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 幼兒理想的學習場所

2022-10-05 14:09:03 字數 1031 閱讀 7128

摘要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去發現的,大自然、大社會是孩子們最真實的、最豐富的、最具吸引力的學習環境。我們應該帶幼兒走向公園、農場、自然風景區、社會場所,讓幼兒在與大自然、大社會的接觸中盡情地看看、聽聽、想想、摸摸、做做,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渴望主動發現、主動**的心理,獲取最真實的感受。讓幼兒在多彩的環境中學會觀察、學會創造。

關鍵詞幼兒大自然學習創造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大自然中到處都是幼兒學習的契機,我們要善於發現,和孩子們一起到大自然中去,運用恰當的方法引導幼兒自主地探索和發現。《幼兒園工作規程》、《綱要》也告訴我們:

環境是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社會、心理條件的綜合,是兒童發展的資源。皮亞傑認知結構理論明確指出:兒童的發展是通過自身感知操作而得來的。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針對幼兒的認知特點,創造機會讓孩子與大自然親近,從中獲得勞動與學習的樂趣。

一、幼兒園內開闢種植園

我園地處城郊,園內面積較大,利用這樣的優勢我們在幼兒園一角和孩子們一起開闢了一片種植園地。種植園闢在廚房西側,面積大約二十平方公尺。為了讓孩子們能夠積極參與到勞動中,我們把種植園分成三塊地,同時把幼兒園的九個班分成三組,第一組是大(1)班、中(1)班、小(1)班,第二組是大(2)班、中(2)班、小(2)班,第三組是大(3)班、中(3)班、小(3)班。

不同年段的孩子在行動能力、智力水平上是有一定差距的,將不同年段的孩子分在同乙個組內,可以讓他們互相有了乙個交流、學習的機會。小班小朋友勞動能力稍差,可以讓大班、中班的小朋友帶動他們,在勞動過程中幫助他們,這樣小班的小朋友們也可以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影響下,參與、享受勞動的過程。而高年段的小朋友在幫助小班小朋友的過程中,也可以建立責任感、耐心,學會關愛他人。

為了更好的讓所有小朋友都體會到「小主人」的感覺,教師請小朋友自己給他們的種植園地命名,並將設計好的名字書寫在一塊小木板上,插在各自小組的園地裡。他們還製作了各種形狀的牌子,寫上種植的植物的名字。如有一組將牌子製作成青菜形狀,在上面用水筆畫出青菜的模樣,中間寫上「青菜」二字。

這樣的設計很直觀,也很有特色,是孩子們喜歡的。因而,在初期布置種植園的時候,孩子們已經開始體會到了勞動與創作的樂趣。

感悟大自然的「自然」

走進大森林,我們可以體驗到樹木蒼翠 飛禽走獸的生機勃勃。走進溪流河川,我們可以分享到魚翔淺底 水流湍急的樂趣。走入大山,我們可以領略到高山青翠 奇石嶙峋的壯美。溶入大自然,我們感悟到的是清新,是流暢,是平靜,還有 自然 我熱愛大自然,因為它帶給我自然的感覺。它沒有城市的矯揉造作,天然去雕飾 的一切帶...

描寫大自然的作文 發現大自然的美

大自然有著獨特的美,她有四個魔法師,分別是春妹妹 夏弟弟 秋姐姐和冬哥哥。他們每個人每年都有機會出去遊玩一次。首先出發的是春妹妹,她拿著綠魔法棒,高高興興地開始了她的旅程。春妹妹走過河邊,看見柳樹垂頭喪氣,便靈機一動,踮起腳尖跳起輕盈的舞姿。你瞧,奇蹟出現了,柳樹長出了又長又美的頭髮。春妹妹路過草地...

我們的大自然主題學習概述

主題單元問題設計 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和我們有什麼樣的關係?常見的自然現象有哪些,給我們什麼啟示?人類是怎樣對待大自然的?應該怎樣對待?大自然能否啟示你有發明和創造?專題劃分 大自然的動物 植物給人們的啟示 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 常見的一些自然現象給人的啟示 大自然的啟示給我們帶來的創作設想和小發明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