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最需要什麼

2022-09-28 16:27:07 字數 1634 閱讀 1572

面對當前國家的教育形式及人才的培養模式,讓我產生了大學生最需要什麼的思考。在此,我謹提出我個人的兩點鄙見,如有疏誤,還望海涵。

當今社會上,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當然這與數量有一定的關聯,但我認為這並不是最主要原因,否則就不會出現許多行業因國內找不到精英人才而「另請高明」的現象。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質量問題。注意,在此我提到的質量並不說我們的知識儲備不夠,而是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

現在許多企業都在抱怨,找到的大學畢業生什麼也不會做,甚至還比不上一些技專畢業生,找來的新人都要一點一點的從頭學習,有的企業索性把大學生放在企業最無關痛癢的位置上,從事一些毫無技術含量的重複性勞動,以致出現了跳槽現象的頻頻發生。而大學生也很憂慮,大學讀完了,想想自己學了不少,可真正能用的微乎其微。有很多同學自然而然想到了讀研,妄想通過幾年研究生的學習學到一些能用的東西,可到讀完才知道,結果依然不容樂觀。

因此提高大學生質量刻不容緩。如何提高大學生質量,我認為關機在於技能。現在我們在大學裡學到的都是知識,而技能在課堂上是無法掌握的,它是通過長期的時間獲得的。

想想我們所學的科目,就拿營銷學而言,它是在一些營銷學案例中抽調出它們的共同點,然後再生硬的賦予它們一些名詞,再去用一些廢話去解釋,可以說大學學四年營銷廢話還不如看一本卡耐基傳,大學四年所學的還遠不如做營銷員一年所學到的多。理工科照樣也是,世界上是先有了發動機而後才有了發動機原理學,從此我們開始了學習發動機的發展歷史,奠基人,原理等等,結果學完了,我們卻不能造出一台發動機來。

當然,我並不是反對學習這些東西,而且有很多高深的原理是不得不學的。我只是認為這種模式不合理,我只是想讓更多大學生掌握把自己所學轉化為生產力的本領。

我認為,某專業某院系的負責人力應該有乙個相應專業企業的負責人或院系有自己的企業基地。因此就涉及到了這樣乙個問題,乙個綜合性大學有幾十個專業院系,想達到這種程度有點不合實際,因此我認為很多大學沒有必要綜合化,有很多理工大學,偏偏設立一些人文院系;更有甚者,明明是**電子大學,非整一些天文、生物等毫不相干的專業。一所大學有自己的乙個或幾個品牌專業就夠了,否則難免有一些誤人子弟的嫌疑。

另外,人才培養定向化,是解決此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假如我是乙個企業的負責人,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定向培養。在學生剛接觸專業知識的時候,到相應專業選擇一批優秀學子作為定向人才培養,使他們在大學修完本行業所需理論知識,並不時加以實踐應用。

我認為這不僅不會因一些人力物力的投入而損失而且相反會是一筆頗厚的收入。想想假如企業從畢業生找人,在經過短時間從零開始的培訓,到頭來這對企業及人才的浪費將會是多大的損失。實際上,這種途徑將會是乙個互利雙贏。

大學這麼好的教育機構成了企業的培訓基地,而企業又會成為大學生的實習基地,何樂而不為?

另乙個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是不少大學生對未來感到迷茫。雖然有的學校開設有生涯指導課,可很多同學依然不能很好的確立自己的生涯目標,或者有的人確立了,也只是確立了幾月幾號去考幾級,啥時候準備考研,啥時候學雅思,出哪個國等等,而並沒有想想自己有一天不上大學了自己要去做什麼,致使生涯課形同虛設。我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眼界不夠開闊。

假使乙個人從不了解國際國家事態,不能正確**社會的發展趨勢,根本不知道社會在幾年後大體會是乙個什麼樣子、社會上都具備哪些職業方向。因此,又何談確定自己的生涯方向呢?

因此,想要讓自己的大學不再迷茫,有明確的生涯目標,首先就得開闊自己的眼界;要想開闊眼界,首先就得關心國事,學會站在國家的角度看問題,這樣你才能掌握正確的判斷力和**力,才能做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備課最需要什麼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依據,是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教師只有吃透教材,才能 走進教材 繼而在 走進教材 的基礎上 走出教材 從而 活化教材 將教材中的知識和學生生活實際聯絡起來,將學生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聯絡起來,將學生知識的學習 能力的培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塑造有機統一起來。吃透教材是教師形成...

教師最需要什麼

教師最需要什麼 讀後感 全書給教師一共提了69條建議,每個建議都很通俗易懂,而且配有案例的評析。我把目錄中的每條建議都通讀了一遍,然後選擇了幾點自己比較欠缺的方面重點讀,其中說到 公正,就是對學生的尊重。我對這一段深有感觸,教師對每位學生的態度要保持一致,不能以自己的好噁感情,偏袒 庇護一部分學生,...

有效備課最需要什麼

有效備課最需要什麼 學習體會 響水縣陳家港中心小學唐仕英 作為老師,對備課再熟悉不過了,無非就是備課程教材 備學生學情 備教師自己 備教學設計 備教學情境這麼幾個方面。新課程實施以前,傳統的備課大家更多的是關注怎麼教,過多地關注自己的教學思路,較少考慮學生的需要。新課程實施後,在以學生發展為本,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