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課堂教師「講」的行為調整

2022-10-11 11:00:02 字數 1003 閱讀 5308

作者:朱建中

生態課堂主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那麼,教師該如何把握在這樣的乙個教學環境中的各種教學行為呢?尤其是教師最基本的天職——授課,即如何把握在課堂教學中的「講」與「不講」?

一、教師的「講」是自身主導功能的重要體現

眾所周知,傳統課堂中,強調了教師的「講」與學生的「聽」,而忽視學生的「學」,尤其是學生「自主地學」,其核心是「學會」,而非「會學」.而生態課堂是通過更優的現代課堂教學設計和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使每個學生的各種潛能都能得到有效的開發,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有效的發展,實現教學與學生發展的真正統一的課堂.其要求是既要「會學」,又要「學會」.

從教學過程看,教師「講」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創新,更好訓練學生學習的能力,最終著力於學生不斷的進步和發展.

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來看,有些知識與方法,學生難以在現有的認知水平上去認識和體會.如果離開教師的啟發、引導、示範等輔助作用,很難做到將新知識徹底的理解接受,更不要說融會貫通、靈活運用了.所以說,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講」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在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新的判定方法的教學中,現有的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條件多,過於苛刻,部分內容使用起來有侷限性.

說明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新的判定方法的必要性.為了給學生想象和討論的空間和時間,互相促進思維,就需要教師適時地「講」.啟發學生模擬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理或定理,猜想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從而引導學生正確應用判定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導、學生思考,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猜想、**,從而得出結論,這說明教師的「講」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教師的「講」是自身角色定位的需求

學生的學習是與教師密不可分的.學習的過程最終都要落實在過程與結果中.那麼,在生態課堂下教師的「講」與「不講」帶來的究竟是什麼?

葉聖陶先生的話:「我想,教任何課程,最終目的都在於達到不需要教.假如學生能夠自己去**、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豈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嗎?

給指點,給講說,卻隨時準備少指點,少講說,最後達到不指點,不講說.這好比牽著手走,卻隨時準備放手.」或許可以解釋.

教師課堂行為規範

郭家屯中學教師課堂行為規範 為了營造優良的教學環境,加強教風和學風建設,規範課堂教學秩序,嚴格課堂教學管理,有序推進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特制定我校教師課堂行為規範。1 教師應遵從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隆化縣教師課堂常規。遵從學校的各項制度 規定 要求和本行為規範,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嚴格按各教學...

新課改下課堂教學行為的生態化變革

作者 李虹 新課程研究 基礎教育 2013年第08期 以2001年教育部印發的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為標誌,我國開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我國已初步建立了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在基礎教育的各個領域都發生了一些顯著的變化。本文僅從師生課堂教學...

建構式生態課堂形式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作者 吳春玲 科教導刊 2014年第28期 摘要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於課堂教學有了一種新的認識與理解,師生對教學的要求也在不斷改變,原有的教學形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教學要求,建構式生態課堂應運而生,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不斷改變自己才能做好教育工作,擔當起教學引導者與傳播者 反思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