論證水平,因為一般的錯因總是與實際的規則相矛盾),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思維的展現,查證學生的理解缺陷,從而改進教學方法,有效幫助中下生理解學習內容,跟上教學程序。

二是思想意識的進步,因為追根究底的學習習慣可以培養學生一種質疑問難的學習品質,而這正是數學學習最寶貴的精神。

那麼,對於一線老師來講,如何有效地執行讓學生「知其錯,更知其所以錯」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得出幾條路子,謹供**:一、對於錯誤率高的題目,教師組織全體學生進行分析討論,慣性地指出:

錯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錯?這樣做整體推進效果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那就是不容易把握每個學生的思考投入。二、建立作業訂正本,抄錄學生自己的出錯練習,用記號的形式表現出錯誤的地方,同時寫出錯誤原因,又寫上正確思路。

這樣做可以保證學生都有自己的思考,但也有學生不樂意做,覺得抄題目費時費力,所以教師要加強這方面的思想教育與引導,幫助學生明確這樣做的意義與價值。三、一對一個別輔導,這主要對中下生,讓他說思路,或教給他思路,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教師要幫助他明確:如果照他那樣的解答,是一種什麼意思,會是一種什麼結果。

以上的做法在筆者自己的班級裡,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強化以後,有些學生的意識確實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幾則學生的數學日記很好地反映了這個情況。

日記一:……漸漸地,我們發現了這樣做(改錯本)的好處。有些不會做的題目或模稜兩可的都可以抄下來,以便以後碰到此類題目就可以隨手翻翻,不然,一本本翻過去就「有事情做了」,還有,乙個問題,如果只是完成任務似地抄上去,也是沒有用的,只有你真正地了解,分析透徹之後,才能發揮它的真正作用學生甲)

日記二:……有一道題目是這樣的,12÷(1/2+1/3+1/4+1/6),當我看到12、2、3、4、6就想到它們的關係:12是2、3、4、5的倍數,它們是12的因數。

簡便方法一般會用到乘法分配律,可是除法怎麼辦呢?於是我就這樣改了:12*(2+3+4+6),之前省略了一步是12÷1/2 + 12÷1/3 + 12÷1/4 + 12÷1/6,除以這個數就是乘以這個數的倒數,於是12*2+12*3+12*4+12*6=12*(2+3+4+6),可是它是錯的,為什麼呢?

本來我很疑惑,但是我後來懂了,如果我們把小於1的數看作小的,大於1的看成大的,這樣12÷(1/2+1/3+1/4+1/6),劃橫線的是小的+小的+小的+小的=大的,12除以大的=大的除以大的=小的嘍,那如果換成是12*(2+3+4+6),(大的+大的+大的+大的)=更大的。大的* 更大的=很大的。從這方面來說是錯的,還有,數學中根本不存在著什麼除法分配律,要分配也要轉化成乘法分配律。

(學生乙)

很高興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憑藉數學學習經驗,通過推理、比較等思維活動,反向詮釋除法分配律的錯誤。兩則學生日記很好反映出它們的意識在進步,思考力在增強。

當然,在知錯糾錯的過程中,有個別學生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由於主觀意識上的不明確,學生把知錯、糾錯的任務當成了負擔。自己想不出,求教同學,同學給他講了解題思路,他不管懂不懂,只是像背語文課文那樣囫圇吞棗地記住了解題思路,然後到老師那裡背一遍,對於這樣的同學,用心的老師從學生講話的神情中就可以發現端倪,可以在某些關鍵處向學生提一兩個問題,要求學生解釋為什麼錯的原因。

例談小學數學微課的製作

徐州市雲興小學張旋 三年前,筆者參加一次區域性教研活動,作為執教教師參與了一次 微格教學 microteaching 的展示活動 將平時40分鐘的課堂內容精簡至10分鐘內完整呈現並且使學生聽懂,理解。這對於教師學生來說都是一種新的嘗試,但亦有思考 這種 微格教學 對教師專業發展起到一定推動作用,但師...

例談數學解題的反思

解題反思是一種對解題活動的 再認識 屬於解題活動的 元認知 它是對解題活動的深層次再思考.它不僅僅是對數學解題學習的一般性回顧或重複,而且更是 數學解題活動中所涉及的知識 方法 思路 策略等,具有 性 批判性 自主性。著名數學家波利亞在 怎樣解題 中將數學解題劃分為4個階段 弄清問題 擬定計畫 實現...

例談中考數學能力考查

南安國光初級中學吳文獻 聯絡 135 縱觀近幾年的泉州市數學中考試題和每年的各區市數學質檢試卷,我們不難發現,數學綜合題的重點都放在高中繼續學習的函式問題上。此類題在中考中往往有起點不高 但要求較全面的特點。常常以數與形 代數計算與幾何證明 相似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判定與性質 畫圖分析與列方程求解 勾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