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溶液知識點

2022-09-10 18:57:04 字數 3050 閱讀 8377

考點一溶液的概念和基本特徵

一、溶液的概念

一、溶液的基本特徵(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①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後,溶液各部分的組成、性質完全相同。如溶液中部分的濃度、密度和顏色完全一樣。

②穩定性:溶液長期放置,溶質不會從溶液中分離出來。

③是混合物。

溶液的體積≠溶質體積+溶劑體積

【規律】溶液的判別

(1)澄清透明不代表是無色的。

(2)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舉例】硬水、空氣、純淨水屬於溶液;泥水,油水,蒸餾水不是溶液。

【技巧】溶質、溶劑的判定

1 通常不指明溶劑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2 當固體、氣體溶於液體時,固體、氣體做溶劑,液體做溶劑。

3 當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叫做溶劑,量少的叫做溶質。

4 當物質溶解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要正確判斷溶質。

5 溶質和溶劑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懸濁液和乳濁液不存在溶質和溶劑。

6 溶質質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質的質量。

【拓展】

影響物質溶解能力的因素:

1、相似相容,溶質和溶劑的性質相似,溶解能力越強。如:氯化鈉易溶於水,難溶於油,碘易溶於汽油,那溶於水。

2、大部分物質穩定越高,溶解能力越強。對於氣體,壓強越大溶解能力越強。

【考點2】溶液和濁液

1. 溶液和濁液的區別

專案溶液懸濁液乳濁液

溶解性溶不溶不溶

分散在水裡的物質狀態

分上下兩層不穩定

【考點3】乳化現象

1.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裡形成不均一的、不穩定的混合物叫乳濁

2.乳化現象:使植物油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這些細小的液滴能隨著水流走,這個現象叫乳化現象。

3.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應用

①洗滌:用乳化劑(洗滌劑)可以將衣服、餐具上的油汙洗掉。

②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劑:肥皂、洗潔精 【技巧】乳化作用如何判別? 乳化作用是將大顆粒的物質變為小顆粒的物質,與溶解有本質的區別、

【考點4】溶解過程的熱現象在溶解過程中,發生了兩種變化。

1.溶質的分子向水中擴散:放熱。

2.溶質分子(或離子)與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離子):吸熱。

【規律】吸收的熱量小於放出的熱量時就表現為溫度降低;放出的熱量大於吸收的熱量時就表現為溫度公升高。

【舉例】常見的吸放熱溶液:

1、 氯化鈉溶於水時溫度不變 2、 硝酸銨溶解時吸收熱量 3、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溶解時放出熱量

【考點5】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概念規律

1 必須指明「一定溫度和」和「一定量的溶劑」

2 明確「某一物質」的飽和溶液或者不飽和溶液。

3 飽和溶液是在一定條件下某一物質的飽和溶液,但對於其他物質就不一定是飽和溶液

2.相互轉化

【規律】 ① 此條件適用於大多數固體

② 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量隨溫度公升高而降低

3.溶液是否飽和的判定判斷一種溶液是否飽和的依據是看在一定溫度下加入某物是否能溶解。

4.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溶液的「濃」「稀」之間的關係 【解答】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不能根據溶液的「濃」「稀」來判斷溶液是否飽和。只有當溶質、溶劑、溫度相同時,飽和溶液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考點6】溶液的溶解度

(一)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 g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理解要點】 ①條件:在一定溫度下。不指明溫度,溶解度沒有意義。

②標準:在100g溶劑。比較物質溶解度的大小,必須要等量溶劑。

③狀態:達到飽和時。 ④單位:以克為單位。

1.影響因素:影響溶解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溶質、溶劑的本性,其次是溫度(固體溶質)或溫度和壓強(氣體溶質)等。固體物質的溶解度一般隨溫度的公升高而增大,其中變化較大的如硝酸鉀、變化不大的如氯化鈉,但氫氧化鈣等少數物質比較特殊,溶解度隨溫度的公升高反而減小。

【拓展】溶解度不同於溶解性

1、 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說明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裡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質的一種物理性質。

2、 溶解度是衡量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裡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在一定溫度,壓強下,在一定量的溶劑裡製成飽和溶液時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

【考點7】溶解度曲線:

(1)表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

(2)意義:

①表示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較同一溫度時,不同物質的溶解度的大小;

③ 表示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的大小等。

④ 在溶解度曲線下方的點,表示溶液時不飽和溶液。

⑤ 在溶解度曲線上方靠近曲線的點表示過飽和溶液。

(3)溶解度曲線變化規律

①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公升高而增大,表現在曲線坡度比較陡,如硝酸鉀

②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很小,表現在曲線坡度比較平,如氯化鈉

③極少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公升高而減小,表現在曲線坡度下降,如氫氧化鈣

(二)氣體的溶解度

(1)定義:在壓強為101 kpa和一定溫度時,氣體溶解在1體積水裡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

(2)五要素:101 kpa、一定溫度、1體積水、飽和狀態、氣體體積。

(3)影響因素:溫度、壓強。 公升高溫度,氣體溶解度減小;降低溫度,氣體溶解度增大。 增大壓強,氣體溶解度增大;減小壓強,氣體溶解度減小。

【考點8】結晶

1.概念:熱的溶液冷卻後,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質從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這個過程叫結晶

方法: ①蒸發溶劑結晶,適用於固體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的物質,如海水中提取食鹽 ②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適用於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的固體物質,如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得到硝酸鉀晶體

【考點9】溶質的質量分數

1.定義:溶質的質量與溶液的質量之比。

2.定義式:溶質的質量分數= 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 ×100%

【規律】 (1) 溶質的質量分數和溫度無關。

(2) 溶質質量分數單位為1。

(3)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含義是指每100份質量的溶液中含溶質質量為 10份。

(4) 結晶水合物溶於水,其溶質是不含結晶水的化合物。

初中化學金屬溶液知識點

二 金屬的化學性質 1 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裡 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位於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 稀硫酸中的氫 不可用濃硫酸 硝酸 位於前面的金屬能把位於後面...

初中化學第9單元溶液》知識點

一 溶液的形成 1 溶液 1 溶液的概念 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的均一的 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 溶液的基本特徵 均一性 穩定性 注意 a 溶液不一定無色,如cuso4錯誤!鏈結無效。為藍色 feso4錯誤!鏈結無效。為淺綠色 fe2 so4 3錯誤!鏈結無效。為黃色 b 溶質可以...

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一基本概念 1 化學變化 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 物理變化 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 物理性質 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 顏色 狀態 密度 氣味 熔點 沸點 硬度 水溶性等 4 化學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 可燃性 助燃性 氧化性 還原性 酸鹼性 穩定性等 5 純淨...