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高三學生談歷史學習方法

2022-10-01 04:18:05 字數 3301 閱讀 1426

2.複習的程序採取滾動式,即先複習第一章,然後複習第二章,然後把第一二章一起複習一遍;然後複習第三章,然後一二三章一起複習一遍.....以此類推,猶如「滾雪球」。

這種複習法雖然費時,但因符合記憶規律,知識的掌握比較牢固,一旦掌握就無須多看,套用一句賣油翁的話:無他,但心熟耳。

3.做到「得意忘形」,「死去活來」。在歷史學習中,「知」與「不知」的矛盾並不突出,更多的是知多與知少、知深與知淺的差異。

所謂「得意忘形」,即剝開外衣而得其真意,這主要是指對一些歷史概念的理解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如對「均田制」不能從字面上理解成平均分配所有的土地。「死去活來」 即超越對知識的死記硬背,能靈活運用。如奴隸制對夏商周時期社會生產力的促進作用,就是運用了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這一原理。

「死去活來」還表現為把歷史現象放到具體的歷史環境中加以考察,而不是一概而論,如對中國古代「重農抑商」政策的評價,不能只講消極的一面,還應看到其在封建社會初期起到的積極作用。

第二遍複習以理清歷史線索並進行知識重組和拓展為主。從目前高考文科綜合試卷看,歷史學科的試題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強調對歷史基本線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及概括能力。因此複習時要注重對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整理並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分析。

切勿東乙個人物西乙個事件無規律地記憶,否則這些事件和人物如一盤散沙,缺少戰鬥力。在這一輪複習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複習的重點放在歷史事件間的內在聯絡上。採用回憶法進行(即在翻開教材前,先努力回憶教材每一章的大小標題以及每個標題下所講的重要事件,分析事件間的因果關係),回憶不出來再翻開教材,這樣既抓住了主幹知識,又能在第一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對知識框架的理解。

2. 善於聯想,由此及彼。例如,看到明朝的紡織業就應聯想到前代紡織業發展情況,看到明朝的八股取士,就要把有關科舉制的發展變革串聯起來,看到明朝廢除丞相,就要把歷代如何削弱相權的史實整理出來。

通過這種有意識的串聯式回憶,逐步把握歷史的基本線索,形成有序的知識結構。

3.善於進行比較,高考中經常有比較題,這是因為比較能力是一種層次較高的能力,能很好地考查學生對歷史現象的理解程度。怎樣進行比較?

首先是明確思維方向,求同還是求異,是橫向比較還是縱向比較。其次是確定比較點,歷史事件往往可以從原因、過程、結果,影響等方面考慮。我們在看書複習中一定要有比較意識,如看到鄭和下西洋馬上可以和新航路的開闢作比較,比較的角度越多,我們的思路越開闊。

4.注意知識的延伸與拓展。今年的高考歷史第乙個選擇題就出了關於皇帝諡號、廟號、年號的題目,這就是對教材知識的延伸與拓展。

教學中,教師會經常就某個具體知識點,給學生提供一些新材料、新觀點或進行一些學科滲透。同學們可以記下來,這是學生拓展知識較為有效的途徑,此外你也可以就某個問題查詢一些資料,來加深對某些歷史問題的理解。

以上兩輪複習不是割裂的,可以交叉進行。可以章為單位兩輪複習,也可以一冊為單位,每個同學可視自己的情況而定。

二、做題篇

作為高三學生,恐怕無法迴避「題海」,但高明的水手不會迴避大海,也不會淹沒在大海中。成功的高三文科生也不會只是無奈地在題海中隨波逐流,而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在其中劈波斬浪,從而順利地抵達預定的目的地。那麼怎樣才算是會做題呢?

首先是要會選題,走「精練」之路。「任它長水三千里,我只取其中一勺」。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乙份較好的複習資料,把它用好用足。

一輪複習用單元練習,二輪複習用專題練習。做題要有目的,要針對自己的弱項,我認為高三學生完全可以自主選題,教師發的練習如果不適合你或對你幫助不大,可以不做。從高考改卷的情況看,學生主觀題問題比較多,得分率普遍不高,所以平時主觀題要多做,不能只做選擇題不做主觀題。

第二、堅持「細水長流」。許多同學對文科作業有認識誤區,以為數理化才需要天天做作業,文科主要就是看書,背書。其實不然,作為一名文科生,文科作業同樣需要天天做,當然在數量上要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要盡量少做「抄抄書」就可以完成的作業,即使老師布置了這樣的作業,也應努力用自己的語言重新概括與組織。這樣就能做一次有一次收穫,不至於感到是「無效勞動」。

第三、對典型題目要認真研究,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典型題目一般有兩類,一是歷年的高考題,二是教師設計的對某一類專題有「範例」意義的練習題。研究典型題目就是要總結某一類題型的解題技巧,特別是材料解析題,許多學生看到材料題沒有思路,不知如何解答,解答材料題的關鍵是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有效資訊並與所學知識相聯絡。

做材料題宜先看問題再看材料,通過仔細研讀材料的正文、標題、出處等尋找和處理有效資訊。「材料在書外,答案在書內」是材料題的重要特徵,所以我們在獲取有效資訊後,必須結合教材中相關內容,進行知識銜接,完成知識遷移。要提高材料題的解答能力,研究高考題是最有效的辦法,體會高考「怎麼考」,答題「怎麼答」,建議每天看一道和做一道高考材料題。

第四、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做題時切忌一邊看書,一邊做題;沒有審清題意,不要下筆答題;答題時要注意書寫規範,即使是平時的練習也要言簡意賅,條理清楚,忌用口語,要用歷史術語。

三、反思篇

在蒼茫的大海上航行要靠指南針指引航向。在考海中橫渡,也需要不斷地辨清與校正航向,這就需要反思。考後反思,就是考海中的指南針,其意義不言而喻。考後反思具體要做哪些工作呢?

首先是按一定的專案分類,進行數理統計,找出主要的失分領域。如可以設立「根本不懂」、「考時忘記了」、「掌握不準確」、「粗心大意」和「審題錯誤」等專案,對全部失分進行分類,得出失分率,這樣就可以大體了解主要的失分因素了。也可設立「人物」、「事件」、「時間」、「地域」、「術語」與「評價」等專案進行分類統計,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

男生常常在「時間」領域丟分,女生則常常在「地域」領域丟分。還可設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等專案進行分類統計。一般而言,世界史常常是弱點。

其次是進行深層次分析,看看隱藏在失分表象下面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如「審題錯誤」是眾多同學失分的重要原因,要進一步分析是粗心大意造成的還是時間不夠用造成的?是心理緊張造成的還是根本就沒有讀懂題目造成的?

當然也可能是由於思維定勢造成的。又如「考時忘記了」也是常見的失分原因。那麼,是識記不牢固,還是過於緊張?

是過於疲勞(身體不好),還是思維不夠敏捷(根本就沒有想到)?一般而言,各種具體原因大體都可歸入基礎知識、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心理與身體素質和考前準備五個方面。

最後是制訂整改措施並加以落實。沒有具體的措施,光說「今後要努力學習」等於不說。在找出找準失分原因的基礎上,就可以有針對性抓住主要問題,制定具體的整改措施,以指導下一階段的學習。

結束語:

再好的學習方法,只有與每位學生自身的特點相結合,只有轉化為每位學生的日常行動,才會產生積極效果。心動不如行動,誰現在就開始行動,誰就能笑在明年六月。

學習必然有乙個知識沉澱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歷史學習也是如此,絕對不可以存有「臨陣磨刀快三分」的僥倖心理。不經過充分的整合會使你看不清完整的歷史發展脈絡,而犯以偏概全、以點概面的錯誤,也會使你無法理解歷史的真正內涵,而曲解歷史。

「乙個人所能給予另乙個人的最大貢獻,便是幫助他學會自助」,我已盡力了,現在就看你的啦!

歷史學習方法

雖是老生常談,但做好這三步,確是至關重要的。課前認真預習可以使學生對即將要講到的歷史事件 人物等有乙個簡單了解。另外,學生可以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在老師講課時獲得解答或者向老師提問。上課時要認真聽講,這是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關鍵。課上應勤於思考,跟著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回答老師的問題。很多同學開始時...

往屆高三學生談學習方法

學生甲 乙個好的複習計畫,對整個高考複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我的高三複習計畫,可以說是融入了我所有的複習方法,而我從中受益非淺,我認為這是一套很不錯的方法。我並沒有成文的複習計畫,但整個高三期間的複習卻一直有條不紊地遵循著我腦中的計畫。計畫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為第一輪複習,此時我緊跟著老師步伐,決...

高中歷史學習方法

高中歷史學習方法.txt永遠像孩子一樣好奇,像年輕人一樣改變,像中年人一樣耐心,像老年人一樣睿智。我的腰閃了,惹禍的不是青春,而是壓力。當女人不再痴纏,不再耍賴,不再喜怒無常,也就不再愛了。大學的學習都是比較輕鬆的,大學的歷史也可以輕鬆的學習。我舉方法如下 一 讀史可以明智。我就很喜歡歷史,但我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