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2022-09-10 19:00:03 字數 5482 閱讀 7777

本單元教材知識間的關係如下:

五、評價方法是什麼?

問題發現法,自主**學習,教師及時引導評價。

課題1: 原子的構成

一、 課程目標是什麼?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2)初步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並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

(3)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2.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學習運用對比、歸納的方法在微觀世界和巨集觀世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3)運用形象恰當的比喻減少學生對微觀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維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課程重點、難點是什麼?

教學重點: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

教學難點: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關係;相對原子質量概念的形成。

三、核心問題是什麼?

課標要求:了解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考綱說明:了解核電荷數、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的關係,初步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並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

1.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分的,究竟原子能不能再分?

是可以再分的,把原子分開之後,可以分為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原子核又可以再分為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

問題處理策略:對於「原子的構成」這部分,由於微觀粒子看不見、摸不著,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所以教學時盡可能使用模型、多**動畫片等輔助手段,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2.原子中有帶電的粒子,那麼整個原子是否帶電?為什麼?

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中子不帶電。學生通過查表可知:質子數=電子數,質子所帶的電量和中子所帶的電量相等,故原子不顯電性。

問題處理策略:學生通過查課本表4-2,學習小組之間討論解決。

3. .原子、質子、中子和電子有沒有質量?原子的質量該如何去衡量?

原子、質子、中子和電子都有質量,因為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構成的,而原子又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如果質子、中子和電子沒有質量,則原子就沒有質量,從而物質就沒有質量,可這是不可能的。可見,原子、質子、中子和電子都具有一定的質量。

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質子、中子、電子數目不同,所以它們的質量也不同,比如1個氫原子的質量為1.67×10-27 kg,1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10-26 kg。這樣小的數字,無論書寫、記憶、還是使用都極不方便,就像用噸作單位來表示一粒稻穀或小麥的質量一樣。我們可選用一種跟原子質量相近的「砝碼」來表示原子的質量,這就是相對原子質量。

4.什麼叫相對原子質量呢?它是如何來表示原子的質量的?

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乙個比值,它並不是原子的真實質量,它是原子的真實質量與作為標準的碳原子質量的1/12相比較所得的比值。

易混點易錯點問題辨析:

1.原子是不是簡單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

2.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3.相對原子質量是乙個比值,有單位嗎?單位是一還是克?

四、實施策略是什麼?

請學生帶著問題閱讀p71相對原子質量一段內容,看課本表4-1和課本71頁第二段。學生看過之後,教師講解,然後請兩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氫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加深理解。

五、評價方法是什麼?

問題發現法,自主**學習,教師及時引導評價。

課題2 : 元素

一﹑課程目標是什麼?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的巨集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2)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

(3)初步認識元素週期表,知道它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週期

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關該元素的一些其他的資訊。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對比的方法獲取資訊。

(2)學習運用尋找規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處理資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對化學的濃厚興趣。

(2)不向困難低頭,相信隨著知識的積累,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3)逐步積累化學用浯,真正進入乙個化學世界。

二、課程重點、難點是什麼?

教學重點: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號的書寫和意義。

教學難點:

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號的書寫和意義。

3.元素週期表的排列規律和相關資訊。

三、核心問題是什麼?

課標要求: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週期表中找到制定的元素。

考綱說明:認識氫、碳、氧、氮等與人類關係密切的常見元素,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元素週期表中找到制定的元素。

1、什麼是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元素的種類由什麼決定的?

元素的種類是由核內質子數決定的。也就是說質子數不同,元素的種類就不同。元素只講種類,不能講個數。

3、在化學反應裡,分子是否發生了變化?元素種類是否發生了變化?

通過化學反應生成了新的物質,所以分子發生了變化,但元素的種類不變。

4、為什麼要採用元素符號?它的書寫規則是什麼?h、15h 的含義。

為了書寫和記憶方便, 國際上統一採用元素符號,即拉丁文名稱的第乙個大寫字母,如果幾種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乙個字母相同時,就附加乙個小寫字母來區別。元素符號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這種元素的乙個原子。h表示氫元素,還表示乙個氫原子。

15h表示15個氫原子。

5、右圖是元素週期表中的乙個方格,它為我們提供了哪些資訊?

鐵的元素符號是fe,鐵的原子序數是26,相對原子質量是55.85

易混點易錯點問題辨析:

1、元素只講種類,不能講個數嗎?

2、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電子數,元素的種類能由電子數決定嗎?

四、實施策略是什麼?

學生通過看課本自己解決。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在化學課一開頭就以化學符號的形式有計畫地逐漸給出元素符號和化學式,讓學生逐漸熟悉,自然記住,到學習本課題時,已經認識並記住了一些元素符號,這就減輕了對枯燥乏味的元素符號的記憶負擔。對於一些常見元素的符號和名稱,要求學生必須會寫、會讀、會用。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前面學過的化學反應的符號表示式,討論總結得出。

五、評價方法是什麼?

問題發現法,自主**學習,教師及時引導評價。

課題3 : 離子

一﹑課程目標是什麼?

1.知識與技能

初步了解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規律;了解離子的形成過程;

2.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學習運用對比、歸納的方法在微觀世界和巨集觀世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3)運用形象恰當的比喻減少學生對微觀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維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課程重點、難點是什麼?

重點:離子的形成

難點: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原子離子結構示意圖

三、核心問題是什麼?

課標要求「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可以互相轉化,初步認識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作用;了解最外層電子數目和元素化學性質的關係。本課題內容屬於課程標準中一級主題中的二級主題,考試中所佔的分值約1-2分。其中原子結構示意圖書寫不再考試。

離子的符號的書寫、離子原子區別和轉化、原子和離子結構示意圖的區分是考試的重點。

1、 元素和原子和離子有什麼區別?

原子形成離子的時候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沒有改變,改變是只是核外電子數。所以,離子中質子數和中子數於原子相同,而核外電子數和電子數不同的結果是粒子帶電荷。因此,離子帶電,原子不帶電。

教學建議:可以通過舉例如氧原子和氧離子以列表的形式比較兩種離子和原子的區別。讓學生非常清楚知道原子和離子轉化的實質和相同點和不同點。

2、 離子符號是應注意什麼?

書寫離子符號要寫該離子對應的元素符號,但要在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離子所帶的電量,再用+或-表示離子的所帶的電性。

教學建議:教學中要由意識地訓練,學生熟悉離子的符號的書寫原則,對於有餘力的學生而言,不妨可以要求學生記憶1-18元素的名稱、符號、核外電子排布情況。為後期學習奠定基礎。

四、實施策略是什麼?

離子的形成是本課題核心,是教學重點。核外電子運動的特點,它有不同於巨集觀物體運動的規律,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因此學生對電子層的了解有一定的困難,是教學難點。

在了解原子的構成、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以及原子離子結構示意圖的基礎上,學習離子的知識,認識原子和離子的區別和聯絡,是為了進一步學習化合價和化學式打基礎。初學者常常易犯錯誤是質子和電子的電性記憶混淆,書寫離子符號時,易將離子電性和所帶電荷數值和電性寫錯。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練習,鞏固提高。

易錯點易忽略點點撥

1、 穩定結構是一種相對狀態,並不是具有穩定結構

的原子構成的物質不和任何物質發生反應。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與其他物質發生反應。有穩定結構的粒子並非一定是稀有氣體的原子,由此可見核外電子層結構相同的粒子但質子數不一定相同。

2、 符號前的計量數隻表示微粒個數如2h 2cu2+

3h2o符號右下角數字表示乙個分子中原子的個數。如h2o中2表示1個水分子中氫原子的個數;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乙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如cu2+ mg2+中的2表示乙個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

五、評價方法是什麼?

問題發現法,自主**學習,教師及時引導評價。

課題4 : 化學式與化合價

一﹑課程目標是什麼?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理解化合價的本質

2、讓學生掌握化合價中元素化合價的一些規律,熟記一些常見的化合價,並學會根據化學式計算化合價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來學習化學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整理、尋找規律的學習能力,並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形成規律性認識的能力,在課堂練習中培養鞏固學生應用概念認識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學習元素化合物的知識中,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教育。滲透定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從現象到本質,感性到理性的認識方法

二、課程重點、難點是什麼?

教學重點:

熟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

教學難點

1、化合價概念的建立和形成

2、使用化合價規則確定物質的化學社會

三、核心問題是什麼?

考綱及課標要求

1、 了解化學式的含義

2、 知道一些常見元素和根的化合價

3、 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物質的組成,並能利用化合價推求化學式。

4、 了解相對分子質量的含義,並能利用相對分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物質的組成。

5、 能看懂某些商品的標籤或說明書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和含量。

1、 化合價的表示方法與離子符號的區別和聯絡是什麼?

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 1 原子的構成 1 原子的構成 1 原子是由居於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的,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的,氫原子沒有中子 2 不同種原子的本質區別就是質子數不同 3 原子裡有很大的空間,電子就在這個空間裡做無規則的高速運動 4 在原子裡質子數等於核外電子數等...

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教案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 1 原子的構成 目的要求 1 了解原子是由質子 中子和電子構成的。2 初步掌握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並學會查詢相對原子質量。3 了解世界的物質性和物質的可分性,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重點 原子的構成 相對原子質量。難點 原子的構成 相對原子質量。教學過程 組織學生閱讀課文有關內容...

04《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複習

讀一讀 六 離子 1 離子 帶電的或叫做離子。帶正電的離子叫做 帶負電的離子叫做 陽離子 陽離子中質子數電子數 陰離子 陰離子中質子數電子數。例 根據結構示意圖寫出下列粒子的符號 2 記憶常見的離子符號 陽離子 鈉離子 鎂離子 鈣離子 陰離子 氯離子 氧離子 硫離子 原子團形成的離子 硫酸根離子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