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階段研究計畫 總結三階段

2022-10-04 01:27:04 字數 5373 閱讀 2046

第一階段課題研究計畫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

隨著課程教材改革的實驗工作的推進,教師的教學觀念不斷更新,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發生變化。課堂重心也從教師轉向學生,從注重教師的「教」轉向注重學生的「學」。這一變化,帶來了課堂教學模式的變化。

為了引導教師在教學中,把新的教育理念轉變為自覺的教育行為,**教學規律,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深入研究教學評價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課題組在校長的直接領導下,以學校的課題研究工作為主旋律,建立並逐漸完善了系列化的常規工作管理制度,為引領並營造學校的科研氛圍而奠定基礎;以深化課題研究為中心軸,充分發揮課題成員的作用,為造就一支具有很強科研能力的師資隊伍而起到了中堅核心的作用。

二、本階段需要完成的工作:

1.組織分工,制定方案,為課題研究有效地開展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2.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研討初中語文教學指導思想,並分學段開展研討活動,力求吃透理解教材編寫意圖。

3. 課題組成員共同**各種方法、研究教學途徑。

1)、通過語文教學活動,通過課堂展示課題研究的實效性。

2)、課題階段研討會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用以借鑑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新的生長點和支援性理論,有針對性制定研究方案和指導實踐。

2.行動研究法。要求課題組成員採用行動研究法對初中語文每單元各課時進行研究,在教學實際中探求最佳教學設計。

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有一支思想責任過硬、業務精良的語文教師隊伍。課題組教師,學歷達標,教學經驗豐富,教學實績突出,他們多為縣、校級中青年骨幹教師。對語文教學與資訊科技有一定的教學實踐體會和經驗,有的成員曾先後參加過省、市、縣課題研究,數篇**在省、市、縣各級發表或交流。

為了適應新的課程要求,更好地用了初中語文教材,必須在教研上具有「實踐性、科學性、實用性、前瞻性」的研究課題,此課題正好體現了這些要求。

第一階段課題研究總結

課題研究以來,全組語文教師積極投入課堂教學改革之中。我們以課題研究為契機,突破了陳舊的語文教學模式,逐步形成了「建設乙個策略,開展一組活動,形成一種模式,推廣一種成果」為主要內容的語文課題研究系統模式。

課題研究取得的成就

一、明確職責、分工協作,為課題研究有效地開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半年的摸索中,基本明確了課題研究工作的職責、任務,工作一步步規範,一步步有章可循;課題組成員分工協作,各司其職,真正在學校的教學生命線中發揮了火車頭的作用,得到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高度認可。

二、教學工作以課題為中心,營造學校科研氛圍,體現自身的研究價值

回顧一年,課題組成員圍繞《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課題著手進行了以下重要的工作:

1、通過語文教學活動,通過課堂展示課題研究的實效性。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體現特色,融入理念,注重指導,發揮了課題組的帶動與輻射作用。應該說,以這樣的研究課推廣、完善學校的課題研究工作無疑是有力的促進作用。

那些個性化的做法,先進的理念,科學的設計中都能感覺到課題組集體的智慧型在閃耀光芒。

2、課題階段研討會。課題組每次研討會有中心,有主題,有結論,對於總結提煉課題實施中的經驗,形成本校的語文教學特色理論有起著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研討會中,課題組成員對課題研究進行了總結,對實驗過程中的困惑進行了**,對階段實施目標的科學性,實效性及時地調整。

應該說,每一項總結研討,都能看到課題研究喜人的進展,都能感受到課題組教師求真務實,嚴謹科學的課題研究態度,課題研究根植課堂,研討則將實踐上公升為理論,將教師的研究聚集在「潛能」,使課題研究過程中的經驗成果,操作成果及時地整理、完善,讓課題研究在紮實中閃現認識成果的火花!

三,學生的語文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和延續。

通過與研究前狀況的比較,學生學習語文熱情提高了,體現在他們主動學習,有較強的自信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喜歡用普通話說講故事、對話、演講等。通過調查問卷和上期末檢測成績收集的各種資料進行比較,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教師的教研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課題組的教師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活動,提高了自身的教研積極性和能力,體現在學習、探索教法、提高自身素質、互相幫助等方面。老師們經常一起備課、互相聽課、研究評價方法等。一種良好的教研風氣已在課題組內逐漸形成。

學生充分體驗到老師鼓勵的愉悅,極大地激發起學習的興趣,樹立了自信心,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受教師自身條件和學校條件的限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面臨著不少的困難。目前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

一,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對該課題的理論研究與分析,我們相對缺少專家引領,研究和思考缺乏深度。

二,課題研究形成的「建設乙個策略,開展一組活動,形成一種模式,推廣一種成果」語文課題研究系統模式,還沒有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實驗。

三,課題研究中過分強調了學生認知策略的優化,忽視了情感策略的優化。

課題研究下階段的對策

一、完善課題管理體制,工作一步步規範,一步步有章可循;課題組成員分工協作,各司其職,真正在學校的教學生命線中發揮火車頭的作用。

二,在下乙個階段的研究活動中,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多方面學習活動教學和教育方面的資訊,想方設法蒐集各種相關的資料。有可能的話請課題組的專家、教授到我校進行聽課、指導、幫助,爭取能夠按時完成我們的研究。加強對該課題的理論研究與分析,加深研究和思考的力度。

三,重視情感教育

1、實施情感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內在學習動力。

2、幫助學生克服消極情緒,增強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還只是剛剛開始。大家必須看到成績,明白後段工作的艱鉅,要步調一致,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只有這樣,課題研究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第二階段階段計畫

當前,全國各地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問題不少,步伐不夠大。這就要求我們繼續深入研究課程改革理念,把全新的教育理念運用到教學中,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我想,語文教師除了研究教學理念外,首先還應該對初中語文教學有通盤的了解,從全域性上審視語文教學,讓分散的各個階段的教學能夠有機聯絡起來,這樣才能夠全方位地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下面,我就語文課改初期教學談一些我們不成熟的做法,敬請批評指正。

從縱向角度來說,結合我校實際,我們認為課改初期的語文教學可分為下面幾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

1.參加初期課改先進理論學習

2.備課組學習研討

通過理論學習,達到:

① 較全面地了解和深入理解課改理論;

② 了解外地課改動態,尤其是值得學習的先進經驗和必須引以為戒的教訓;

③ 了解課程總目標及初中階段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可能有一些老師對課程總目標很熟悉,卻對各個學段的具體教學目標及要求不很了解,所以我們專門安排了乙個時間來學習,讓老師們了解初中階段的具體教學目標和要求,以把握好教學的具體標高。

④了解初中階段語文教材的內容、結構、體例編系,讓老師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語文教材;並深入研讀教材,在獨立鑽研設計的基礎上,進行交流研討,為課改教學開好局、邁好步做充分準備。

⑤聽取課改先行者的經驗介紹,交流研討,補缺補漏,取長補短。

二、教學初期研究階段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

1、研究「學案」的編寫,研究教學目標的設計與學法指導。

設計和編制便於操作的「學案」是使用「學研練」的重要環節,也是教學成敗的乙個關鍵點之一。

「學案」編制主要遵循三個統一的原則:

(1)、理清教與學之間的關係,梳理知識結構體系,使學生能夠明確意識到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絡,提供相關知識介紹和實踐應用情況的介紹,促進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促使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本身的價值;或者通過創設一種特定的學習和問題情景,使學生意識到所學知識在解決具體問題時的作用和價值。實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努力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學、自問、自做、自練的方法和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對學習的興趣。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實現掌握知識(學會)與發展能力(會學)的統一,體現啟發性原則,使「先學學案」成為學生掌握學科知識體系和學科學習方式的載體、教師導學的基本依據。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指導,促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同時要防止對學生思維的不當約束,促進學生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引導學生的主動探索和積極思考

(3)、實現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的統一。「預習案」的編寫應該服從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充分考慮和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知識水平,使「預習案」具有較大的彈性和適應性。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適當材料,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及時的反饋和評價,進一步明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目的

(4)、教師不僅要求應該明確課程標準和教材知識的結構體系,而且還要求教師學習必要的教育和心理學理論,特別是有關認知心理學學習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建構主義學習和教學理論,使教師在編寫「先學學案」的過程中具備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增強「先學學案」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2、研究「學案」的設計程式,進行學生良好自學習慣的培養策略的研究

「學案」的落實則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處理好「先學與後教」的關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學案」的作用、發揮「學案」本身的價值則是「學研練」的核心。「學、研、練」法這種借助於先學「學案」進行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主體性的教學活動,它要求盡可能縮減教師的講授時間而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討論和相互質疑。在實踐操作中可以採用三種具體的教學程式。

(1)、誘導式:提問—討論—歸納—練習

「誘導式」程式一般用於新授課的教學,就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首先通過提問和討論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無需教師做全面的講解,也避免了課堂中過於沉悶的教學氣氛,同時也可使教師有時間解決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歸納環節是在討論的基礎上做出的,要求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自己得出規律性的結論。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中,一般要求由學生自己來闡述最後的結論。

實際上,學生在「學案」的指導下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認識,這種教學環節的設計實質上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和加深認識,完善和糾正各種錯誤的觀念和觀點。這種課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種。

(2)、開放式:質疑—**—小結—應用

「開放式」教學設計程式一般用於單元複習課,目的是為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學會如何將知識應用於具體的問題解決活動,帶有研究性和**性。此種課型的「拓展訓練」中所涉及的知識往往是一些較難的知識點,所設計的問題也往往具有開放性,甚至沒有唯一正確答案,要求為學生多角度的理解,以利於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在教學指導上常常採用合作學習和互動教學方式,教師一般扮演幫助者、啟發者和指導者的角色,教師要充分為學生提供乙個能夠不受限制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的教學情境,提供必要的**條件和手段,讓學生通過自己實踐或實驗驗證所學的知識和所提出的解決問題方案。

開放性「學案」教學不限於乙個課時,也不一定全部在課內完成。例如:語文綜合實踐課。

(3)、誦讀式:示範—嘗試—評價—提高

「誦讀式」程式適合朗讀教學,「示範」,教師的範讀對學生很有感染力。教師的語氣、語調、抑揚頓挫、深情並茂對學生都有很大的觸動作用。提倡教師的範讀,之後課堂上學生朗讀課文採用「齊讀」,或個別讀、默讀。

不反對用「齊讀」的方式,而是如果目標指向於檢查學生朗讀情況並給予指導的話,還是指名讀更為實在——可以獲取真實的反饋資訊。不動筆墨不讀書,是語文教學要培養的良好的讀書習慣之一,學生根據默讀的目標和要求進行「圈點勾畫」,才可以發現問題,發現有價值的問題。

課題階段研究計畫 總結三階段 寧建嶺

課題研究準備階段 2014年3月 5月 的計畫 結合我校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們成立了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 課題組,上半年完成了課題的立項 實施方案的制定 課題組成立等工作。2014年5月,我們的課題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 申報立項課題獲得成功,對參加課題的實驗教師給予很大的鼓舞,調動實驗...

課題各階段計畫和總結三階段

課題研究準備階段 2014.5 2014.7 的計畫 結合我校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們成立了 開學語文 課題組,上半年完成了課題的立項 實施方案的制定 課題組成立等工作。2014年7月,我們的課題 開學語文 申報立項課題獲得成功,對參加課題的實驗教師給予很大的鼓舞,調動實驗教師的積極性,現計畫如下 一 ...

課題研究第三階段總結

我校自承擔市級 有效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 的實驗任務以來,經過研究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校在這這個學期中按照課題實驗方案,對照實驗計畫,已經較好的完成第三階段實施階段的實驗研究工作。下面對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和課題研究的一些工作進行回顧。一 我們的策略 1 認識的推進與實踐的創新 深入解讀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