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究實施方案

2022-09-19 16:09:02 字數 3843 閱讀 4323

校本教研在我國是指學校從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就教育教學所存在的實際問題,以一線教育工作者為主體,通過一定的教研程式,取得研究成果,並直接用於學校教育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教研活動。強調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這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使學校不僅成為學生成長的場所,同時也成為教師不斷學習、成長、提高的學習型組織。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我校校本研究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立足「校本」改善機制,搭建平台,興師興教,鑄造品牌。

1、樹立校本意識,「改進教學實踐,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校本」應視為一種立場,一種觀念,一種視野,一種方法。

2、改善機制,樹立「以人為本,科研興校」、「為孩子一生負責」的辦學理念,建立教學研究導向機制、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整合教導處,教研處、學科教研組等多種力量,建立直接服務於教師。領導、教研人員勤於深入課堂,通過聽課、說課、評課、個人反思等多種活動,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反思教學、探索規律、減少評價式聽課,增強指導性聽課,解放教師思想,減輕教師心理壓力。領導、教研人員、教師必須圍繞共同的目的,為了教學研究,為了提高教學水平,「為孩子一生負責」。

為此,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呈現更加人本化、科學化的教研氛圍,使全體教師、教研人員、領導都在研究的狀態下投入自己的本職工作。

3、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使教師與外界(教育組、縣教研室)保持經常性的溝通聯絡,建立資訊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資訊、教育資源提供給廣大教師並及時把教師的階段性成果(小至典型案例)推向社會,鑄造我校的品牌教師,以此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水平,促使教師由「教書匠」向「專家型」轉變

4、校本研究的主體應該是學校中的教師。

校本研究應該遵循一定的程式,具備三個方面的特徵:明確的目的;規範的過程;適當的方法。

二、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面對的各種問題為研究物件,以教師作為教研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公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推動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落實。

三、校本教研總體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進新課程實驗的實施及提高教師素質。因此,校本教研立足點必須放在課堂教學上和課程改革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著眼點必須放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切入點必須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上;生長點必須放在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自我提公升上。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校本論壇、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協作解決、教學諮詢、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骨幹教師與教師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論壇等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並通過教學觀摩、教學開放日、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設平台、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以「問題——計畫——行動——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師與自我對話)。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思考、審視和分析。結合教師專業發展需要,自定專業提高學習、個人教研學習計畫。

2、同伴互助(教師與同行的對話)。以教研組或課題組為互助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優帶新,以強帶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聲,在乙個群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己見。

以教學生問題為研究內容,將問題入組,以組為單位制定計畫開展研究。

3、專業引領(實踐與理論的對話)。一方面聘請教研室專業人員或專家來本校進行專業指導,另一方面提倡教師從專業的著名刊物或網際網路上學習和引進名家教研思想。將教研專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進學校,促進我校教師素質提高,形成我校「優勢專家群體」。

五、具體實施計畫:

總體思路:突出乙個中心,實現兩個轉變,促進三個提高,加強四個合作、達到五個結合。

乙個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

兩個轉變: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

三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捉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四個合作: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專業人員、教師與家長的合作。

五個結合:學習與交流相結合,教研與科研相結合,學習與考核相結合,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點上突破與面上推進相結合。

(一)、依託校本培訓,學習新理念,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

開展形式多樣的校本培訓。

a、技能型。(教學技能、現代教學技術等)

b、實踐型。(教學觀摩、案例交流、教學反思、教後記實等)

c、評價型。(課例評析、聽課評課、教學競賽)

d、理論型。(專題講座、學習心得、做學習筆記、組織理論學習、學習經驗)

e、研究型。 教學反思是教師由經驗型轉變為研究型、專家型的必由之路,這種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研究的性質。自我反思是開展校本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分為三個階段即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

教學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教學中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學後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過去教師處在被研究者地位,現在成為研究者、成為反思的實踐者,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

(二)、轉變觀念,抓好教研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引導教師從經驗型向研究型、專家型轉變。

教研組的互助合作是教學研究的標誌和靈魂,同組教師之間共同總結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援,共同成長,教師之間的合作不是簡單以繼承為特徵的」傳、幫、帶」,而是以反思為基礎的組織創新,基本形式有:

1、交談、討論,每組利用教研活動,圍繞教學中存在具體的問題(問題可由組長提出,也可由其他教師提出)暢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見和看法,在有效交談討論中,收穫教師個人單獨學習所得不到的知識。教師、組長必須做好記錄。

2、協作:教師共同承擔責任,完成任務,協作強調團隊精神,群策群力,為此我校開展備課制度改革。

3、充分發揮組內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的優秀教師的作用,通過他們對新教師的幫助指導,使新教師盡快適應角色和環境的要求,骨幹教師在共促小組中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共促小組防止和克服教師各自為戰和孤立無助的現象,以點帶面。

(三)、立足本校校本培訓的基礎上,聘請專業人員進行專題講座。

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開的,是圍繞「本校」的教學和問題進行的,它不完全侷限於在校內的力量,沒有專業人員的參與,校本研究會形成同水平重複、邁不開實質性步伐,甚至會停滯不前從而導致形式化、平庸化。因此,我校在條件許可範圍內聘請專家來我校講座或**專家講座錄象。

(四)、發揮教導處的作用,加強對教師課堂教學的指導。從而推動整個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五)、嘗試案例分析、自學研討,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1、 全校範圍內徵集教師撰寫的案例,展開論壇,形成資源共享。

2、 開展學習新課標,實踐新理念的自學研討活動,每學期舉行一次研討交流。

3、 強化教師的業務培訓,拓寬知識面,重新構建教師的知識結構。每學期學校進行兩次面對全校教師的業務講座,教研組活動組織教師學習專業知識及相關學科知識;備課組要進行教學反思;繼續加大教師資訊科技培訓,學會基本技能,會製作簡單課件、網頁,用於教學,增強直觀效果,激發興趣。必須學會使用多**上課。

(六)、加強備課的環節,改革教學設計方案,減輕教師負擔,促進教師教研能力的提高。備課要本著「實用、有效、便於研究」的原則。

(七)、實施課題牽動,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提質量。每個學科組根據本學科的教學重點、教學疑難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教研課題,本學期寫出實施方案,期末寫出階段總結或教改**。

(八)、開發校本課程。

1、根據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每個學科組開發校本課程,並寫出實施方案。

2、學校興趣活動和活動課,通過提公升,成為正規的綜合實踐活動和學校課程

總之,新一輪的基礎教學課程改革,對我們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變壓力為動力,認真完成計畫,提高校本教研質量,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再上乙個新台階。

校本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成績 校本課題 實施方案 一 課題提出的背景 實施新課程以來,學生自主 合作交流的機會多了,教學內容的多樣化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性,為能力強 數感好的學生提供了 的平台,但同時給學困生增加了學習的難度,特別是到了高年級就更為明顯,學生因主客觀原因在學習數學的能力上參差不齊...

校本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為適應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大力推進新課改的程序,致力促進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提公升,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建設學習 科研型學校,立足學校實際,決定在教師中廣泛開展校本小課題研究活動,並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 研究的背景意義 1 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 隨著素質教...

校本小課題研究工作實施方案

一 總體工作目標 為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科研能力,依靠教科研解決在教育教學管理 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立足 校本 充分體現 教中有研,研中有教 的課堂教學特色,推動我校科研更有實效,促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二 加強保障措施,加強組織領導。1 我校成立校本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