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數位化企業

2022-09-22 06:51:04 字數 4898 閱讀 2125

1.1 什麼是資訊系統

1.2 管理知識基礎

1.3 資訊基礎知識

1.4 系統基礎知識

1.1什麼是資訊系統(管理資訊系統)

一、為什麼資訊系統如此重要

隨著資訊化在全球的快速進展,世界對資訊的需求快速增長,資訊產品和資訊服務對於各個國家、地區、企業、單位、家庭、個人都不可缺少。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即it)已成為支撐當今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的基石。對於企業來說:

1、 資本管理

在許多任務業化國家中,資訊科技的投資已在總企業投資中佔據最大份額,在一些資訊密集企業如金融、保險、房地產等投資甚至超過50%。

2、進行工商業活動的基礎

在許多行業,如果沒有資訊系統的廣泛應用,企業的存在和發展是難以想象的。如電子商務,像amazon、ebay、university of phoenix鳳凰城大學不可能存在。

3、生產率

4、戰略機會和優勢

二、什麼是資訊系統

1、資訊系統的定義

資訊系統是相互聯結的部件的集合,它可以進行資訊的收集、處理、儲存和分發,以支援乙個組織的決策制定和控制。

或者資訊系統是乙個以人為主導,利用計算機硬體、軟體、網路通訊裝置以及其他辦公裝置,進行資訊的收集、傳輸、加工、儲存、更新和維護,以企業戰略競優、提高效益和效率為目的,支援企業的高層決策、中層控制、基層運作的整合化的人機系統。

2、資訊系統的結構

管理資訊系統的結構是指各部件的構成框架,由於對部件的不同理解就構成了不同的結構,其中最重要的是概念結構、功能結構、軟體結構和硬體結構。

1)概念結構

由四大部件組成,即資訊源、資訊處理器、資訊使用者和資訊管理者。

2)功能結構

從使用者的角度看,系統總是有個目標,具有多種功能,各種功能之間又有各種資訊聯絡,構成乙個有機結合的整體,形成乙個功能結構。如乙個企業的內部管理結構可以具有以下所示的結構:

3)軟體結構

支援資訊系統各種功能的軟體系統或軟體模組所組成的系統結構,是資訊系統的軟體結構。

4)硬體結構

硬體的組成及其連線方式,以及硬體所能達到的功能。

1.2 管理知識基礎

管理資訊系統的三大知識構成:

1、管理知識

2、資訊科技知識

3、系統知識

管理資訊系統是服務於管理的,管理是資訊系統服務的物件。對物件了解得越清楚,就能服務得越好。因而懂得基本的管理知識是很重要的 。

一、管理的定義

管理就是為了某種目標,應用一切思想、理論和方法去合理地計畫、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他人,排程各種資源,如人、財、物、裝置、技術和資訊等,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獲得最好或最大的產出目標。

二、管理與管理現代化

1.管理

管理是乙個十分廣泛的概念,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和外延。簡單說來,管理就是了解情況,作出決策。管理的過程就是決策的過程,它通常包含以下步驟:

發現問題:管理者通過收集系統執行中的有關資訊,根據經驗或有關標準,發現現行組織存在的問題。

擬定方案:針對具體的問題擬定出若干種解決的方法,並估計出每一方案將花費的人力、費用和收益。

作出決策:經過綜合考慮,選擇最為合理的方案進行實施,並隨時監督和控制實施情況。

針對於管理過程的三個步驟通常把管理分成三個層次,高層管理、中層管理和基層管理。這三層管理工作的特點各不相同。

高層(也稱戰略級)管理是指乙個組織或系統最高領導層所做的工作,其主要任務是根據組織內外的全面情況,分析和制訂該組織長遠目標及政策。

中層(也稱策略級)管理的任務是根據高層管理所確定的總目標,具體對組織內所擁有的各種資源,訂出資源分配計畫及進度表,組織基層單位來實現總目標。

基層(也稱執行層)管理則是按照中層管理制定訂購計畫,具體組織入力去完成計畫。

例如,在乙個企業當中,廠長的工作屬於高層管理,各科室(如計畫科、生產科、銷售科等)的工作則屬於中層管理,而車間主任的工作則屬於基層管理。

在管理活動中應用電子計算機,建立管理資訊系統,標誌著管理現代化的程序。對於管理現代化的全面理解,將有助於管理資訊系統的開發和執行。那麼,什麼是管理現代化呢?

2.管理現代化

管理現代化是乙個整體的概念,它的主要內容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組織、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

(1)管理思想的現代化

沒有管理思想和觀念上的轉變,就無法實現管理組織和管理方法的現代化,也談不上管理手段的現代化。

管理思想的現代化有多種表現形式,例如,重視經營、重視決策的思想。「管理的重點在於經營,經營的成敗在於決策」。管理的過程就是決策的過程,而關係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戰略決策則是最重要的決策。

(2)管理組織的現代化

管理組織的現代化包括管理體制、機構設定、生產組織和勞動組織等方面的現代化。

為實現管理現代化,在管理體制上應做到集權和適度分權,加強各管理層的經濟責任制,採用與實行現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相適應的高效率的勞動組織和生產組織形式等。

(3)管理方法的現代化

管理方法的現代化主要表現在對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各種事物,從定性概念發展為定量分析,從依靠經驗判斷逐漸轉向應用數學模型和方法與經驗判斷相結合來進行決策。

例如,經營**和決策方法,質量控制的統計方法,全面經濟核算,庫存管理技術,線性規劃,投入產出分析等等。先進的管理方法是投資少或不投資就可取得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需大力推廣應用。

(4)管理手段的現代化

管理手段的現代化主要表現在電子計算機和通訊技術在管理領域中的應用,它對於大企業和大系統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當今,電子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將成為實現管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標誌,電子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程度反映了管理現代化的程度。

計算機管理資訊系統的建立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現代化的整體內容,也是由傳統管理向現代管理過渡的橋梁。所以,前面所論述的管理現代化的全部內容,正是開發計算機管理資訊系統的基礎。

三、管理的組織

管理的組織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形式,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u型組織

即直線職能制組織結構(unitary structure),它是一種內部一元化領導的組織形式。

2. m型組織

它實現了企業多元化(中層)領導,即權力下放、決策下放的扁平化組織。

3. h型組織

1.3 資訊基礎知識

一、管理資訊的定義和性質

1、管理資訊的定義

資訊並不是乙個精確的術語。在管理資訊系統的應用中,管理資訊這個概念包含有幾個意思:當告訴乙個不知道或沒有預見到這個資訊的人時,資訊具有「新鮮」或「震撼」的感覺;資訊可以減少不確定性;資訊可以堅定或校正未來的估計。

它具有可感知、可儲存、可加工、可傳遞、可再生、可壓縮等自然屬性;是社會上各行各業不可缺少的資源,這是它的社會屬性。

資訊系統中資訊的定義:資訊是經過加工後的資料,它對接受者的行為能產生影響,它對接受者的決策具有價值。

資料的定義:是一組表示數量、行動和目標的非隨機的可鑑別的符號。它可以是字母、數字或其它符號,也可以是圖象、聲音或者味道。

資訊和資料的區別和聯絡:

一般可以認為資料是原料,資訊是產品。資料是資訊的符號表示,或稱載體,資料不經加工只是一種原始材料,其價值只是在於記錄了客觀資料的事實。而資訊**於資料,是對資料進行加工處理的產物。

其價值在於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動的現實意義。

也就是說,資訊系統把不適合使用者使用的資料加工成適合使用者使用而形成的資訊。同原料與成品概念相似,乙個系統的成品可能是另乙個系統的原料,那麼乙個系統的資訊也可能成為另乙個系統的資料。資料是原材料,而資訊對決策或行動是有價值的。

資料到資訊的轉換:

例如:資料120106未加工前對於使用者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經過處理器加工(解釋)後成為身份證號碼120106幫助使用者來識別某人身份並作出相應決策時,就成為資訊。

資料與資訊的相對性:乙個系統的資訊可能成為另一系統的資料。

2、資訊具有的一些基本屬性:

(1)事實性

(2)等級性

(3)可壓縮性

(4)擴散性

(5)傳輸性

(6)分享性

(7)增殖性

(8)轉換性

二、資訊生命週期的各階段

1.資訊的生命週期

資訊與其它資源一樣,可分為四個階段:

要求:資訊的孕育和構思階段。人們根據所發生的問題、要達到的目的、設想所可能採取的方法,構思所需要的資訊種類和結構。

獲得:得到資訊的階段,包括資訊的收集、傳輸以及加工成合用的形式,達到使用的要求。

服務:使用資訊,提供效益。

退出:資訊已經老化,失去了價值,沒有再儲存的必要,就將它更新或銷毀。

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中又包括一些過程,這些過程支援這個階段的實現。各階段可能有相同的過程,而且可能不止一次。

2.生命週期過程

可分為收集、傳輸、加工、儲存、維護和使用。根據資訊及環境和目標不同,幾個階段可以串接起來,形成資訊的生命週期。

例如:在資訊的要求階段就可能包括資訊的收集、加工、傳輸和儲存。在獲得階段也可能包括收集、傳輸、加工等過程。

1) 資訊的收集

資訊收集所遇到的第乙個問題是確定資訊需求的問題或者叫做資訊的識別。確定資訊的需求要從系統目標出發,要從客觀情況調查出發,加上主觀判斷來規定資料的思路。

資訊識別有三種方法:

由決策者進行識別;

系統分析員親自觀察識別;

兩種方法的結合。

由決策者進行識別

決策者是資訊的使用者,他最清楚系統的目標,也最清楚資訊的需要。向決策者調查可以採用交談和發調查表的方法。

交談有利於闡明意圖,減少誤解,最容易抓住主要的要求。缺點是談話一般不夠嚴格和確切,因而應進行採訪紀要整理,並經受訪者確認簽字。

調查表比較正式嚴格,系統分析員可以節省時間。但當決策者的文化水平不高時,往往填寫起來很困難,甚至很長時間交不上來。

這兩種方法的使用都是基於乙個前提,即決策者對於他們的決策過程比較了解,能夠準確地說明他們所需要的資訊。

由決策者進行識別

決策者是資訊的使用者,他最清楚系統的目標,也最清楚資訊的需要。向決策者調查可以採用交談和發調查表的方法。

管理第一章

第一章管理活動與管理概論 1 何謂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體含義?管理是指組織為了達到個人無法實現的目標,通過各項職能活動,合理分配 協調相關資源的過程。1 管理的載體是組織。2 管理的本質是合理分配和協調各種資源的過程,而不是其他。3 管理的物件是相關資源,即包括人力資源在內的一切可以呼叫的資源。4...

企業生產管理第一章

第一章生產管理概念 一 生產管理的基本概念 1 社會組織與企業 1 生產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 社會組織是指具有特定目標 由諸相關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 企業 以向社會提供產品獲取價值增值的生產組織 2 企業組織建立與發展 社會組織 非營利性組織 營利性組織 製造類組織 服務類組織 2 生產管理的含義 ...

第一章需求管理

網管需求管理遵循先自下而上 後自上而下的原則,即先從全網匯集網管需求,經分析和評審,集成為標準化的網管需求後,全網統一實施。it需求管理總體流程如圖1 1所示。圖1 1 it需求管理總體流程 一 it需求申請 各部門 分公司it需求介面人負責受理本單位所有it需求並通過eoms三期it需求申請工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