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實踐研修成果

2022-09-25 01:39:02 字數 3504 閱讀 7497

7、教學過程(每個環節寫清設計思路)

(一)創設想象,匯入新知

師:老師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紙,它是什麼形狀的?如果我把100張這樣的白紙整齊的摞起來,那將會是什麼形狀呢?(板書:長方體)

長方體是乙個立體圖形。(板書:立體圖形)

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長方體。(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設計思路:我通過一張紙變成一摞紙的過程讓學生初步感知從面到體的轉變,並自然地匯入課題。)

(二)自主實踐,**新知

1、觀察中知道名稱

(1)同學們都準備了長方體物品,老師沒有帶來長方體物品,帶來乙個土豆,我要把它變成乙個長方體。

(2)切一刀

你發現什麼了?(出現乙個面,平平的。)(板書:面)

(3)(平面朝下,垂直向下再切一刀)

你發現增加了什麼?(乙個平面,兩面相交於一條線段,這條線段叫做長方體的稜)(板書:稜)

(4)(將某一平面朝下,垂直兩平面再切一刀)出現了幾條稜?(三條稜)這三條稜相交於一點,這個點叫做長方體的頂點。(板書:頂點)

摸摸頂點,有什麼感覺?

(5)繼續切下去,就可以得到乙個長方體。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要讓學生在觀察中認識長方體面、稜、頂點等各部分名稱,體會感受面、稜、頂點的產生過程。從中發現長方體中面、稜、頂點的相互關係。)

2、遊戲中掌握特徵---突出重點環節

(1)老師出示「魔袋」,你能從中摸出乙個長方體物體嗎?

舉一舉:將你摸的長方體的物體高高的舉起。

說一說:把你的感覺或是成功的經驗,和大家說一說。

預設:感覺六個面都是長方形,對邊都相等

摸得時候有八個角

直上直下一邊兒粗的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我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依託生活中的長方體,使學生經歷從實物到圖形的認識的第一次抽象過程,在觀察中感知虛線含義,在對比中認識長方體,初步感知長正方體特徵。)

(2)觀察你準備的長方體物品。思考討論:長方體的稜、頂點、面各有什麼特徵?

小組合作填寫學習記錄單。

面 頂點

稜個數形狀 大小關係

個數 條數

長度關係

(3)全班交流

面:預設:①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是長方形,有3組相對的面,相對的面形狀相同、大小相等。

②長方體有6個面。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其餘的面是長方形的,相對的正方形面形狀相同、大小相等,其餘的長方形面形狀相同、大小相等。

師:這是乙個特殊的長方體,它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形狀相同,大小相等。其餘的面是4個形狀相同、面積相等的長方形。

(學生拿自己的長方體展示給同學,邊說邊數,指導學生按相對面有序的數)(師課件演示面的特徵)

稜預設:①長方體有12條稜,有3組相對的稜,每組稜的長度相等

②長方體有12條稜,相對稜的長度相等

③長方體有12條稜,有8條稜長度相等(學生拿著自己的長方體物品展示給全班同學)

師:這是乙個特殊的長方體,它有8條稜的長度相等。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學生拿自己的長方體展示給同學,邊說邊數)

師:你是怎麼數的?這12條稜可以分成幾組?

預設:①特殊的長方體有的學生按長度可能分為兩組。

②一般長方體相對的4條稜為一組,分為3組。

每組稜的長度都相等。(課件演示稜的特徵)

③ 按從乙個頂點引出的三條稜為一組。引導學生觀察這樣數有重複的,上面的數法更合理。

-----引出長、寬、高的概念。(課件出示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把水平方向的稜叫做「長」,把垂直於底面的稜叫做「高」,把傾斜向90°的稜叫做「寬」。

④如果學生沒有按乙個頂點引出的三條稜分組。師說明:相交於乙個頂點的三條稜,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利用學生手中的長方體物品,換乙個方向擺放,指出他的長、寬、高。

頂點:有8個頂點。

師:從長方體乙個頂點出發有3條稜,長方體有8個頂點,每個面有4條稜,長方體有6個面,「四六二十四」,可實際上乙個長方體只有12條稜。誰能解釋一下,這是為什麼?

(設計意圖: 這裡我通過觀察、討論、記錄等不同方式,讓學生更系統深刻地體會長方體特徵。突出了重點。)

3、操作中深化特徵----突破難點環節

(1)從老師準備的長方形硬紙片、小棒中先選擇一類材料製作乙個長方體和乙個長方體框架,有時間再選擇其它材料製作。

邊做邊思考:

①你們選哪些材料,為什麼這麼選?

②你們是怎麼做的,為什麼這麼做?

●活動一:製作長方體的框架。

材料:橡皮泥、小棒

每個小組配發小棒如下:

4根6cm、12根10cm、8根15cm、2根7cm

預設: 各領4根,拼成乙個長方體。

其中一種領取8根,拼成乙個特殊的長方體。

領取12根相同的,拼成正方體。

領取的材料拼不出長方體,可以再來換。

領取的材料多了或少了。

●活動二:製作長方體

材料:長方體、正方形硬紙片、透明膠條

每個小組配發長方形、正方形硬紙板如下:

預設:一般長方體

特殊長方體

正方體請你說一說正方體面、稜、頂點的特徵是什麼?

師:長、寬、高都相等,我們把它都叫做稜,正方體也叫立方體。(板書:正方體)

(2)全班交流:

你是怎麼做的?

哪種材料一定不能選?

有些不能選的,再給你幾張長方形紙或幾根小棒就能拼成長方體了?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我為學生提供了寬闊的活動舞台,培養學生動手動腦、主動探索的創新意識。意圖有三:

1、檢驗自己對長方體的特徵是否清楚,對長方體特徵的乙個再認識。2、重點放在研究特殊的長方體上。特殊的長方體在學生認識上是乙個難點,學生在操作中對特殊的長方體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3、我為學生提供可選擇的材料,巧妙地引出了正方體。

4、對比中溝通聯絡

(1)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形狀 相同點

不同點面稜頂點

面的形狀

面積 稜長

長方體(2) 長方體、正方體有什麼關係?

預設: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長方體正方體

關係圖: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進一步把握長正方體的特徵,溝通聯絡,加深理解。)

(三)鞏固反饋,內化新知

1、量一量: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正方體實物,指出它的長、寬、高或稜長,並量一量。

2、說一說:最少給你幾條不同的稜可以確定乙個長方體的大小?

最少給你幾個不同的面可以確定乙個長方體的大小?

正方體呢?

3、想一想:向長方體容器裡倒水,容器中的水能形成什麼形體?

長6厘公尺、高15厘公尺、寬6厘公尺

容器甲容器乙

可能出現正方體兩次出現相對的水面是正方形

第一次:水面上公升到5厘公尺時;

第二次:水面上公升到6厘公尺時。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通過量一量、說一說、想一想等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以上這些有層次的練習,鞏固了特徵,發展了空間觀念。)

(四)總結全課,儲存新知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想法?

板書設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立體圖形

面稜頂點

小學數學實踐研修成果

通過乙個階段的網路培訓,對教學過程有了一定的認識,結合培訓中的幾個方面對我所教的五年級數學進行了一些適當的改變。以下是整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84 85頁 三角形的面積 教材分析 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今後學習的重要基礎。數學課程標準 中明...

初中數學實踐研修成果

通過國培的學習,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有牢固的專業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較強的教學技能。而作為一名剛畢業的缺乏經驗的教師,通過國培的學習,學到了自己教學技能上不足點和存在的缺陷。例如,在新教材人教版數學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 自主 主動動手,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

小學數學遠端培訓研修成果

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認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努力激發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那麼怎樣才能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現將自己的點滴體會 如下 一 遊戲 玩樂,是兒童的天性 一堂課成敗的關鍵問題是學生的學習熱情問題。作為教師,不僅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