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小世界教案

2022-10-11 14:51:04 字數 3320 閱讀 6590

單元主題

走進大自然

單元重點

微觀與巨集觀體驗美的樂趣

課題名稱

美妙的小世界

教學準備

欣賞**、單色畫筆

學習領域

欣賞·評述

作業內容

畫畫自己身邊的小世界

課時建議

1—2課時

知識重點

感知自然中的色彩、花紋、形狀

注意事項

培養大膽發言,大膽作畫的習慣

技能要求

用線條自由表現細節形象

單元概述

本單元的教學理念主要是激發兒童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美術學習的興趣,從微觀

與巨集觀不同角度,引導兒童在多試點的美術探秘活動中,科學的觀察、比較、

體驗、描述身邊的自然美和藝術美,初步感悟「美無處不在」的道理。本單元

由《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兩課組成,兩課關係是欣賞對比的一

種遞進關係。

一、教材分析: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也是兒童進入美術學習的起點。本課一開始就以「美與自

然」為主題。從動態的視覺感知活動切入,意在引導學生通過參與多視點的美

術探秘情境,去關注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從而能初步感悟到:「美」是無所

不在的,「秒」在如何去發現美、創造美。這是本課課題的深刻內涵之一。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自然美的感知活動和情感美的表達活動,引導

兒童「觀賞自然和美術作品的形與色,用簡短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見

《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

本課選擇自然界中的小生物、小動物作為觀賞物件,引導兒童科學地學習「觀

察與欣賞」、「想象與評述」的方法,此為本課重點;借助科學手段從微觀角

度觀察小世界,並進行欣賞。評述,是本課的難點。教師應及時提供多種視覺

造型語彙給學生作評述參考,如「色彩、花紋、形狀、外形、形態、鮮豔、生

動、美麗、奇特、畫面……」。

總之,本課從自然科學與人文內涵的文化底蘊,到生態式的審美觀念及自由式

的作業呈觀方式,均為學生提供了乙個開放式的活動空間,教師可酌情抓住學

生的多個興趣點,循序漸進的開展若干個美術探秘活動,也可以分小組選擇教

材內容進行合作式**與交流發展的活動。本課教學可視條件在室內或室外進

行。美術探秘活動設計:

探秘1——它是誰

「走近些」——猜猜小圓圈裡有什麼?(花海中的一朵花……)

「再走近些」——猜猜大圓周裡有什麼?(花瓣、花蕊、小昆蟲……)

說一說——我發現了什麼?(美麗的鮮花,勤勞的密封……真美妙!)

探秘2——他們在幹什麼?

假設與聯想——扒開身邊草地、撥開地上落葉,細看書上、石頭,你會發

現很多忙碌的小生物,他們是誰?在幹什麼?

觀察與欣賞——小蜜蜂、小螞蟻的外形,花紋、色彩、動態怎麼樣?

聯想與表達——小生物的名字與故事。

探秘3——它們有什麼特徵?

找一找——春夏秋冬的色彩有哪幾種。

說一說——不同季節的小生物在幹什麼?

議一議、畫一畫——逆向選擇什麼季節的色彩和什麼工具,畫什麼小生物?

探秘4——這是什麼?

觀賞顯微鏡、放大鏡下的物象——這是什麼?

說一說——奇怪的形狀、奇妙的組合、絢麗的色彩。

想一想——這些形狀、色彩、花紋、動態都像什麼呢?

探秘5——畫家祥和小朋友說什麼?

說說——我看到了什麼?(花葉、昆蟲)

猜猜——畫面給我的感受是什麼?(春、夏、秋、冬,奇妙、生動)

找找——畫家用什麼色彩表現小世界?(綠、黃……、田園一角)

想想——畫家想告訴我什麼呢?(美是到處都有的。就看你會不會發現)

學學——我喜歡想畫家學什麼?(學畫大自然中的小世界。)

教學環節

「教」的過程

「學」的過程

過程調控

課前準備

欣賞**,放大鏡

小畫片,畫紙,畫筆

教師指導資

料收集課堂匯入

1、創設自然環境:樹林,草叢,花叢,池塘……

設問:小朋友在尋找什麼?(探秘1)

2、創設由遠而近的情境。

設問:你發現了什麼?(探秘2)

3、板書課題。

1、觀察與思考,集體回答……

2、小組議論:發現了勤勞的小蜜蜂、團結一致的小螞蟻。

3、思考與自由發言:

我認為「小世界」有些什麼?什麼是「美」?什麼是「妙」?

·設定懸念,吸

引學習興趣。

·重點引導對形

與色的注意。

·教師不作結論。

轉入下乙個環

課堂發展

1、觀察比較四季**

設問:你能尋找哪幾種不同的色彩(探秘3)

2、設問:用放大鏡、顯微鏡又能看到什麼?(探秘4)

3、導賞大師與兒童作品。

設問:上述**中那些地方使你產生「可愛、生動、神奇、驚喜、美麗、很小、奇怪」的感覺?(探秘5)

1、語言評述季節特徵

2、思考想像:用片語描述科技手段帶來哪些衝擊力強的視覺感受。

小組派代表對自選**進行討論與評述:

美(形態、色彩、花紋)

妙(動態、花紋、生活……)

3、動手表達:怎樣學習畫家表現小世界

·鼓勵學

生大膽發言,

提出見解,教

師不作任何裁判。

·引導學生抓

住自己感興趣的

細節,進行視覺

語彙描述。

反思評價

提供反思的內容:

1、小組收集( )份資料

2、我能觀察,發現()種小生物

3、我能用()描述小世界的美的形態、色彩、花紋

我學會關注()

1、聯想與表達

每人畫一種小生物,合作創作小生物世界:臨摹與變化——全臨摹或舉臨摹《顯微鏡下的肥皂泡》

2、各組組長組織反思評價:可以自由選擇其中集體進行評價。

自評,他評鼓勵、

自信提示學生注意:

美無所不在,但

要畫出細節

課後延伸

舉辦牆報,展示全班作品

思考:保護身邊環境,怎樣從我做起。

預計效果

活動過程令學生興奮。

作業效果有差異,不必苛求。

二、教學活動過程:

教學方法:觀察法、談話法、討論法、練習法。

活動方式:小組合作**式。

教學模式:以問題情境與美術探秘活動貫穿全課。

教學後記:低年級小學生好奇,好動、好論,持續性注意力比較弱,教師注意抓

住學生的興趣點,以激發他們關注大自然和追求美的情感表達;繪畫引導單色勾

線為主,可誘導學生更多的關注事物細節的描述,並盡量畫面畫滿。

世界上最美妙的東西是什麼

世界上最美妙的東西是什麼?是七色的彩虹,是幽深的大海,還是無垠的天空?不,都不是,是夢想。夢想比彩虹更絢麗,比大海更深沉,比天空更廣闊 它擁有夢幻般的華美 純潔和甜蜜 它是每個人心中最崇高的淨土。夢想如清風,在你迷茫時吹醒你昏睡的大腦,將遠航的船兒吹向成功的彼岸 夢想似烈火,在你無助時給予你無限的溫...

美妙的漣漪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橫中初中701班餘騰豔 潔白的粉筆之魂,從手指間飄灑,落在您那已有縷縷銀絲的頭髮上,落在那整潔的衣服上,落在那消瘦的臉龐上,點綴了梨花般的詩意,成就了櫻花的絢爛!我願獻上最深情的目光,向老師致敬。而此時,我卻只能用這只言片語來形容您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風趣橫生 您課上的幽默讓我感們...

世界的地形教案

第三節世界的地形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正確理解地形 海拔 相對高度 等高線 等深線等概念。了解五種基本地形型別的形態特徵及區別,並能在分層設色地圖上識別地形型別。了解世界陸地兩大著名高山帶的分布規律,能對照地圖說出最著名的山脈 高原 平原和盆地的名稱以及它們所在的大洲。了解海底地形的基本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